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内毒素血症心功能不全的脂肪酸代谢紊乱机制的初步研究

    作者:邬明杰;乔巧华;赵兰;方强;郑霞

    目的 明确内毒素血症中心脏功能改变和可能涉及的脂肪酸代谢途径变化的机制,探讨AMPK(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及下游靶点在心肌组织能量贮存与消耗调节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尾静脉注射LPS (5mg/kg)建立内毒素血症模型,12h后麻醉,经颈总动脉置管监测心功能:左心室内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压力上升/下降大速率(±dp/dtmax),进行心肌和血清游离脂肪酸检测,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AMPKα,p-AMPKα,肌型-肉毒碱脂酰转移酶1(muscle carnitine pamitoyltransferase1, m-CPT1),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1 coenzyme A carboxylase,ACCase),p-ACCase蛋白变化.结果 内毒素血症组(LPS组)大鼠在注射LPS 12h后, +dp/dtmax,-dp/dtmax,和LVSP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而LVEDP则明显上升.内毒素血症组血清及心肌游离脂肪酸均高于正常组.两组之间AMPKα和ACCase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而p-AMPKα和p-ACCase表达在内毒素血症大鼠组中明显增高,同时m-CPT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结论 内毒素血症心肌损伤与脂肪酸代谢紊乱有关,涉及到m-CPT1,p-ACCase和p-AMPKα蛋白表达的变化.

  • 水飞蓟素保护肾小球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效应与SIRT1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的作用机制

    作者:郝传铮;魏利;赵旭陆;芳芳;胡平

    目的:研究水飞蓟素对肾小球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SIRT1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AMPK)α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1×105 nmol/L H2O2处理肾小球内皮细胞,构建氧化应激细胞模型。 MTT实验法检测水飞蓟素对氧化应激造成的肾小球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实时定量RT-PCR法测定水飞蓟素对氧化应激损伤的肾小球内皮细胞SIRT1和AMPKαmRNA水平的影响。 Western 印迹法测定水飞蓟素对氧化应激损伤的肾小球内皮细胞SIRT1,AMPK和AMPKα磷酸化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1×105 nmol/L H2O2处理肾小球内皮细胞后,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而1μg/ml和5μg/ml的水飞蓟素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实时定量RT-PCR结果显示,5μg/ml的水飞蓟素处理显著提高了肾小球内皮细胞SIRT1 mRNA水平,而对AMPKαmRNA水平无显著影响。 Western 印迹结果显示,H2 O2处理后,细胞的 SIRT1蛋白水平和 AMPKα磷酸化蛋白水平未出现显著变化,但AMPKα蛋白水平显著降低。1μg/ml和5μg/ml的水飞蓟素处理显著提高了细胞SIRT1蛋白水平和AMPKα磷酸化蛋白水平;H2 O2处理后细胞的AMPKα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而1μg/ml和5μg/ml的水飞蓟素处理显著提高了 AMPKα蛋白水平,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水飞蓟素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内SIRT1及AMPKα蛋白的表达及AMPKα磷酸化发挥抗氧化损伤作用而保护肾小球内皮细胞。

  • 黄秋葵醇提物中2种成分对肝细胞糖异生及AMPKα磷酸化的影响

    作者:谢秀英;陈琳;雷涛;陆明;申甜;徐碧林

    目的 观察黄秋葵醇提物中槲皮素和异槲皮苷对肝细胞糖异生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 Pase)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原代肝细胞,以乳酸和丙酮酸为糖异生底物.予不同浓度槲皮素、异槲皮苷干预24 h后,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培养液上清葡萄糖浓度,RT-PCR法检测PEPCK、G6Pase、AMPKα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总AMPKα、AMPKα Thr172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糖异生诱导组上清葡萄糖浓度显著升高(P<0.01);槲皮素和异槲皮苷干预后,80 μmol/L槲皮素组、异槲皮苷组显著低于糖异生诱导组(P<0.01);糖异生诱导组PEPCK、G6Pase AMPKα mRNA相对表达显著升高(P<0.01);80 μmol/L槲皮素组、异槲皮苷组PEPCK、G6Pase表达显著低于糖异生诱导组(P<0.05).Western blot显示,80 μmol/L槲皮素组、异槲皮苷组AMPKα Thr172磷酸化水平均较糖异生诱导组增加.结论 黄秋葵醇提物中槲皮素和异槲皮苷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体外培养原代肝细胞糖异生及其关键酶基因转录,AMPKα Thr172磷酸化可能与两者抑制糖异生机制有关.

  • 参苓白术散对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肝组织超微结构及AMPKα磷酸化的影响

    作者:张玉佩;杨钦河;邓远军;韩莉;金玲;孔怡琳;何毅芳;梁荫基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对高脂饮食建立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超微结构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α)磷酸化的影响.方法:选用SPF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参苓白术散30g/kg剂量组、参苓白术散10g/kg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16周建立NAFLD大鼠模型,各药物干预组大鼠分别灌服30g/kg和10g/kg参苓白术散进行干预,16周后取血和肝组织样本,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和肝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肝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肝组织AMPKα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肝组织AMPKα蛋白及其磷酸化AMPKα蛋白(pAMPKα)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病理证实肝组织脂质蓄积严重,肝组织匀浆和血清TG、TC含量显著升高,肝组织AMPKα mRNA和pAMPKα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参苓白术散30g/kg和10g/kg剂量组大鼠肝组织脂质蓄积明显改善,肝组织匀浆和血清TG、TC含量显著降低,肝组织AMPKαmRNA及pAMPKα蛋白水平显著上调,其中参苓白术散30g/kg剂量组疗效更好;但各组大鼠总AMPKα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参苓白术散能够改善16周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脂肪代谢紊乱、减轻肝脏脂质蓄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激活AMPKαmRNA及其蛋白磷酸化水平有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