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眼科学报杂志

眼科学报

眼科学报杂志

Eye Science 안과학보(영문판)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山大学
  • 影响因子: 0.2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0-4432
  • 国内刊号: 44-1119/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46-304
  • 曾用名: 眼科学报,眼科学报(英文版)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葛坚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角膜深板层内皮移植的三年临床观察

    作者:邵应峰;陈家祺;王铮;周世有

    目的:探讨用微型自动角膜板层刀进行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microkeratome associated deeplamellar endothelial keratoplasty,MDLEK)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对于2002年1月~2002年3月期间,用MDLEK治疗的6例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术后3个月5例患者佳校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高者可达0.7,并在以后的随访中保持稳定;术后3个月患者平均散光为(2.04±1.19)D,以后进一步减退;角膜中央厚度于术后3个月已接近正常水平,此后无显著变化;术后角膜内皮密度逐步下降,其下降速率与穿透性角膜移植相仿;共焦显微镜观察发现术后1a,创面附近的角膜基质细胞已趋于正常,且角膜中央视轴区无明显瘢痕.随访期内未发现角膜深层缝线导致新生血管或引起排异反应.结论:MDLEK用以治疗角膜内皮失代偿安全、实用;术后恢复视力时间短;术后散光小;术后板层创面愈合快,光学性能满意.眼科学报2006;22:65-67.

  • 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多焦视诱发电位及其与视野的比较

    作者:龙时先;江福钿;吴德正;梁炯基

    目的:探讨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的多焦视诱发电位(multifoc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mfVEP)特性及评价mfVEP作为RP客观视野检测方法的可能性.方法:检测12例(19只眼)RP患者和15例(30只眼)正常人的mfVEP,刺激野为带图形的含60个小块的飞镖盘,单侧对应视角为26°.比较RP患者与正常人mfVEP的二阶函数核第一片的P1波的振幅.对RP患者还进行30°阈值视野检测,检验对应区域mfVEP的P1波振幅总和与视野光敏感度总和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人相比,RP患者各环的mfVEP的P1振幅总和的降低均有显著意义(P<0.05).除了下1环和下2环外,其余各环mfVEP的P1振幅总和与视野光敏感度总和均有显著相关(P<0.05).结论:mfVEP与视野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mfVEP可作为评价RP患者视功能的客观方法.眼科学报 2006;22:76-79.

  • 开角型青光眼视盘周围脉络膜萎缩与视野缺损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段宣初;王敏;蒋幼芹;江冰;石晶明;唐朝珍;蒋瑶丽

    目的: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和可疑开角型青光眼(suspected open angle glaucoma,SOAG)视盘周围脉络膜萎缩(peripapillary choroidal atrophy,PPCA)的发生率及不同分区的面积大小与视野指数平均缺损(Mean defect,M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28只POAG和78只SOAG行静态视野检查及眼底视盘彩色照相,对有PPCA改变的视盘确定其α区和(或)β区,并测出不同分区的面积.结果:POAG组中,PPCA的α和β区的发生率分别为57.03%和39.84%,面积均数分别为(0.54±0.37)mm2和(1.68±1.06)mm2,MD为(8.31±3.66)kB;SOAG组中,α和β区的发生率分别为43.59%和26.92%,面积均数分别为(0.42±0.29)mm2和(1.15±0.67)mm2,MD则为(4.16±2.07)dB.在2组病例中,α区和β区面积值与MD之间均具有显著意义的正性相关(P<0.001).结论:PPCA不同分区的面积值与MD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β区的发展是辨认青光眼或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是否进展的重要参数,有助于发现及预测青光眼病情的发展.眼科学报2006;22:71-75.

    关键词: 青光眼 视野 视盘
  • 24小时眼压测量在疑似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诊断的临床应用

    作者:杜驰;彭寿雄;黄文敏

    目的:评价24h眼压测量在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疑似患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疑似患者51人(51只眼),进行24 h眼压测量.结果:进入研究的51只眼中,只有18只眼(35.3%)的眼压在正常范围内且昼夜眼压波动小于6 mmHg(1 mm Hg=0.133kPa),33只眼(64.7%)出现昼夜眼压波动过大或峰值眼压高于21mmHg.24h眼压的昼夜波动值、均值及峰值分别比门诊多次眼压高4.65mmHg、1.64mmHg及3.96 mm 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24h眼压测量与门诊多次眼压相比,能更好地发现高眼压和昼夜眼压波动异常.眼科学报 2006;22:68-70.

  • 建立可定量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小鼠模型的探索

    作者:刘昳;梁晓玲;许传超;谢素贞;邝文辉;刘祖国

    目的:建立可对视网膜新生血管进行定量研究的动物模型,为研究视网膜新生血管发生机制及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32只7d龄C57BL/6J幼新生鼠在浓度为(75±2)%的高氧状态下生活5d,然后回到正常氧环境下,作为氧诱导模型组;另32只同日龄新生鼠置于正常空气环境中生活,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荧光素血管灌注法视网膜铺片及作视网膜冰冻切片GSA(griffonia simplicifolia lectin B4)染色,了解视网膜血管的改变,定量计算新生鼠视网膜新生血管面积.结果:实验组新生鼠的视网膜血管在高氧中生长5d后,视网膜血管收缩、闭塞,出现大片无灌注区;回到正常空气环境下2d后,开始出现新生血管;回到空气中5d后,新生血管达到高峰.结论:该动物模型可重复性高,并可进行定量研究,是进行视网膜新生血管发生机制和药物治疗的合适模型.眼科学报 2006;22:103-106.

