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Neurosurgery 중국미침습신경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8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122X
  • 国内刊号: 44-145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217
  • 曾用名: 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王伟民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探查方向选择

    作者:YAN Zhiyong;闫志勇;窦以河;张黎;于炎冰

    目的 探讨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手术探查方向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月采用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8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探查方向,将其分为两组,2000年1月~2005年3月期间治疗49例为A组,手术开始即行乙状窦后紧邻天幕下探查,其中46例(93.9%)需切断至少1支岩静脉属支;2005年4月~2008年1月期间治疗37例为B组,手术开始即行乙状窦后紧邻听神经根上方探查,其中7例(18.9%)需切断至少1支岩静脉属支.结果 A组平均随访62个月,随访期间总有效率87.8%(43例);术后并发病侧听力障碍、复视各1例,随访期间好转;小脑出血l例,急诊行颅后窝减压小脑血肿清除后3 d死亡.B组平均随访21个月,总有效率89.2%(33例);术后并发病侧听力障碍1例,随访期间好转;病侧听力丧失1例,随访8个月无好转.结论 采用乙状窦后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时,手术开始即选用紧邻听神经根上方探查.多数情况下不需处理岩静脉即可获得对三叉神经根区的良好显露,避免了岩静脉属支切断可能带来的严重并发症,但术后发生听力障碍并发症的可能性增大.

  • 前交通动脉瘤术中破裂的处理(附22例分析)

    作者:宋书欣;邓志锋;毛国华;赖贤良;郭华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时动脉瘤术中破裂的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采用显微外科手术下夹闭前交通动脉瘤,术中22例发生动脉瘤破裂,对术中破裂的处理方式进行分析.结果 动脉瘤成功夹闭20例,夹闭失败2例.术后恢复良好15例,未遗留神经功能障碍;轻残5例,生活可基本自理;重残2例.结论 前交通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可发生在动脉瘤手术过程中的任何环节:尽早显露并临时阻断载瘤动脉,动脉瘤破裂出血后保持手术视野清晰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的处理

    作者:王来兴;洪波;李强;曹依群;张煜辉;方亦斌;刘建民

    目的 总结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的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7例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岩静脉与手术入路的关系,将其分成4种情况:①岩静脉不阻挡入路;②岩静脉的主干阻挡入路;③岩静脉的属支阻挡入路;④岩静脉为责任血管.根据4组不同情况,总结处理方法.结果 手术有效率为99.03%;平均随访25个月,复发率4.89%.岩静脉不阻挡入路82例;岩静脉主干阻挡入路28例,予以切断5例(2.42%);属支阻挡入路62例,予以切断1~3支30例(14.49%);岩静脉压迫三叉神经35例(16.91%),均电凝后切断.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1例(0.48%),无死亡病例.结论 岩静脉的处理是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重要的操作环节,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基础.

  • 面部移位入路手术切除自鼻咽向上侵及颅底的肿瘤

    作者:张黎;于炎冰

    目的 探讨采用上颌骨翻转面部移位入路手术切除自鼻咽向上侵及颅底肿瘤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40例自鼻咽向上侵及颅底的肿瘤均采用上颌骨翻转面部移位入路手术切除,其中38例同时修补颅底.结果 本组均达到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或次全切除.全部病人获35~85个月随访,平均49.7个月;因肿瘤复发死亡9例,带瘤生存8例,其余23例无肿瘤复发.手术并发症包括创腔感染2例,病侧听力下降、耳鸣5例,手术侧眼球运动障碍3例,张口受限5例.结论 上颌骨翻转面部移位入路手术切除自鼻咽向上侵及颅底的肿瘤具有显露充分、肿瘤切除彻底的优点,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 颞叶癫(癎)放电在颅内外传播模式的研究

    作者:张光明;周文静;石岩芳;林久銮;王东明;左焕琮

    目的 探索颞叶癫(痫)放电在颅内外的传播方式.方法 对无法通过无创手段定侧、定位而高度怀疑为难治性颞叶癫痫的病人行双颞钻孔颅内电极植入术,同步记录10-20头皮脑电和双侧蝶骨电极.对终确诊的颞叶癫痫病人,分析其同步记录脑电图,测量颅内癫(痫)起源传播到颅内外各个电极点的时间间隔.研究发作期放电的颅内外传播方式.结果 颞下、海马、颞极和颞叶外侧各部位起源的癫(痫)在颅内外传播有各自的方式:①颞下→对侧海马或颞下→同侧蝶骨→对侧蝶骨→同侧前或中颞头皮→对侧前或中颞头皮;②海马→同侧蝶骨→对侧海马或颞下→对侧蝶骨→同侧前或中颞头皮→对侧前或中颢头皮;③颞极→对侧海马或颞下→同侧蝶骨→同侧前或中颞头皮→对侧蝶骨→对侧前或中颞头皮;④颞叶外侧→同侧中颢头皮→同侧蝶骨→对侧前颞或颞下→对侧蝶骨→对侧前或中颞头皮.结论 了解各部位颞叶癫(痫)放电的颅内外传播顺序有助于癫(痫)灶的定侧、定位.

