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dustrial Medicine 중국공업의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沈阳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3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221X
- 国内刊号: 21-1267/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驱铅试验在慢性铅中毒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总结及分析我院诊治的194例铅中毒及83例观察对象的病例资料.经相关分析认为,驱铅后尿铅值(CPbU)是慢性铅中毒、铅作业观察对象较好的诊断指标,其敏感度、特异性、正确度及阳性预测度、阴性预测度均明显优于血铅值(PbB)、尿铅值(PbU)、红细胞锌卟啉值(ZPP).建议在诊断铅中毒和驱铅治疗时,尽可能以CPbU作重要参考指标.
-
CO中毒迟发性脑病与CO中毒合并脑梗塞临床特点的比较
对151例急性CO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CO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与CO中毒合并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颅MRI、脑电图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迟发性脑病组以精神智能障碍、锥体外系症状多见;头颅MRI检查迟发性脑病组以双侧对称性改变为主要特征,合并脑梗塞组主要为急性缺血灶表现,为非对称性;脑电图检查迟发性脑病组有明确的脑电图异常改变.提示可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头颅MRI、脑电图等检查及时明确诊断,尽早进行治疗与干预,减少合并症及后遗症发生.
-
铅性腹痛患者相关临床表现与血铅值关系分析
对160例以腹痛为首诊症状入院治疗的铅作业者临床表现及腹痛特点进行描述,并就相关表现与血铅值之间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
-
6例亚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临床分析
报道6例亚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和救治过程.亚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主要临床表现为中毒性脑病,头颅CT和/或MRI检查所见以脑白质病变为主,呈弥漫性损害;治疗上以中毒性脑病为重点,积极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
60例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对60例服用喹诺酮类药物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服用的药物主要有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氟罗沙星、加替沙星.患者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胃肠道、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及肝肾功能损害.提示服用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应得到重视.
-
某地区煤矿井下工人胃部疾病患病情况分析
选择本地区350例煤矿井下工人作为研究组,另选择216例地面后勤管理人员作为对照组,运用调查问卷和临床检查的方法调查煤矿井下工人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患病情况,并针对导致井下工人胃部疾病患病率高的主要原因进行探讨.
-
北京市8137例放射工作人员静脉血细胞分析参数范围调查
2008年1月至12月,对北京市从事放射性工作1年以上、年龄18~60岁的8137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静脉血常规范围调查,排除标准为体检中发现的活动型肺结核、恶性肿瘤等疾病者,以同期来我院进行非放射体检的人员血常规检查结果以及北京市和全国的静脉血常规参考值范围为对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放射工作人员与非放射体检人员、北京市成人、中国成人的静脉血常规参考值范围相近;部分结果比较虽有统计学意义,但数值差异不大,临床意义不显著.
-
南昌市某区工业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现状调查
随机抽取南昌市某区135家工业企业,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落实等情况,结果显示,大中型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情况比较理想,小型企业的管理情况较差.
-
油田海上作业工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68名油田海上作业工人进行心理状况调查.与全国正常人常模相比,海上作业工人除人际关系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因子分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石油员工男性常模比较,各因子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几个方面,井下作业工心理健康状况好于采油工与钻井工.提示海上作业工人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正常人与石油员工,应引起企业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
上海市闵行区企业职工职业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闵行区企业职工掌握职业病相关知识等内容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学历、不同职业、不同户籍的调查对象有关职业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随着学历、年龄的升高,职业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大多呈上升趋势;被调查者喜爱的职业病防治知识获得途径为卫生部门培训讲座(99.1%).提示应针对不同年龄、学历、户籍的职业人群采取有区别的职业健康教育形式,以减少职业损害和职业病的发生.
