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眼科学报杂志

眼科学报

眼科学报杂志

Eye Science 안과학보(영문판)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山大学
  • 影响因子: 0.2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0-4432
  • 国内刊号: 44-1119/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46-304
  • 曾用名: 眼科学报,眼科学报(英文版)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葛坚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自体角巩膜缘重建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体会

    作者:黄光初;林雨;林晓峰

    目的:探讨自体角巩膜缘重建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22例22眼复发性翼状胬肉采用自体角巩膜缘重建术进行治疗.结果:22例患者角膜移植片均透明光滑,愈合良好,无一例复发.结论:患眼自体角巩膜缘重建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简便、安全、有效.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冯雁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及可拆除缝线)治疗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对75例(99只眼)青光眼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进行疗效观察并随访3~15个月.观察比较术后眼压、滤过泡、前房深度、视力及眼部其它并发症.结果:术后观察组低眼压、浅前房、视力下降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可有效地防止术后结膜滤过泡瘢痕化及控制术后滤过水平,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应用于青光眼手术中.

  • 后巩膜破裂伤的Ⅰ期玻璃体切除术

    作者:曾广川;廖武;李瑜明

    目的:探讨后巩膜破裂伤的Ⅰ期玻璃体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23眼)后巩膜破裂伤伴玻璃体积血患者行Ⅰ期玻璃体切除术,术后随访3~9个月(平均半年).结果:术后视力大部份有不同程度提高,占16眼(69.5%);术后视力不提高的原因为眼球萎缩.结论:该手术对后巩膜玻璃裂伤的患者安全、有效,能使患者迅速恢复视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作者:陆华文;麦丹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16例(17只眼)难治性青光眼行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1.2个月.结果:术前平均眼压为(39.72±7.26)mmHg(1mmHg=0.133kPa);术后3个月眼压降至(14.62±3.72)mumHg,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1.73p<0.001).术后早期均形成弥散的滤过泡.术后3个月随访中,17只眼有16只眼有功能性滤过泡;术后6个月随访中16只眼有14只眼有功能性滤过泡.术后前房反应轻,无其它并发症.结论: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 干燥法长期保存角膜片板层治疗性角膜移植1267例临床研究

    作者:朱秀萍;张长宁;吴洁;马挺;朱斌良;刘景堂;银勇;刘先宁;杨问学

    目的:评价干燥脱水法长期保存角膜片在板层治疗性角膜移植术中的效果.方法:保存角膜片选自我院眼库干燥保存符合临床标准、复水透明的完整角膜片,临床病例选自我院角膜病组1976年8月~1999年12月期间行板层治疗性角膜移植患者1267例,从手术前后视力比较、原发病灶控制、植片存活情况进行临床效果综合分析.结果:保存角膜片复水透明合格率为94.9%,临床治愈率:感染性角膜溃疡/穿孔88.8%,血管翳性全角膜白斑98.3%,化学及热烧伤(穿孔,睑球角粘连等)92.1%,圆锥角膜及急性圆锥角膜99.5%,角膜变性(边缘性及前基质层)99.0%,其他88.9%,平均总治愈率:93.5%.结论:1.对各种严重的角膜感染、药物治疗无法控制的病人,治疗性角膜移植术是唯一有效的方法.2.采用无水氯化钙--硅胶干燥脱水长期保存的供体角膜能为临床随时提供角膜材料,是一项简单易行、便于推广应用的成功率很高的保存方法.

  • 眼球穿孔伴化脓性眼内炎导致的交感性眼炎

    作者:罗益文;汪振芳;林晓峰;胡淑英

    目的:总结分析眼球穿孔伴化脓性眼内炎导致的交感性眼炎的临床特征、诊断及可能的发病原因.方法:对1993~2002年本院收治交感性眼炎87例中伴有化脓性眼内炎病史的交感性眼炎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993~2002年本院收治的眼球穿通伤及眼球破裂伤的病人5 253例,同期收治的交感性眼炎87例,交感性眼炎的发生率为1.65%.其中3例发病前有眼球穿孔合并化脓性眼内炎的病史,3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均符合交感性眼炎改变;1例组织病理学检查报告为典型交感性眼炎改变.结论:眼球穿孔伴化脓性眼内炎仍可能发生交感性眼炎,应引起注意.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后双眼影像不等的临床分析

    作者:刘双珍;张萍;吴小影;胡生发;谭星平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对近视眼患者双眼影像不等(BA)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眼科刘蔼年设计的<双眼影像不等检查图>,对64例行LASIK术的近视眼患者按双眼屈光度差的程度分为四组,术前、术后6个月分别行BA检查,并观察双眼视力与BA恢复的关系.结果:双眼屈光度差≤2.50D的患者术前、术后双眼影像不等的一、二、三类检查图的差异无显著性.屈光度差大于2.50D的患者,术前、术后双眼一、三类检查图的差异有显著性,术后双眼裸眼视力与第三类检查图的恢复密切相关.结论:LASIK术可以使双眼屈光度差值大的患者的BA减小到可以承受的范围,并有助于三级功能的恢复,同时术后视力越好,三级功能恢复越佳.

