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

中国数字医学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

China Digital Medicine 중국수자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6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7571
  • 国内刊号: 11-555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0-13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李包罗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应用医院信息系统监管非计划再次手术的效果分析

    作者:吴元元;雷韦

    目的:应用医院信息系统(HIS)实时监管非计划再次手术,从而有效降低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率。方法:对照分析应用HIS监管前后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相关指标变化。结果:实施HIS监管后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率由1.12%降低至0.46%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基于临床信息系统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系统,是有效利用、充分发挥其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提高效能的重要保证。

  • 借助私有云技术构建HIS自助管理平台

    作者:刘文岐;刘一

    利用云技术搭建自助管理平台,以提高服务质量为目的,加速医院信息化建设。让临床护理工作与行政审批制度分离,使医务人员能全身心投入到医疗工作中。同时开发基于安卓系统的移动客户端来进行审批验证,保障患者住院过程中的流畅性和完整性。为科室无人坚守服务打下了基础,增强临床用户的信息化体验,管理平台作为HIS应用的补充也可以维护医护工作站日常出现的问题。

  • 构建符合标准的医院信息平台

    作者:曹吉龙;陆锋;何国平;许海波;金元哲

    随着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评测工作的开展与推广,以及医院对以评促改(电子病历评级等)的实际需求,医院越来越多地去思考如何通过信息化来解决相应问题,提高医院运营管理水平,提升患者安全、医疗质量和临床效率。当前信息化所面临的一大困境就是如何实现医院信息的互联互通,以及在此之上的数据深层次利用,同时为远期与国家级、区域级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的对接,奠定坚实的基础。对医院如何通过结合标准进行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工作进行介绍。

  • 医院信息化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作用研究

    作者:周丁华;吕晓娟;张麟;段文博;王月娟

    目的:分析探讨信息化对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作用。方法:通过临床诊疗、医疗环节、医疗管理等维度讨论信息化对医疗质量的助力作用。结果:信息技术与医院的管理、业务、流程以及标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医疗过程的全方位信息化控制、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全网络信息化评价,为医院医疗质量的提升提供了佳助力。结论:现代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离不开信息平台技术的支撑。

  • 军队中小医院转型期信息科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作者:方琳琳;陈拥军;彭林;唐月华

    目的:探讨转型期军队中小医院信息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应对策略。方法:分析信息科职能新变化,从发展思路、人才队伍、建设投入等方面讨论影响信息科发展的关键因素。结果:通过提高思想认识、坚持主动作为、搞好统筹协调、重视人才建设等多方面努力,促进转型期中小医院信息科持续发展。结论:只有不断提高信息服务手段,加强信息制度建设,培养信息化专业人才,才能提高医院整体信息化能力。

  • 门诊信息化建设核心内容与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李力;李辉;彭芳;张晓祥

    信息化作为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关键要素,实施门诊流程优化再造,建设门诊信息化是大型综合医院降低门诊超规模的就诊压力,支撑起良性的业务流程,持续改善门诊患者就医体验,提高医生单位时间内的劳动价值,强化医疗质量与安全以及提升门诊管理水平等方面的重要手段。结合某医院门诊业务情况,阐述了医院门诊信息化建设的几个核心内容和应用价值,并给出了门诊信息化建设不能为信息化而信息化,需要强有力的团队等建议。

  • 医院微小化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奚蓓蓓;计虹;王研;闫树枝;王文波

    介绍了医院以微信官网为依托,构建移动端微小化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思路与实践经验。建设内容包括系统架构、设计原则,各模块如预约挂号及科室专家查询、信息通告及院内导航服务、个性候诊提醒及检验报告查询、医患互动平台、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与志愿者服务等方面的功能。旨在让医院能够为公众及患者提供高效、丰富、精准、个性化、互动的移动端信息化优质服务。

  • 基于商业智能决策系统的区域卫生信息共享云平台设计方法

    作者:肖辉;商建国;李志强

    目的:尝试设计基于商业智能决策系统的区域卫生信息共享云平台,以节约社会资金投入,统一管理医疗资源。方法:从现有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架构出发,把握政策导向,分析问题。结果:设计了基于商业智能决策系统的区域卫生信息共享云平台,并介绍了云平台架构涉及的四类应用工具。结论:基于商业智能决策系统的区域卫生信息共享云平台建设,将开创“医院提供原始数据,区域提供数据分析服务”的合作新模式。

