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중국체외순환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54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1403
- 国内刊号: 11-4941/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两种血浆代用品对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转归的影响
目的 观察4%琥珀酰明胶和6%羟乙基淀粉130/0.4用于婴幼儿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预充对术中血乳酸和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 30例择期行心内畸形矫治术的婴幼儿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例.分别应用4%琥珀酰明胶(佳乐施)和6%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进行ECC预充.记录两组患儿代血浆用量和库血使用量,检测ECC中15 min、终止ECC 5 min和2 h的血乳酸浓度,检测ECC中15 min和终止ECC 2 h的血红蛋白.记录两组患儿术后24 h引流液量及尿量、苏醒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用量以及术毕肌酐、尿素氮含量等.结果 两组患儿均痊愈出院,两组间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佳乐施和万汶用于婴幼儿ECC预充对术中血乳酸和术后转归无影响,不会增加并发症,两种血浆代用品均可安全用于婴幼儿ECC.
-
尼卡地平对小儿体外循环复温期的影响及降压效果的研究
目的 通过尼卡地平在小儿体外循环手术的应用,观察其对复温速度的影响及控制血压的效果.方法 40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分为A、B两组,A组手术中不应用尼卡地平,B组于体外循环开始时静脉维持应用尼卡地平2~10μg/(kg·min),并根据血压变化加以调节.结果 与A组相比,B组持续输注尼卡地平能在用药5 min后安全、有效地把血压控制在所需水平,且复温快,副作用少(P<0.05).结论 小儿体外循环手术应用尼卡地平具有复温快,控制血压起效快,停机后心率平稳的作用.
-
依托咪酯和咪达唑仑在冠脉搭桥手术麻醉诱导期对脑电双频指数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比较依托咪酯和咪达唑仑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麻醉诱导期对脑电双频指数(BIS)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46例,随机分成依托咪酯组(Ⅰ组,n=23)和咪达唑仑组(Ⅱ组,n=23).在麻醉诱导期,Ⅰ组给予依托咪酯0.3 mg/kg,Ⅱ组给予咪达唑仑0.1 mg/kg,两组同时给予利多卡因1 ms/kg、舒芬太尼1μg/kg和维库溴铵0.15 mg/ks后行气管插管.观察两组患者脑电双频指数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与麻醉诱导前相比,诱导后两组心率(HR)、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BP)及BIS值均明显下降(P<0.05).诱导后1 min,Ⅱ组BIS值明显高于Ⅰ组(P<0.05).诱导后3 min,Ⅱ组HR、SBP、MBP较Ⅰ组明显降低(P<0.05);诱导后5 min,Ⅱ组HR较Ⅰ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与咪达唑仑相比,依托咪酯起效迅速,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更适用于冠脉搭桥手术的麻醉诱导.
-
体外循环中不同晶体液的应用比较
目的 比较醋酸钠林格氏液勃脉力A(勃脉力A)和乳酸钠林格氏液两种晶体液在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心脏手术中的使用结果,减轻ECC对患者的生理干扰.方法 选取ECC心脏手术患者80例(简单先天性心脏病47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18例,后天性心脏病15例)随机分为勃脉力A组(P组,n=40)和乳酸钠林格氏液组(R组,n=40)两组,检测基础值及转流过程中的乳酸(Lac)、渗透压和电解质的浓度.结果 两组患者预充液中Lac和钙的浓度有显著差异,停机时已无统计学意义.渗透压及其它离子浓度无显著差异.结论 ECC中使用勃脉力A优于乳酸钠林格氏液,可以显著降低预充液中的Lac浓度,用于输血前后也更安全.
