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Neurosurgery 중국미침습신경외과잡지
- 主管单位: 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8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122X
- 国内刊号: 44-1459/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眶上和经眶上锁孔入路在鞍区显微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比较眶上入路与经眶上入路在鞍区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总结25例鞍区肿瘤的手术经验,其中垂体腺瘤9例,颅咽管瘤6例,鞍结节脑膜瘤3例,蛛网膜囊肿4例,Rathke囊肿2例,上皮样囊肿1例.采用眶上入路17例,经眶上入路8例.部分病人术中采用神经内镜辅助技术.结果术后复查MRI,示眶上入路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经眶上入路全切除和次全切除各为4例.眶上人路开颅操作简便,适用于大多数鞍区病变的手术.经眶上入路将锁孔技术与颅底外科技术结合运用,不仅将额叶的牵拉降至低限度,而且对鞍区的显露较眶上入路视角向上增加了20°,操作径路也相应缩短.结论眶上入路适用于大多数鞍区肿瘤和囊性病变的手术切除,经眶上入路则适用于体积较大的鞍区肿瘤.内镜辅助技术可帮助术中确认手术效果,减少肿瘤残留机会.
-
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处理岩斜区肿瘤(附40例报告)
目的提高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处理岩斜区肿瘤的手术疗效.方法对采用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处理的40例岩斜区肿瘤病人的临床特征、手术方法、手术结果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岩骨乙状窦交叉点和内淋巴囊裂作为磨除岩骨的定位标志,以减少岩骨内结构的损伤.结果肿瘤全切除27例,次全切除9例,部分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脑神经损伤、脑组织水肿、肌力减退等.结论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是处理岩斜区肿瘤较好的手术方法.大多可全切除肿瘤.
-
接触溶栓结合球囊机械扩张治疗急性脑梗死
目的观察和总结急性脑梗死的动脉接触溶栓结合球囊机械扩张开通栓塞血管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5例急性脑梗死病人(栓塞血管分别为大脑中动脉6例,大脑前动脉3例,颈内动脉主干5例,基底动脉1例)均在发病9 h内进行超选择动脉接触溶栓治疗,其中6例结合球囊机械扩张开通颅内栓塞动脉.结果主要栓塞动脉100%再通,病人恢复较好.6例随访1~12个月,病情稳定.结论超选择动脉接触溶栓加球囊机械扩张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明显提高了栓塞动脉的再通率.
-
两种不同入路手术治疗海绵窦区肿瘤
目的探讨海绵窦区肿瘤切除的手术入路,以提高手术全切率,降低残障率.方法对14例海绵窦内肿瘤行硬膜下入路切除5例,行硬膜外入路切除9例,比较两种入路的方法及疗效.结果行硬膜下入路者中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3例;术后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4例.行硬膜外入路者中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切除1例;术后出现新的脑神经功能障碍3例,其中1例完全恢复.结论针对不同类型的肿瘤及生长特性,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和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可有效提高全切率,降低残障率.
-
三叉神经鞘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三叉神经鞘瘤的佳手术入路.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颅后窝型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1例颅中窝型和7例哑铃型则在Brainlab神经导航下采用改良Dolenc入路切除.结果本组均获得全切除.出院时Karnofsky评分100分6例,90分4例.平均随访32个月,均无复发.结论三叉神经鞘瘤行显微手术切除疗效好.神经导航对选择损伤小的入路和避免神经、血管损伤具有指导意义.
-
松果体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附62例报告)
目的探讨松果体区肿瘤的显微手术方法和技术要点.方法总结62例松果体区肿瘤病人的手术经验.其中行经纵裂胼胝体后部入路6例,侧脑室后部入路3例,枕部小脑幕入路42例,幕下小脑上入路10例,幕上下联合入路1例.结果肿瘤全切除52例(83.9%),次全切除8例(12.9%),活检2例(3.2%).手术后辅助放疗33例,脑脊液分流2例.术后恢复良好55例(88.7%),学习工作能力差6例(9.7%),死亡1例(1.6%);随访期间肿瘤复发4例(6.5%).结论松果体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效果好,恶性肿瘤亦可通过手术切除治愈或提高辅助治疗效果.合理的手术入路、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及熟练掌握颅底显微解剖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选择性肌皮神经分支部分切断术治疗脑瘫性肘痉挛
目的探讨选择性肌皮神经分支部分切断术治疗脑瘫病儿肘部痉挛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81侧)肘部痉挛状态病人的病历资料.结果病人术后均感肘部痉挛状态缓解,术后6周运动功能改善75侧(92.6%).平均随访26个月,肘部痉挛状态缓解77侧(95.1%),运动功能改善73侧(90.1%),生活质量提高61例(93.8%).结论选择性肌皮神经分支部分切断术是治疗脑瘫病儿肘部痉挛状态安全有效的显微外科手术方法.