  • 武警卫勤无缝救援系统中急救管理子系统的数据预处理研究

    作者:张志荣;袁慧欣;任改瑛;赵建国;田晋洪;李颖;韩波;马冬

    目的:为急救管理子系统后续的数据挖掘提供高质量的数据,从而提高急救管理子系统的可信度,拓宽急救管理子系统的应用范围,提高急救管理子系统的性能。方法:对急救管理子系统中数据集的采用数据清理、数据集成、离散化、数据规约和数据转换等预处理方法。结果:通过数据的预处理,得到比原数据集完整、简洁、易实施数据挖掘的数据集。结论:数据预处理可以提高数据质量,减少数据存储空间,有助于数据挖掘精度和性能的提高,为其后更深层次的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奠定了基础。

  • 基于交换协同平台的医院信息系统数据集成应用研究

    作者:伍君贤

    解决医院内部各个业务系统因相互异构而造成的“信息孤岛”问题,基于Web Service技术在交换协同平台的医院信息系统数据集成,使各个系统面向交换平台进行数据交换,建立院内集成平台,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及其衍生服务。

  • 数据查询优化技术的研究和探讨

    作者:刘辉兰;陈卫东

    目的:研究和探讨数据查询优化技术,得出较理想的数据库查询性能和优化方法。方法:通过实验和测试,对比优化前后的查询速度,验证优化效果。结果:通过数据的查询优化,能够较大提升数据查询、分析、统计、数据挖掘等方面的速度。结论:科学构建查询系统并进行合理优化,可以获取系统长期运行的优良性能,提升医院信息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 中医药知识资源浅析

    作者:于彤;李敬华;于琦;杨硕;张竹绿

    目的:对中医药领域中的知识资源进行分类辨析,为中医药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知识管理理论,通过文献调研,对中医药领域知识资源进行分类,并对每一类知识资源进行分析和说明。结果:中医药领域的知识资源除了传统的专家隐性知识和文献之外,还包括多媒体档案、数据库、知识库和本体等多种新型的知识资源。结论:随着中医药信息化的发展,涌现出了中医药领域中出现的新型知识资源,将引发中医药知识管理模式与方法的创新。

  • 基于胶囊内镜的自诊断技术与模式的初步研究

    作者:吕庆文;邹志武;袁伟钊;孙宇千;高园园;刘哲星;刘思德

    针对现有胶囊内镜检查的一些诊断瓶颈问题,对胶囊内镜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了图像冗余数据的筛除,提高了医生的阅片速度。实现了基于蓝牙的胶囊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胶囊内镜的“自诊断模式”。

  • 建立学术微信群在静脉治疗专业小组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鲁秋香;肖雪莲;陆培琴;陈丽娟

    目的:探讨建立微信群在静脉治疗专业小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解放军第180医院静脉治疗100例,专业小组30名成员为研究对象,自2013年10月份始建立微信群,运用微信群平台进行学习、分享、讨论,观察对比研究对象在2012年10月-2013年9月(实施前组)与2013年10月-2014年9月(实施后组)的专业理论成绩及静脉治疗专项护理质量检查成绩。结果:运用微信群后研究对象专业理论考核平均成绩明显提高,与实施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项护理质量检查成绩也有显著提高,与实施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治疗专业小组通过建立微信群,在微信群内上传课件、定期更新相关知识的新资讯链接、组织相关理论及病例分享、解答、互动讨论,提高小组成员学习积极性,大大提升临床一线静脉治疗护理质量。该方法简单有效,值得推广至各专业小组及科室护理组。

  • 3D打印技术辅助儿童胫骨远端骨软骨瘤的应用

    作者:韩娟;杨明;欧丽影;史强;李旭;张军一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儿童胫骨远端骨软骨瘤的应用。方法:采集10例复杂儿童胫骨远端骨软骨瘤足踝部CT断层扫描数据,进行数字化三维重建和快速成型,并将其应用于术前诊断和术中引导肿瘤切除。结果:平均随访36个月,所有患儿胫骨远端骨软骨瘤切除均在3D打印实体模型指导下完成,手术过程顺利,无局部复发。10例患儿术中所见骨软骨瘤形态和位置与术前数字化三维重建和3D打印实体模型一致。术后6个月以上进行功能评分,优7例,良2例,中1例, Enneking得分平均22分。结论:数字化重建与3D打印技术能够准确和直观地反映儿童胫骨远端骨软骨瘤的立体形态和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对于儿童胫骨远端骨软骨瘤的诊断、分型及治疗均有很强的临床指导作用,并减少了手术的操作时间,达到更佳的手术效果。

