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

中国数字医学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

China Digital Medicine 중국수자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6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7571
  • 国内刊号: 11-555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0-13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李包罗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基于IHE框架的PACS和HIS协同机制研究

    作者:张翔;赵德伟;白颖

    目的:引入IHE(Integrating the Healthcare Enterprise)在放射科内部的应用,以及对医学影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和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协同机制的深入研究.结果:应用IHE集成模式改善医院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和错误工作,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保证病人信息安全,降低实施复杂性,降低医疗成本,为缓解医患矛盾提供有力支持.

  • 基于局域网PHP论坛的院务公开过程记录模式探讨

    作者:王峰;巩四海;殷继超;赵洪亮

    目的:医院院务公开因其内容多,形式多样等原因,公开结果保存、查找困难,接受上级部门检查时找不到公开的形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试图探索一种院务公开的新途径,完整的对公开过程及结果进行保存.方法:医院目前已经建立起基于局域网的PHP论坛,通过在局域网php论坛上建立院务公开过程记录专版,详细记录院务公开的每一项内容及公开的方式,同时要求相关部门根据本部门公开内容进行维护更新.结果:详细记录了公开的每一项内容及公开的形式,形成一本院务公开的电子相册.同时,由管理员对回复内容进行监督,督促各科室按时完成设计内容.结论:通过在基于局域网的PHP论坛上建立院务公开过程专版,解决了公开结果保存困难,查找困难等问题,保证了公开内容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及真实性.方便各级部门对院务公开的检查,有效的提高了医院院务公开的透明度、增加了具有特色的院务公开的形式.

  • 浅谈门诊医生站建设中的管理机制

    作者:刘堃靖;李享;张红;王志奇

    广安门医院在门诊医生工作站的应用过程中,注重培训以提高业务部门的规范应用、强调各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并通过制定应急措施完善管理手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探讨了管理在门诊医生站的实施和后续建设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 借助电子申请单实现医学检查流程再造

    作者:李民;曹阳

    详细阐述了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电子申请单的检查流程设计,通过电子申请单的应用,优化了医生开单和检查科室的业务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 基于云计算平台的个人健康管理系统

    作者:姚琴;王华琼;方亚洲;赵军平;李劲松

    个人健康管理系统作为现代医院健康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整个医疗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论述了通过Google Health公共云计算平台构建一种个人健康信息管理的方法,设计实现一套基于云计算的健康管理系统.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技术,与医疗信息化结合,可提供安全可靠的医疗数据存储中心,轻松实现医疗数据与应用共享;同时,云计算系统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低,使用方便.有别于传统的健康管理系统,本系统通过云计算技术对医疗数据进行在线存储管理和实时共享,减少用户终端的资源,实现对患者健康信息实时、准确的管理.

  • 门诊管理在线监控系统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帆;李小华;刘晓辉

    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稳步深入地推进,对医院门诊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门诊管理者对门诊医护人员医疗行为缺乏直接有效的监管手段,这一实际问题日益显现."门诊管理在线监控系统"是针对门诊管理的实际需求,利用信息化手段,将门诊管理者的监管工作加载到办公桌面,实现对门诊医疗行为的全方位实时监管.

  • 基于临床研究的心血管疾病信息管理系统研发与应用

    作者:杜寻辉;何昆仑;樊清华;熊志坚;欧阳晓辉

    目的:为满足大型心血管临床研究对数据信息处理的需求,研发一套紧密贴合科研实际、符合心血管疾病研究特点的高效应用软件.方法:结合医院HIS系统研发疾病信息系统,由课题设计人员提出信息管理需求,并进行可行性论证,由专业信息工程人员研发软件.结果:经临床科研实践,该系统实现了心血管疾病临床科研信息的电子采集、管理和转换,数据库全面包含了临床研究的所有信息.结论:该系统能够满足心血管疾病临床科研的信息化需求,极大地提高了科研效率.

  • 基于物联网的医学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作者:张洪磊;田雨;朱兴骅;赵军平;李劲松

    主要阐述使用RFID技术、ASP.NET技术等构建医学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在具备传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所具有的仪器管理、试验管理等常见功能外,还具有远程访问、RFID智能信息获取及检索等功能.使用RFID技术进行设备、药品等的管理,使获取、处理仪器、药材等的信息更加高效、便捷和智能,同时减少了对信息的人为操作,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远程访问功能将实验室管理人员行使管理职能和获取实验室信息的范围从实验室内部扩大到互联网覆盖的任何区域.

  • 面向协作医院的区域医疗影像协同平台设计与实现

    作者:张秋涛;周敏;何必仕;徐哲

    针对协作医院范围的医疗影像协同需要,给出了基于IHE XDS/XDS-I集成模式的区域医疗影像协同平台的总体架构和业务应用设计,探讨了跨域构建协作医院范围共享域的实现方法及协同业务流程.经过平台初步功能测试,验证了平台设计的合理性.

