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并黄斑水肿

    作者:陆慧琴;武炳慧;吴惠琴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RVO)并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视网膜静脉阻塞并黄斑水肿患者27例27眼,其中中央静脉阻塞( CRVO )8例8眼,分支静脉阻塞( BRVO )19例19眼接受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适时眼底激光光凝治疗,观察患眼治疗前、后佳矫正视力( BCVA )和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 CRT)的转归情况。结果:患者27例27眼治疗前平均BCVA (小分辨角对数视力 LogMAR )和 CRT 为0.8822±0.5601和713.8±224.8μm,末次随访时分别为0.5963±0.4481和376.7±185.5μm。其中8例 CRVO 患者平均注射次数为4.75次,平均随访时间为13mo,治疗前平均 LogMAR 视力为0.9802±0.6663,接受3次注药治疗后和末次随访时分别为0.7082±0.4629和0.8517±0.5895,治疗后视力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平均CRT治疗前为835.1±289.3μm,3次治疗后和末次随访时分别为306.8±117.7、487.5±201.6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例BRVO患者平均注射次数为2.2,随访时间为9mo,治疗前平均LogMAR视力为0.8124±0.4529,在接受1次注药治疗后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0.4789 ± 0.2792、0.4888± 0.3163,治疗后视力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平均CRT治疗前为662.7±176.6μm,1次注药治疗后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83.8±129.3、330.6±161.4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未见明显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能够减轻RVO并黄斑水肿患者视网膜水肿程度,提高患眼视力,对BRVO并黄斑水肿的患者疗效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单次注射疗效长可维持1a。

  • 康柏西普联合577 nm微脉冲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临床观察

    作者:丁国鹏;丁国龙;雷姝;单武强;谢桂军;丁晓琚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577 nm微脉冲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diabetic macular edema, DME)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4-06/12在宝鸡市人民医院眼科经眼底检查、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 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 FFA )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确诊的DME患者64例64眼,按所采用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577 nm微脉冲激光治疗;对照组给予577 nm微脉冲激光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佳矫正视力(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 )和黄斑中心厚度( 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的变化。结果:对两组患者BCVA和CMT分别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组BCVA和CMT在组间的处理效应与时间效应的交互作用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F=46.92,P<0.01;F=60.231,P<0.01),处理主效应也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F=12.16, P<0.01;F=8.983, P<0.01),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有明显的差异,试验组的BCVA和CMT指标优于对照组。时间主效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F=116.14,P<0.01;F=397.376,P<0.01), BCVA均数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增加, CMT均数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减少。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577 nm微脉冲激光在治疗DME上,减轻黄斑水肿、提高患者视力方面效果更优于单纯微脉冲光凝治疗。

  • PlGF在湿性黄斑变性中的作用探讨

    作者:汪瑞昕;徐国兴

    脉络膜新生血管是湿性黄斑变性( neovascular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nAMD)的主要发病机制,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促进新生血管的作用已受到广泛认可,目前针对VEGF不同靶点的药物已广泛运用于治疗 nAMD。胎盘生长因子( placental growth factor,PIGF)是抗VEGF的一个新靶点,与VEGF-A有协同作用,可促进新生血管,刺激内皮细胞迁移增殖,介导免疫炎症反应,且在已成熟血管上无表达,特异性较高。本文就PIGF在nAMD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 康柏西普对提高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视力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朱振流;刘云霞

    目的::观察康柏西普对提高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视力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70例70眼,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注射液玻璃体腔注射,研究组给予康柏西普注射液玻璃体腔注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裸眼视力变化情况、阅读能力评分、视网膜黄斑色素密度等。结果:治疗后6mo,1a,研究组视力分别为0.47±0.11、0.60±0.14,对照组视力分别为0.27±0.09、0.30±0.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mo,1a,研究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336.8±65.4、301.5±76.8μm,对照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分别为379.4±88.2、368.6±81.3μ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mo,1a,研究组视网膜黄斑色素密度分别为0.19±0.07、0.25±0.09DU;对照组视网膜黄斑色素密度分别为0.12±0.05、0.14±0.05DU,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注射液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裸眼视力,值得推广。