  • 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护理

    作者:康杰;康庆;雷志蕊;李琰峰

    目的:总结近两年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行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分析2013年3月-2015年2月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的58例PSA值升高可疑前列腺癌患者。结果:58例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患者通过针对性护理,术后积极预防,运用中医辅助手段治疗出血、感染、疼痛等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经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安全可靠,有助于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率,术后及时有针对性的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护理,对前列腺穿刺术引起并发症的预防,减轻副反应及促进并发症尽早消除有明显的效果和积极意义。

  • 基于服务器的CT图像后处理在主动脉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刘卓;纪俊伟;李振涛;孙超;刘涛

    目的:探讨基于服务器的CT图像后处理应用在主动脉相关疾病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典型主动脉疾病CT图像。对所有病例增强薄层图像采用多平面重组、容积绘制、大密度投影、曲面重组等后处理技术并保存后处理进程。比较分析各种后处理技术的优势。检验通过诊断工作站及临床工作站浏览图像、调用后处理进程的可行性。评价基于服务器的CT图像后处理的应用价值。结果:诊断医师通过诊断工作站,临床医师通过临床工作站可浏览全部CT图像,并可调用后处理进程。所有病例,诊断医师根据横断位扫描图像并结合后处理图像及后处理进程均可做出明确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一致。临床医师可借助后处理进程,从任意角度观察病变血管,也可进行其它后处理操作。结论:主动脉CTA后处理图像对疾病诊断及治疗方案制定极具价值。基于服务器的CT图像后处理满足了诊断医师及临床医师自行后处理操作的需求。后处理进程简化了后处理操作,提高了CT图像的诊断及临床价值。

  • 3D打印定位导向模板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刘瑞;董乐乐;左强;郭鹏年

    目的:分析并展望3D打印脊柱定位导向模板的设计方法与临床应用。方法:利用PubMed、万方、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查阅“3D打印脊柱导向模板”相关文献。结果:3D打印脊柱导板的制作方法多样,且无统一标准。结论:3D打印脊柱定位导向模板是一种个性化辅助置钉工具,但有必要在置钉准确、安全的原则下统一导板的制作标准,制定导板辅助置钉操作流程。

  • 基于远程会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图像诊断系统研发和应用

    作者:吕沛霖;邹芳;李丹;朱振华;张伟;王彤

    目的:开发远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图像诊断系统,提高基层和社区医护人员的诊断水平,解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管理的问题。方法:借用互联网计算机辅助诊疗技术,建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眼底图像数据库,采集糖尿病患者的眼底图像,进行分析对比,给出图文诊断报告。结果:开发了一套远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图像诊断系统,在我院医疗联合体成功应用。结论:利用此系统利于基层医生全面掌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技术,为降低盲残人群做出贡献。

  • 基于专家医院的远程医疗管理平台整合方案研究

    作者:李汉民;商建国;肖辉;李志强

    目的:设计一套适应远程医疗业务发展的常态化运营管理平台。方法:在分析远程医疗建设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常态化运营的远程医疗管理平台架构,并分析了该架构下的远程医疗业务应用及业务监管。结果:方案有助于整合省域内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创新远程医疗服务模式。结论:统一的数据架构和管理规范有利于推进各省远程医疗平台融合,推动国家级远程医疗管理平台建设,实现全国范围的远程医疗业务协同应用。

  • 大数据应用从“小”抓起

    作者:

    近年来,大数据在医疗卫生行业应用的美好前景令人神往,人们纷纷从大数据概念、技术、分析、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应用探讨,取得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研究成果和应用典例,为促进医疗体制改革升级、运营管理转型、医疗服务创新发挥了重要决策咨询作用。

  • 利用新IT构建智慧医院

    作者:华三通信

    医疗新宠“智慧医院”显然已经成为各大医院争相抢建的对象,关于智慧医院的建设理论也层出不穷。智慧医院已不仅仅停留在基础网络搭建、办公用网等层面,新IT技术下的智慧医院正为患者和医院烹制一场更加智能的“大餐”。

  • 趣医网“掌上医院”全方位提升新疆地区患者就医体验

    作者:李海阳

    6月26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举行了“智慧医疗服务百姓”趣医院App上线启动仪式。该App的上线旨在为新疆地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全流程就医体验。此次活动标志着趣医网“健康中国计划”第21站的全面启动,同时意味着趣医网正式走入新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副院长于爱平作为主管信息化的领导,主持了此次启动活动。

