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

中国数字医学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

China Digital Medicine 중국수자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6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7571
  • 国内刊号: 11-555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0-13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李包罗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术后镇痛数据库的临床应用体会

    作者:李海红;周京利;马亚群

    目的:术后镇痛数据库是对住院患者手术后镇痛情况的管理系统,它使术后镇痛实现数字化管理.方法:在患者手术后的住院期间,麻醉科每日派一名麻醉医生对手术后安装镇痛泵的病人进行巡视并处理相关并发症,然后把记录的相关数据录入到术后镇痛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术后镇痛数据库的数据录入分析,可以及时找出与术后镇痛相关问题的规律,还为科研提供了临床数据.结论:术后镇痛的数字化管理,不仅提高了术后镇痛质量,同时为科研提供基础数据.

  • 居民健康卡应用效果探讨

    作者:张晓琳

    目的:总结并探讨居民健康卡的应用效果.方法:以盛京医院外科门诊为例,通过对比实施居民健康卡系统前后门诊量的变化及对就诊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和医患矛盾发生率对比分析,得出结论.结果:实施居民健康卡后,外科门诊量明显增加,呈上升趋势,同时通过对患者的调查结果分析显示,居民健康卡系统的实施,可以有效优化门诊就诊流程,减少患者反复排队等待耗时,患者满意度上升,医患矛盾减少.结论:居民健康卡的建设与实施,不仅优简了门诊服务流程,同时提升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对看病难的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有效缓解了当下医患的纠纷矛盾,值得大面积推广.

  • Web网络平台在医院科研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高健;李建

    目的:探讨采用Web网络平台对医院科研项目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比分析采用基于Web网络平台的科研信息化管理系统及未采取前的医院管理部门及临床科研人员对科研项目管理的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采用Web网络平台进行医院科研项目管理前后医院管理部门及临床科研人员的满意度存在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x2分别为18.76,191.01),满意度均明显得到了提高(P<0.05).结论:采用基于Web网络平台的科研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仅改变了医院科研管理方式,提高了医院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而且医院科研管理平台简便、快捷、实用,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 基于知识库的处方审核干预系统建设研究

    作者:叶政春;胡志坚

    目的:为提高临床工作效率,实现合理用药,同时响应国家医改号召,减轻老百姓负担,降低药占比,设计了处方审核干预系统.方法:设计了由知识库、推理机、人机界面组成的系统,通过将电子处方与知识库进行匹配推理,给予临床处方审核提示.结果:解决了临床诊疗过程中药品过量、错误使用、药占比过高的问题.结论:新的处方审核干预系统的应用提高医院临床用药安全水平、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

  • 骨伤重症患者结构化护理评估系统的设计

    作者:焦瑞娜;高向鸟;赵移畛;李海婷;邢林波;王倾;刘志亭

    结构化电子病历是简化护理文书有效方法,依据国家卫计委表格化护理文书的要求,将骨伤重症患者的生命体征记录、医嘱信息、护理评估、护理记录、用药信息、治疗信息等内容,结合骨伤重症患者特点,进行结构化设计,实现数据结构化分析及结构化保存.通过骨伤重症患者结构化护理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实现医疗护理过程中的生命体征数据等临床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传输、自动生成结构化的护理评估系统,终达到优化工作流程、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患风险.

  • 放射损伤患者临床路径系统研究与实现

    作者:王晖;胡呈炜;马冬;陈宇行

    从放射损伤患者临床救治的特点出发,提出一套符合放射损伤患者诊疗特点的临床路径信息系统.从系统结构、功能模块和接口需求等方面对该系统进行相关研究描述,并实现了原型系统.通过具体案例对该系统进行实际运用,验证了系统的实用性、准确性与可靠性.

  • 基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微课制作实践研究

    作者:任靖娟;吕翠田

    目的:通过介绍微课《中医基础理论》的制作过程和方法,达到同行之间交流学习的目的.方法:分析微课制作的可行性,通过选题、教学内容结构分析、视频资料的收集到微课制作.结果:“脾主运化”微课,在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取得了良好成绩.结论:微课制作技术融于《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对教育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脾主运化 微课 教学
  • 远程心电监测在居家养老中的应用

    作者:张梅奎;彭芳;胡建明;路林;杜鹏

    目的:通过远程心电监测在居家养老中的应用,不仅达到老人实时监测自身的健康状况,还能实现足不出户便可得到专家及时有效的健康指导以及急救方法.方法:采用物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无线传输技术将可穿戴心电监测设备与医生端对接,实现对患者的远程实时智能监测、智能预警、远程救护等.结果:远程心电监测设备在居家养老中的成功应用极大完善居家养老的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范围和能力.结论:为其他可穿戴设备在居家养老中的应用提供借鉴,指明方向.