  • 赛门铁克助医院实现关键患者数据的高可用性

    作者:赛门铁克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是一家以泌尿和肾病为主的现代化公立医院,也是浙江省宁波市大的医疗保健提供商之一.继建立与其他本地医疗保健提供商共享信息的电子网络之后,数据增长、可用性以及业务持续性要求促使该院寻求强大的存储与集群管理系统.实施赛门铁克解决方案之后,该院实现了近乎零的恢复点目标、15分钟的恢复时间目标,其医院信息系统(HIS)的性能也提高了20%.

  • 军队医院卫生资源信息挖掘应用与辅助决策支持

    作者:熊友生;尤明春;徐茂

    基于"军字一号"工程,采用QlikView研发平台,对军队医院海量卫生资源数据,应用软件智能方法,进行多要素的深度和广度分析,建立系统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实现医院卫生资源信息挖掘应用和指挥机关辅助决策支持.

  • 中医药数据标准化现状及数据元研究

    作者:董燕;贾李蓉;张竹绿

    介绍了数据元的概念,卫生信息数据标准化研究、中医药信息标准化的进展及成果.分析中医药数据元存在的问题及其需要标准化的迫切性.讨论了中医药数据元的提取方法:通过扩展卫生领域公共数据元和从中医药数库系统中提取.

  • 数字化病理宾验教学的建设应用

    作者:孙静

    传统的病理学实验教学已不适应现代化教学手段,改革实验教学,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为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结合山东中医药大学具体实际情况对病理学实验课进行了数字化的改革与探索.基于学校引进的显微数码互动系统进行病理学实验教学数字化建设与探索,大大提高了病理实验教学的质量,对病理学实验具有重要意义.

  • 基于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远程医学网硬件平台设计与实施

    作者:胡永峰;温剑

    依托武警系统广域网,构建了一个二级中心三级站点的远程医学网硬件平台.对平台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架构、主要特点、关键技术等若干问题进行了阐述.

  • 远程医学平台建设的研究和实践

    作者:周彬;蔡敏芳;吴檠

    远程医学作为国家医改工作重点之一受到广泛关注,同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简称武汉协和医院)也是2010年卫生部远程项目中唯一同时承担高端和基层两个远程项目建设的单位.结合项目要求和医院自身区域医疗课题研究,对整个远程医学平台进行分阶段战略规划,远景是在以无边界远程协同系统的基础上构建开放式的远程医学平台,在未来3年的时间内,构建一个完善的医学服务云平台,为湖北省、华中地区乃至全国的病患及医护人员提供一套完善的交互式系统.

  • 基于本体的智能临床路径知识库构建研究

    作者:冯贞贞;郑西川

    目的:利用语义逻辑的优点,构建基于本体的可推理临床路径知识库,进一步优化临床路径电子化,智能化实现患者的个性化诊疗.方法:首先结合临床路径的数据源,研究临床路径的知识表达,然后采用Protégé本体编辑工具进行本体构建,再利用SWRL规则语言编写相关规则,后进行实验性推理实现.结论:临床路径知识库建设是临床路径电子化应用的核心,通过构建临床路径知识库可以提高患者的诊疗质量和临床数据的利用率.

  • 基于Ensemble集成平台的区域临床数据交换

    作者:王昱;周天舒;孔华明;赵军平;李劲松

    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Ensemble集成平台的区域医疗临床数据交换系统.使用医学标记语言(MML)约束数据交换过程;Ensemble集成平台在大限度内整合医院内各信息系统和区域内的医疗机构;通过在其上发布Web Service,快速实现分布式架构中不同系统与平台间的松耦合.本设计构建了一个逻辑上统一管理的数据层,实现区域医疗中心与医疗机构之间数据安全、高效的传输和共享.MML标准的研究和技术升级为中日之间临床数据交换打下了基础.

  • 医院悔床数据中心存储系统构建分析

    作者:周琳;汪鹏;李晴辉;李刚荣

    通过分析数字化医院数据中心数据存储管理所面临的问题,结合虚拟化存储以及集中存储技术的优势,探讨利用分级存储策略优化数据存储管理,构建医院私有的云存储服务.

  • 基于全院数据中心平台的医院药事管理应用

    作者:叶正强

    根据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数据中心平台建设经验,重点介绍了在平台基础上实现数据汇聚、离散化处理和构建视图,使处理后的数据能更灵活地满足用户的数据利用需求.通过平台建设,形成全院数据整合与利用的一整套规范,可以反过来驱动现有医疗业务信息系统的改造及对医院业务流程的再造.构建在规范的数据模型之上的用例,结合用户需求和智慧,辅助临床和管理决策,从而有效提升医疗质量和管理绩效.