  • 康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李春杏;刘桦

    目的:评价康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exudative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eAMD)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GNKI)和万方医学网,收集建库至2017-11康柏西普和常规疗法治疗eAMD的随机对照研究,提取相关资料并按照修改后的Jadad评分量表评价纳入研究文献的质量,采用RevMan 5.3和Stata 12.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项随机对照研究,合计92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康柏西普显著降低随访1、3、6、12mo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retinal thickness,CMT);显著提高随访3、6mo患者裸视视力及随访6mo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且康柏西普治疗组较对照组远期疗效更好,但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柏西普能够显著降低eAMD患者CMT,改善裸视视力,提高生活质量和治疗总有效率,远期疗效较好,且安全性好.

  •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DR的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李春杏;刘桦

    目的:系统评价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医学网,收集康柏西普与常规治疗对DR的随机对照试验,提取相关资料并按照修改后的Jadad评分量表评价纳入研究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2项随机对照研究,合计187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康柏西普显著降低随访1、3mo患者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手术时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N1波潜伏期;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自理能力、活动能力、社交能力和心理能力4个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安全性方面,康柏西普显著降低前房炎症、角膜水肿、高眼压、术中出血、医源性视裂孔、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及总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根据对照组处理方式进行亚组分析,结果与全组分析一致.结论:对于DR患者,玻璃体腔内单纯注射康柏西普或联合玻璃体切除术,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治疗黄斑水肿有效性的Meta分析

    作者:石蕊;杨乐;齐赟;王峰;周海燕;薛雨顺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与分析的研究方法,探讨康柏西普(conbercept)和雷珠单抗(ranibizumab)治疗黄斑水肿的有效性.方法:分别在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Google scholar、ClinicalTrials.gov、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中检索发表于2012-01-01/2017-07-01关于对比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治疗各种继发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的文章,将视力(visual acuity,VA)的改善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作为主要的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以评价药物的有效性.用Review Manager 5.3和Stata 1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经过系统性文献检索,本Meta分析纳入11个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共812眼,其中康柏西普组414眼,雷珠单抗组398眼,主要为老年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的黄斑水肿.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对于短期内(治疗3mo)视力改善和CMT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不同原发病导致的黄斑水肿方面两种药物效果相当,但与雷珠单抗相比,康柏西普对于远期(治疗6mo)黄斑水肿的消退效果显著(OR=-58.50,95%CI:-108.04~-8.95,P=0.02).结论:康柏西普在治疗继发性黄斑水肿方面疗效优于雷珠单抗.

  • 康柏西普联合激光治疗黄斑水肿80例

    作者:李鸿

    黄斑水肿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ME)、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RVO)等多种眼病的眼部表现,是引起视力减退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是激光光凝治疗和激素抗炎治疗,但效果欠佳。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K H902)通过阻断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 EG F )介导的信号传递,抑制病变新生血管的生长,从而治疗多种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2014年3~9月我们采用康柏西普眼内注射联合激光治疗DM E 35例和 RV O 45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观察

    作者:朱媛;杜善双;田芳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50眼)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n=25)和对照组( n=25),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佳矫正视力(BCVA )高于对照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00%,较对照组的12.00%明显降低( 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可减轻黄斑水肿,提高视力,改善生活质量。

  •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作者:勾健媛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6/2015-11在河北省廊坊市香河人民医院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黄斑水肿的20例患者(20只眼)的临床资料,通过常规眼科检查、OCT检查等方法,并给予其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观察术前、术后患者的眼压变化、黄斑中心凹厚度及视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1个月黄斑中心凹厚度减少20%以上的病例为13只眼,其中有2只眼OCT下无黄斑水肿.术后3月时黄斑中心凹厚度在260 umn以下者18只眼,另外2只眼黄斑中心凹厚度分别为261 um和278 um.术后1d、3d、1周,18只眼眼压均正常,2只眼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分别为23 mmHg和22 mmHg,未经治疗均自行好转.术后1个月、3个月复查时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黄斑水肿,其疗效明确,可以有效消除黄斑水肿,值得应用推广.