  • 浦东新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数据治理现状

    作者:施天行;张寅;王晓丽

    近一个时期以来,有关大数据在医疗卫生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见可而进,新的挖掘技术和处理方法不断被人们引入到医疗卫生工作之中[1],随着对数据价值的不断挖掘,对数据管理和数据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对浦东新区卫生数据治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总结,提出今后发展设想,可为其他地区和行业提供借鉴.

  • 中国中医科学院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建设

    作者:段青;尚文玲;苏大明;郎朗;李莎莎;侯酉娟

    目前中医药学科博硕士学位论文检索查询有CHKD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等学位论文数据库系统,但这些数据库均未收录中国中医科学院1996年之前的学位论文.对这些博硕士学位论文进行扫描、数字化加工、著录、编目,建立中国中医科学院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可以突破传统纸质论文的限制,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网上检索查询和全文服务,提高学位论文学术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中医药学位论文资源共享.

  • 心内科数字化诊疗与管理平台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作者:王文翠;秦芳;高轶

    目的:使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心内科的诊疗水平和科研水平.方法:通过与HIS、LIS、PACS、EMR的有效集成,建立心内科数字化诊疗与管理平台.结果:建立了心血管临床数据库以及科室级动态介入影像管理系统,实现数字化手术流程管理以及介入手术报告数据的结构化存储.结论:平台的有效使用,提高医护人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多维度的数据分析为临床和科研提供强大的数据基础,促进了我院心内科的进一步发展.

  • 取点数目对基于CT导航股骨配准精度影响的研究

    作者:曹延祥;赵燕鹏;徐晓军;张立海;王国旗;李建涛;周坚锋;陈宇翔;娄盛涵

    目的:探讨不同取点数目对基于术前CT导航的股骨配准精度的影响,确定临床少取点数目.方法:在3D打印模型股骨上进行不同取点数目配准试验,通过Matlab软件对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再经Geomagic软件进行封装及配准,后通过SPSS软件对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取点数目越多配准精度越高;取绝大部分点时配准精度高;每片点云取15个点,配准结果满意,此时股骨近端点云集配准误差为(0.509±0.196) mm,股骨远端点云集配准误差为(0.472±0.197) mm;当每片点云取点数目大于等于15时,与取绝大部分点云配准精度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取点数量越多配准精度越高,结合实际临床情况,每片点云应少取15个点.

  • 虚拟阑尾切除手术仿真教学系统研发

    作者:常实;廖胜辉;罗雄;鄢昌渝

    医学上外科手术操作过程复杂、精细,手术器具繁多,要求临床医生具有相当较高的熟练度,但是通过尸体进行练习的方法价格高昂,并且尸体与活体存在较大差别,达不到预期训练教学效果.虚拟阑尾切除手术仿真教学系统是将外科手术与计算机仿真结合在一起,通过VR技术模拟真实阑尾手术过程,使临床医生能够通过虚拟手术环境,学习和处理阑尾切除手术中的各种情况和技能.针对进行临床阑尾切除手术步骤和过程,构建了三维数字化外科手术室虚拟场景、人体组织模型、常用手术器具等3D几何模型;然后构建了人体软组织物理仿真模型,实现了软组织变形算法和碰撞检查功能;后实现了多种手术器械与人体软组织模型的交互,模拟了临床切割、缝合等真实手术过程.临床医生训练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3D打印技术在骨肿瘤手术术前规划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孙涛;崔林江;窦超超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骨肿瘤术前规划中的应用方法及价值.方法:选取1例股骨下段肿瘤患者(软骨肉瘤),进行CT扫描股骨下段,层厚0.625mm,得到二维原始图像以DIC0M格式输出,采用Mimics三维重建软件,重建出股骨下段三维模型,通过蒙版编辑(Edit Masks)重建股骨下段肿瘤的三维模型,通过布尔运算,得出股骨下段去除肿瘤的三维模型,3D打印出股骨下段带肿瘤、去肿瘤及肿瘤的三维仿真模型.在重建的股骨下段三维模型基础上,进行肿瘤大小的测量,截取植入骨块大小的估算,设计内固定钢板的预折弯、螺钉置入的佳位置并精确测量螺钉的长度、角度等数据,初步指导临床应用,并与术后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手术用时及出血量减少了近一半,实现了微创、精准的手术目标.术后X光片检查显示,植骨块位置良好,恢复了骨肿瘤区域解剖结构,内固定物放置位置准确.结论:3D打印模型能够很好地显示骨肿瘤的解剖关系,可以有效帮助医生进行术前手术规划,初步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 确立大数据应用战略定位,助力“健康中国”精准施策

