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医临床杂志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linical Medicine) 북경중의약대학학보(중의림상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影响因子: 0.8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6606
- 国内刊号: 10-1157/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健脾消胀冲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中心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健脾消胀冲剂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脾虚气滞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健脾消胀冲剂与空白对照片治疗;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片与模拟健脾消胀冲剂治疗.共治疗4周.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症状均比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治疗后两组的胃排空率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健脾消胀冲剂对脾虚气滞型FD患者症状的缓解和对胃肠排空的改善均与莫沙必利相当.
-
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问卷调查糖尿病患者症状以判断中医证候,同时调查患者一般情况、多种生化检查结果及糖尿病相关问题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糖尿病患者证候中肾虚证、痰湿证和血瘀证多见,阴虚证和气虚证亦占有较大比例,相应地与之相关的多证候出现的几率亦较高,而传统所认为的燥热证并不多见.结论 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特点较之传统的认识已有很大的变化,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
脉通灵合剂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脉通灵合剂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脱疽)热毒伤阴型的疗效.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中医辨证属热毒伤阴型的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脱疽)患者,用脉通灵合剂治疗并总结疗效.结果 临床痊愈28例;显效35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恶化2例;总有效率91.25%.肢体皮肤发凉、间歇性跛行、静息痛、溃疡愈合等症状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P<0.01).结论 脉通灵合剂是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有效安全的药物.
-
木防己汤加减对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
我们于2002~2005年,观察了木防己汤加减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封闭加外洗治疗跟腱滑囊炎62例
2000~2003年,我们采用封闭加外洗的方法治疗跟腱滑囊炎62例,取得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
五灵脂丸治疗瘢痕疙瘩54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五灵脂丸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54例用五灵脂丸治疗,对照组55例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局部封闭的方法治疗,将两组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显愈率88.89%,对照组显愈率90.91%,经x2检验,x2=1.004,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用五灵脂丸治疗瘢痕疙瘩,特别是对有激素使用禁忌症者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
手术后分期辨证施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病好发于中老年人,是常见退行性疾病之一,其中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较为困难.笔者采用手术后分期辨证施药的方法治疗该型颈椎病59例,并与手术后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的患者作对比观察,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
息风制动颗粒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60例临床观察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属儿童行为障碍性疾病,临床以头部、躯干、四肢不自主抽动,喉中发出奇特叫声或污言秽语不避亲疏为特征,病情十分复杂,确切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故无特效疗法.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68例
目的 观察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输卵管阻塞致不孕的疗效.方法 对68例输卵管阻塞致不孕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口服桃红四物汤加减,西药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糜蛋白酶加生理盐水进行输卵管冲洗通液.结果 42例治愈,占61.77%,其中有32例为1级Ⅰ度阻塞,17例怀孕;好转19例,占27.94%.总有效率89.7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致不孕症,行之有效,适用于基层医院.
-
溃疡愈合质量研究进展及中医药治疗现状
消化性溃疡(PU)是人类常见的疾病之一.胃酸分泌增多、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胃十二指肠黏膜防御机能减弱是引起本病主要的原因.随着西医制酸制剂和抗Hp药物的广泛使用,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愈目前已不困难,但仍无法有效防止PU的复发.有关学者的研究表明,抑酸治疗后2年内,本病的复发率可高达90%[1].即使采用针对Hp的系统治疗,一年的复发率也在27%[2].因此,如何减少和杜绝溃疡的复发,是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
生殖器疱疹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生殖器疱疹中医又称"阴疮""热疮",主要由于感受热邪秽浊之气,郁邪外发肌肤;或湿热下注阴部,热炽湿盛,湿热郁蒸而发病.久病热盛伤阴,正气不足,邪气缠绵,故经久难愈.正盛热去则病消,正虚热盛则病复发.热盛、湿滞、正虚是发病的主要原因.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进展迅速,现总结如下.
-
基因组学与中医药研究的相关思考
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直接或间接地与基因密切相关.可以认为人类的疾病都是基因病[1].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某一基因和某一疾病的对应关系.由于概念与技术的局限,把这种寻找变成了一对一的简单线性关系的研究,即"零敲碎打"式研究.人体基因组计划是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雷纳托·杜尔贝科1986年针对当时包括肿瘤研究在内的对于疾病机理研究"零敲碎打"的状况提出的"整体阐明"论点,即在基因组整体研究全部基因的相互作用,该论点被认为是1990年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标书",也被认为是疾病基因组学研究的发端.现代生物学中的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与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试从基因与疾病的角度,探讨基因组学与中医药的关系.