-
2009-2013年全国网络直报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分析
目的 分析2009-201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收集的急性职业中毒事件资料,了解我国急性职业中毒事件的分布特征,为职业中毒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对事件级别分布、地区分布、时间分布、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死亡构成和病死率等方面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9-2013年19个省市累计上报的急性职业中毒事件138起,年均事件数28起;较大级别事件所占比重高;累计发病和死亡人数分别为1121人和170人,事件总病死率为15.2%;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为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结论 我国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危害仍较为严重,需提高对急性职业中毒危害因子的监测强度.
-
大鼠Prestin-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目的 构建大鼠Prestin基因(SLC26A5)3'端UTR区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为研究Prestin基因的microRNA调控提供基础平台.方法 以C6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SLC26A5基因的3'UTR序列,并连接至pmri-RB-REPORTTM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多克隆位点,测序验证插入序列并转染入293T细胞检测其荧光素酶活性.结果 测序结果表明PMIR-3'UTR的插入序列正确,在转染入293T细胞后其荧光素酶能正常表达.结论 大鼠Prestin-3' UTR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构建成功.
-
镍冶炼烟尘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CpG岛甲基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镍冶炼烟尘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中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以及死亡相关蛋白激酶1 (DAPK 1)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程度的影响.方法 采集某镍冶炼厂的镍冶炼烟尘,玛瑙研钵研磨磨至直径≤5μm的颗粒占95%以上,称取一定量研磨后的镍冶炼烟尘用PBS溶液配制浓度为2 mg/ml的悬浊液.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NIH/3T3细胞分别接触浓度为0、25、50、75、100、125、150 μg/ml的镍冶炼烟尘悬浊液24 h后,使用亚硫酸氢盐测序法(bisulfite sequencing PCR,BSP)对接触不同浓度镍冶炼烟尘的NIH/3T3细胞进行MGMT和DAPK 1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程度检测.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接触镍冶炼烟尘后,NIH/3T3细胞的MGMT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程度随着受试物浓度的升高,分别升高了0.5%、0.5%、1.0%、1.0%、2.0%、2.5%;DAPK 1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程度随着受试物浓度的升高,分别升高了0.4%、0.5%、0.7%、1.0%、1.7%、1.7%.经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MGMT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程度与接触镍冶炼烟尘浓度之间呈线性变化趋势,甲基化程度随着接触浓度增加而呈增加的趋势,P值分别为0.0274和0.0281.结论 接触不同浓度的镍冶炼烟尘后,NIH/3T3细胞的MGMT以及DAPK 1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程度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程度与接触镍冶炼烟尘浓度之间呈线性变化趋势,甲基化程度随着接触浓度增高呈增加的趋势.
-
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研究进展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在一定程度上尚具有可逆性,依据其可能的发病机制进行干预可降低其伤残率和病死率.本文就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中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可能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
-
纤溶酶原激活物在大鼠矽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
建立大鼠矽肺模型及对照,分别取不同时间点处死大鼠,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中uPA、PAI-1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矽肺模型组uPA表达随时间延长呈增强趋势,第1周达高峰,此后逐渐减弱,但仍较对照组明显.PAI-1第1天起即可见阳性表达,且随染尘时间延长强度逐渐增强,持续至第4周.模型组肺内多种细胞uPA、PAI-1表达增加,矽肺纤维化中可能存在uPA/PAI-1比例的失衡,导致细胞外基质(ECM)积聚而影响矽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
右美沙芬对甲基汞致大鼠神经毒性的影响
将56只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低、高剂量甲基汞染毒组,右美沙芬(DM)预处理组.染毒28 d后处死大鼠,检测大鼠大脑皮质细胞形态学改变、Na+-K+-ATP酶活力、Ca2+-ATP酶活力、Ca2+含量、活性氧簇(ROS)含量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随着甲基汞剂量的增加,病理形态损伤明显加剧;Na+-K+-ATP酶和Ca2+-ATP酶活力均明显降低;Ca2+和ROS含量及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与高剂量组比较,DM预处理组大鼠大脑皮质中上述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提示右美沙芬对甲基汞致大鼠神经毒性有一定保护作用.
