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IDS & STD 중국애자병성병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
- 影响因子: 1.2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662
- 国内刊号: 11-4818/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23例HIV/AIDS病人HAART致乳酸酸中毒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过程中,出现乳酸酸中毒的情况,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以进一步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其发生率和致死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HAART时间及不同方案发生乳酸酸中毒的情况.结果 2010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住院病人中,已经进行HAART的共1 115例,出现高乳酸血症者74例,占6.64%;发生乳酸酸中毒的病人23例,发生率2.06%.所有发生乳酸酸中毒的病人都采用含司他夫定(D4T)的方案.经过综合治疗的18例治愈,死亡5例,总死亡率21.74% (5/23).HAART 6个月以上及应用含D4T方案的病人发生率高,为4.41%(23/521).结论 乳酸酸中毒的发生率虽低,致死率高,且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易被误诊、漏诊;危险因素包括肥胖、女性、合并HCV应用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的病人、以及同时合并其他机会性感染病人等.
-
2010-2011年浦东新区高危人群艾滋病和梅毒的监测分析
目的 通过对高危人群的监测,了解艾滋病、性病的流行现状及传播途径,为控制艾滋病及梅毒的传播与蔓延提供现实依据.方法 对2010-2011年的五类高危人群的血液样本进行抗-HIV、抗-TP的血清学监测,并对不同人群的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HIV感染率在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中高,暗娼(FSW)人群中低;梅毒螺旋体(TP)感染率在性病(STD)门诊人群中高,VCT人群中低.2010~2011年,HIV及TP感染率在VCT同性性传播人群分别为10.7%、12.7%及4.13%、7.75%;VCT异性性传播人群分别为1.96%、1.85%及1.31%、0.15%.艾滋病在五类高危人群中的感染分布及感染率均无明显变化;VCT同性性传播人群与异性性传播人群两年感染率比较,两人群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VCT同性性传播人群的HIV感染率显著高于异性性传播人群(P<0.05).梅毒在五类高危人群中的感染分布及感染率有所变化,其中FSW、STD人群感染率两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三类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CT同性性传播人群、异性性传播人群两年TP感染率之间比较,同性性传播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性性传播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VCT同性性传播人群TP感染率两年来均显著高于异性传播人群(P均<0.05).结论 继续做好各类高危人群的监测工作,进一步改进监测策略,提高监测效果并及时对艾滋病性病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提高艾滋病性病的防治工作效果.
-
抗病毒治疗早期艾滋病病人CD4+T细胞亚群与免疫重建的关系
目的 研究抗病毒治疗(ART)早期阶段,艾滋病(AIDS)病人CD4+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与免疫重建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分析21例接受ART规律治疗的艾滋病病人,收集病人服药前及服药第2、4、8、12周时的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染色技术检测CD4+T细胞的水平,分析其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及与免疫活化间的相关性.结果 ART后,CD4中心记忆细胞(CD4CM)和CD4幼稚细胞两种形式的CD4+T细胞增加,且在前4周治疗增长迅速.治疗4周时CD4CM的变化与治疗12周时CD4+T细胞的变化呈正相关关系,而与CD8+ CD38+T细胞的变化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ART能有效地重建AIDS病人的T淋巴细胞免疫,并且CD4CM可能是免疫重建的早期指标.
-
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者/AIDS病人耻辱感的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北京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耻辱感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探索降低耻辱感的科学方法.方法 通过方便抽样选取262名MSM人群HIV感染者/AIDS病人,进行一般情况和耻辱感的问卷调查.结果 耻辱量表四个维度得分分别为个人耻辱(53.22±8.13)分、担心公开(33.20±3.73)分、负面自我形象(35.84±6.40)分、关注公众态度(61.31±8.44)分.耻辱感随着感染情况告知家人、好友的人数增多而降低(P<0.05),在婚者的耻辱感低于离异/丧偶者.结论 如何获得家人和周围好友的情感支持,是降低HIV感染者/AIDS病人耻辱感的关键因素.