  • 把握发展机遇共谱数字医学繁荣发展新篇章

    作者:李华才

    天仪再始,岁律更新.满载收获和喜悦的2011年渐行渐远,充满希望和机遇的2012年正信步走来.值此岁序更迭之际,<中国数字医学>杂志社全体人员向德望重的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致以新年祝贺!向为本刊发展壮大做出贡献的编委们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向关心支持<中国数字医学>建设与成长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作者和读者表示亲切的慰问!祝大家新春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 数字认证在区域信息安全的应用探索

    作者:曾国宇;林阳;廖邦富;吴慕蓉

    针对目前区域卫生和医院电子病历的使用费用高和信息存在的安全和可信问题,介绍了CA数字论证在区域卫生信息化系统中使用.降低了电子病历的使用费用,并使电子病历更具有真实性、可信性、安全性、合法性.

  • 邮件系统在医院内外网物理隔离环境中的部署和应用

    作者:贾红岩;孟丽莉;许建荣;黄黎明

    目前,很多大型医院都进行了各种信息化的建设,其中包括邮件系统,作为低廉、方便的沟通方式,得到很多医院青睐.但是,大部分医院都存在两套网络.讨论了内外网物理隔离环境的特点及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解决Exchange的部署问题,后又介绍了WEB、Outlook等几种客户端的应用.

  • 多功能关节镜训练台的研制

    作者:张振峰;谢叻;王金武

    关节镜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关节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它改变了传统关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式.由于关节镜手术需经小切口用精细和易损的器械进行操作,且在狭小的关节间隙内操作器械可能对关节软骨产生明显磨损和划痕,因此对手术医生要求较高,操作难度较大.提出一种多功能轮式移动升降关节镜训练台,可进行膝、肩、踝、肘等关节处关节镜操作训练,帮助手术医生掌握和熟悉关节镜的操作,有利于提高手术医生对关节镜操作的准确性和精度.

  • 计算机辅助头面部畸形个性化修复263例临床报告

    作者:齐向东;马立敏;秦建增;钟世镇

    目的:总结头面部畸形患者修复中,计算机辅助技术的临床应用优缺点.方法:利用Mimics,软件对263例眶颧外伤、先天颅面畸形、颌骨畸形、头部肿瘤术后以及要求轮廓整形的临床患者进行辅助设计,并利用颅颌面外科经典的充分截骨、坚强内固定、良好复位等技术进行畸形的修复.结果:从手术前定量的诊断、手术中修复方案的筛选到手术后效果评价,技术成熟完善,顺利完成263例患者救治.结论:计算机辅助救治技术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并发症减少,手术时间缩短,手术的精确度提高.

  • 基于DSCT数据集上的心脏三维可视化模型与多平面经食道起心动图的对照研究

    作者:钟春燕;郭燕丽;张绍祥;谭立文

    目的:建立基于双源CT的心脏三维可视化模型,为多平面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提供任意切面的CT图像对照.方法:运用Amira5.2.1软件在双源CT心脏造影数据集上建立心脏三维可视化模型,模拟多平面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各个切面进行虚拟切割,并将CT模拟切面与多平面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进行对照.结果:基于双源CT数据集上建立的心脏三维可视化模型可在Amira软件上模拟经食道超声心动图从食道后方出发,行0°-180°虚拟切割,所得到的图像蕴含解剖信息量丰富,尤其在细小血管如冠状动脉显示方面能够与多平面经食道超声心动图互补,与TEE形成良好的对照.结论:双源CT心脏模型能为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各切面提供精细对照,为进一步超声和CT图像融合显示奠定基础.

  • 股骨远端肿瘤性缺损两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抗弯曲特性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作者:马立敏;张余;尹庆水;夏虹

    通过三维有限元法对股骨远端肿瘤性缺损交锁髓内钉和加压锁定钢板两种内固定方式的抗弯曲生物力学特性进行对比评价,判断何种生物力学更稳定,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选取一例健康男性全股骨进行CT断层扫描,模拟股骨远端肿瘤性缺损,采用锁定钢板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方法,建立骨肿瘤三维有限元模型,导入ABAQUS进行有限元分析,在1000N载荷作用下,比较锁定钢板和交锁髓内钉抗弯曲的应变和应力分布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模型应力均未达到屈服应力,两种模型在1000N作用下呈线性分布,锁定钢板的抗扭转特性大于髓内钉的,锁定钢板的应力分布比较均匀,大主应力86.52Mpa,大应变是5.749×10-4,髓内钉的大应力为91.25Mpa,大应变是5.644×10-4.由此认为,临床上锁定钢板和交锁髓内钉都能成功治疗骨肿瘤,满足临床内固定需要.弯曲状态下,锁定钢板的应力分布更加均匀,但在抵抗变形方面,髓内钉比锁定钢板更好,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 数字化微创技术在精准肝胆管结石的应用