-
2,4-二硝基苯甲醚的致突变性研究
采用卫生部《化学品毒性技术鉴定规范》中试验方法对2,4-二硝基苯甲醚(DNAN)的致突变性进行研究.Ames试验结果显示,DNAN在每皿200~2500μg剂量范围引起T98菌株(加S9)回变菌落数增加(P<0.05),且超过溶剂对照菌落数的2倍,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微核试验结果显示,DNAN在6~ 22 mg/kg剂量范围内不引起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增加.提示DNAN在Ames试验中有致突变作用,但在小鼠体内试验中未发现致突变作用,为可疑诱变剂.
-
氟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将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氟组和高氟组,每组15只.对照组大鼠给予高脂饮食4周,一次性腹腔注射50 mg/kg的链脲佐菌素(STZ),复制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继续喂养12周,每天灌胃0.1ml/kg生理盐水.低氟、高氟组大鼠每天分别灌胃给予10 mg/kg、20mg/kg含氟水,连续16周,其余措施同对照组.比较三组大鼠肝脏组织匀浆中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变化.结果显示,低氟组和高氟组肝组织匀浆MDA、NO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OD、CAT、GSH及T-AO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以高氟组更加明显,与低氟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氟能增加STZ诱导的T2DM大鼠肝脏氧化应激损伤,降低肝脏抗氧化因子水平.
-
砷化物、铅、苯、聚氯乙烯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检测分析
通过对191名砷化物、铅、苯、聚氯乙烯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测定,探讨其在职业病诊断上的意义.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结合职业健康检查资料,选择单一接触砷化物、铅、苯、聚氯乙烯的工人共计191人为调查对象,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作业场所砷化物、铅、苯、聚氯乙烯浓度.另取同一地区不接触任何工业毒物的职业人群53人为对照组,两组性别构成、年龄、工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排除了既往心血管疾病、神经内分泌疾病和遗传性疾病等.两组人员一般情况见表1.
关键词: -
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肾脏彩超检查结果分析
急性砷化氢中毒可致肾脏损伤.现将本院收治的37例(男32例、女5例,年龄26~ 55岁)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的肾脏彩超检查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使用GE730及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 MHz,患者取侧卧或仰卧及俯卧位,常规对双侧肾脏行纵、横、斜等多切面、多角度扫查,仔细观察肾脏形态、皮髓质回声及血流灌注情况,测量并记录肾脏大小、血流参数.除6例死亡患者只在接诊时行1次彩超检查外,其余病例均于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行2~4次彩超检查.
关键词: -
低锰作业者神经行为及记忆力测试分析
电焊作业时焊料在高温下可产生二氧化锰,长期吸人则会引起慢性职业性锰中毒.我们对涉低锰作业的电焊工通过测试声、光反应时间及背诵数码、译码等,对其神经行为及记忆力的变化进行分析.1 对象和方法随机初选宝鸡市某大型重工国企电焊工体检人员,工龄、性别、文化程度不限.由内科执业医师检查神经系统及相关医学项目,并以面对面询问的方式填写健康调查表,收集工人的基本信息.由专人采用DDX-200型电脑多功能神经-行为-心理功能测试康复仪(北京市应用科学研究院制造)对工人的神经行为功能进行测试.
关键词: -
某金属矿瓦斯爆炸事故分析
2012年1月12日,湖南某金属矿-75风井作业面发生一起窒息险肇事故,现报告如下.1 事故经过该企业是集黄金及有色金属矿山勘探、开采、选矿、冶炼、工程测量、地质测量为一体的大型矿业公司,拥有国际领先的金锑选矿和冶炼精细分离技术.1月12日早班,按照湿式作业要求,开工前需洒水喷雾,-75风井作业面工人在洒水喷雾过程中一个100W的灯泡突然爆炸,引发作业点空气爆燃,爆燃后人员迅速撤离,结果造成1名工人身体裸露部分(面、手)Ⅱ~Ⅲ度烧伤,事故发生后该作业面停止生产.
