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引导Amplatzer封堵器关闭房间隔缺损的初步体会

    作者:温朝阳;李越;王廉一;王广义;陈练;王禹

    目的 超声引导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关闭房间隔缺损(ASD).方法 19例待外科手术Ⅱ孔ASD患者,16例经食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EE)、3例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TE)检查符合条件而行经导管ASD封堵术.在TEE引导(3例TTE)下,以ASD大伸展径或加1~2 mm为标准,选择Amplatzer封堵器型号,导管送封堵器到ASD处,依次释放其左房伞、腰部和右房伞,腰部卡于ASD口处,两伞贴于房间隔两侧.结果 3例患者ASD大伸展径>34 mm,没有相应大的封堵器而放弃封堵术,其余16例成功地进行了ASD封堵.超声测量的ASD径[(18.06±7.00)mm]小于ASD大伸展径[(22.56±6.25)mm],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立即、24 h、1个月、3个月行TTE检查,16例患者封堵器位置合适、稳定,均无残余分流.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结论 用Amplatzer ASD封堵器经导管关闭ASD,超声在病例选择、引导封堵器置人及术后疗效观察等方面有极重要的作用.

  • 国产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作者:郑若龙;陈新军;殷泉忠;高春恒;李健;张华

    近年来,随着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经导管封堵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已被公认[1-4].先天性心脏病的经导管介入治疗具有住院时间短、创伤小、康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势,目前国内外发展非常迅速.但进口Amplatzer封堵器价格昂贵,限制了这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本院2002年1月~2007年3月应用国产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9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即刻及短期疗效观察

    作者:朱润硕;程自平;徐岩;许邦龙

    目的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PDA)并评价其即刻及短期疗效.方法5例患者,男2例,女3例,年龄6-27(18.40±7.23)岁,经临床、X线、超声心动图初诊为PDA,并经术中造影证实,测量PDA窄处内径,选择适当型号的输送鞘及封堵器,封堵缺损处.术后即刻杂音听诊及24小时后超声心动图复查以评价疗效.结果造影测量PDA窄直径为4-7(5.20±1.16)mm,选择封堵器直径为8-18(12.80±3.25)mm.手术全部获得成功.4例杂音当场完全消失,术后24小时及1月复查超声心动图亦未见分流;1例存留不足2级的收缩期杂音,术后超声心动图见微量残存分流,1月后复查残存分流消失.结论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安全、有效、创伤小,可避免开胸治疗.

  • Amplatzer封堵器和外科手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系统评价

    作者:唐超;曾智;李静;曹文斋;黄萍

    目的 评价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2006.7)、Embase (1966~2006.7)、Cochrane图书馆(2006年第2期)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2006.7),收集所有相关随机和非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后用RevMan4.2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未获得随机对照试验,纳入16个非随机对照试验,共2043例.结果显示:①住院期间病死率:14个试验的住院期间病死率都为0,只有2个试验报道外科手术治疗组各有1例死亡;②12个试验(n=1722)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Amplatzer堵器组的治疗成功率略低于外科手术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95,95%CI(0.92,0.98)];③6个试验(n=1106)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Amplatzer封堵器组术后24 h封堵成功率也略低于外科手术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96,95%CI(0.92,1.00)];④16个试验(n=1977)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Amplatzer封堵器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外科手术治疗组[RR=0.27,95%CI(0.21,0.35)];⑤14个试验(n=1807)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Amplatzer封堵器组术后输血明显少于外科手术组[RR=0.03,95%CI(0.02,0.06)].结论 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成功率略低于手术治疗组,但术后并发症和术后输血少,在适应症范围内可代替外科手术.

  • 经皮导管Amplatzer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的护理

    作者:陈务贤

    本文介绍了3例经皮导管Amplatzer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的方法及护理体会.应用Amplatzer封堵治疗ASD是心脏介入治疗新技术,术前密切配合医生做好病例选择、术前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加强观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 新型Amplatzer封堵器关闭室间隔缺损65例的心电图观察

    作者:全薇;朱鲜阳;张玉威;邓东安;韩秀敏;崔春生;盛晓棠;王琦光;金岩

    2001-06~2003-11我院应用美国AGA公司制作的新型Amplatzer封堵器关闭室间隔缺损(VSD)65例, 本文通过封堵前心电图表现和封堵后心电图变化,从心电学角度评价VSD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 应用Amplatzer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经导管关闭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作者:左健;蔡振杰;张卫达;崔勤;徐学增;李军;姚志勇;郑霄;崔会丽;张维;马爱英

    0 引言先天性心脏病中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外科修补为人熟知,但手术带来的开胸,体外循环的创伤仍然给患者带来巨大精神和生理的伤痛. 人们已尝试了多种装置以期替代外科经导管关闭这类缺损,但因先前的一些装置递送鞘大,膜部再定位困难,残余分流率高,术后并发症多,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Amplatzer膜部和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专为经导管关闭膜周及肌部室间隔缺损而设计,国内外肌部室缺也已有成功应用的个例报道[1,2],但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在国内外尚无报道. 我科在西北率先完成首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目前总例数达24例国内领先.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