  •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观察

    作者:熊岚;李玉婷;邱亚男;杨义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比较35名AMD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的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及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35例(35只眼) AMD患者治疗前平均佳矫正视力为(32.36±4.266) OD、眼压为(14.44±0.622) mmHg、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为(504.2±53.20)μm。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的平均佳矫正视力为(43.72±4.091) OD、(40.52±4.406) OD;眼压为(15.44±1.063) mmHg、(14.60±0.658) mmHg;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为(238.2±31.94)μm、(289.2±42.83)μm。治疗后患者的佳矫正视力明显提高、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1周与治疗后1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眼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未见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湿性老年黄斑变性,短期内可显著提高视力、降低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但是因为观察时间短、病例数少,故其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仍有待多中心临床实验的验证。

  • 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联合眼底激光光凝治疗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视力及黄斑中心厚度的影响

    作者:杨喆;相义会;付颖

    目的:研究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联合眼底激光光凝治疗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视力及黄斑中心厚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01~2016-06在我院眼科经眼底检查、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OCT)确诊的DME患者108例(108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54眼),试验组予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联合眼底激光光凝术治疗,对照组予单一激光光凝术治疗,并在治疗前、治疗后1、2、3个月测量记录两组患者的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分析两组患者BCVA和CMT在不同测量时间点之间的差异.结果:对两组患者的BCVA和CMT分别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法与测量时间点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不同治疗方法之间BCVA和CMT存在差异(P<0.05),试验组的BCVA和CMT测量指标好于对照组;不同测量时间点之间BCVA和CMT存在差异(P<0.05),BC-VA均值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增加,相反CMT均值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减少.结论: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联合眼底激光光凝术治疗DME较单一激光光凝术治疗具有更显著的临床疗效,其能明显提高患者视力、减轻黄斑水肿.

  • 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作者:何利东;扈晓雯;哈少平

    目的 观察球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诊断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且合并黄斑水肿患者70例(70眼),给予康柏西普0.05 mL(0.5 mg)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每月1次,连续3次,之后按需注射,眼底荧光造影有无灌注区者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随后观察矫正视力、眼底、眼底荧光造影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随访6个月.结果 给药前的平均视力0.12 ±0.04,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为(523±146)μm.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注射液治疗后随访半年平均视力为0.54±0.32,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在给药半年后为(268±80) μm,与给药前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注射后无玻璃体腔积血、视网膜脱离及医源性白内障等严重并发症,无继发性青光眼出现.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疗效确切,无严重并发症.

  • 康柏西普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娟;张少弛;哈少平

    目的 观察康柏西普在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中的疗效及注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诊断为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共35只眼,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0.5 mg,每月1次,共3个月,之后按需要治疗,并随访至注射后6个月.观察患者佳矫正视力、眼压,通过黄斑区OCT观察黄斑区水肿厚度的变化.结果 患者未注射药物之前佳矫正视力平均值为0.1872±0.1609,注射3次视力平均值为0.3638±0.211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药物前后眼压无明显变化,黄斑区中心厚度注射前为(296.97±63.804) μm,3次注射后为(230.05 ±41.708) μ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过三次玻璃体腔注射后CNV渗漏停止者16只眼(69.57%),渗漏减少者7只眼(30.43%);在所有注射药物的患者中有6只眼出现球结膜下出血,2例有异物感,未出现眼内炎、玻璃体腔出血、晶状体损伤、视网膜脱离及全身严重不良反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行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可以提高患眼有用视力,并维持相对稳定性,并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 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效果对比

    作者:陈子畅;袁进萍;樊芯

    目的 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对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的效果对比.方法 将68例(72眼)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2组,雷珠单抗组34例(37眼),康柏西普组34例(35眼).分别给予雷珠单抗注射液(0.05 mL,10mg/mL)与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0.05 mL,10 mg/mL)玻璃体腔注射,每隔4周重复注射1次,连续注射3次.观察比较注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2组患者视力及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变化情况,并综合评价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1个月时2组患者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时结果显示康柏西普组视力改善情况优于雷珠单抗组,其中6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柏西普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的CMT值均显著低于雷珠单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康柏西普组治疗有效率为88.6%,雷珠单抗组为8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对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的视力和黄斑中心凹厚度均有改善,其中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效果的持续性可能较好.