关键词: -
急性光气中毒36例分析
光气是剧烈窒息性毒气,高浓度吸人可致肺水肿.从吸入光气到出现肺泡性肺水肿潜伏期6~15 h,其长短与吸入浓度、接触时间密切相关.现对本院收治的36例光气中毒病例进行总结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中毒原因2013年10月4日,某乡镇化工厂发生光气尾气泄漏,致36人误吸后中毒,其中男10例、女26例,年龄27~80岁、平均年龄50.2岁,24例为化工厂工人,12例为附近的村民.作业工人中只有12例采取了劳动防护措施.接触时间30 min~24h,潜伏期6~20 h.
关键词: -
某2×66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关键控制点分析
为识别、分析某2×660 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关键控制点,对该工程进行了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并对粉尘、化学毒物、噪声、高温、工频电场等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表明,噪声为该工程的主要危害因素,机组巡检和电气点检接触的噪声超标,等效连续A声级为85.0~87.3 dB (A).
-
某地浸采铀矿山放射性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确定某地浸采铀矿山的辐射源项,通过现场调查、监测检验法确定辐射危害程度.结果显示,工作人员个人受照剂量控制在管理目标值以内,工作场所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控制在国家标准限值以内.该项目采取的辐射防护措施有效,能够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胃肠道毒物清除标准临床路径疗效分析
作为国家化学中毒(湖北)救治基地,我院开展了大量的有机磷中毒救治工作,其中在实行胃肠道毒物清除标准临床路径期间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效果较好,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标准路径组为我院2010-2012年开展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胃肠道毒物清除标准临床路径以来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例,共123例,其中男54例、女69例.常规组为2006-2009年未开展标准临床路径期间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例,共150例,其中男63例、女87例.病例人选标准为患者在轻、中度中毒的基础上出现意识不清或昏迷,抽搐、肌颤,肺部湿罗音,入院24h全血胆碱酯酶活性下降到30%以下,其中以全血胆碱酯酶活性为必须标准[1,2].
-
血铅浓度对血压、心电图的影响
以某企业铅作业工人血铅偏高者作为观察组,与同企业铅作业工人血铅正常组、非铅作业对照组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血压升高及心电图异常的比例均高于正常组和对照组,正常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建议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职业性铅危害,降低职业性铅接触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病率.
-
某石化企业苯作业危害分级及工人健康状况关系探讨
选取某石化企业苯作业的5个部门共10个车间进行作业环境中苯浓度的监测,同时收集该10个车间共420名苯接触工人血常规和体力劳动强度资料,对每个车间进行苯作业危害分级并分析其与工人健康状况的关系.结果显示该企业苯作业危害较为严重,苯作业危害分级与工人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关系.
-
砷冶炼工尿中不同价态砷水平初探
应用职业流行病学方法,对2家137名砷冶炼工及42名无砷接触史的人员进行尿中总砷(TAs)和尿中不同价态砷含量分析,初步分析了有色金属冶炼工暴露在不同砷浓度的环境中尿TAs、尿中不同价态砷与年龄、性别、工龄等之间的关系,提示职业砷暴露水平与作业工人尿TAs和尿中二甲基砷酸盐(DMA)含量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
接触低浓度铅作业工人血铅检测结果分析
对某铅酸蓄电池厂工作场所铅烟(尘)浓度进行检测,测定工人血铅含量.结果显示作业环境中铅烟(尘)浓度未超标,但工人血铅值却明显增高.提示定期对接触低浓度铅作业工人进行血铅检测,有助于预测可能产生的职业健康损害,预防铅危害的发生.