  • 细胞外基质在LASIK术后上皮植入中的表达

    作者:陈立忠;归东梅;张慧;杨杨;高殿文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与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角膜瓣下上皮细胞植入引起角膜混浊的关系.方法:健康成年大耳白兔随机取1只眼为实验眼,另1只眼为对照眼.做以鼻侧为基底的角膜瓣,机械刮取瓣周围角膜上皮细胞,并植于瓣下,每日裂隙灯观察上皮植入及角膜混浊情况,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研究.结果:术后植入上皮处裂隙灯下可见角膜瓣下混浊;HE染色可见层间上皮细胞生长;免疫荧光显示,在正常角膜组织中Ⅰ、Ⅲ型胶原在基质中排列规则,Ⅳ型胶原在基底膜呈强荧光,术后1周起围绕植入上皮周围见Ⅲ、Ⅳ型胶原异常强荧光染色.结论:基底膜主要成分Ⅳ型胶原在层间的异常沉积是LASIK术后上皮植入角膜混浊的主要原因,Ⅲ型胶原的过量表达也是造成角膜混浊的原因之一.眼科学报2006;22:115-118.

  • 突变型Myocilin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体外表达

    作者:王莉娜;葛坚;刘炳乾;宋革;侯飞

    目的:构建P370L突变型Myocilin真核表达载体及体外转染体系,为Myocuilin功能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应用定点诱变技术进行Myocilin基因第1131位氨基酸残基位点的定点突变,利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体外转染技术瞬时转染人小梁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yocilin 表达.结果:经克隆、测序证实获得突变基因,突变载体转染后人小梁细胞Myocilin mRNA和Myocilin蛋白质表达显著增加.结论:P370L突变型Myocilin真核表达载体成功构建,阳离子脂质体是人小梁细胞有效的体外转染体系.眼科学报2006;22:125-128.

  • 老年性白内障与透明晶状体上皮内蛋白酶体活性的比较

    作者:张铁英;刘奕志;吴明星;罗莉霞;蒋宇振;袁钊辉

    目的:比较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与透明晶状体上皮内蛋白酶体的糜蛋白酶样、胰蛋白酶样酶活性是否存在差异,进而探讨蛋白酶体在老年性白内障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白内障晶状体囊膜取自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患者,透明晶状体囊膜取自广东省眼库,年龄与白内障病人相匹配.反复冻融囊膜使细胞脱落,将囊膜从溶液中除去.各组样品中分别加入LLVY或VGR,在不同时间测定荧光强度.结果:透明晶状体上皮的蛋白酶体活性明显高于白内障组(P<0.01);皮质型与非皮质型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的糜蛋白酶样酶活性无明显区别(P>0.05);MG-132明显抑制各组蛋白酶体的活性.结论:与透明晶状体相比,白内障晶状体上皮内蛋白酶体的糜蛋白酶样、胰蛋白酶样酶活性明显降低,蛋白酶体活性降低可能在老年性白内障的形成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眼科学报2006;22:89-92.

  • 早期糖尿病NOD小鼠视网膜HIF-1的表达

    作者:李才锐;胥延;姜德咏;洪卫;郭小健;王平;李雯霖

    目的:探讨糖尿病NOD小鼠视网膜HIF-1α的表达.方法:NOD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分别于糖尿病2、4、6、8和12周处死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小鼠,摘除眼球后分离视网膜.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视网膜HIF-1α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视网膜上HIF-1α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小鼠血糖明显增高,体重明显下降(P<0.01);Westernblot显示糖尿病6周时视网膜HIF-1α低水平表达,12周时HIF-1α表达增高;免疫组化显示糖尿病组12周时视网膜内层HIF-1α表达增加,而未见视网膜外层HIF-1α表达.结论:糖尿病早期视网膜HIF-1α表达增高,说明在糖尿病早期视网膜发生缺血缺氧;HIF-1α可能参与了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缺血缺氧的继发损害过程.眼科学报2006;22:107-111.