-
以规范化性病门诊为依托的暗娼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利用连续开展的行为学和血清学监测数据,对以规范化性病门诊为依托的暗娼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在铜陵市城区,针对娱乐场所暗娼,开展以规范化性病门诊为依托的艾滋病综合干预工作,每年开展行为学与血清学监测,利用连续开展的综合监测数据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006-2009年分别有效监测暗娼384人、444人、402人和412人.8个艾滋病知识题答对6题为知晓,暗娼的知晓率逐年增加,从2006年的73.44%上升到2009年的88.35%.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安全套使用率,由2006年的41.93%增加到2009年的66.26%,趋势性检验(x2=44.641,P<0.001)表明,使用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近一个月每次都用安全套的比例从2006年的14.32%提高到2008年的30.85%、2009年的25.4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未婚、户籍为外省的暗娼艾滋病知识达到知晓程度者在近一次性服务中更倾向于使用安全套.监测4年间均未发现HIV抗体阳性者,梅毒阳性检出率2006- 2009年分别为3.13%、0.68%、1.49%、0.73%.结论 以规范化性病门诊为依托的暗娼艾滋病综合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应充分利用连续开展的行为学监测和血清学监测数据对艾滋病干预活动进行效果评估.
-
河北省HIV-1感染者中HCV和HBV合并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河北省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感染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CV)、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集了HIV-1感染者的抗凝全血样品,进行了HCV抗体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检测.结果 147例HIV-1感染者中,HCV感染率为17.7%(26/147),HBV感染率为15.0%(22/147),HCV/HBV混合感染率为3.4%(5/147).在HIV-1感染者中,HCV的感染率在注射吸毒感染者中为100%(6/6),血液途径感染者中为73.3%(11/15),性感染者中为6.3%(7/111),不同感染途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性高于男性(P=0.002);低文化程度的感染者中感染率较高,文化程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HIV-1感染者中,HBV的感染率小年龄组较高(P<0.05).结论 在HIV感染人群中,有较高的HCV和HBV感染率.
-
新乡市2004-2010年梅毒流行特征分析与灰色系统G(1,1)模型对流行趋势预测
目的 了解新乡市梅毒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为梅毒防治策略制订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0年梅毒病例报告资料进行分析,并运用灰色系统G(1,1)模型对2011-2013年梅毒流行趋势进行预测.结果 2004-2010年全市累计报告梅毒病例2996例,年发病率由2004年的1.26/10万持续上升至2010年的18.27/10万,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46.52%.灰色系统G(1,1)模型预测2011-2013年梅毒发病率依次为27.03/10万、40.04/10万、59.31/10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结论 新乡市梅毒防治形势不容乐观,应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加强宣传教育,全面实施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等综合防治措施,遏制梅毒疫情蔓延.
-
美沙酮服药人员HIV阴性配偶高危性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云南省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员艾滋病病毒(HIV)阴性配偶(单阳阴配)高危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云南省13个美沙酮门诊所有HIV阳性服药人员的固定性伴,并通过IIIV阳性检测筛检出阴性者,采用调查问卷收集包括人口学特征、知识知晓率及高危性行为等数据,并对高危性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阴性配偶上次发生性关系时使用安全套的占74%;接受过性病、艾滋病免费咨询和HIV检测的较高,分别为90%、92%;但接受过性病检查治疗的仅有28%.无小孩是其不使用安全套的影响因素(OR=0.197).结论 HIV阴性配偶发生性行为时高危性行为明显,易受HIV传播直接受害,特别是没有小孩的少数民族女性,应加强对HIV阴性配偶的强化干预,加强安全套的推广使用,以降低配偶间性行为HIV传播概率.
-
丰台区不同职业流动人口艾滋病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丰台区不同职业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针对性地开展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工作.方法 采取横断面研究设计,分段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四类不同职业类别的流动人口,即建筑工人、企业工人、三星级宾馆服务人员及劳务市场寻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1625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6.9%.不同职业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结论 不同职业类别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有所差别.因此,需要针对不同职业的流动人口开展有针对性的艾滋病相关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
北京市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知识与心理社会能力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知识和心理社会能力现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为采取艾滋病综合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8家建筑工地,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建筑工地农民工有关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心理社会能力.结果 建筑工地农民工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73.8%,18~25岁组农民工心理社会能力(低于平均的占14.8%)整体水平高于26~60岁组(低于平均的占25.0%),心理社会能力与文化程度和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相关.结论 建筑工地农民工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还不全面,心理社会能力处于较低水平,二者具有相关性.为有效预防控制艾滋病在农民工中的传播和流行,建议采取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和心理社会能力辅导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方法,以提高艾滋病知识知晓水平和心理社会能力.