    作者:李华才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积极推进大数据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应用,不仅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而且,也是加快推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实施的需要.确立大数据在新形势下应用的战略定位,是提升健康中国施策预测精度和解决问题深度的治本良策.

  • 莆田影像云开启区域PACS新时代

    作者:刘华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开启了大数据的新时代.通过部署“互联网+健康医疗”探索服务新模式、培育发展新业态,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事业,为打造健康中国提供有力支撑.健康医疗上升为国家战略,更加快了医疗行业依托大数据创新商业模式,实现融合发展的进程.在这个新形势下,莆田作为“全球影像中心”的建设实施地,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 如何建立基于虚拟数据库的Oracle数据安全防护体系

    作者:许杰;鲁慧哲;左翼

    为解决目前医院核心数据库信息安全问题,根据行业使用较为广泛的Oracle数据库产品,介绍了虚拟专用数据库技术的理论特点,结合医疗信息化IT系统的应用和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策略规则制定和访问特征智能识别,实现操作审计和行为准入的方法.后,结合Oracle数据库和网络技术,实现了数据库信息系统安全防护体系的创建.

  • 医学三维模型的网格优化和效果研究

    作者:赵志云;王文革;曹伟杰;魏星;赵亚群

    目的:对医学三维模型的STL文件进行网格处理并评估效果.方法:利用3-matic软件,对构成模型网格的三角形面片进行检视和重新设计,使其适用于有限元分析.结果:优化后的网格模型还原效果良好,所含三角形数量大幅减少,三角形质量明显改善.结论:3-matic软件能够有效编辑处理STL文件,为有限元分析提供良好的模型基础.

  • 基于多模医学影像数据驱动的骨骼肌力计算方法

    作者:魏高峰;陶峰;朱仁心;李勃

    目的:探索研究一种非侵入式的骨骼肌力在体计算方法.方法:通过采用个性化的CT及MRI影像数据,结合人体骨骼肌肉系统的运动学、动力学模型,更加准确地估算患者在体骨骼肌力,为临床疾病诊疗及手术康复计划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结果:基于多模医学影像数据驱动的骨骼肌力计算方法,能够较好地估算人体骨骼肌在体肌力,实现骨骼肌力的非侵入无创计算.结论:基于计算机图像处理方法进行医学影像数据的分析计算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针对病人的个性化建模及骨骼肌肉系统相关疾病的诊疗具有广阔的前景.提出的基于病人多模影像数据驱动的骨骼肌力计算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用于rTMS治疗预案评估的图像分割及电磁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

    作者:李东豫;徐春莹;马勇;吕彬

    重复经颅磁刺激是一种应用越来越广泛的非药物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技术手段,但是个体头部解剖结构及电磁刺激参数等因素均会影响其疗效,因此有必要在个体水平,通过建立数字头部解剖模型,仿真计算在不同参数组合下脑内电磁场分布情况,从而确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基于开源函数库,设计并实现了综合磁共振图像交互显示和分割重建、不同参数组合的电磁场仿真计算,双目定位追踪等功能在内的一套图像分割重建以及电磁场数值仿真计算的软件系统,便于临床确定佳的rTMS治疗方案.