  • 爆破和阻塞模式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联合应用

    作者:马胜生;梁纳;王穗荣

    目的:研究爆破和阻塞模式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联合应用.方法:对核硬度为3~5级的老年性白内障(48例48只),采用爆破和阻塞模式的联合应用进行超声乳化手术.结果:术后第一天裸眼视力达到0.3~0.8者25只眼(52.08%),0.9以上者4只眼(8.34%),术后第一周裸眼视力达到03-0.8者30只眼(62.25%),0.9以上11只眼(22.92%).平均有效时间Ⅲ级核为:(15±2.50)s,Ⅳ级核为:(35±5.33)s,V级核为:(57±9.12)s.结论:该方法对于硬核白内障手术的安全性高,可明显减少能量的应用,对眼组织的影响也很少,且非常有效.

  • 高龄老年人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力分析

    作者:王兆艳;李星星;张卯年

    目的:评价高龄老年人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力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387例(425只眼)80岁以上老年人实施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观察其术后视力及影响因素并予以分析.结果:术后矫正视力1.0以上为221只眼(52.0%),在0.5~0.9之间为98只眼(23.1%),低于0.5者为106只眼(24.9%).影响视力的主要原因依次是老年性黄斑变性、青光眼、视网膜静脉栓塞、视神经萎缩.结论:高龄老年人在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力有明显提高,眼底病是影响视力的主要疾病.

  • 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疗效分析

    作者:龚凌;姜德咏;朱晓华

    目的:评价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33眼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采用巩膜扣带术(2眼)和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20%C3F8(3眼)或硅油(28眼)充填,20眼切除晶状体,27眼使用过氟化碳、协助剥膜,使用冷凝(9眼)和(或)眼内氩激光(24眼)封闭裂孔.结果:术后随访6~42个月[平均(16.97±9.88)个月],26眼视网膜完全复位(78.8%),4眼黄斑复位,3眼未复位.复位的30眼中,术后视力低于0.02者4眼,0.02~0.04者3眼,0.05~0.08者2眼,0.1~0.3者14眼,0.4~0.7者7眼.结论:根据裂孔的情况正确选择手术方法和眼内充填物,大部分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眼可脱盲.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获得较好视力预后的关键,术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

  • 糖尿病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林;姚达强;郭露萍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61只眼)糖尿病患者(设为A组)和同期163例(174只眼)血糖正常患者(设为B组)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糖尿病患者手术前通过饮食疗法、口服药物或肌注胰岛素治疗,使空腹血糖降到10mmol/L以下.术后随访1~28个月(平均8.6个月),复查视力、裂隙灯及眼底检查.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5者,A组为77.1%;B组为80.5%.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中出现后囊破裂及术后发生角膜水肿和前房渗出等并发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前只要有效控制血糖,其手术效果与对照组患者相同.但术后血糖的控制仍然十分重要.

    关键词: 糖尿病 白内障 手术
  • 球后视神经炎的游标高敏视力特征

    作者:刘泉;李绍珍;胡志城;唐仕波

    目的:探讨球后视神经炎游标高敏视力的临床特征及其在临床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自行研究设计的游标高敏视力检查系统软件,对15例25只眼(急性球后视神经炎6例8只眼;慢性球后视神经炎9例17只眼)球后视神经炎患者治疗期间进行动态游标高敏视力检查,受检者按要求判断计算机显示屏上活动光标与固定光标的相对位置关系,并通过移动轨迹球调整光标,计算机自动分析活动光标和固定光标位置之偏差,得出平均阈值及其变异度.结果:球后视神经炎急性期的游标高敏视力阀值及其变异度与正常值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恢复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球后视神经炎急性期视力与游标高敏视力阈值的相关系数为-0.88(P<0.01);与阈值变异度的相关系数为-0.46(P<0.05).球后视神经炎恢复期,游标高敏视力的阈值及其阈值变异度与急性期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恢复期游标阈值与恢复期视力的相关系数为-0.93(P<0.01);阈值变异度与恢复期视力的相关系数为-0.84(P<0.01).急性期游标阈值与恢复期游标阈值经相关性分析,其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261);急性期视力与恢复期视力的相关性亦无统计学意义(P=0.11);急性期阈值变异度与恢复期阈值变异度的相关系数为0.67(P<0.01).急性期游标阈值与恢复期游标阈值、急性期视力与恢复期视力、急性期阈值变异度与恢复期阈值变异度三者之间分别进行差值t检验,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游标高敏视力是评价球后视神经炎视功能的指标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球后视神经炎的病情变化,可作为监测球后视神经炎病情变化、用药反应和指导用药的一个观察指标.

