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分级康复干预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作者:冯雁;谢丽琴

    目的 根据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颅内压情况进行分级康复干预,探讨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94例结脑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根据颅内压力情况分级进行康复措施,即将颅内压力值分轻、中、重度增高,分别进行一、二、三级康复护理措施.结果 2组患者入院48~72h、出院及出院3个月均进行日常生活能力测量,干预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根据颅内压分级进行康复干预能促进神经功能康复,无脑疝及意识障碍加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康复干预辅以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效果评价

    作者:曾祖英

    目的:探讨康复干预辅以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偏瘫的效果.方法:收集脑卒中偏瘫患者共78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接受康复干预,观察组则辅以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及Barthel指数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干预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偏瘫,能够使患者的肢体功能得到显著恢复,其生活质量也大幅度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 康复干预在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李小萍

    目的:探讨康复干预在治疗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92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均采取综合康复干预治疗,干预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康复干预前后盆底肌功能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康复干预后患者的盆底肌功能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干预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结论:采用康复干预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早期护理康复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系统炎症反应及康复的影响

    作者:廖国萍

    目的:探究早期护理康复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系统炎症反应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就诊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2周、4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值及神经功能缺损,并评价两组康复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2周、4周观察组NHI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干预后2周两组hs-CRP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4周观察组的血清hs-CRP值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率7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71%,而死亡率5.71%,较对照组的34.29%有明显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早期护理康复干预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系统缺损及神经系统炎症反应,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 早期康复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黎观妹;洪玉芬;黄丽娟;陈丽清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无并发症患者136例,分为早期康复组72例,常规康复组64例.早期康复组在入院当天即开始康复锻炼,常规康复组在入院第6天开始康复锻炼,两组康复训练内容基本相同,训练时间为14~15 d,两组患者在康复锻炼后第14天采用自制生活质量评价表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Ⅴ 10.0软件包,行t检验.结果早期康复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康复组,10项评价指标中有精神、睡眠、食欲、疼痛等9项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仅对疾病的认识1项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干预能促进心脏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早期康复干预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汤舜銮;李惠卿;洪瑜玲;郑义君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30例与干预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膝关节活动度(ROM)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干预组患者HSS评分、ROM均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1).结论 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早期实施康复干预能有效增加膝关节活动度,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并防止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

  • 多学科合力促进加速康复外科的发展

    作者:黄文起;黄宇光

    加速康复外科(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 ERAS)自1997年由丹麦Kehlet教授首次提出并应用于临床,至今已有近20年时间。其多学科、多模式围术期康复干预的理念已得到全世界及越来越多的外科亚专科的广泛认可,其核心是以循证医学证据为依据,多学科合作,优化围手术期处理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缩短围术期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1]。通过近20年的摸索,各国在ERAS的实施和管理方面有了丰富的经验和长足的进步,在众多国际权威期刊中,ERAS相关的文献报道呈井喷式的增长[2-4]。各国ERAS的发展带来了患者转归、提升患者术后舒适度、改善预后、加快患者康复进程、缩短术后住院时间的变化,中国也期望通过多学科合力促进ERAS的发展[5-7]。我们就近年各国ERAS的发展及其所带来的政策、经济及患者转归的变化进行综述,并对ERAS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期望通过多学科合力促进ERAS的发展。

  • 听觉统合训练配合康复干预对孤独症儿童康复疗效的影响

    作者:陈卫红

    目的 探究听觉统合训练配合康复干预对孤独症儿童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孤独症患儿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听觉统合训练;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康复情况、行为特征分布情况及智力(IQ)得分.结果 观察组社会交往为(15.89±3.05)分、感觉为(9.16±1.31)分、语言为(11.96±1.08)分、躯体运动为(18.64±2.61)分、自理为(13.11±1.16)分,对照组社会交往为(20.14±4.48)分、感觉为(11.75±1.84)分、语言为(15.27±2.76)分、躯体运动为(20.78±3.32)分、自理为(14.06±1.24)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主动回避眼光接触、注意力涣散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缺乏想象性游戏、缺乏模仿性动作等发生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Q得分为(67.42±12.9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15±14.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孤独症儿童实施听觉统合训练配合康复干预,能有效促进患儿早期恢复,改善部分行为特征,促进智力发育,值得临床推广.

  • 早期康复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的影响

    作者:高娟碧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各6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康复组实施早期康复干预,为患者选择恰当的康复训练项目.原则是尽可能地破坏患者异常的运动模式,促进正常的运动机能,通过各种方法,促进患者的身体机能逐步向下一个恢复阶段过渡.结果 两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ADL)康复前后Barthel指数比较,较康复前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提高(P<0.01),发生继发障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继发障碍的发生率、致残率.