-
HBV感染对HIV-1病人抗病毒药物治疗影响的初步分析
目的 了解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其基因亚型对艾滋病病毒1型(HIV-1)病人抗病毒药物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BV基因型,根据分型情况进行组内比较.调查病人纳入治疗组时和进行抗病毒治疗(ART)6个月、12个月、24个月以及36个月后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共收集46份HIV-1、HBV合并感染病人的标本,以50份单独感染HIV-1病人的标本作为对照.46例共感染病人中,共检出30例B基因型,其余为非B基因型.每组病人经过治疗后,CD4细胞计数值均明显上升,肝脏生化酶指标均明显下降.比较B型与非B型病人的肝、肾功能指标,在治疗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其他病毒学应答在ART治疗6个月、12个月、24个月以及36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单独感染HIV-1和HIV-1/HBV合并感染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血小板变化,治疗6个月时的血肌酐,以及治疗12个月时的血红蛋白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病毒学应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RT治疗可明显提升共感染病人的免疫水平,促进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恢复正常,使病人病情好转.是否感染HBV和所感染HBV的基因型,在短期内可能影响到HIV-1病人的部分临床应答,但这种影响会随着治疗的深入而逐渐消失.
-
尖锐湿疣组织中P16 P63 NF-kBp65及TRAIL-R2的表达
目的 研究P16、P63、核转录因子kBp65( NF-kBp65)及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受体2(TRAIL-R2)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图像分析系统检测30例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15例正常人皮肤(包皮)组织中,P16、P63、NF-kBp65及TRAIL-R2的表达.结果 (1) P63、NF-kBp65、TRAIL- R2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皮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0.05);(2)P16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包皮组织中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尖锐湿疣的发生发展过程中,P63、NF-kBp65、TRAIL-R2起到一定的作用,共同影响细胞凋亡,促进表皮细胞的增殖.
-
天津市HIV/AIDS病人未治疗人群pol基因多态性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天津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V/AIDS病人)未治疗人群中,耐药基因的变异情况,比较不同基因亚型之间pol基因多态性耐药突变的分布差异.方法 收集2010年天津市HIV/AIDS病人未治疗人群的血液样本,提取样本DNA,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病毒pol基因,并进行亚型及耐药基因型分析.结果 在79例样品中,扩增并得到有效pol基因序列的共有51例,共发现3种基因亚型.其中CRF01_AE为主要亚型,占49.02% (25/51);其次是B亚型,占41.18% (21/51).检出耐药者8例,占15.69%(8/51),分别为低度和潜在低度耐药.耐药相关突变位点为K103R、V106I、V106IV、E138G、V179E和V179DINV.不同HIV-1基因亚型中,pol基因蛋白酶区和反转录酶区的基因突变差异较大.结论 天津市HIV/AIDS病人未治疗人群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耐药问题,应加强对HIV-1耐药情况的监测,及时调整防治策略.
-
2011年桂林市艾滋病高危人群哨点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桂林市艾滋病高危人群(Most-at-risk population(s),MARP)的行为特征、艾滋病知晓情况及艾滋病/性病感染状况,为开展有效的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在桂林市城区对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吸毒人群(DUs)、暗娼(FSW)、男性性病患者(STD)4个群体,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样进行艾滋病病毒(HIV)、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等抗体检测.结果 2011年3-7月共调查1480名MARP,其中MSM 408人,DUs 403人,FSW 400人,STD 269人,平均年龄(33.90±11.35)岁,未婚32.70%,在婚53.78%,同居5.41%,离异或丧偶8.11%;文化程度以初中和高中(中专)为主,分别为41.12%、35.09%;汉族居多,占76.28%.MSM群体安全套使用率较高(97.56%),DUs群体安全套使用率低(27.15%).1480名高危人群的HIV、梅毒、HCV感染率分别为1.62%、3.51%、17.03%.其中MSM群体HIV和梅毒感染率高,分别达到2.45% 、4.90%;DUs群体HCV感染率高,达到60.55%.24名HIV阳性者中,12人(50.0%)合并感染梅毒或/和HCV.结论 桂林市高危人群HIV感染率较高,应加强该人群的行为干预,遏制艾滋病传播.