  • 丝裂霉素C对HAD房水引流物置入术远期疗效的影响

    作者:段宣初;蒋幼芹;卿国平

    目的:评价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对国产HAD(Hunan aqueous drainage implant,HAD)房水引流物置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1995年7月~2001年7月,共为154例(159只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施行了HAD房水引流物置入术.所有病例分为两组:MMC组与未用MMC组,其中65只眼术中联合应用MMC(0.4mg/ml,1~5min),94只眼术中未用MMC.以6mmHg≤术后眼压≤21mmHg作为手术成功标准,采用Kaplan-Meier寿命表分析术后1~6a.不同时点的手术成功率.结果:术后平均随访54.6mon(12~72mon).术前平均眼压(46.8±14.5)mmHg;术后1年时眼压为(17.4±10.1)mmHg.术后1~6a手术成功率依次为83.7%,77.2%,72.2%,69.0%,62.5%,57.1%.术后1~5a,MMC组与未用MMC组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0.0%、77.3%,87.1%、67.3%,83.3%、61.1%,81.3%、56.7%,75.0%、50.0%;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术后1a时眼部超声图像检查,后部滤过泡的平均高度MMC组为(3.8±0.9)mm,而未用MMC组为(2.1±1.4)mm.术后视力不变或改善的有95只眼(81.9%),两组间无明显差异.术后远期(一年以上)常见的并发症有眼压升高(23例,19.8%)、引流管与周围虹膜粘连(18例,15.5%)、白内障加速形成(15例,12.9%)等,两组间无明显差异,未见MMC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HAD房水引流物置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远期成功率虽有逐年下降趋势,但术中联合应用MMC的病例,可使手术成功率得以提高.它为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可供选择的手术方法.

  • 后极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玉华;刘奕志;吴明星;张新愉

    目的:探讨小切口超声乳化治疗后极性白内障的手术技术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方法:46例患者(61只眼),年龄38~78岁,平均57岁.在表麻下行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的超声乳化,并对后囊下混浊斑块行剥离吸除、环形撕后囊或剪除混浊的后囊及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51只眼后囊膜完整,其中6只眼有后囊膜混浊;在10只后囊膜破裂眼中,4只眼有玻璃体脱出需行前段玻璃体切割术,并有1只眼晶状体皮质软壳沉入玻璃体腔引起葡萄膜炎及继发性青光眼需再次行后段玻璃体切割.58只眼人工晶状体囊袋内固定,3只眼睫状沟固定.结论:对后极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手术时,谨慎处理后囊下混浊斑块,可以减少术中、术后的并发症,明显提高患者的术后视力.

  • 白细胞介素1家族在翼状胬肉上皮内的异常表达

    作者:文智伟;刘祖国

    目的:了解白细胞介素1基因家族[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α、IL-1β、IL-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e-1 receptor antagonist,IL-1RA)]及IL-1 β前体(interleukine-1β precursor)在翼状胬肉上皮内的表达.方法: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对10例初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切除的翼状胬肉组织中IL-1α、IL-1β、IL-1β前体及IL-1RA蛋白进行检测,并与正常人结膜组织进行对照.结果: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在正常结膜上皮中,IL-1α及IL-1β全层有弱阳性表达,上皮细胞表达较基底细胞明显,IL-1β前体只在上皮细胞表层表达,IL-IRA则无明显的表达.10例翼状胬肉患者中7例上皮的IL-1α、IL-1β、IL-1β前体及IL-1RA表达与正常结膜明显不同,表现为IL-1α、IL-1β、IL-1β前体较正常明显增加,IL-1α及IL-1β在全层呈强阳性,且基底细胞与上皮细胞的表达强度基本一致,IL-IRA表层细胞呈阳性表达,3例IL-1α、IL-1β、IL-1β前体及IL-1RA表达较正常结膜稍强.结论:翼状胬肉组织上皮IL-1α、IL-1β、IL-1β前体及IL-1RA表达增加,提示翼状胬肉可能处于轻微的非感染炎症状态.