-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尾加压素Ⅱ、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内皮素浓度观察
目的 观察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手术前后尾加压素Ⅱ(UⅡ)、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ET)的变化.方法 将4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按其肺动脉收缩压分为无PH组.轻度PH组,中度PH组,重度PH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术前术后UⅡ、CGRP和ET含量,分析其与肺动脉压力(PAP)的关系.结果 ①术前UⅡ含量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UⅡ与PAP无关;CGRP含量随着PAP增高而减低;ET含量随着PAP增高而增高.②术后各组UⅡ与术前无明显改变;各组CGRP含量增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各组ET含量降低,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结论 UⅡ含量与PAP程度无明显相关;CGRP和ET在PH形成和血管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衡量肺高压程度和性质的重要指标.
-
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对红细胞形态及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应用自体血液回收机(Cell Saver)对红细胞形态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应用Cell Saver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新型激光衍射法测定所有患者术前、回收血、洗涤血以及回输洗涤血3 h后体内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包括红细胞大变形指数、红细胞综合变形指数、红细胞取向指数和红细胞小变形指数.用扫描电镜观察各时间点红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 红细胞大变形指数各时间点无显著差异(P>0.05);红细胞综合变形指数、红细胞取向指数和红细胞小变形指数变化趋势一致,洗涤后和回输后明显高于洗涤前(P<0.05).回收血液中的红细胞表现为满视野棘状细胞,细胞表面有许多突起出现;洗涤后.红细胞形态与洗涤前比较异形结构有所恢复,部分红细胞接近正常双凹圆盘状.结论 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对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及形态无明显的不利影响.
-
开地米丁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术中对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开地米丁(Myocardial peptide,MCP)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63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行根治术的患者,包括法乐四联症(TOF)43例右室双出口(DORV)11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C-ECD)9例,随机分为两组:开地米丁治疗组(MCP组,32例)和对照组(GIK组,31例).MCP组术中给予MCP 3 mg/kg,术后以3 mg/kg连用3天,对照组给予GIK液(10%葡萄糖200 ml+50%葡萄糖100 ml+普通胰岛素10 IU+KC16 ml),给予时间与治疗组相同.两组分别于主动脉阻断前,复灌后1 h、2 h、6 h、12 h、24 h、48 h采集患者中心静脉血,测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钙蛋白Ⅰ(cTnI).结果 MCP组心脏自动复搏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多巴胺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CK、CKMB和cTnI均较术前高(P<0.05),两组间术后CK和CKMB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cTnI MCP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MCP在阻断时间较长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术中对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腺苷在心脏直视术中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观察外源性腺苷预处理和加入心停搏液两种不同给药方法在心脏直视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57例心脏直视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组A,n=18)、腺苷预处理组(组B,n=17)、腺苷停搏液组(组C,n=22),采集桡动脉血测定围手术期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de MB,CKMB)、肌钙蛋白Ⅰ(Cardiac tmponin I,cTnI)、丙二醛(Malondialchehyche,MDA)水平;观察心脏停跳及复跳情况、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术后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 三组术后CKMB、cTnI、MDA值均较术前显著升高;与组A相比:组B和组C术后多巴胺用量少,组C心脏停搏时间明显缩短,组B开放后2 h CKMB、6 h MDA、开放后各时点cTnl显著降低,组C开放后2 h、6 h CKMB及开放后各时点MDA、cTnI均显著降低;腺苷处理的两组间(B组和C组)比较:组C cTnI在16 h显著降低,其余各时间点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 外源性腺苷在心脏直视术中具有心肌保护作用,腺苷加入心停搏液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更具显著性.
-
一氧化氮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
目的 研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尤其是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手术后经吸入一氧化氮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的浓度、成分的变化,及随吸入时间的延长而发生的改变.方法 将34例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并实施体外循环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INO组(外源性NO吸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7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0 min、2 h,6 h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总磷脂、饱和卵磷脂、总蛋白的含量,并计算氧合指数.结果 体外循环术后两组Ps水平显著降低,氧合指数升高.术后2 h,6 h后INO组P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其余时点两组无显著差异,两组间氧合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体外循环可明显降低PS水平,应用外源性NO进一步降低PS水平,但对呼吸功能无明显影响.