  • 移动医疗安全问题与应对措施

    作者:罗雪琼;胡珊;周毅;杨红梅;梅甜

    随着3G、4G通讯等移动通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进一步成熟,移动互联已经进入并改变着医疗业务的各个环节,远程医疗、个性化健康服务、健康管理等移动医疗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移动医疗在整合区域医疗资源、简化就医流程、实现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安全相关问题亟待解决,针对目前在移动医疗应用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 基于“互联网+”及无线应用安全问题探讨

    作者:徐金建;孙震;王浩

    从无线网络建设及移动终端设备安全,就医院基于“互联网+”及无线应用做了详细的分析,同时就应用安全存在的问题做了相应的探讨,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对未来移动应用推广涉及相关的安全问题提出了疑虑。

  • 医疗大数据:期望与现实

    作者:沈韬;崔泳

    简述了大数据的概念及其在医疗行业的应用现状,着重分析了医疗大数据应用的主要障碍,并给出了现阶段推动医疗大数据应用的路径建议。

  • 企业级影像让医疗模式更优化--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应用Centricity企业级影像解决方案案例

    作者:刘华

    目前,很多医院正面临以下各种现实问题:临床医生缺乏,放射科医师比需要的更少;专业化增强,医师越来越多地寄希望于通过专业化提高自身待遇;而法律法规不断要求医院改变提供医疗服务的方式。随着运营成本的不断膨胀,医疗机构意识到必须实施新的项目、流程和IT解决方案,以帮助他们提高临床生产力、优化质量和通量以及改善患者满意度。这都迫使医疗机构更加注重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

  • 部分国家卫生信息体系建设经验与启示

    作者:代涛

    我国卫生信息体系建设在卫生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正经历以信息系统建设为主向系统与制度建设并重、从技术导向向需求导向、从粗放式建设向集约式发展转变的过程。借鉴部分发达国家卫生信息体系建设的经验,总结其发展规律,对我国卫生信息体系建设具有积极意义。从建设目标、规划制定、组织管理、建设方式、实施路径、信息系统等方面归纳了部分发达国家卫生信息体系建设的经验,并分析了其特点,提出完善我国卫生信息体系的启示与建议。

  • 加拿大卫生信息化建设经验及启示

    作者:郭珉江;代涛;万艳丽;黄薇

    卫生信息化发展对支撑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综述了加拿大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主要进展,从运营体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资金投入、人才培养、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介绍了加拿大国家卫生信息化发展模式,分析了加拿大开展卫生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信息系统间互联互通及初级医疗保健信息化程度较低、全民可互操作的电子健康档案建设进展缓慢等。在借鉴加拿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点启示:专业化公司的管理模式有利于提升工作成效;组建标准协作组织有利于标准管理和推广应用;推行产品认证政策,提升系统开发水平;建立隐私保护机制,确保健康信息安全交换与共享;设立第三方监管机构,客观评价建设成效。

  • 美国医疗保障信息采集与利用的做法及经验总结

    作者:郭海红;李亚子;胡红濮

    老年医疗保险(Medicare)、穷人医疗补助(Medicaid)与儿童健康保险(CHIP)是美国政府主办的公共医疗保障,均由美国医保局(CMS)具体经办管理。对这三项医疗保障制度在国家层面的信息采集与利用做法进行了详细调研,包括各类信息系统的建设背景、政策依据、信息源、采集内容与频率、信息用途等,以及美国医保局(CMS)所采取的隐私保护政策,为我国在国家层面采集与利用医疗保障信息提供参考。

  • 英国卫生信息化建设经验及启示

    作者:胡红濮;代涛;刘硕;陈荃

    梳理了英国卫生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从运行保障机制和信息系统建设两方面介绍了英国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探讨了英国卫生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不足。后结合英国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提出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应注重选择合理的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模式,强化组织机构建设,重视患者隐私保护,并要加快标准规范建设、加强信息化项目的效益评估等建议。

  • 美国卫生信息化建设经验及启示

    作者:李亚子;陈荃;雷行云;高星

    美国卫生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积累了许多经验教训。从发展战略、管理模式、政策法规、人才培养、效益评估等方面论述美国卫生信息化建设现状,并分析现存的主要问题。借鉴美国经验,结合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实际,得出以下几点启示:强化政府组织协调作用,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采取经济激励措施,促进卫生信息系统应用;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 医师数字认证授权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作者:王玮;王蓓