-
垂体腺瘤的受体靶向性基因治疗研究
目的构建并评价受体靶向性基因导入系统对垂体腺瘤的靶向性治疗作用.方法构建GE7系统介导的基因治疗系统,通过垂体腺瘤GH3细胞及对照细胞的体外基因转染实验,观察其对垂体腺瘤的转染能力和靶向性.结果成功构建GE7基因治疗系统;基因转染后,GH3细胞特异性表达报告基因,并被治疗基因特异性杀伤.结论GE7基因治疗系统能够达到靶向性治疗垂体腺瘤的目的.
-
舌下神经管解剖学与哑铃型舌下神经鞘瘤手术入路研究
目的探讨哑铃型舌下神经鞘瘤的手术入路.方法采用20例干性颅底和15例寰椎标本及15例头颈湿性标本,对舌下神经管及相关结构进行测量和CT薄层扫描,并在湿性标本上研究暴露舌下神经管全程和内外口的手术入路.结果舌下神经管位置深在,周围结构复杂,其暴露的主要骨性障碍有寰椎横突、颈静脉孔、颈静脉结节和枕髁;以髁管和颈静脉孔为解剖标志在枕髁上方打开舌下神经管,切除寰椎横突,扩大枕髁前外侧的暴露,可在硬膜外暴露舌下神经管全程和内外口;结合硬膜下入路,可一期切除哑铃型舌下神经鞘瘤.结论远外侧经寰椎横突-髁上入路可作为哑铃型舌下神经鞘瘤一期手术切除的入路选择.
-
颈前外侧入路及其扩大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目的探讨经颈前外侧入路及其扩大入路手术治疗斜坡及上颈椎腹侧病变的方法.方法在经10%甲醛溶液固定的尸头标本上,模拟颈前外侧入路及其扩大入路进行斜坡和上颈椎腹侧的显微解剖和手术入路研究.结果颈部前外侧有明确的筋膜间隙,通过对颈筋膜各层准确的广泛解剖可直达斜坡中上部和上颈椎腹侧;各筋膜层及骨性结构表面均有明显的解剖学标志.外侧入路可安全暴露下斜坡和上颈椎腹侧区域,其扩大入路可充分显露中上斜坡腹侧.结论经颈前外侧入路及其扩大入路手术治疗斜坡及上颈椎腹侧病变具有直达病变部位,损伤小,视野较宽和有效避免感染等优点.
-
自制白芨液态栓塞剂栓塞兔动脉瘤模型研究
目的观察自制白芨液态栓塞剂对兔颅内动脉瘤的栓塞效果.方法从白芨中提取液态栓塞剂,对19侧兔颈总动脉动脉瘤模型进行栓塞实验.结果DSA示模型动脉瘤栓塞中未发生栓塞剂外溢及黏管现象.栓塞后3周,病理显示瘤颈口出现内皮细胞生长.结论自制的白芨液态栓塞剂栓塞效果满意.
-
侵袭性垂体腺瘤发病机制及诊断标准的研究进展
本文对侵袭性垂体腺瘤相关的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细胞信号传导异常等涉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新进展进行综述,并从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病理学特征及手术观察等方面总结目前的诊断标准.
-
微泡超声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前景
超声造影剂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无创诊断和治疗技术.微泡超声可使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信号明显增强,从而提高对微血管探测的敏感性,在颅脑检查特别是颅脑手术监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微泡超声具有较高敏感性、实时性、靶向性,方便快捷.本文即就微泡超声在颅脑检查中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
囊性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治疗(附81例报告)
目的为提高囊性听神经瘤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囊性听神经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73例,近全切8例.面神经解剖保留72例.术后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分级Ⅰ~Ⅱ级28例,Ⅲ~Ⅳ级38例,Ⅴ~Ⅵ级15例.结论面神经监护下行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有助于面神经的解剖保留和提高手术质量.