-
负平衡超滤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中使用负平衡超滤对患者术后早期恢复的作用.方法 110例行ECC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分为三组:无超滤组(c组,10例)、常规超滤(conventional uhrafihration,CUF)组(CUF组,50例)和负平衡超滤(subzero-balanced ultralihmtion,SUF)组(SUF组,50例).分别于ECC开始前、术后1 h、6 h、12 h和24 h五个时间点检测各组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并记录各组患者ECC前后红细胞压积(Hct)、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术中及术后24 h内输血量和术后24h内心包纵隔引流量.结果 ECC前各组Hct无显著性差异(P>0.05),ECC后SUF组和CUF组高于C组(P<0.05);SUF组和CUF组术后1 h、6 h、12 h及24 h OI高于C组(P<0.05);SUF组术后1 h、6 h、12 h及24 h P(A-a)O2低于C组和CUF组(P<0.05);SUF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术中及术后24 h内输血量少于C组和CUF组(P<0.05);ICU停留时间、术后24 h内心包纵隔引流量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中使用负平衡超滤能较好地改善患者术后肺功能,减少输血量,促进患者术后的早期恢复.
-
泰特在心内直视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心脏含血停搏液加入泰特(TAD)在心内直视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30例心内直视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含血心脏停搏液中加入TAD(剂量600 mg),对照组单用含血心脏停搏液,分别经主动脉根部或切开主动脉经冠状动脉窦直接灌注,观察诱导停搏时间、心脏复跳情况、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术后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自动复跳率高,诱导停搏时间、术后多巴胺用量、机械辅助通气时间显著减少.结论 TAD加入心脏停搏液中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
小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搏动灌注压力衰减的研究
目的 判定改良滚压泵搏动灌注在常规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手术中的有效性并观察不同ECC设备对搏动灌注压力的衰减情况.方法 20例法乐四联症(TOF)患儿(男8例,女12例),平均年龄13.5个月,平均体重10.2kg.选用两种常用膜式氧合器(各10例).采用JostraHL-20型体外循环机行改良滚压泵动脉搏动灌注,所有患儿均在升主动脉阻断期间行搏动灌注,主动脉开放期间行平流灌注.分别监测不同流量状态下不同部位(氧合器入口端、氧合器出口端、动脉插管接头处、挠动脉/股动脉)的压力变化情况.结果 搏动灌注期间挠动脉/股动脉有创血压脉压差(△P)维持15~35 mmHg.对搏动灌注收缩压衰减大的是动脉插管(衰减比率72%~73%),小的是膜式氧合器(衰减比率22%~24%);Terumo Capiox RX05产生的氧合器压降在不同流量状态下均小于Dideco Lilliput 902(P<0.05).结论 Jostra HL-20型体外循环机可以在常规ECC期间产生有效的搏动灌注;动脉插管对搏动血流压力能量的衰减大;氧合器的压力衰减(OPP)越少将越有利于搏动灌注的能量维持.
-
非体外循环下主动脉弓置换术的麻醉管理
目的 总结非体外循环下实施主动脉弓置换术的麻醉经验,探讨其手术指征、术式、心功能维护和有效的脑、脊髓和血液保护方法.方法 14例患者在常温非体外循环全身麻醉下实施主动脉全弓或部分弓置换术,其中男12例女2例,主动脉弓降部假性动脉瘤12例,先天性弓部动脉瘤2例.其中5例行全主动脉弓置换术,6例行部分弓置换术,3例行全弓置换、胸降主动脉替换、象鼻支架术.5例采用血泵法血液回收输入技术.结果 14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7.28±1.23)h,降主动脉阻断时间(16.33±7.25)min,术后清醒拔除气管插管时间(17.11±10.59)h,血制品用量:血浆(872.72±586.67)ml,血小板(1.7±0.48)lu,红细胞(630.00±298.32)ml,自体血(1573.84±1584.78)ml.1例因术后引流多行二次手术开胸止血.1例术后第五天有一过性头晕,短暂意识消失.12例患者痊愈出院,2例死亡.结论 在非体外循环全身麻醉下实施主动脉弓置换术是可行的并可以缩短手术时间,保持脑灌注的连续性.