  • 计算机辅助的微创手术工具跟踪算法综述

    作者:陈兆瑞;赵子健

    为了深入研究计算机辅助的手术工具跟踪算法,总结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归纳了这项技术的先进的主流算法,基于其各自特点进行了分类总结,并对各自结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学习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普通视频图像分析算法是未来工作中有潜力的算法;立体视频分析算法需要依靠硬件设备的发展;有辅助设备的算法则是传统的有效算法.各类算法都有发展空间,结合目前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基于深度学习结合计算机视觉的算法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 大数据技术在临床医疗及科研中的应用

    作者:李志毅;潘玲;崔莉芳;谢世平

    通过对医疗大数据的特点、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借助于大数据技术分析处理医疗卫生行业产生的海量数据的应用前景,对常见疾病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为医院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为个体化医疗提供平台,为临床科研提供资料,从而更好地为临床医学、健康管理及医学科研工作服务.

  • 数据采集系统在中医药健康大数据中的应用

    作者:程小恩;魏勇

    大数据的中医药信息在未来中医药发展中具有非常大的价值.数据采集系统是中医药健康大数据平台的基础,了解并有效使用数据采集系统,对研发中医药健康大数据平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医药健康大数据采集技术有一定发展,也有部分成功案例,但数据采集还面临一定挑战,迫切需要处理中医药健康亟待解决的问题,数据库采集系统在中医药健康大数据的应用将引领潮流.

  • 基于医疗大数据的临床科研平台应用设计

    作者:俞高

    目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为医院汇集海量的临床诊疗数据,这些数据的应用有待于进一步挖掘,以便为医院构建一套从表单制作到统计分析报告的科研分析平台,为上海市儿童医院医护人员进行科学研究提供辅助支持.方法:基于医院临床数据中心,构建具有儿科特色的专病数据集市,集成统计分析工具建设临床科研产品.结果:实现医院HIS、RIS、LIS等医疗信息系统间的各类科研数据共享,建成科研病历检索、专病诊断视图、科研数据管理及随访系统,解决医院科研人员对数据处理的难题.结论:降低了医护工作人员进行医学科研工作的门槛,提升了医院科研成果产出.

  • 基于病案首页的医疗大数据挖掘研究

    作者:熊志刚;姚刚

    随着医疗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信息系统集成的子系统也不断增多,由此产生的医疗数据规模呈几何基数增长.面对海量相对独立的医疗数据,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存储、挖掘、处理,获取数据背后潜藏的有价信息,对医疗信息工作者来说是个巨大挑战.通过引入病案首页系统,按目标需求,从纷繁芜杂的医疗信息中提取规范化、格式化的病案数据,并对外提供数据查询接口,为后续挖掘工作提供预处理的数据.然后引入云平台下的关联规则挖掘,分析利用病案首页数据、挖掘数据间潜在规则,能为医院管理层提供快速、准确和高效的决策支持.

  • 大数据时代医疗健康数据治理方法研究

    作者:常朝娣;陈敏

    目的:探讨大数据坏境下医疗健康数据治理方法.方法:通过阐述大数据治理现状,分析医疗健康大数据资源特性及治理问题,并基于现有大数据治理方法论和模型,探索大数据环境下医疗健康数据治理体系和实施步骤.结果:建立医疗健康大数据治理体系,以原则为驱动,以核心指标为实施目标,以大数据等相关技术为支撑,从组织、标准、业务策略和流程等方面开展大数据治理工作.并对治理过程和治理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现有实施方案.结论:医疗健康大数据治理对提高医疗健康大数据质量、拓展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 医疗大数据临床应用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汪鹏;王飞;王毅琳;吴昊

    目的:通过合理利用临床医疗数据,辅助提升医院医疗与科研水平.方法:结合大数据技术,对医学术语进行分词及检索,建立科研平台、搜索引擎及循证知识推送系统等.结果:促进了医院临床数据利用率,为临床提供了知识支撑.结论:大数据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会越来越深,越来越广泛.

  • Solr在医疗大数据检索中的应用

    作者:周斌;薛淞;顾广隶;杨辉

    目的:利用开源软件Solr搭建一套高速检索引擎,实现海量异构数据及非结构化医疗数据的高效检索.方法:采用高速开源检索引擎Solr,通过把各种类型医疗数据的meta数据上传到Solr上并建立索引,实现高速检索.结果:使用存储与开源软件Solr搭建的医疗大数据检索平台,并在医疗大数据平台上开发一个Web检索展示系统,对平台中的医疗数据进行检索、分析和利用.结论:通过与传统关系型数据库检索性能的对比,证明使用Solr检索的性能远超传统关系型数据库,在实际工作环境中Solr具有高可用性与高实用性.