-
鞍区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鞍区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鞍区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经DSA确诊后行显微外科手术直接夹闭动脉瘤或结扎颈内动脉后行颅内外搭桥术治疗.结果显微外科手术成功夹闭动脉瘤7例,同时保留了载瘤动脉的通畅;另1例行颅内外动脉搭桥的病人,术后半个月复查DSA示吻合口血流通畅.结论鞍区动脉瘤易与鞍区肿瘤混淆,对可疑者应及时行DSA检查,确诊后应尽快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
颅咽管瘤术后应用甘露醇对水电解质紊乱的影响
目的比较颅咽管瘤术后应用甘露醇对尿崩和电解质紊乱的影响.方法将84例经手术治疗的成人颅咽管瘤病人分为甘露醇组与非甘露醇组,对术后尿量和血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颅咽管瘤术后,两组尿量和血钠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颅咽管瘤术后应用甘露醇并不是影响尿崩和电解质紊乱发生的重要因素,不应该成为治疗的禁忌.
-
中枢神经细胞瘤1例报告
1病历资料男性,13岁,因间断性头痛1年半,加重伴恶心、呕吐40 d入院.体格检查:双眼复视,眼底检查示双侧视乳头轻度水肿余无阳性体征.头颅CT示右额顶低密度囊性改变,增强后肿瘤与侧脑室、透明膈相附着.初步考虑胶质细胞瘤囊性变.
关键词: 神经细胞瘤 -
脑干髓内神经鞘瘤1例报告
1病例资料男性,15岁,因头痛、头晕19个月,加重伴双下肢乏力、呕吐4个月入院.体格检查:共济失调性步态,Romberg征(+),双眼水平眼颤(+),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CT示第四脑室处病灶呈等至低密度,无钙化和囊变,无瘤周水肿.
-
脑室引流治疗脑室积血死亡25例临床分析
1对象与方法1998年2月~2002年10月,我们采用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积血47例,其中25例死亡.死亡病例中男16例,女9例;年龄22~74岁,平均57.6岁.有高血压病史19例.入院时昏迷23例,瞳孔不等大9例,肌张力增高18例.血压16~20/10~12 kPa4例,21~27/13~16 kPa 6例,28/17 kPa以上15例.
-
高颈段椎管肿瘤的显微手术
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1997年1月~2004年5月收治高颈段椎管肿瘤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17~65岁,平均37岁;病程6个月~3年.1.2临床表现枕颈部疼痛8例(其中5例以其为首发症状),一侧肢体麻木5例,双侧肢体麻木2例,高位截瘫2例,感觉障碍4例,尿潴留3例,肌萎缩2例,呼吸困难2例.
-
重型颅脑损伤的早期救治(附30例报道)
1对象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0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病人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2~65岁,平均30岁.伤后入院时间为1~12 h,平均2.5 h.致伤原因:车祸16例,坠落伤5例,摔伤3例,爆炸伤2例,打击伤2例,塌方砸伤2例.入院时均昏迷,GCS评分3~5分12例,6~8分18例.瞳孔单侧散大20例,双侧散大6例.合并休克8例,均伴有四肢或者胸腹损伤.生命体征明显紊乱24例.
-
颅底外科的研究进展
颅底介于头颅、颜面和五官之间,有重要的神经和血管通过.颅底病变包括肿瘤、外伤、炎症、血管和先天性畸形及后天性变性疾病,因此颅底外科是涉及神经外科、五官科、颌面外科、整形外科、头颈外科和肿瘤外科等学科的跨学科专业.
-
MMP-2及VEGF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1对象与方法胶质瘤标本48例,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12~68岁,平均38岁.依据WH0(1993年)脑肿瘤分级、分类标准进行病理分级:Ⅰ~Ⅱ级28例,Ⅲ级11例,Ⅳ级9例.正常脑组织标本10例,均为急性颅脑损伤行内减压时获取.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
2001 | 01 02 03 04 |
2000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