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晚期结肠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晚期结肠癌的预后较差,Dukes C期的5 a生存率只有30%~60%,而Dukes D期的5 a生存率更低只有<5%.分子生物学家通过多年研究表明,从上皮组织发展至肠癌过程中有多种分子参与调控,其中包括5~7种主要的分子变异,目前已知约85%的结肠癌存在染色体不稳定性(CIN)以及15%出现微卫星不稳定性(MIN)[1].
-
以手术治疗为主的肝癌个体化综合治疗
肝细胞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经过多年努力,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尽管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其总体效果依然不甚理想.目前,针对肝癌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包括手术切除、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消融治疗、分子靶向疗法、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应根据不同个体制定相应治疗方案,利用多学科优势,从而提高肝癌的整体疗效.
-
PARP抑制剂与合成致死
随着人们对恶性肿瘤生物学认识的加深,一些新的抗肿瘤策略不断出现.例如之前已有基于肿瘤中的癌基因依赖现象的分子靶向疗法成功用于临床,而合成致死成为当下抗肿瘤药物发展的又一新的方向.研究表明,PARP-1与BRCA1/2之间为合成致死的关系.本文对PARP-1抑制与BRCAl/2缺陷如何构成其合成致死作用以及此作用在抗肿瘤中的潜在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
分子靶向疗法及其药物在恶性胶质瘤治疗中的应用
恶性胶质瘤是成年人好发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随着对肿瘤分子机制理解的深入,提出了分子靶向疗法.这一针对恶性肿瘤的新疗法,可以改善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降低药物毒性.分子靶向治疗属于肿瘤的生物治疗范畴,其原理主要是针对恶性肿瘤细胞与正常组织细胞之间的差异,使抗肿瘤药物特异地杀伤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组织细胞影响较小,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
肝癌的综合治疗
肝癌在全球肿瘤致死原因中高居第3位,每年导致25万~100万人死亡.中国是肝癌发病率较高的国家.其主要病因是HBV感染,HBV携带者中肝癌总体发病率为0.5%,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70岁时其发病率可达1%[1].在HBV携带者中,发生肝癌的附加危险因素为男性患者、缺少HBe血清转换、DNA负荷量增加、直系亲属有肝癌和肝硬化史.目前肝癌的有效治疗方法包括肝切除、肝移植及各种局部消融疗法.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患者和肿瘤相关的因素以及专业队伍的技术水平.本文综合探讨各种治疗方法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