  • 康复干预对放疗后鼻咽癌患者放射后遗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黄虹

    目的 探讨康复干预对改善放疗后鼻咽癌患者放射后遗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科收住的94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的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应用康复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干预后1年患者放射后遗症的发生情况及在干预前、干预后1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结果 干预后1年实验组患者放射后遗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干预后1年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量表评分,实验组无论在总生活质量还是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康复干预可明显减少放疗后鼻咽癌患者的放射后遗症,改善生存质量.

  •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研究

    作者:陈伟妙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84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n=42)和对照组(n=42),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康复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为67.24±22.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47±14.3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干预治疗对提高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是一种治疗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6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杨予;王运媛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及新生儿脑损伤.对HIE患儿早期诊断、正确规范的复苏和采用合理的综合治疗措施以减少患儿大脑皮质的不可逆损害,有效避免脑瘫、智力障碍等后遗症的发生是综合防治的关键性环节.为总结HIE患儿有效的护理治疗措施,现对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305例的新生儿疾病中62例HIE患儿护理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 健康教育路径对哮喘患儿出院后的康复干预

    作者:周燕;张勇;郭静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哮喘患儿出院后康复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9例哮喘患儿按就诊日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健康教育路径图进行康复干预,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结果]6个月后,实验组患儿哮喘复发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14.3,P<0.005),家长健康知识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24.37,P<0.005).[结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可降低哮喘患儿复发再住院率,提高家长对哮喘患儿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

  • 早期护理干预对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

    作者:余莉;倪红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颈椎前路手术患者66 例.分为实验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实验组实施系统的早期护理干预活动指导,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卧床时间及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 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有利于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术后恢复.

  • 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干预治疗高危儿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作者:邵宪花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干预对高危儿脑损伤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多组对照比较法,将160例高危儿脑损伤病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A组)、康复干预组(B组)、神经节苷脂组(C组)、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干预组(D组),每组40例.4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基础护理,A组不作其他处理;B组再给予康复干预治疗;C组再服用神经节苷脂20 mg/d,连服10 d;D组再给予B、C两组的联合治疗.对各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年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A、B、C、D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47.5%、50%、90%,D组与其余3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B、C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A组(P<0.05).患儿年龄与治疗有效率具有负相关性,年龄越小,治疗有效率越高.结论 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干预对高危儿脑损伤治疗效果明显,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康复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作用分析

    作者:王东禹;姜楠;李佳慧

    目的 比较传统常规护理和康复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QOL)的作用.方法 选择肺癌手术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康复组(64例)、常规组(64例),康复组在手术后对其进行综合康复干预,常规组进行常规术后护理,在术后20 d对两组肺癌手术患者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康复组10项指标包括睡眠、精神、疲乏、疼痛、家庭配合理解、对癌症的认识、对治疗的态度、日常生活状况、治疗副作用及面部表情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康复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手术疗效及术后康复效果,为提高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供有效帮助.

  • 车祸病人的心理问题及康复干预措施

    作者:武广云;柏永良

    车祸是偶然意外发生后的,病人一旦受伤后,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巨大变化,因此对车祸病人出现心理问题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对他们配合治疗、重返社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乳腺癌术后康复干预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诸蕊玉;方文;梁继娟;伍雪冰;阮珍连;王坤容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乳腺癌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6例乳腺癌根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n=40)和对照组(n=36)康复组于术后24 h开始康复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随意自我锻炼.两组患者在术后第20天参考罗继、孙燕提供的癌症患者生存质量调查表加以修改制定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康复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11项评价指标中有9项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早期康复干预可以促进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 自我效能理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作者:王卫敏;鲍文卿;曹飞芹;梁光美

    精神分裂症具有慢性化、反复发作并逐渐趋向衰退的病程特征,其预后除与治疗有关外,还与患者是否具有良好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有关.

  • 超早期康复干预对早产儿脑瘫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何丹

    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干预对早产儿脑瘫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出生时胎龄为30 ~36孕周的早产儿120例(除外先天畸形和遗传代谢性疾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早产儿均安置于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并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早产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生命体征稳定后即给予超早期干预模式治疗.早产儿出院后,对照组由家长按照本研究制定的早期教育计划对早产儿进行早期教育;对照组则在早期教育基础上,继续按照超早期干预模式时早产儿重点进行强化体操、动作和运动训练干预.两组早产儿均定期接受生长发育评估和《盖塞尔量表》智能评价.结果:干预组早产儿出生后6个月龄、12个月龄时,平均发育商(DQ)均高于对照组.追踪随访至干预组早产儿和对照组早产儿3岁时,发现干预组早产儿发生脑瘫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脑瘫的严重程度也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对早产儿进行超早期康复干预可以降低脑瘫的发生率、减轻脑瘫的残障程度、提高早产儿的生活品质、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222 条记录 9/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