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泰高校大学生HBsAg携带现状及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驻泰高校大学生HBsAg携带情况、流行特征、表现形式及病毒复制状况.方法结合驻泰高校大学生无偿献血之际,检测ALT用酶联紫外连续检测法,HBV五项指标用酶联免疫法,HBVDNA采用PCR法.结果HBsAg阳性者病毒复制状况154例中属于高复制状态者95例(61.69%)、低复制状态者44例(28.57%)、无复制状态者15例(9.74%).结论高校大学生检测HBsAg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自体腓骨长肌腱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疗效
目的 探讨自体腓骨长肌腱(PLT)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36例,均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其中16例患者使用自体部分腓骨长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PLT)为PLT组,20例使用自体腘绳肌腱(HT)重建前交叉韧带为HT组.采用Lysholm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评估患者膝关节运动功能,并测量膝关节活动度.结果 两组随着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时间的延长,Lysholm评分、IKDC评分、膝关节活动度逐渐增加(P均<0.01).两组术前和术后6、12个月Lysholm评分、IKDC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PLT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膝关节活动度增加,临床疗效满意,是可供选择的良好移植物.
-
改良管状胃代食管在开放手术治疗食管胸中下段癌中应用的短期效果
目的 观察改良管状胃与传统管状胃代食管在开放手术治疗食管胸中下段癌中应用的短期临床效果,并探讨改良管状胃在临床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普胸外科收治的134例食管胸中下段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管状胃制作步骤不同分为试验组65例和对照组69例.试验组采用改良管状胃代食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状胃代食管.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管胃壁损伤长度、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材费用、管状胃宽度、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随访3个月~1年,比较两组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肿瘤复发率等指标.结果 试验组管胃壁损伤长度、手术操作时间、手术耗材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中出血量、管状胃宽度、术后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出现吻合口瘘、心律失常、声音嘶哑、胸腔感染、术后吻合口狭窄等术后并发症,但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管状胃相比,改良管状胃可避免对管状胃壁再次损伤、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耗材费用,且不会增加吻合口瘘、心律失常、声音嘶哑、胸腔感染、术后吻合口狭窄等术后并发症.
-
肝癌组织中复制蛋白A1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研究探讨肝癌组织中复制蛋白A1(RPA1)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就诊的82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肝癌患者的肝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对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RPA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比较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的RPA1 mRNA、RPA1蛋白表达水平.比较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与阴性患者、淋巴结转移与无转移患者、不同肿瘤TNM分期患者、不同病理分化程度患者肝癌组织的RPA1 mRNA、RPA1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RPA1 mRNA、RPA1蛋白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1)肝癌与RPA1:肝癌患者肝癌组织的RPA1 mRNA、RPA1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P<0.01).(2)肝癌临床病理特征与RPA1:淋巴结转移患者的RPA1 mRNA、RPA1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1);TNMⅢ~Ⅳ期患者的RPA1 mR-NA、RPA1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TNM Ⅰ~Ⅱ期患者(P<0.01);肿瘤低分化患者的RPA1 mRNA、RPA1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肿瘤中高分化患者(P<0.01).相关性分析发现,RPA1 mRNA、RPA1蛋白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呈正相关,与病理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而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RPA1 mRNA、RPA1蛋白表达水平在肝癌组织中普遍处于增高状态,其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病理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特征存在紧密联系,临床上可将PRA1作为肝癌早期诊断、疗效评估及预后预测的辅助标志物.
-
老年下肢骨折围术期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下肢骨折围术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唐山市第二医院、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下肢骨折围术期肺部感染的27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资料匹配的27例下肢骨折围术期未并发肺内感染的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资料信息: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心血管病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血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史、高血压、体质指数(BMI)、骨折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量、麻醉方式、住院时间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下肢骨折围术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COPD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OPD史为老年下肢骨折围术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患者的COPD史增加了老年下肢骨折围术期肺部感染的几率,是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
不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模式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溶质清除效果的比较
目的 通过对不同连续性肾脏代替治疗(CRRT)模式的研究,探究其对患有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患者溶质清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确诊为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处方废液计剂量(Kp)均为50ml·kg-1·h-1,都使用百分百前稀释.A组患者采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B组采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且流速与透析液流速相同.观察记录不同模式下处方CRRT时间、实际CRRT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48 d病死率.并计算CRRT的剂量,包含支付剂量(Kd)、Kp、校正剂量(Kpc)、实际溶质清除剂量(K).结果 两组K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Kpc、Kd、Kcr小于B组(P<0.01).两组患者组内Kp、Kpc、Kd、KCr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转归后,不同模式下处方CRRT时间、实际CRRT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48 d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不同CRRT模式下,连续性肾脏代替剂量过多;在Kp相同的情况下,不同CRRT模式都能很好的清除炎症因子,且预后相当.其中CVVHDF对小分子溶质的清除效果优于CVVH.
