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于Donabedian理论构建的临床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评价体系
目的 探讨基于Donabedian理论构建的临床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对26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初步构建临床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结果 两轮专家咨询的问卷有效率分别92.30%和100.00%;变异系数分别为0.121~0.163和0.073~0.184;判断依据Ca为0.839、熟悉程度Cs为0.847、权威程度Cr为0.843.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541、0.743,专家意见协调性较高(P<0.05).结构-过程-结果三个维度的临床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5项,三级指标32项.结论 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变异系数、权威系数等结果提示专家咨询代表性和可信度高,本研究构建的临床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有利于临床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关键词: Donabedian理论 压力性损伤 护理质量评价 -
集束化护理在脑卒中患者皮肤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患者预防皮肤压力性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76例患者均康复出院,观察组患者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措施可降低脑卒中患者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
应用延续性护理对居家卧床老人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居家卧床老人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效果.方法 76例居家卧床老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护理,研究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居家卧床老人的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护理2、4个月后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分别为5.3%、2.6%,均低于对照组的23.7%、18.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居家卧床老人的护理满意度为97.4%(37/38)高于对照组的76.3%(29/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居家卧床老人的日常生活质量评分为(73.2±2.4)分高于对照组的(62.1±2.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压力性损伤居家老人使用延续性护理方式,可以降低居家卧床老人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让居家卧床老人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值得推广.
-
医护康一体化延续管理预防老年卧床患者出院后压力性损伤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医护康一体化延续管理预防老年卧床患者出院后压力性损伤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5月我院老年卧床患者60例,根据患者出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出院宣教及出院后电话随访,观察组采用医护康一体化延续管理模式,由医护康组成的小组评估老年卧床患者出院后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并制定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康复计划、管理及远程护理和家庭访视,定时跟进措施实施情况并对其效果进行检查.采用WHO生存质量简表和压力性损伤管理,比较两组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及9个月的生活质量及9个月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9.99%较对照组(33.33%)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9个月生存质量量表中的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分值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的分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居家照顾者对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水平的了解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康一体化延续管理可有效的提高老年卧床患者居家照顾者对压力性损伤的认知水平,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同时提高老年卧床患者的生存质量.
-
家庭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出院后长期卧床患者预防压力性损伤的作用评估
目的 评估家庭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出院后长期卧床患者预防压力性损伤的作用.方法 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受我院护理的老年脑卒中出院后长期卧床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5例患者接受家庭护理干预(观察组),另45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24.4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出院后长期卧床患者预防压力性损伤的作用优良,能够明显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应当推广.
-
不同转运设备在降低危重患者长途转诊中压力性损伤的比较研究
目的:观察长途转诊对危重患者发生皮肤压力性损伤的影响,探讨恰当的转运设备在降低皮肤压力性损伤风险中的作用.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经长途转诊收入某院的9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7-12月转诊的5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转诊途中采用普通海绵转运床垫;将2016年1-6月转诊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转运途中采用气垫减压床垫.比较2组患者在转运结束后皮肤压力性损伤前期症状及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压力性损伤前期症状发生率分别为8.9%、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x2=13.73);观察组和对照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分别为6.7%、34.6%,差异显著(P=0.000,Z=-7.849).结论:危重患者在长途转诊过程中存在压力性损伤高风险,选择恰当的转运设备可有效降低该风险的发生.
-
老年压力性损伤照顾者知识水平和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老年压力性损伤照顾者的相关知识水平,探究其影响因素,以指导临床宣教工作.方法 运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就诊于深圳市人民医院老年病科的老年压力性损伤患者的居家照顾者共98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压疮照顾行为问卷、照顾者压疮认知问卷和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调查,统计照顾者的相关知识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98例居家照顾者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问卷得分总分为7 ~22分,平均(15.23±7.20)分;其中对好发人群及部位维度的掌握情况好,对创面处理的掌握情况差;感知到的严重性、感知到的易感性、气垫床的使用与否及压力性损伤时间可以解释居家照顾者行为38.6%的变异(R2=0.386).结论 居家照顾者对于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的掌握存在不足,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教育,以降低压力性损伤患者的再发率.