-
2005-2011年绵阳市涪城区梅毒流行状况及防控策略
梅毒是常见的对人体危害严重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梅毒报告发病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分析其流行状况,将有助于了解涪城区梅毒流行的状况和发病特征,为制定有效的梅毒防控策略,遏制其流行提供参考依据.
-
2005-2010年文山州无偿献血人群HIV抗体阳性率分析
文山州地处西南边陲,与越南有长达438公里的边境线,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流行形势复杂,对血液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为了解文山州无偿献血人群HIV流行情况,特对2005-2010年文山州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情况作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
电离子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引起,好发于外生殖器及肛周的皮肤与粘膜的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之一.
-
基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的艾滋病文献计量分析
目的 利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揭示我国艾滋病研究现状.方法 利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检索中国1981-2011年发表的所有艾滋病文献,利用noteexpress软件处理数据,对发表年代、作者、机构、基金、发表期刊及主题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34 529篇文献,文献早开始于1983年并逐年增多,早期文献以译文及综述为主.基金资助论文占总论文的比例逐年增加.艾滋病研究涉及的学科广泛,合作化趋势强.发文机构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性医院、高校为主.从主要主题词分析中,艾滋病研究主要围绕流行病、治疗以及实验室研究三大领域展开.结论 我国艾滋病研究开始较早,艾滋病研究经历了一个萌芽、快速发展、成熟等3个阶段,现研究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艾滋病研究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已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
柳州市HIV感染者/AIDS病人中“查无此人”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柳州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中“查无此人”情况,了解导致出现“查无此人”的原因及探索解决办法.方法 分析材料来源于《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截至2010年底,所有随访状态为“查无此人”病例的数据资料.采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柳州市累计报告的病例中,2500例随访状态为“查无此人”,其中HIV感染者2 322例,AIDS病人178例.多为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职业、民族、文化程度等多项记录不准确或缺失.主要报告来源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占70.08%;感染途径以不详为主,占41.40%;其次是注射毒品和异性传播,分别占37.08%和18.88%.结论 “查无此人”由多种原因造成,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逐步摸清这些病例的真实情况.
-
贵州省县级疾控部门艾滋病防治能力调研报告
目的 了解贵州省县级疾控部门防治艾滋病的工作情况,分析其能力建设方面有待完善的因素.方法 以贵州省9个地州88个县作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统计与分析.结果 县级疾控部门防治艾滋病方面存在人员少、经费缺、部门协调较差等问题.结论 下一步应从机制建设、人员素质提升、支撑环境构建等方面进行防治能力的提升.
-
娱乐场所服务人员AIDS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效果
目的 探索有效遏制艾滋病病毒(HIV)通过娱乐场所服务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的方法,为预防控制艾滋病(AID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石景山地区娱乐场所服务人员进行AIDS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分别对408名性服务人员在干预前和干预后第3、6、9、15个月,共5次进行现场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尖锐湿疣(CA)感染率随访跟踪,并进行干预前后效果比较.结果 AIDS预防基本知识题知晓正确率,干预后依次为67.07%、79.77%、90.53%、87.61%,明显高于干预前的51.62%.安全套坚持使用率由干预前52.94%逐步上升至干预后60.98%、70.11%、77.33%、81.25%.CA感染率由干预前的8.82%逐步下降至干预后的6.10%、4.60%、2.67%、1.04%.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与性病感染率呈负相关(r=-0.98,P<0.05).结论 对娱乐场所服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能有效提高他们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安全套使用率,但如何建立长期发展的干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艾滋病自检的研究进展
艾滋病自检的形式包括自助采样送检和自测两种.虽然艾滋病自检的提出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自检本身仍存在很大争议,一方面,艾滋病自检有利于保护检测者隐私,赋予人们自我管理感染艾滋病风险的权利,使得它在人群中有一定的需求;另一方面,自检又存在缺乏准确性、专业咨询和支持等问题,使得管理部门对放开自检心存顾虑.目前世界范围内,艾滋病自检基本处于研究阶段.中国对艾滋病自检研究很少,有必要加强相关研究,正确引导自检,扬长避短,使其为扩大艾滋病检测面服务.
-
2012年第2季度全国艾滋病性病疫情及主要防治工作进展
一、艾滋病疫情情况截至2012年6月30日,历年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HIV/AIDS病人)474528例,死亡102936例;其中累计报告AIDS病人190712例,死亡58457例.
关键词: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