-
化学物质经皮职业暴露评估模型的对比研究
将新加坡的Dermal Exposure模型、美国工业卫生协会(AIHA)的skin Perm模型和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院(NIOSH)的Finite Dose Skin Permeation Calculator模型进行实例比较研究,探讨这三种皮肤暴露评估模型的科学合理性和适用范围.新加坡的Dermal Exposure模型为半定量模型,评估结果可以直接根据LD50进行比较,简单易用,适用于半定量评估.AIHA模型和NIOSH模型均可进行经皮吸收剂量的定量模拟,可以用工作场所空气浓度限值转换当量评估其暴露程度.二者均可以进行瞬时暴露和持续暴露情况下的模拟,以皮肤瞬时接触对硫磷为实例进行模拟,结果显示两种定量评估模型的评估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但二者也存在一定差异,AIHA模型简单方便,但在暴露时间、暴露频次等暴露场景方面设计固定,未体现温度、风速、蒸气压等暴露因素,无法适用灵活多变的实际暴露过程,主要适用于简单的定量评估.NIOSH模型综合考虑了温度、风速、蒸气压、暴露时间、吸收时间、暴露频次、暴露量、暴露方式等多方面因素,模拟暴露场景接近于实际,适用范围广泛,评估结果的准确性较高.
-
黄磷灼伤患者的创面处理与护理
黄磷常温下即可自燃.剧毒,小致死量为0.1~0.5 g.在生产和搬运过程中处理不当可灼伤皮肤,通过创面吸收引起中毒,严重时可致肝肾功能衰竭危及生命.现将我院对黄磷灼伤患者的创面处理与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烧伤科于2007年10月至2013年10月共收治57例黄磷灼伤患者,其中男56例、女1例,年龄13~42岁.灼伤面积≤5%者47例,6%~10%者5例,>10%者5例;大灼伤面积51%,均为Ⅱ度~Ⅲ度;早期湿敷治疗37例,用湿润烧伤膏治疗20例,治愈时间12 d~3个月.
-
急性氨中毒合并氨灼伤患者的护理
我院于2014年5月收治3名因液氨泄漏致氨中毒合并氨灼伤的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患者很快治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病例介绍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5~39岁.某化肥厂工人,因高压液氨阀门爆裂导致氨气外泄,吸入氨气3~5 min后被急诊送入我院.人院查体:患者意识恍惚,头、面、颈、四肢、腋下出现Ⅰ度~浅Ⅱ度灼伤,例1灼伤面积为18%,例2灼伤面积为16%,例3灼伤面积为21%.3例患者眼结膜明显充血,口腔黏膜可见明显充血糜烂,咽喉部明显充血水肿,剧烈咳嗽、呼吸困难、气促、烦躁、口唇及肢体末梢发绀,双肺布满湿哕音,例3咳粉红色泡沫样痰.血常规WBC16.9×109/L~20.0× 109/L,肝功能及尿、粪常规未见异常.ECG检查,例1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例2房性早搏,例3窦性心动过速.
-
1例急性氮气中毒致肺炎的护理
氮气中毒机制与CO相仿,主要是与氧气竞争性结合血红蛋白,造成氧合血红蛋白大量减少,形成脑、肺、心等组织的急性缺氧性损害.2014年7月我科收治1例因氮气吸入致肺炎的患者,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20岁,因误吸入氮气致头晕、头痛、乏力、胸闷4h,于2014年7月1日急诊收入病房.患者于入院前4h,工作操作过程中管道安全阀发生故障,不慎吸入一口氮气,氮气中含有少量残留的铁、锡土混合粉末,粉末直径为10 μm.患者感头晕、头痛、胸闷、恶心,伴四肢乏力,急来我院就诊.
-
1例职业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分析
本院收治1例职业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职业病诊断过程中,用人单位不提供刺激性化学物职业危害接触史及工作现场检测情况等诊断用资料,我们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和劳动者提供的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资料、既往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调查情况,依据《职业性刺激性化学物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GBZ/T237-2011)做出职业病诊断.现将其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