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克罗恩病合并下肢动脉闭塞患者的诊治分析

    作者:吴巍巍;刘昌伟;李拥军;曾嵘

    目的 探讨克罗恩病的罕见并发症下肢动脉闭塞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方法 对2007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例克罗恩病合并下肢动脉闭塞患者,及1966-2007年问文献报道附有详细临床资料的8例类似患者进行病例总结.结果 所有患者均<50岁,绝大部分是女性(8/9).动脉闭塞可以发生于克罗恩病的活动期(5例/9例),也可以发生于非活动期(4例/9例).受累动脉除下肢动脉外,还可以包括其他动脉如主动脉、髂动脉、肾动脉或肠系膜动脉.影像学检查在7例患者中发现有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其中合并主动脉斑块4例,合并髂动脉狭窄6例.取栓或血栓内膜剥脱是本组病例中常采用的外科治疗方式(6例次).4例患者术后复发下肢症状.结论 动脉闭塞是克罗恩病罕见的肠外合并症,对合并下肢动脉闭塞的克罗恩病患者需对主动脉做影像学检查.取栓是常用的外科治疗方式,如无抗凝禁忌,术后需长期抗凝治疗.

  • 介入再通血管技术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中的应用

    作者:欧阳欣;康友根;胡赞;方志宏;李文全;曾英;莫淑贞;李丹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中长期疗效。方法:选择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260例,均经血管彩超及64排 CT 血管造影(CTA)确诊。其中髂动脉病变65条患肢,股腘动脉病变202条患肢,股腘动脉病变累及膝下三分支58条患肢,膝下小腿动脉分支闭塞43条患肢,每例患者均先球囊扩张治疗,如扩张不满意或出现夹层等酌情支架置入,术后随访12~72个月,分析介入治疗后的中长期疗效。结果:术中未出现血管破裂、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患者术后踝肱指数(ABI)较术前有明显升高,下肢动脉闭塞相关症状明显改善。随访期间患者再次出现下肢缺血症状142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内膜增生引起支架阻塞80例,非治疗部位血管出现狭窄或闭塞病变而出现下肢缺血症状30例,另外经皮血管成形术(PTA)治疗部位血管再狭窄12例,均经再次介入治疗后缺血症状改善。另有115例多次彩超复查示管腔通畅、血流良好;3例患者于术后16个月内死于脑卒中或心肌梗死。结论: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操作创伤小,中长期疗效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支架成形治疗合并对侧颈动脉闭塞的重度颈动脉狭窄

    作者:郭建明;谷涌泉;郭连瑞;佟铸;崔世军;高喜翔;张建;汪忠镐

    目的 探讨支架成形治疗合并对侧颈动脉闭塞的重度颈动脉狭窄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4月-2014年8月收治的26例对侧颈动脉闭塞、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接受颈动脉支架成形(CAS)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患者均CAS成功,术后残余狭窄均<30%.15例患者术中出现心率减慢或血压下降,嘱患者咳嗽或给予阿托品静脉推注后缓解.1例患者术后第3天出现支架急性闭塞,术侧大面积脑梗死,经内科治疗语言和肢体功能基本恢复.5例患者术后出现过度灌注,控制血压后于术后72 h内缓解.术后随访(28.5±10.1)个月,因心肌梗死死亡3例,因肺部感染死亡1例.2例患者复发头晕症状,其中1例患者术后36个月超声复查发现支架内重度再狭窄,未接受相应治疗.2例患者术后再发脑梗死,经内科治疗后无严重后遗症.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出血事件.结论 CAS治疗对侧颈动脉闭塞的颈动脉重度狭窄病变安全、有效的.但应注意术前颅内侧支循环的评估和围手术期血压的控制.

  • 间歇性跛行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高徽;胡伟

    间歇性跛行不但是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症状,也是全身动脉硬化的提示信号,而且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增加有关[1-2].目前,对于间歇性跛行患者发生脑梗死的相关临床特征、风险因素及预后等方面研究不多.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