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52例的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张宁宁;王光伟;杨清

    目的 探讨宫腔超声造影对于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的诊断意义及不同微创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3月至2015年10月因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住院行手术治疗患者共52例,术前行经阴道超声及宫腔超声造影检查,并测量憩室相关指标,全部患者分为A和B两组,A组32例行宫腔镜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修补术,B组20例行宫腔镜探查术+腹腔镜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切除术+子宫修补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以及两种手术方案治疗效果.结果 宫腔超声造影检查诊断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准确率100%,经阴道超声检查准确率80.8%.阴道不规则流血持续时间>5 d时,测量憩室长度为(9.3±0.5)mm,症状≤5 d时,其长度为(7.6±0.6)mm,两组的憩室长度有显著的差异(P<0.05);后位子宫,测量憩室深度为(7.5±0.4)mm,前位子宫,其深度为(5.9±0.4)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住院天数均少于B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式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A组手术有效率90.6%,B组有效率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超声造影在诊断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时准确度更高,可以作为临床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的长度可能与症状的轻重有关,后位子宫较前位子宫更易发生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宫腔镜及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时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对于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宫腔镜手术是一种操作简便、恢复快且创伤小的治疗方案,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选择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可以更好地修复憩室.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经阴道超声的形态学特征及形成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蒲红生;马志刚;王淑霞

    目的 探究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previous cesarean scar defect,PCSD)经阴道超声的形态学特征及其形成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9月—2017年11月收治的PCSD患者59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行剖宫产术后未发生PCSD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术后常规行经阴道超声检查,观察研究组患者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比较两组相关临床资料,探寻PCSD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 59例PCSD长度为10.03~23.17(15.42±4.21)mm,宽度为4.02~13.18(8.73±3.12)mm,深度为4.67~10.88(7.08±2.03)mm,憩室处残余肌层厚度为2.34~7.92(4.17±1.89)mm;位于子宫前壁下段32例(54.24%);46例(77.97%)憩室呈三角形或楔形,13例(22.03%)呈椭圆形或其他形状.PCSD声像图表现为剖宫切口肌层明显变薄,形成部分连续或完全不连续的断裂缺损,肌层大部分呈无回声或弱回声的液性暗区,极少部分液性暗区内出现中或高回声,憩室边界较清晰,一端与子宫宫腔相通.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子宫后位、切口邻近宫颈内口、产后感染是PCSD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可清晰观察PCSD的形态特征,可为临床早期确诊提供影像学依据;子宫后位、切口邻近宫颈内口、产后感染是本病的危险因素,早期及时给予干预可减少或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高龄备孕妇女常见妇科疾病及处理

    作者:梁琤;林俊

    目前高龄备孕,尤其是超过40岁甚至45岁的超高龄人群备孕皆在增多,妇产科医生面临的除高龄所带来的高危产科外,如何优化处理此类人群的妇科疾病同样是项巨大挑战.高龄孕妇常见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宫颈上皮内瘤变、瘢痕憩室等,临床关注的焦点在于能否妊娠、孕前是否需手术、手术治疗对妊娠影响以及尽少破坏生育功能的手术技巧等方面.文章结合相关文献,对上述问题进行阐述.

  • 经阴道超声观察剖宫产术后瘢痕憩室的结构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艺桦;马琳;阚艳敏;王文韬

    目的 经阴道超声观察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的形态特征,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4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行剖宫产且产后40~45 d在我院行经阴道超声检查的产妇128例.其中,瘢痕憩室组44例,瘢痕愈合良好组84例,观察瘢痕憩室的结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瘢痕憩室超声表现及特点:子宫切口处残余肌层变薄,肌层部分连续或完全不连续,但浆膜层仍完整;肌层缺损呈无回声或低无回声,与宫腔相通;瘢痕憩室形态多为三角形或楔形.logistie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子宫后位、产后感染及切口临近宫颈内口是瘢痕憩室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能清晰观察并诊断子宫瘢痕憩室,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对避免或减少瘢痕憩室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腹腔镜下不同方法修复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张宁宁;王光伟;杨清

    选择我院确诊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患者,分别行腹腔镜下切除瘢痕憩室后再行子宫修补和腹腔镜下保留剖宫产子宫瘢痕完整性基础上修复憩室(腹腔镜下“折叠对接缝合法”)2种方法处理,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患者排气时间以及术后恢复等指标.结果显示,2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腹腔引流量、住院费用、治愈率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下“折叠对接缝合法”修复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宫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的临床观察

    作者:邓清华;李仁河;邓伟雄;李苗;邸媛媛;邓树英

    目的 观察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的疗效和临床价值.方法 55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患者随机分为阴式组(22例,行经阴式子宫切口憩室修补术)和宫腔镜组(33例,行宫腔镜电切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憩室宽度及深度、平均住院时间及费用、术后月经恢复情况及满意度等.结果 与阴式组比较,宫腔镜组的手术时间短[(15.48±8.41) min vs (30.59±13.67) min],术中出血量少[(4.57±1.54) mL vs (20.37±7.45) mL)],切除憩室宽度及深度高,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均P<0.01).两组术后经期恢复、憩室修复情况及治疗满意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具有创伤小、手术耗时少、切除效果好的优点,能有效地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