-
自体脂肪填充联合自体肋软骨对Binder综合征短鼻畸形的矫正
目的 探讨自体脂肪填充联合自体肋软骨对Binder综合征短鼻畸形的矫正及效果.方法 以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手术治疗Binder综合征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肋软骨进行移植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肋软骨移植术后肋软骨颗粒和自体脂肪进行混合填充.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6个月鼻尖鼻长比、鼻唇角、鼻额角.随访至术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满意度、术后不良反应及躯体变形障碍(BDD)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较术前鼻尖鼻长比增加,鼻唇角缩小(P均<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均<0.01).随访至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 vs55.00%,x2 =5.275,P=0.0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67% vs 11.67%,x2=0.617,P=0.432);观察组患者BD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3.33% vs 28.33%,x2=4.093,P=0.043).结论 对Binder综合征患者行自体脂肪联合肋软骨填充术可有效改善填充部位的受力支撑情况,提升整容效果和满意度,进一步缓解患者BDD等不良心理状态.
-
口腔幽门螺杆菌与胃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关联性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观察口腔幽门螺杆菌(H.pylori)与胃H.pylori根除率的关联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OVID、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中口腔H.pylori与胃H.pylori根除率关联性的随机对照试验,对检索到的研究进行筛查和质量评估;提取研究的数据资料;采用Revman5.3.5软件进行Meta分析;应用GRADEpro3.6.1对Meta分析结果的质量进行证据评价评分.结果 共纳入6项研究,共包括568例根治H.pylori患者,其中口腔H.pylori阴性[O(-)]胃H.pylori阳性[G(+)]患者197例,O(+)G(+)患者21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O(-)G(+)患者H.pylori根除率优于O(+)G(+)患者(RR=1.16,95%CI=1.01,1.35,P=0.04).HPS检测法对O(-)G(+)与O(+)G(+)患者H.pylori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6,95% CI =0.95,1.40,P=0.14),PCR检测法对O(-)G(+)与O(+)G(+)患者H.pylori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5,95% CI =0.88,1.49,P=0.31).结论 O(-)G(+)患者H.pylori根除率高于O(+)G(+)H.pylori根除率,口腔H.pylori与H.pylori根除率密切相关.
-
膨胀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病变的效果
目的 探讨膨胀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病变的方法 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 1年9月到2016年1月诊治的腰椎结核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膨胀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内固定手术治疗,记录两组预后与颈椎邻近节段椎间盘的变化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均完成手术.术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植骨融合率和螺钉稳定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0.42% vs 33.33%,x2=7.375,P=0.007).结论 膨胀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病变能提高植骨融合率与螺钉稳定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腹腔镜下经腹入路与后腹腔入路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单侧多发肾肿瘤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经腹入路与后腹腔入路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单侧多发肾肿瘤患者的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3月粤北人民医院接收的单侧多发肾肿瘤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均接受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根据腹腔镜入路方式分为经腹入路组(35例)和后腹腔入路组(33例).记录两组手术效果、肿瘤组织病理特征、术后并发症情况,并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24h免疫学指标.结果 后腹腔入路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经腹入路组(P<0.01).术后两组肿瘤组织切缘均无阳性,两组G分级及切缘阳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组织的T分级比较,后腹腔入路组优于经腹入路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两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CD8+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且经腹入路组WBC、CRP水平显著高于后腹腔入路组(P<0.01);两组CD3+、CD4+水平及CD4 +/CD8+比值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且经腹入路组显著低于后腹腔入路组(P<0.01).结论 经腹入路与后腹腔入路两种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单侧多发肾肿瘤均安全有效,其中经腹入路手术空间更大,后腹腔入路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能更好保护患者免疫功能.
-
MRI对判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手腕关节活动性的价值
目的 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RA)手腕部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并与临床指标作相关性分析,探讨MRI对评估双手、腕RA炎症的严重程度及临床活动性的价值.方法 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20例确诊RA患者行双手腕关节MRI检查及DWI扫描,分析MRI表现,参照OMERACT-RAMRIS评分系统进行分级评分.同时记录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与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中,MRI表现滑膜炎20例(100%);骨侵蚀18例(90.0%);骨髓水肿15例(75.0%);关节腔积液15例(75.0%).MRI上,滑膜炎与骨侵蚀(r=0.665,P=0.013)、骨髓水肿(r=0.769,P=0.002)、关节腔积液(r=0.582,P=0.037)之间,骨侵蚀与骨髓水肿(r=0.696,P=0.008)之间,骨髓水肿与关节腔积液(r=0.557,P=0.048)之间均有相关性.ADC值与ESR、CRP、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评分)有相关性(P<0.05).结论 MRI能清楚显示RA手腕部小关节的病理改变.DWI的ADC值与临床指标有一定相关性,结合常规MRI检查,可更加直接地反映病变关节的活动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