    作者:方驰华;鲍苏苏;范应方;游锦华;祝文;陈建新

    目的:探索数字医学技术在肝胆管结石术前评估及降低术后残石率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一科收治的100例肝胆管结石病人的肝脏64排螺旋CT扫描原始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后,运用自主研发的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MI-3DVS,medical imaging three dimensional visual system)进行三维重建,仿真手术过程评估手术预案可行性及安全性,指导临床实际手术过程;后根据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综合评价三维重建及仿真可视化技术应用价值.结果:当肝脏设置为半透明时,可以清晰显示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大致位置、个数及肝内、外胆管的扩张和狭窄情况.仿真手术接近实际操作.患者仿真手术结果显示结石无残留,达到理想的手术效果.结论:利用MI-3DVS系统可有效降低术后残石率、提高手术成功率,真正实现了手术的精准性.

  • 64层螺旋CT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定位中的应用及分析

    作者:李文荣;李毅;刘军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定位中的临床应用及CT扫描床的误差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TOSHIBA Aquilion 64层螺旋CT机上进行肿瘤调强放疗定位CT扫描患者25例.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35-73岁,平均年龄55岁.头颈部肿瘤10例,胸部肿瘤5例,腹部肿瘤6例,盆腔肿瘤4例.CT定位图像经DICOM 3.0接口传输到XVI软件中,在Workstation上进行治疗床与定位床的误差分析.结果:组内数据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误差值X轴为(0.968±0.910)°,Y轴为(0.508±2.09)°,Z轴为(0.3±2.62)°.除X轴外,旋转误差均不符合国标GB/T17589-1998.结论:64层螺旋CT碳纤维平板床在肿瘤调强放疗定位中误差已超过阈值,不适合做精确调强放射治疗定位.

  • 数字化脑图谱研宄进展

    作者:汤煜春;刘树伟;孙博;樊令仲;林祥涛

    脑图谱是探索人脑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工具,在运算结果的解释、信息的可视化及数据的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当前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回顾了数字化脑图谱的发展过程和研究进展,并详细介绍了基于MRI图像的中国人数字化标准脑图谱的建立及其应用前景.

  • DSCT数字化血管成像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桥血管的评价

    作者:汪春荣;沈比先;高德宏;刘远健;谭四平;陈胜基

    目的:探讨DSCT数字化血管成像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随访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西门子DSCT(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对16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行DSCT冠状动脉检查,分别评价CT图像桥血管近远端吻合口、桥血管本身有无狭窄、钙化和吻合口远端引流血管的图像质量及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价双源CT诊断桥血管通畅性和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狭窄.结果:DSCT显示16例患者共发现桥血管42根,其中6根闭塞,所有桥血管均可评价.42支桥血管中,25支未见狭窄,9支桥血管狭窄程度≤50%,8支桥血管狭窄程度>50%.搭桥血管通畅率为85.7%(36/42),乳内动脉桥通畅率较高,为88.9%(8/9),肱动脉次之,为85.7%(6/7),大隐静脉桥通畅率低,为76.9%(20/26).结论:DSCT数字化血管成像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在冠状动脉桥血管随访的诊断和评价中是安全可靠的.

  • 快速成型胸椎个体化导航模板精确度实验研究

    作者:陈玉兵;陆声;徐永清

    目的:观察快速成型胸椎个体化导航模板的精确度,为快速成型个体化导航模板的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2个完整的胸椎干燥骨标本,根据其CT扫描资料,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快速成型技术设计制作出相应的胸椎模型及个体化导航模板,通过个体化导航模板在胸椎标本及其模型上应用直径2.0mm的钻头模拟椎弓根螺钉置钉手术,直视观察钻头在椎弓根及椎体内的位置及走行方向.用精确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对快速成型胸椎模型的精确性进行测量.结果:个体化导航模板和相应的胸椎标本及其模型后部解剖结构之间轮廓一致,贴附吻合良好,置入椎弓根进钉通道的钻头均完全位于椎弓根及椎体内,其走行方向和椎弓根的走行方向一致;所有胸椎模型和相应胸椎标本的解剖形态完全一致,胸椎标本和模型之间的误差范围在(0.49±0.28)mm之间.结论:虽然快速成型模型与实物之间有一定的误差,但其误差不影响对椎弓根准确定位及定向的精度要求.

  • HMD式光学穿透技术在医学增强现实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舫;宋志坚

    增强现实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是目前一个研究热点.首先介绍了医学增强现实系统的概念以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然后针对基于HMD式光学穿透技术的增强现实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对目前在HMD的标定、跟踪和配准几方面进行分类综述,并给出系统误差分析方面的研究工作;后指出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可能的方向.

中国数字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