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第一产程活跃期体位干预对产程的影响
目的:在第一产程活跃期后,对孕妇实施体位干预,探讨对产程进展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单胎枕先露、无严重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孕妇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观察组在孕妇宫口开大3cm以上,孕妇间断取抱腿屈曲位特产,使两腿紧贴两侧腹壁,可侧卧、仰卧或半蹲;对照组取平卧位、侧卧位或自由体位,直到宫口开全,两组产妇产时均取膀胱截石位,指导用力,至分娩结束.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第一、二产程时间、顺产率及剖宫产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5),两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率和阴道助产率无差异(P>0.05).结论 第一产程活跃期对孕妇实施适当的体位干预,可缩短产程,增加顺产率,减少对母儿的影响.
-
分娩期体位干预对矫正异常胎方位的临床观察
目的 产程中异常胎方位积极矫正对分娩结局,产租,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在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宫口开大3cm进入产房,待宫口开大5cm阴道检查确诊为枕横位,枕后位的初产妇4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18例,对照组262例,观察组在产程中给予体位干预,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①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产时胎方位矫正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分娩结局的比较观察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童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产妇阴道分娩产租时间比较,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平均时间明显核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分娩期通过产妇体位干预能有效矫正胎方位,使难产转化,从而降低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减少了产后出血及新生儿宣息的发生.
-
产程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对分娩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产程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对分娩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来我院生产的产妇19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98例,观察组101例.对照组采用自由体位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产程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结果 对照组第一产程分娩时间长于观察组,疼痛感重、正常分娩例数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程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能使产妇在分娩时缩短第一产程时间,减少疼痛,提高自然分娩率.
-
产程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对初产妇的产程时间、疼痛程度和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产程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对初产妇的产程时间、疼痛程度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2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选择传统卧位、半卧住待产;观察组产妇给予临床产程早期体位干预联合分娩辅助设施进行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疼痛程度、分娩方式及产后2h阴道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的产程时间、疼痛程度评分及阴道分娩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程早期体位干预联合分娩辅助设施,能够缩短第一产程时间,减轻分娩疼痛,提高自然分娩率.
-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预防机制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预防机制。方法:收治剖宫产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在麻醉前予以复方平衡盐水和胶体,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体位干预。结果:麻醉后3 min、10 min内,干预组患者使用升压药和不良反应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剖宫产患者在术中产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关键词: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预防机制 体位干预 -
体位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影响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误吸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平行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安阳市中医院脑二科收治的81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按照干预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抬高床头30~40°于进食时,观察组41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颈托改装的头架,并在进食时头偏向健侧。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误吸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误吸率9.75%低于对照组20.00%,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31%明显低于对照组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干预能有效降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误吸率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助产责任制护理模式配合体位干预对初产分娩的结局影响
目的 探讨助产责任制护理模式配合体位干预对初产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盐城市亭湖区人民医院产科接诊的8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助产责任制护理模式实施前后将产妇分为两组,2015年5月—2016年4月助产责任制护理模式实施前入院的40例产妇分入对照组并实施轮班制助产护理模式;2016年5月—2017年5月助产责任护理模式实施后入院的40例产妇实施助产责任制护理模式配合体位干预助产.以产程、分娩方式、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与第三产程时间分别为(359.30±27.921)min(37.00±4.422)min,(7.60±1.713)min,均明显比对照组(407.00±37.739)min,(43.09±4.902)min,(9.50±1.354)min短(P<0.05).观察组选择自然分娩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P<0.05),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15.0%、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5.0%,15.0%(P<0.05).结论 助产责任制护理模式配合体位干预能明显缩短各产程时间,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
体位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非切口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体位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非切口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4月~5月在某三甲医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采用体位干预.两组均记录非切口疼痛出现时间及消失时间,并采用数字评价量表,对首次出现疼痛及术后12h、24h、48h、72h分别进行疼痛评分.结果 两组出现疼痛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疼痛消失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体位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非切口疼痛的严重程度.
-
体位干预加针灸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体位干预加针灸的护理方法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 将72例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36例).观察两组术后留置尿管时间;第9、14d膀胱内残余尿量.结果 留置尿管时间A组(14.57±3.84)d、B组(11.17±3.21)d;第9、14天膀胱内残余尿量A组(160.23±63.07)ml,(128.52±51.62)ml,B组(125.75±60.35)ml,(82.93±48.2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位干预加针灸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在临床上具有可行性、实用性.
-
体位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影响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影响。方法将212例剖宫产产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体位干预。结果干预组产妇舒适、肛门排气、切口渗血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产妇纯母乳喂养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干预组产妇满意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接受剖宫产的产妇进行体位干预,可以提高剖宫产手术的综合效果,改善产妇术后母乳喂养情况,也可显著提高产妇的满意程度。
-
腹部按摩联合体位干预对早产儿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部按摩联合体位干预对早产儿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6月选取需经鼻胃管喂养的早产儿1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75)及观察组(n=75).对照组治疗期间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腹部按摩联合体位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喂养情况、喂养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胎粪排尽时间、达全胃肠喂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胃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每天排便次数及进奶量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呕吐、胃潴留、腹胀、便秘、呼吸暂停等喂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按摩联合体位干预可改善患儿胃肠道功能,减少患儿喂养并发症的发生.