  • 全神经球贴壁培养法体外长期扩增视网膜前体细胞

    作者:赖平红;唐仕波;林少芬;朱晓波;高艺;孟晶

    目的:探寻一种既高效又能连续体外扩增视网膜前体细胞(Retinal Progenitor Cell,RPC)的培养方法.方法:小鼠胚胎视网膜细胞采取神经球贴壁培养或直接贴壁培养法.神经球贴壁培养时,先经悬浮培养生成富含前体细胞的神经球,然后将低速离心分离出的神经球接种到Poly-D-Lysine包被的培养瓶,在前体细胞培养液中(含FGF-2、EGF和LIF)贴壁培养,头24 h在培养液中添加10%的胎牛血清.直接贴壁培养法是将细胞悬液直接接种到预先包被Poly-D-Lysine的培养瓶.免疫组化和FACS分析神经球贴壁培养细胞的干细胞特性和分化能力,并与直接贴壁培养法得到的细胞进行比较.结果:神经球接种到预先包被Poly-D-Lysine的培养瓶后贴附到培养瓶底,逐渐形成贴壁生长的单层细胞.该法能够在体外长期扩增视网膜前体细胞,3个月内细胞能够传代10次以上.在RA诱导分化时,能够生成成熟视网膜细胞,表达视网膜细胞特异性标记.FACS分析和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神经球贴壁培养所得细胞在未分化时Nestin阳性率(92%)细胞率以及分化为成熟视网膜细胞的比率(53.7%),均高于直接贴壁培养法获得的细胞.结论:神经球贴壁培养法能够在体外长期大量扩增视网膜前体细胞,能较好地保持干细胞特性,并容易分化为成熟的视网膜细胞,较直接贴壁培养具有较大的优越性.眼科学报2006;22:92-97.

  • 冰醋酸固定液对视网膜组织固定效果的探讨

    作者:张文忻;李永平;林健贤;聂莉;张卉颖

    目的:寻找对视网膜固定效果好的固定液.方法:用福尔马林、酒精、冰醋酸混合(glacial acetic acid,FAA)固定液和10%中性甲醛固定液分别对视网膜组织固定,作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镜下观察其差异.结果:FAA固定液的标本视网膜结构清晰,细胞排列紧密,脱片程度低,适用于视网膜组织的固定.结论:FAA固定液固定视网膜组织的效果优于10%中性甲醛固定液.眼科学报 2006;22:112-114.

  • 氧诱导的视网膜病变小鼠模型建立方法的改良

    作者:丁小燕;梁小玲;谢素贞;朱晓波;唐仕波

    目的:建立简单、稳定、成模率高的氧诱导的视网膜病变小鼠模型.方法:用改良法(A组)和传统方法(B组)分别建立氧诱导的视网膜病变的C57Bl/6小鼠模型,比较两组的母鼠死亡率、乳鼠成活率和成模率,视网膜冰冻切片GSL染色免疫组化观察两组的视网膜新生血管,荧光素灌注视网膜铺片检测视网膜无灌注区和新生血管的面积.结果:改良法(A组)与传统法(B组)相比较,乳鼠成活率未降低,且具有母鼠死亡率低,成模率高,动物消耗量少的特点.改良法制作的小鼠模型视网膜无灌注区和新生血管面积较传统法多而典型.结论:改良法操作简单,能构建出高效、稳定、典型的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该方法值得推广和借鉴.眼科学报 2006;22:98-102.

  • 应用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对人工晶状体在眼内稳定性的研究

    作者:王毓林;杨军;王毓琴;罗莉霞;何明光;刘奕志

    目的:采用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研究3种类型人工晶状体在眼内的倾斜度数、偏心值以及前房深度的变化情况,评价其在眼内的稳定性.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前瞻性研究,对109例(117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随机植入一片式Acrysof SA60AT、三片式Tecnis Z9001或Sensar AR40e人工晶状体,采用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测量三组术后1d、1、3、6及12个月人工晶状体的偏心量、倾斜度及前房深度值.结果:分别比较各组在不同时期的平均偏心量与平均倾斜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d、1、3、6及12个月,分别比较3组的平均偏心量与平均倾斜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片式Acrysof SA60AT组在不同时期的前房深度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片式Tecnis Z9001及Sensar AR40e组术后第1天的前房深度大于术后其它时期,也大于一片式Acrysof SA60AT组术后不同时期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NTACAM三维眼前段分析仪可动态客观地评价人工晶状体在眼内的稳定性;适当的连续环形撕囊和准确的囊袋内固定能很好地维持折叠式人工晶状体在眼内的稳定性,且Acrysof SA60AT一片式软性襻人工晶状体的囊袋稳定性略优于三片式硬性襻人工晶状体.眼科学报2006;22:119-124.

  • 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在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林羡钗;余敏斌

    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是否可以应用到青光眼患者是一个重要临床问题,屈光手术所造成角膜厚度和角膜曲度的改变可影响眼压的测量从而影响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在手术过程中一过性但极高的眼压可能引起视网膜神经纤维损害或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青光眼患者或皮质类固醇敏感者屈光手术后常规应用激素类眼药水可能出现激素诱导性眼压升高.虽然如此,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并非青光眼手术的绝对禁忌证.本文就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在青光眼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以及影响作出综述.眼科学报 2006;22:80-84.

  • 肌肽预防白内障形成的作用

    作者:郭勇;严宏

    肌肽(β-丙氨酰组氨酸)是先被发现的简单生物活性肽(二肽).肌肽的抗衰老作用已经从离体实验和活体实验得到了证明.近发现肌肽具有抑制白内障形成的作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是通过抗蛋白质的糖基化;抗氧化损伤;抑制蛋白质交联和DNA的损伤机制发挥功能.深入研究肌肽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抑制白内障形成的机制,将为白内障的药物治疗提供新的方法.眼科学报2006;22:85-88.

眼科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2008 01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7 02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