-
预防院内压力性损伤敷料的应用现状
院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是重要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其预防工作一直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对压力性损伤发生高风险患者使用预防性敷料已成为预防院内压力性损伤的有力措施之一.本文从预防压力性损伤敷料的特点、敷料在院内重点人群中的应用以及不同敷料预防压力性损伤效果比较等方面对几种常见压力性损伤预防性敷料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
热休克蛋白70和凋亡相关蛋白在压力性损伤中的表达及作用
目的 观察压力性损伤形成过程中受压肌肉组织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在压力性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及3、5、7、9个受压周期组,每组8只.采用缺血/再灌注(I/R)磁力循环压迫法在大鼠后肢股薄肌处构建压力性损伤模型,以施压12 h、放松12 h为1个受压周期,其中5、7、9个受压周期组在受压3个周期后用无菌刀片划破受压皮肤;正常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于实验终点,取受压中心(正常对照组取相同部位)肌肉组织标本后处死大鼠,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改变;用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热休克蛋白70(HSP70)、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结果 ① HE染色显示:受压肌肉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退化现象,随受压周期的增加,组织形态改变逐渐加重.② Hoechst 33258染色显示:受压肌肉组织细胞核呈颗粒状荧光和致密浓染的固缩形态,随受压周期的增加,细胞凋亡数逐渐增加.③ Western Blot检测显示:随受压周期的增加,HSP 70和Bax蛋白表达逐渐升高,Bcl-2蛋白表达逐渐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9个受压周期组HSP 70蛋白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SP 70/GAPDH:1.78±0.21比0.55±0.17,P<0.01),7个受压周期组和9个受压周期组Bax蛋白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ax/GAPDH:0.96±0.09、0.98±0.02比0.67±0.07,均P<0.01),3、5、7、9个受压周期组Bcl-2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Bcl-2/GAPDH:0.17±0.03、0.13±0.03、0.14±0.03、0.10±0.02比0.36±0.04,均P<0.05).结论 I/R应激下压力性损伤肌肉组织可发生细胞凋亡,HSP 70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介导的细胞凋亡可能参与了压力性损伤的形成.
-
压力性损伤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压力性损伤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由压力、剪切力和摩擦力与多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以皮肤、肌肉和皮下组织局限性损伤或坏死为特征的损伤.其病因复杂,且易反复发作.目前临床上专用于压力性损伤的药物很少,基于新药临床研究的高失败率,在老药的原适应症以外开发新用途,寻找现有药物的新适应症已成为极具吸引力的新策略,因此,从治疗压力性损伤新适应症药物角度,对其临床相关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归纳总结,以期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思维导图在预防危重症患者医疗设备相关性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预防危重症患者医疗设备相关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重症医学科在2015年12月~2016年5月收治的31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预防压疮;将2016年7~12月收住重症医学科的331例患者设为试验组,采用思维导图指导护士预防医疗设备相关性损伤.结果:试验组患者医疗设备相关性损伤发生率、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42名护士在接受培训后对压疮知识的考核分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将预防危重症患者医疗设备相关性损伤的措施通过思维导图培训,降低了压疮发生率和医疗设备相关性损伤发生率;在运用思维导图指导护士工作后,护士对压疮预防措施上的认识有所提高.
-
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对失禁性皮炎患者预防和控制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对失禁性皮炎患者预防和控制的效果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93例失禁性皮炎患者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后失禁性皮炎严重程度和骶尾部皮肤损伤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接受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后失禁性皮炎严重程度评分、骶尾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便失禁性皮炎患者应用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可有效减少频繁皮肤暴露,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
伤口造口小组在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皮肤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伤口造口小组在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皮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共167例,将上半年收治的患者80例设置为对照组,下半年收治的患者87例设置为观察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皮肤管理方面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与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口造口小组能够帮助降低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且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CCU患者压力性损伤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CCU患者压力性损伤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CCU)住院的患者共120例,其中2015年1月—12月6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预防压力性损伤(PI)护理;2016年1月—12月60例患者为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观察2组患者PI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P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可明显降低CCU患者PI发生率.