    电子病历系统作为医院信息化的核心,需建立高度可靠的安全机制。面对医疗机构进修实习人员众多,流动性大且参与相关诊疗实践的现状,为严格规范电子病历各环节,切实提高医务人员工作安全管理及准确性,设计医师数字认证授权系统,满足进修实习学生病历书写及医嘱录入的准确性、合法性及时效性,锻炼提高诊疗技能,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为保障信息安全提供较完整灵活的数字认证服务,为实现区域医疗服务奠定良好基础。

  • 特殊药品电子处方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刘侃;王东文;王小玲;朱立强

    目的:实现全院级特殊药品处方电子化,将特殊药品的管理从处方开具、书写、审核到登记、造册、保管的全流程信息化。方法:编写特殊药品处方打印模块嵌入门诊、住院医生工作站子系统,开发麻醉科使用的特殊药品处方自动生成和药房使用的特殊药品管理程序。结果:特殊药品处方电子化后医师开具特殊药品处方更加规范、便利,缩短了处方书写和护士核对时间,降低了发生医疗差错的风险,优化了工作流程,功能适用,运行稳定。结论:特殊药品处方开具电子化使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更加趋于完善,优化了医院业务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利用信息化手段对特殊药品的管理,进一步提升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

  • 基于信息平台的检验危急值报告系统设计与应用

    作者:王毅;卢瑞鸿;杨伟丽

    为了改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纯手工的危急值报告登记、处理的工作模式,通过信息平台,整合HIS、LIS、EMR、移动护理系统、床头卡系统、危急值报告终端报警系统、报表系统等,建立及时、稳定、全方位的一体化检验危急值报告系统。在减轻检验科、质控管理部门工作量的同时,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重点介绍系统背景、系统设计、系统功能及系统应用特点。

  • 嵌入式临床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中医临床知识服务研究

    作者:李敬华;李宗友;王映辉;卜宪峥;于琦;于彤;王鹏;高宏杰;朱玲;董燕;王俊文

    随着医院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医院信息系统中开展中医药知识服务不仅具有可行性,且对中医药临床科研的推动极具潜力。研究通过构建嵌入式临床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与中医临床知识服务平台的开发,提供嵌入电子病历的实时临床决策支持和与临床病例高度相似的典型案例匹配,以及基于临床临床情景的诊疗规范、名家经验、名医名方、临床证据等中医临床知识服务。

  • 康复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张晓红;丁志宏;曹波;毕霞;赵江霞

    目的:设计一种康复信息管理系统,为康复诊疗活动提供一个自动化的操作平台。方法:系统分析康复工作流程和所需处理的数据,进而开发康复信息管理系统,并从系统业务流程分析、功能模块设计和软件实现等方面对康复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详细论述。结果:康复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并试运行。结论:康复信息系统在理论和技术上均可行,在完善康复电子病历、提高工作效率、辅助临床决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XNA平台下的肾小管骨架3D可视化

    作者:翟玉颖;吴彬;唐庆;陈鹏;常世杰

    目的:运用WPF和XNA技术绘制小鼠的肾小管三维曲线,设计符合用户操作习惯的界面和交互方法,然后进行评价。方法:在Visual Studio 2013的环境中,导入肾小管的数据,分别运用WPF、XNA技术绘制小鼠的肾小管三维曲线,用WPF技术进行用户界面设计,留出接口,将WPF或XNA绘制的三维对象导入GUI进行显示,创建更好的视觉效果以符合科研用户的人机交互。结果:成功利用XNA构建了肾小管3D模型,并能利用外部设备进行简单操作,并在C#平台下完成WPF界面设计。结论:三维显示技术在形态学、影像学等医学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XNA平台下封装了底层编程技术,绘制曲线简单,CPU占用率低,但不支持与WPF的交互。

  • 肺癌脑转移的18F-FDG PET/CT显像特征

    作者:吴丽玲;黎宏斐;沈福玉;黄伟;王圣岳;丁重阳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类型肺癌脑转移的18F-FDG PET/CT显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的头部18F-FDG PET/CT显像资料,观察不同病理类型肺癌脑转移瘤病灶的18F-FDG摄取情况及其与CT表现类型的相应关系。结果:肺癌脑转移瘤的发生部位与原发灶病理类型无关联性(χ2=6.319, P=0.984,CC=0.174);肺癌脑转移瘤的18F-FDG 摄取与原发灶病理类型均无关联性(χ2=11.977, P=0.448,CC=0.330),而与CT表现类型密切相关(χ2=37.689, P=0.000, CC=0.420)。结论:肺癌脑转移瘤的18F-FDG PET/CT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掌握其18F-FDG PET/CT显像特点,有助于提高脑转移瘤的诊断准确率。

中国数字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