  • 视黄酸联合视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对胚胎干细胞体外分化的诱导作用

    作者:张良;唐仕波;罗燕;黄冰;张淳;陈系古

    目的:探讨经过初步诱导的拟胚体在视黄酸和视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作用下的分化特征.方法:将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自液氮中复苏、培养,传1代后进行拟胚体(embryonic bodies,EB)培养.3天半的EB离心重悬后不作消化,使用视黄酸、视黄酸加鼠视网膜胶质细胞和神经细胞培养上清液、视黄酸加人视网膜色素上皮培养上清液、视黄酸加人胎儿视网膜胶质细胞培养上清液(分别记为A、B、C、D组)等进行诱导.观察诱导过程中形态学改变,培养3周时使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Nestin、GFAP、cytokeratin、MAP-2、rhodopsin等在诱导后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形态学改变:4种条件下的早期改变基本相同,均可见多种形态的细胞;3周后:拟胚体结构基本已散开,A组:见多种形态的细胞,细胞边界欠清,饱满度下降;B组:细胞以透明度较高的圆形细胞为主;C组:拟胚体及拟胚体周围的细胞中出现了含有明显色素的细胞;D组诱导:细胞胞体较大,形态结构较为单一;(2)免疫细胞化学:4种条件下均表现为大部分细胞MAP-2阳性,未见Nestin阳性细胞;此外,A组中,未见GFAP、Cytokeratin、Rhodopsin阳性细胞;B组中,可见GFAP、Cytokeratin、Rhodopsin阳性细胞;C组仅见Cytokeratin阳性细胞;D组仅见GFAP阳性细胞.结论:在ESC的次级诱导中,视黄酸可以诱导大部分细胞成为神经细胞,多种视网膜细胞的上清液在诱导中具有一定的作用,ESC能被诱导形成与上清液来源细胞相关的细胞.

  • SP-8-CPT-cAMP对神经节细胞和无长突细胞间示踪剂藕连的影响

    作者:夏晓波;周霞;Stephen L Mills

    目的:研究SP-8-CPT-cAMP对兔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无长突细胞间示踪剂藕连的影响.方法:免眼视网膜组织培养,并用SP-8-CPT-cAMP(环腺苷酸的类似物)处理.采用细胞显微注射方法将神经生物素注射入视网膜组织单个活体关闭性α亚型(OFF-α)神经节细胞中,终止注射后,用4%甲醛固定,1:600 Cy3-链亲合素反应,并用共焦显微镜测定在藕连的神经节细胞和无长突细胞中通过缝隙连接扩散的示踪剂的量.结果:在被注射的神经节细胞(G0)树突区及树突区之外可见未注射的神经节细胞(G1)被染色,此外还可见数十个胞体较小、位于内核层的明亮的(A1)和暗的(A2)无长突细胞被染色.经SP-8-CPT-cAMP处理后,藕连的G1,A1,A2的神经生物素示踪剂浓度明显高于未用药组(注射后1h).结论:OFF-α神经节细胞和无长突细胞间存在缝隙连接,神经节细胞间也存在直接缝隙连接.SP-8-CPT-cAMP增加了神经节细胞藕连网缝隙连接的通透性.

  •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定量研究

    作者:曾军;姜德咏;朱晓华;唐罗生

    目的:研究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玻璃体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的表达,探讨MMPs在PVR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PVR患者采用标准三切口巩膜扁平部玻璃体切割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取未稀释的玻璃体21只眼,PPV术后复发的玻璃体腔液20只眼,意外死亡的正常人玻璃体10只眼,采用明胶酶谱分析法定量分析MMP-2和MMP-9活性水平.结果:PVR玻璃体有MMP-2活性水平增高,与正常玻璃体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1眼PVR玻璃体中13只眼有MMP-9活性水平增高,平均(171.52±13.17)扫描单位.20眼PPV术后PVR复发的玻璃体腔液19只眼有MMP-9活性水平增高,平均(156.01±37.21)扫描单位.正常人玻璃体无MMP-9的表达.结论:PVR玻璃体有MMP-2和MMP-9活性水平增高,MMP-9活性水平增高可能与术后PVR复发有关.

  • 胚胎干细胞定向诱导为结膜上皮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作者:黄丹平;葛坚;高前应;陶靖;郑健樑

    目的:研究体外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分化为结膜上皮细胞的可能性及条件,为构建组织工程化结膜提供新型的种子细胞奠定基础.方法:以人结膜上皮细胞作为诱导条件,采用分层共培养的方法诱导小鼠ESC,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共培养后形态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诱导后的细胞角蛋白3/12(CK3/CK12)、角蛋白13(CK13)、MUC4和MUC5AC的表达.结果:采用人结膜上皮细胞作为诱导条件,ESC在诱导72h后可见部分细胞显示典型上皮样细胞形态,免疫组化检测CK13、MUC4表达阳性,CK3/CK12,MUC5AC表达阴性.结论:采用分层共培养的方法,用人结膜上皮细胞作诱导剂可以诱导小鼠ESC向结膜上皮样细胞分化.

  • 眼蛋白质组学

    作者:郭疆;吴开力;余敏斌

    蛋白质组学是对一个细胞、组织或器官的基因组表达的所有蛋白质分析研究,是新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以及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重心.蛋白质组学为研究眼部细胞生命活动规律和眼科疾病病变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平台.本文就蛋白质组学在眼科的应用作一综述.

  • 中国西安第二届国际眼科学术大会

    作者:

    关键词: 中国 西安 眼科
眼科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2008 01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7 02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