  • 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患者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前后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浓度的变化

    作者:张英辉;李建军;杨洪帅;王秀超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对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eAM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PEDF)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7年4月在西电集团医院眼科治疗的eAMD患者75例(75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8、37例.治疗组患者玻璃体腔注入0.05mL康柏西普注射液,对照组患者注入0.5 mL曲安奈德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以及房水中VEGF、PEDF浓度,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BCVA、CRT、房水中VEGF、PEDF浓度均无显著差异;术后1、3、6个月治疗组BCVA、CRT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治疗后治疗组VEGF显著降低、PEDF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可以显著降低eAMD患者房水中VEGF浓度,提高PEDF水平,改善视力,疗效显著,且无严重的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复方樟柳碱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给药治疗湿性老年黄斑变性的效果分析

    作者:田瑾;翟阿萍;黄国华;马钰

    目的 探讨复方樟柳碱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给药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为2014年4月-2017年10月,采用随机抽样与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在渭南市中心医院眼科就诊的湿性AMD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给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给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两组均治疗14d,记录两组预后与视力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2%和84.7%,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过治疗后视力都显著提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的视力提高比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荧光素渗漏消失40例,减少30例,无变化2例;对照组分别为25例、30例与17例,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复方樟柳碱联合康柏西普玻璃体腔给药治疗湿性AMD能提高视力,减少荧光渗漏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陈潇;赵明;蒋玉惠;王阜蕾;张静;周荣乐

    目的 比较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继发黄斑水肿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医院自2015年6月-2017年1月纳入的C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使用康柏西普治疗的A组50例(50眼),使用雷珠单抗治疗的B组52例(52眼),观察治疗后1、3、6个月时患者视力恢复情况和黄斑部视网膜厚度变化情况,评价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6个月后A组患者视力提高率(52.00%)高于B组(30.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黄斑部视网膜厚度的改善A组优于B组,且各个复诊时间点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0%和11.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康柏西普治疗CRVO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优于雷珠单抗,但二者的安全性差异不显著,有待于进一步长期大样本研究证实.

  • 康柏西普对黄斑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李春杏;张亚同

    目的 系统评价康柏西普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医学网,收集康柏西普与对照组比较对黄斑水肿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相关资料并按照Jadad评分量表评价纳入研究质量,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1项RCTs,合计1 33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康柏西普显著提高患者随访1个月[MD=0.08,95%CI (0.05,0.12),P<0.001],3个月[MD=0.09,95%CI (0.06,0.13),P<0.001]和6个月[MD=0.07,95%CI(-0.02,0.17),P=0.12]佳矫正视力(BCVA)及治疗有效率[RR=2.15,95%CI (1.29,3.57),P=0.003];显著降低患者随访1个月[MD=-79.71,95%CI(-107.52,-51.91),P<0.001]、3个月[MD=-61.12,95%CI(-82.42,-39.81),P<0.001]和6个月[MD=-67.95,95%CI(-201.37,65.46),P=0.32]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除随访6个月的CMT和BCVA与对照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12、0.32),其余指标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剔除治疗方案差异(单次玻璃体腔注药)的一项研究再做Meta-分析后,两组6个月CMT和BCVA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0.001).不良反应方面,两组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黄斑水肿患者,康柏西普短期内(3个月)比对照组更好的降低黄斑中心凹厚度、改善患者视力、提高治疗有效率,疗效可靠且耐受性好.

  • 康柏西普眼内注射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影响分析

    作者:范强;张萌

    目的 探讨康柏西普眼内注射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按术前眼内是否注射药物分为两组,注射组(49例)玻璃体切割术前7d眼内注射康柏西普,对照组(51例)单纯行玻璃体切割术.通过观察并记录患者手术情况、预后情况、术前术后视力情况,评价康柏西普眼内注射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注射组所需手术时间更短(P<0.05),注射组出血眼数6例,对照组出血眼数20例,注射组出血眼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此外,注射组术中电凝眼数、硅油使用眼数、医源性裂孔眼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个月,注射组少量出血例数和大量活动性出血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视力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视力均明显提高且注射组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柏西普眼内注射有利于玻璃体切割手术的进行,可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术后出血症状,提高患者矫正视力.

388 条记录 18/20 页 « 12...12131415161718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