-
聂惠民教授运用经方治疗胃痛的经验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多由忧思郁怒、肝木横逆犯胃或饮食劳倦损伤脾胃所致.包括西医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胃痉挛、胃神经官能症、胃癌,以及部分肝、胆、胰疾病见有胃脘部位疼痛者.聂惠民教授善用经方,对于胃痛属寒热错杂者,采用寒温并调法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化裁治疗;对于少阳不和、木郁乘土者,采用和解少阳的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对于痰热互结者采用清热化痰法,用小陷胸汤加减治之;对于脾胃阳虚、水气不化者,采用温阳健脾法,用苓桂术甘汤加减治之.现列举验案介绍如下.
-
商宪敏教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经验
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骨质增生、颈项韧带钙化、颈椎间盘萎缩退化等改变,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脊髓、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属中医"痹证""头痛""眩晕"等范畴.颈椎病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肝肾二脏的关系为密切.邪气则以风寒湿、瘀血、痰浊为主.商宪敏教授在长期临证过程中,对颈椎病的认识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思路和用药经验,现介绍如下.
-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IL-6、IL-10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血管内线栓法制作SD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模型(MCAO),梗塞2 h后拔出栓线造成再灌注损伤,观察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以及电针治疗后大鼠血浆和脑组织中IL-6、IL-10含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1组外周血IL-6、IL-10比模型对照1组升高(P<0.05),治疗2组IL-6较模型对照2组升高(P<0.05).脑组织IL-10治疗1组与模型对照1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电针可通过在一定范围内增强IL-6、IL-10的表达来抑制炎性细胞在缺血区的聚集和激活,而抑制细胞毒性物质的释放,从而改善微循环,促进大脑血供,有利于大鼠脑神经功能的恢复.
-
清肺饮合百令胶囊对哮喘大鼠急性期肺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清肺饮合百令胶囊治疗哮喘大鼠急性期的作用机制.方法 制作SD大鼠哮喘的动物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清肺饮合百令胶囊组、清肺饮组、地塞米松组5个组,每组均为10只,观察各组的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清肺饮合百令胶囊组炎症改善,管壁无明显炎症,淋巴细胞浸润灶明显减少,管腔未见明显狭窄,效果明显优于清肺饮组和地塞米松组.结论 百令胶囊能更快地缓解支气管痉挛,减少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减轻气道炎症,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
-
金雀黄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体外生长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金雀黄素抑制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细胞体外增殖作用机理.方法 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情况.结果 金雀黄素能明显抑制Ishikawa细胞体外增殖,并且随着药物浓度增加其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呈剂量依赖性,金雀黄素对Ishikawa细胞体外增殖抑制显著的时间是加药48 h,加药后72 h的抑制率虽然有所上升,但不甚明显,加药96h其抑制率稍低,加药后120 h其抑制率明显降低;金雀黄素处理的Ishikawa细胞明显阻滞于G2-M期.结论 金雀黄素通过阻滞细胞于G2-M期,从而抑制Ishikawa细胞体外增殖.
-
五输穴中经穴之临床应用
五输穴即"井、荥、输、经、合"5类特定腧穴的统称,它以自然界的水流喻气血在经脉中的运行,以此说明五输穴经气深浅大小的不同.正是由于经气流注存在着这种差异,因而治疗作用也就不同.五输穴之"井、荥、输、合"4穴无论是在穴位分布上,还是在其主治作用方面均有着较强的规律性,只有"经"穴较为特殊,本文将经穴分布流注及主治作用简要归纳,试图探讨经穴临床应用的规律.
-
点穴手法治疗颈性头痛临床体会
颈性头痛是一个症状,多见于椎动脉型及交感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供血不足等疾病.治疗颈性头痛的方法很多,疗效各不相同.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院骨科刘福才副主任医师,根据中医经络腧穴理论,结合西医解剖学原理,经过多年摸索实践,自创点穴手法治疗颈性头痛,并应用于临床,取得良好疗效.笔者跟随刘主任学习9年,对该点穴手法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和体会.现介绍如下.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
2003 | 01 02 03 04 |
2002 | 01 |
2001 | 01 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