-
重症监护室压力性损伤防治护理新进展
从压力性损伤的管理、预防、治疗方面综述了重症监护室压力性损伤临床护理进展,提出早期干预是预防压力性损伤发生发展的关键.对危重患者落实相关措施,可以很好地避免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使压力性损伤的治愈率大大提高.
-
集束化管理在下肢牵引病人预防压力性损伤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对下肢牵引病人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6年12月骨科中心行下肢牵引病人4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管理,取2017年1月-2017年3月骨科中心下肢牵引病人40例为实验组,实施集束化管理措施,主要通过评估和预防措施落实,对下肢牵引病人进行压力性损伤的集束化管理,使用《下肢牵引病人预防压力性损伤质量查检表》对集束化管理措施的落实进行查检,比较实施前后下肢牵引病人预防压力性损伤管理措施的落实率和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结果]实施集束化管理措施后,下肢牵引病人预防压力性损伤管理措施的落实率由60%上升至95%,下载牵引病人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由10%下降至0%.[结论]实施集束化管理措施能明显提高预防压力性损伤措施的落实率,能明显降低下肢牵引病人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集束化管理为下肢牵引病人预防压力性损伤提供有效保障,提升专科护理管理水平.
-
1例疝气带所致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护理
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Medical device related pressure,MDRPU),是由于体外医疗器械产生压力而造成的皮肤和/或皮下组织(包括黏膜)的局部损伤,损伤形状与压迫部位器械形状一致.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临床上目光更多的聚焦在常见的压力性损伤上,却忽视了使用在病人身上的这些医疗器械,同样能引发压力性损伤.当发生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时,压力性损伤一般都较为严重.有报道:在这些皮肤黏膜护理不良事件中,不可分期的压疮多,约占52.7%,其次为Ⅱ期、Ⅲ期压力性损伤,两者均占20.3%.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与护理一直是临床护理的难题,受到普遍关注.
-
2016版压力性损伤指南在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检索中国知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妇科病人压力性损伤相关情况,根据检索结果分析压力性损伤发生危险因素,结合2016版压力性损伤新指南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2017年7月—2017年12月腹腔镜截石位手术妇科病人,观察病人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及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情况.[结果] 2017年7月—2017年12月腹腔镜截石位手术妇科病人未发生压力性损伤,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8.3%.[结论]针对妇科腹腔镜截石位手术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满意度.
-
庆大霉素外用联合纳米银离子海绵敷料对Ⅲ期、Ⅳ期压力性损伤疮面面积的影响
[目的]观察庆大霉素外用联合纳米银离子海绵敷料治疗Ⅲ期、Ⅳ期压力性损伤效果.[方法]以60例Ⅲ期、Ⅳ期压力性损伤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30例,观察组病人应用庆大霉素外用联合纳米银离子海绵敷料填充治疗,对照组应用庆大霉素外用联合普通无菌纱布覆盖伤口.2个疗程结束后采用IPP6.0图像处理软件定量测量两组病人压力性损伤疮面面积变化.[结果]2个疗程结束后,两组压力性损伤面积均较治疗前缩小,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第1个疗程、第2个疗程疮面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庆大霉素外用联合纳米银离子海绵敷料填充治疗能够促进压力性损伤疮面面积缩小,加快愈合速度,从而提高临床治愈率.
-
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指标的建立及其在骨科的应用
[目的]构建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指标,观察其在骨科压力性损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在三维质量结构基础上,通过文献回顾,结合临床,确立备选指标,建立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括1项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23项三级指标.在骨科病房,通过全员培训指标内涵、卧床病人压疮护理规范、骨科病人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指引,并运用指标实施监测与持续质量管理.[结果]实施前后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指标除护理相关记录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风险评估/判断准确率、护理干预措施有效率、风险管理合格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风险评估/判断准确率分别为90.32%、98.48%,护理干预措施有效率分别为91.13%、97.73%,护理相关记录合格率分别为96.77%、98.48%,风险管理合格率分别为92.74%、98.48%.[结论]构建的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指标,为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与护理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客观、可量化的依据,通过持续质量改进,能提高骨科病人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