    关键词: Solr 索引 meta数据 检索
  • 一种面向海量医疗数据范围查询的并行索引框架

    作者:晏庆;吕雪峰;孙晓玮;冷金昌

    目的:随着近些年医院信息系统迅速推广使用,以及区域医疗、社保的兴起,大量数据中心、社保中心数据库建立,医疗数据量正以每日成千上万条记录的速度快速增长.同时,这些数据涉及大量与范围相关的查询操作,如地域、时间区段、生化指标区间等,如何有效满足对这类海量医疗信息的范围查询,成为各医疗机构及数据中心管理部门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分组的并行索引框架和算法.结果及结论:通过模拟实验发现该框架可以有效提高索引的批量更新性能及范围查询性能处理,为各种海量医疗信息范围查询应用场景的实现奠定了技术基础.

  • 门诊线上支付的基础与关键流程

    作者:俞小萍;刘东丽;陈颖浩;黄文剑;洪亮

    目的:实现医院门诊业务全流程电子支付,线上线下有序交互、强势整合,有效缓解患儿“看病难”问题.方法:在“一卡通”、自助机系统、外网统一号源池基础上,优化流程并改造信息系统,在诊疗业务执行点增加分单、费用确认、工作量核计功能.结果:诊疗业务线上电子支付信息准确、确认工作到位、确认后线上退费封堵、核计工作及时.结论:夯实“一卡通”、自助机系统、外网统一号源池项目建设是门诊线上支付的基础,流程再造、业务执行点费用确诊是门诊线上支付推进的关键.

  • “互联网+糖尿病管理”平台设计及应用

    作者:吴庆斌;周佩如;魏曦

    目的:我国己成为糖尿病第一大国,糖尿病是慢性病,只能有效管理不能彻底治愈,近年来已有一些糖尿病防治团队采用远程管理的方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所以需要建立一个以“五架马车”为核心的全方位的糖尿病管理平台帮助患者做好日常管理.方法:利用“互联网+”理念结合主流移动开发技术,通过分析远程糖尿病管理业务流程,设计出一套具有医护端和患者端的“互联网+糖尿病管理”平台.结果:经过4个月的平台运营,已有400多名糖尿病患者在平台上接受医护人员的管理,积累患者自测血糖、实验室检验、运动、饮食、用药等数据.结论:解决传统远程糖尿病管理的问题,设计了一体化的“互联网+糖尿病管理”平台,实现了精细化的监测、干预、评估和指导的糖尿病照护服务.

  • 基于CDR的门急诊整体应急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作者:张世兵;胡亮;王秀民;李黎

    医院信息环境出现机房故障或者网络故障,引起门急诊信息系统瘫痪,会严重影响门急诊正常诊疗业务的开展.医院信息系统(HIS)必须考虑建设一套门急诊应急信息系统,能够将在线的门急诊信息系统切换到门急诊应急信息系统中,以单机离线的方式支撑门急诊业务有序的开展.应急信息系统需要在应急期间延续原有的操作及数据,终实现应急期间窗口人员工作平稳、有序、高效,病患满意度不受影响,待故障解除后切回到在线系统中,应急数据自动上传到临床数据中心(CDR)中,为临床诊疗活动提供了完整的患者医疗信息.

  • 医保经办机构医疗保险信息安全隐私保护调查研究

    作者:黄海晶;李亚子;陈庆锟

    目的:了解医保经办机构在医疗保险信息安全隐私保护方面的情况及其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现状,在隐私保护方面为医保经办机构提出改进建议.方法:设计问卷对23所医保经办机构的医保信息管理部门人员做问卷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医保经办机构在医疗保险信息安全隐私保护上采取了一定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在信息系统安全运行和维护方面,医保经办机构也有相应的保护手段,但手段普遍单一.结论: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医保经办机构在安全隐私保护方面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医保经办机构存在医疗保险信息泄漏的风险.