  • 剖宫产切口憩室发病危险因素及全层缝合技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尧美茜

    目的 探讨剖宫产切口憩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全层缝合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2016年于贵港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子宫切口憩室(previous cesarean scar defect,PCSD)患者60例为病例组,另选此期间行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良好者120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病历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妊娠期合并症、胎膜早破、白细胞异常升高、子宫瘢痕情况、后位子宫、宫腔分离、手术时机、切口缝合方式,分析剖宫产切口憩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全层缝合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 病例组出现妊娠合并症(35.00%)、白细胞异常升高比例(76.67%)、瘢痕子宫(45.00%)、后位子宫(60.00%)及宫腔分离比例(28.33%)均高于对照组(7.50%、49.17%、24.17%、28.33%、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期手术时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全层缝合比例(8.3%)低于对照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合并症、术后白细胞升高、子宫位置、缝合方式为PCSD形成的高危因素.而剖宫产次数、宫腔分离、产程程度对PCSD形成无统计学意义.因此,把握剖宫产手术的适应证,同时选择较为稳妥的全层缝合技术是减少PCSD发生的有效措施.

  • 子宫瘢痕憩室妇女宫腹腔镜下外科治疗效果研究

    作者:黄晓戈;李岩松;刘博

    目的 探讨子宫瘢痕憩室妇女宫、腹腔镜下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于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200例经剖宫产术后诊断为子宫瘢痕憩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研究组患者接受宫、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阴式手术治疗.术后跟踪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时长、手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恢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t=3.916,P<0.05)、手术中出血量显著多于对照组(t=3.801,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t=4.406,P<0.05),而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显著增加(t=4.571,P<0.05),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无显著性差异(t=0.579,P>0.05).研究组痊愈46例,有效38例,总有效率为84.00%(84/100),对照组痊愈39例,有效31例,总有效率为70.00%(70/100),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534,P<0.05).结论 子宫瘢痕憩室妇女采用宫、腹腔镜的外科治疗方式效果较好,对于有明显临床表现的中重度子宫瘢痕憩室患者可考虑此方法治疗.

  • 阴式三维彩超应用于瘢痕妊娠手术前后的诊断及疗效分析

    作者:李翠兰;戴惠如;陈敦金;莫薛唐;蔡翔;廖一名

    目的 研究阴式三维彩超对瘢痕妊娠手术前后的临床诊断及疗效判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瘢痕妊娠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资料及阴式三维彩超图像特征结果 术前:首次超声诊断中,2例提示"难免流产",余58例提示"瘢痕妊娠",敏感度为96.67%(58/60),阳性预测值为100%(58/58).术后:3天:1例提示"下段瘢痕处积血",余59例提示未见明显异常;1个月:上述1例提示"妊娠物残留",余59例提示未见明显异常;3个月:余59例中,除2例失访,2例提示"瘢痕处憩室"外,55例提示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阴式三维彩超诊断瘢痕妊娠有较大的临床价值,此外,阴式三维彩超可于术后及早检出瘢痕憩室,对疗效的追踪观察有重要意义.

  • 阴式三维彩超应用于诊治子宫瘢痕憩室的临床分析

    作者:蔡翔;李翠兰;陈敦金;戴惠如;廖一名;唐诗彦

    目的:探讨阴式三维彩超在子宫瘢痕憩室治疗前诊断及治疗后疗效观察与追踪观察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2例瘢痕憩室患者术前、术后5天、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阴式三维彩超声像图,分析子宫前壁下段液性暗区的特征,包括大小、形态、位置、距浆膜层薄处的厚度、周围血流分布等。结果术前32例患者的超声图像均显示子宫前壁下段不光滑,剖宫产切口处有液性暗区;平均长度和宽度分别为(14.30±2.80)mm和(9.14±3.20)mm,距浆膜层薄处的厚度(3.40±0.80)mm;经阴式三维彩超诊断为子宫瘢痕憩室,后均经手术确诊,敏感度为100%;彩色多普勒显示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术后5天复查阴式三维彩超图像,均显示子宫前壁下段剖宫产切口处未见异常回声,提示子宫瘢痕憩室修复成功,伤口愈合良好。术后1、3、6个月复查阴式三维彩超,31例显示宫内未见异常回声,提示子宫瘢痕憩室消失,伤口愈合良好;另有1例显示子宫前壁下段剖宫产切口处可见液性暗区,提示病情复发。结论阴式三维彩超具有准确性高、无创、操作简捷、费用低等优点,可作为诊治剖宫产后子宫瘢痕憩室的首选辅助手段,亦可作为子宫憩室修补术后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的首选方法。

  • 剖宫产瘢痕憩室再次妊娠结局的探讨

    作者:张晓燕;韩晖

    目的 探究剖宫产瘢痕憩室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湖北省襄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剖宫产瘢痕憩室患者(实验组)及同期不合并憩室的剖宫产瘢痕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 实验组纳入26人,对照组纳入93人.两组比较,自然流产率、瘢痕妊娠率、胎盘植入率及新生儿出生5分钟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子宫瘢痕破裂.结论 瘢痕处残余肌层厚度>2 mm的剖宫产瘢痕憩室患者相比于不合并憩室的瘢痕子宫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未见增加.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