-
体位干预对产程进展的影响
目的在产程中对孕妇实施体位干预,探讨对产程进展的影响.方法选择单胎枕先露、无严重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孕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在孕妇宫口开大3 cm以上,尤其4~5 cm时,孕妇取低坐位或蹲位待产,采取积极的体位干预.进入第二产程孕妇取头背部抬高45°的膀胱截石并髋关节屈曲外展位,宫缩时指导产妇双手抱于双下肢,使两腿紧贴两侧腹壁,充分利用骨盆空间,指导产妇正确用力,直到分娩结束.对照组取平卧位、侧卧位或自由体位,直到宫口开全,产时取膀胱截石位,不予体位指导,至分娩结束.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第一、二产程时间、顺产率及剖宫产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两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新生儿体重及阴道助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产程中对孕妇实施适当的体位干预,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儿并发症.
-
体位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腔引流效果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本Meta分析旨在探讨体位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腔引流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主题词结合自由词原则,电子检索国内中文数据库收集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计纳入4项临床对照研究,包括362例接受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其中体位干预组181例,常规对照组181例。比较两组术后引流总量,置管天数和住院天数。文献汇总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对照组患者,体位干预组患者术后腹腔引流总量明显减少(SMD=-82.04,95%CI=-119.39~-44.69,P<0.001),术后置管天数(SMD=-0.52,95%CI=-0.78~-0.27,P<0.001)和术后住院天数(SMD=-0.45,95%CI=-0.74~-0.17,P=0.002)均明显缩短。结论体位干预有利于提高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腔引流,缩短引流置管时间,并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
剖宫产术中体位干预对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观察体位干预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行剖宫产术的正常足月妊娠产妇120例,对照组54例麻醉后平卧手术分娩;干预组66例麻醉后于手术台分娩。胎儿娩出后立即抽取脐动脉血1ml行动脉血气分析检查;并分别于娩出后1min及5min进行评估及计算Apgar评分。结果干预组脐动脉的PH值和PaO2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BE和PaCO2低于对照组。新生儿1min及5min的Apgar评分在4~7分及8~10分者比较,干预组高于对照组。结论体位干预可明显改善新生儿的血气分析结果及Apgar评分。
-
体位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影响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体位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妇科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除此之外还进行体位干预护理处理,包括主动翻身、腹部按摩、穴位按摩、康复锻炼、背部按摩、体位指导。比较2组患者的腹胀情况、以及胃肠蠕动功能情况。结果体位干预护理后,实验组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胃肠蠕动开始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体位干预护理可明显改善腹腔镜患者术后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且有效缓解腹胀情况。
-
体位干预在股骨骨折术中压疮防治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 分析股骨骨折术中应用体位干预预防压疮防治护理的重要作用.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168例股骨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4例,体位干预)和对照组(84例,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压疮风险评分、压疮发生率等.结果 实验组压疮风险评分(13.4±1.7)分、手术时间(156.2±26.3)min、术中出血量(106.3±30.5)mL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压疮发生率(4.8%)明显低于对照组,压疮预防有效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骨折手术患者采用体位干预可有效减少术中压疮的发生,值得推广.
-
体位干预对预防压疮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体位干预对预防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187例Braden评分为11 ~ 15分有压疮危险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93例,观察组9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方法,不予干预指导,患者采用主动体位,即患者感到舒适的体位;观察组采用体位干预,即指导患者依次采取右侧卧位-平卧位-左侧卧位-平卧位-根据皮肤情况调整,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一次,同时使用软枕.结果 观察组发生压疮1例,占1.06%,对照组发生压疮10例,占10.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体位干预可有效缓解骨突部位压力,提高预防压疮的效果.
-
探讨体位干预对产科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对产科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70例采取腰硬联合麻醉行剖宫产的产妇依据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85例产妇采用平卧位,观察组85例产妇通过左倾斜体位并将子宫推向左侧。对两组产妇的血压情况血氧饱和度变化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观察组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脉搏细数、面色等临床表现差异不显著,P >0.05;观察组血压情况及血氧饱和度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对产妇采取左侧倾斜体位并将子宫向左侧推离,不仅能显著降低麻醉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而且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
体位干预对广泛性全宫切除术后腹腔引流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对妇科广泛性全宫切除术后腹腔引流量的影响.方法:采取2008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行广泛性全宫切除术手术的患者3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在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则在术后进行体位干预.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置管时间、引流液总量、术后住院天数,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平均置管天数观察组为(3.21±0.71)d,对照组为(2.69士0.75)d;引流总量观察组为(321.99±73.70)ml,对照组为(216.05±57.25)ml;住院天数观察组为(5.16±1.48)d,对照组为(4.54±1.24)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体位干预能有效的在妇科广泛性全宫切除术中提高术后腹腔引流效果,临床可以广泛应用并推广.
-
产程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对分娩的影响
目的:分析产程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对分娩的临床影响。方法将我院抽选产妇100例作为调查对象,分成不同疗法组,并判定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阴道分娩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 <0.05)。结论临床产妇分娩期间行产程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联合疗法作用突出,可缩短产程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