  • 基于信息标准的CDR是实现电子病历深层应用的关键

    作者:黄子楷;刘一强;严静东

    通过分析电子病历体系架构和电子病历应用模型,以及对美国电子病历应用等级数据的分析,发现电子病历的深层次应用必须以信息标准化的CDR为核心构件.通过将CDR的数据从储存到应用分解为数据层、信息交换层和业务集成层,明确了应用相应的信息标准设计和实现基于标准的CDR.后,对CDR建设中对实时性和同步性引发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CDR建设的步骤和趋势进行了展望.

  • 医院信息系统垃圾数据分析及处理

    作者:刘琛玺;彭传薇;周民伟;李富强;蔡丽璇;邱娟;陈贤展

    目的:通过分析信息系统中垃圾数据的产生和划分不同数据领域,提出有效的方法指导和建议.方法:对垃圾数据的产生根源进行宏观和微观层面分析,将信息系统医疗数据根据数据流的可控程度和监管方式分为几大数据领域,就医疗数据质量管理的核心问题和各数据领域的数据质量管理给出合理建议.结果:理清了垃圾数据产生的路径和源头,对医疗数据的不同领域进行了合理划分,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和方法.讨论:只有充分认清垃圾数据的产生根源和不同数据领域的质量管理重点,才能有效的应对垃圾数据问题,避免垃圾数据的产生.

  • 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在医院应用中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孙国强;赵从朴;朱雯;朱卫国;张福泉;王以朋

    随着语音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信息化建设与医疗垂直领域语音识别技术的结合应用,也在不断尝试和探索中逐渐达到产业化实用水平.详细介绍国内外医疗语音识别发展现状,结合中国医院实际情况,创新设计中国语音识别应用场景,并说明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语音识别中的探索性深耕实践.北京协和医院在应用语音识别技术后,有效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保证了电子病历和其它电子文本录入质量.

  • 基于医嘱触发器技术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研究

    作者:邱吉苗;竺东杰;方飞波;杨永丰;李春荣

    目的: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及计算机数据库技术,设计一种基于临床医嘱触发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自动监测不良反应信号,呈报疑似数据供监测药师监测,变被动监测为主动监测,提高监测能力.方法:通过PB可视化语言开发一个程序,设置特定的医嘱触发器条件,当临床开具该类医嘱时,后台记录触发信号,供监测药师分析判断,筛选出阳性不良反应信号.结果:该监测系统成功对医院HIS数据库中医嘱进行了实时监控,自动监测医嘱触发信号,通过数据分析,初步计算触发信号阳性率,优化了触发医嘱的设置,提高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效率.结论:该系统操作简单易懂,通过实时自动的监测,有效提高了临床药师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能力和工作效率.

  • 医院信息化评价研究进展综述

    作者:朱若华;唐萌

    目的:研究医院内信息化评价的发展,归纳总结十年间的变化,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思路.方法:以2005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0日为时间界限,从ELsevier、Springer-link、Pubmed、EBSC0、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科技文献六个文献库进行文献检索.结果:医院内信息化评价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功能评价阶段、性能评价阶段、应用效果评价阶段.结论:应用评价可以较好地平衡供应商提供的功能与医院使用者之间的矛盾,能更深入评估信息系统在医院内的应用情况,及时有效地反馈,受评机构易于接受,是未来主要发展方向.成本效益评价仍是评价中的难点,数据所有权及信息化协同收益并不完全归属医院是重要原因.

  • 利用银行卡预授权实现急诊患者预交金模式探讨

    作者:高轶;金红旭;詹永丰;王洪强;张丹

    通过对门急诊挂号及交费人次、医院是否发放就诊卡模式及门急诊预交金支付方式这三个方面的综合评估,探讨急诊在不适用医院发放就诊卡情况下,利用银行卡预授权的方法实现预交金模式的方式和方法,及为患者和给医院管理带来的便利.

  • 基于RFID与IC的手术智能辅助区的建立

    作者:卫锦薇;黄健;黄慧勇

    通过研究和开发基于RFID技术与IC卡相结合的数字化管理的智能手术辅助区管理系统,解决手术室医生身份识别、手术衣管理、更衣、鞋柜管理、门禁管理、考勤管理、就餐管理等,将整个手术室工作流程自动化、智能化.从而进一步完善手术室安全管理,有效控制手术感染,管控医务人员的行为规范,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和管理效能,实现从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科技化的转变,推动手术室工作有序化、规范化.

中国数字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