-
深低温停循环在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回顾总结深低温停循环技术完成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 2004年11月至2007年12月,深低温停循环技术完成先天性心脏病手术18例.其中女14例,男4例.年龄2~19岁,体重6.5~42 kg,心功能Ⅱ或Ⅲ级.结果 全组体外循环时间76~356 min,阻断主动脉的时间18~226 min,停循环时间9~42 min,其中15例心脏自动复跳,3例经除颤三次后复跳;17例患者均于48小时内顺利脱离呼吸机,术后及出院随访均未发现神经系统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掌握深低温停循环技术要点和注重机体重要脏器的保护,是保证手术安全、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
降主动脉缩窄手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 总结和探讨23例降主动脉缩窄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 23例降主动脉缩窄患者在控制性降压及降温麻醉下行主动脉缩窄矫正术.麻醉采用芬太尼为主的静吸复合全麻,麻醉中同时监测上下肢血压,并应用微量泵静注硝普钠控制血压.结果 麻醉诱导及阻断主动脉前上肢收缩压维持在100~130mmHg,下肢收缩压80 ~100 mmHg,阻断主动脉时间16~48(32)min.阻断主动脉期间上肢收缩压波动在100~130 mmHg之间,下肢收缩压40~52 mmHg.开放主动脉后上肢血压无明显降低.全组未发生与麻醉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降主动脉缩窄手术的麻醉处理重点在于控制性降压和适当的降温,并应严防急性心衰、心跳骤停、截瘫、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
-
延迟相吗啡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延迟相吗啡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30只健康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吗啡预处理延迟相组(M组),每组10只.C组仅行左冠脉套线而不阻断160 min;I/R组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40 min,再灌注120 min;M组静注吗啡1.0 mg/kg,24 h后处理同I/R组.各组分别于阻断前20 min(T1)、阻断后20 min(12)、阻断后40 min(T3)、再灌注1 h(T4)、再灌注2 h(T5)五个时点取颈内动脉血测定血清中白介素(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再灌注结束后用伊文思蓝和YTC染色法测心梗面积.结果 与C组比,I/R组与M组IL-10和TNF-α含量均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I/R组比,M组IL-10明显升高(P<0.05),心肌梗死面积减少(P<0.05),TNF-α明显降低(P<0.05).结论 吗啡预处理延迟相可通过调控炎性细胞因子平衡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
阜外极化停搏液大鼠离体心肌保护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阜外极化停搏(FWP)液对大鼠离体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 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STH-2液(St.Thomas Ⅱ)组,HTK液(histidine-trptophan-ketoglurate)组和FWP液(fuwai polarizing)组.除对照组,其他各组心脏均在4℃心肌保护液中保护1 h.观察左心室功能恢复情况、冠状动脉流量(CF)、冠状静脉引流液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I(cTnI)含量以及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等.结果 各实验组心功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FWP组和HTK组LVDP,CF和-dp/dtmax显著高于STH-2组(P<0.01);FWP组dp/dtmax显著高于HTK组和STH-2组(P<0.01);FWP组和HTK组心肌酶CKMB、LDH和cTnI含量显著低于STH-2组.心肌超微结构显示FWP组和HTK组超微结构保存较好,损伤比对照组小.结论 FWP液组对心肌保护效果明显优于STH-2液组,与HTK液相似.
-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防治的研究进展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lary leak syndrome,CLS)是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以体液和蛋白从机体血管内渗漏到组织间隙中为特征,临床上多表现为全身皮肤和粘膜的进行性水肿、胸腔和腹腔大量渗液、少尿、低血压、低氧血症和低蛋白血症等,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
-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风湿性心脏病的关系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活性多肽,对于维持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风湿性心脏病(RHD)是常见的心脏疾病.目前CGRP的分布及生物学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就其来源、结构、分布、生物学作用以及与心血管疾病、特别是RHD的研究简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