  • 显微手术治疗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附7例分析)

    作者:倪红斌;梁维邦;徐武;韦永祥;姚亮;徐立;庄敏杰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病人的手术经验.均在磁共振检查后行微血管减压治疗,观察术后疗效.结果 MRI及术中均见面神经责任血管为小脑前下动脉6例,椎动脉1例;三叉神经责任血管为椎动脉4例,小脑上动脉3例.行微血管减压后,三叉神经痛症状均立即消失;面肌痉挛术后立即消失5例,术后3个月内完全消失2例.结论 术前MRI检查可明确诊断并指导手术;微血管减压可有效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

  • 经额窦额部开颅在颅前窝和鞍区肿瘤中的应用

    作者:张喜安;漆松涛;张嘉林

    目的 总结经额窦额部开颅在累及颅前窝和鞍区肿瘤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累及颅前窝和(或)鞍区肿瘤的开颅经验.采用将整个额窦前壁与额部骨瓣一体化开颅的方法,以增加颅底暴露范围,减少额叶牵拉和便于手术早期切断肿瘤血运.结果 术后病理:脑膜瘤10例,颅咽管瘤2例,节细胞胶质瘤1例,软骨瘤1例,额筛骨瘤合并鼻源性囊肿1例,成熟畸胎瘤1例.肿瘤全切除15例,次全切除1例.无手术入路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额窦额部开颅可充分暴露颅前窝,并可满意暴露侵犯颅底、鼻旁赛的肿瘤,具有脑组织牵拉轻,可以早期切断肿瘤血运的优点,且降低颅前窝重建的复杂性.

  • 大脑前动脉A2段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治疗(附14例分析)

    作者:冯九庚;洪涛;曾春辉

    目的 探讨大脑前动脉A2段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大脑前动脉A2段动脉瘤病人的手术经验.均行直接夹闭术.结果 本组占同期颅内动脉瘤病人的1.2%.手术夹闭动脉瘤15个,切除动脉瘤1个,术中未见动脉瘤破裂.术后恢复满意13例.遗留一侧下肢轻瘫1例.无死亡.结论 减少动脉缺血性损害是大脑前动脉A2段动脉瘤显微夹闭手术治疗的关键.

  • 脑室、腰池外引流的应用与管理

    作者:尹卫;齐辉;吴广源;郑思阳

    目的 探讨脑室、腰池外引流管的应用与管理,总结减少分流依赖性脑积水及颅内感染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连续收治的:102例破裂动脉瘤夹闭后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处理及28例脑室出血或积血脑室外引流的放置方法及疗效.破裂动脉瘤病人中,术中留置脑室外引流51例,术后行腰池引流或腰穿9例:对脑室出血病人均行脑室外引流.术中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碘进行硬膜外冲洗;在留置脑室、脑池外引流期间,引流管内压力保持10~15 cm H20.结果 本组外引流放置时间2~24 d,术后无颅内感染发生.仅出现分流依赖件脑积水3例,均为动脉瘤病人.结论 保持10~15cm H2O的脑室、脑池外引流压力及预防颅内感染是减少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重要措施.

  • 极外侧小脑上天幕下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

    作者:罗正祥;张岩松;许云;刘宏毅;常义;苗伟

    目的 探讨极外侧小脑上天幕下入路的手术方法及该入路可暴露的解剖范围.方法 对10具动静脉灌注的头颅湿标本于导航辅助下模拟极外侧小脑上天幕下入路显微手术,观测手术全程及术野暴露范围.结果 极外侧小脑上天幕下入路可以充分暴露天幕切迹侧方区域、环池、中脑背外侧、滑车神经及伴行的小脑上动脉、大脑后动脉(P2、P3段)、脉络膜后内侧动脉及后方的四叠体池外侧方,切开天幕可以显露海马旁回后部;轮廓化乙状窦和横窦有利于对脑干外侧及对应天幕切迹侧后区域的暴露.结论 极外侧小脑上天幕下人路适合于脑干背外侧及与之相对应的天幕切迹区域病变手术.

  • 一种新的显示蛛网膜下腔与颈部淋巴管交通的研究方法:MicrofilTM蛛网膜下腔注射

    作者:刘海生;王东;齐岩;李妍;孙朝晖;陈业涛;王云鹏;王世杰;张秋航

    目的 采用一种新的方法在形态学上证实兔和大鼠蛛网膜下腔与颈部淋巴系统相通.方法 在刚死亡的兔和大鼠枕大池内注射MierofilrTM.注射2h后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灌注物质在蛛网膜下腔及头颈部淋巴管内的分布.结果 MicrofilTM在兔和大鼠枕大池、矢状窦、嗅球、筛板区域聚集分布,穿过筛板,使嗅黏膜淋巴管明显染色而呈黄色;经鼻咽部淋巴管同流到双侧颈浅和颈深淋巴管.两种动物的MierofilTM染色范围没有明显差别.结论 MicrofilTM蛛网膜下腔注射是显示蛛网膜下腔与颈部淋巴系统相通的一种有效且便捷的方法.

  • 高压氧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作者:廉晓宇;李英夫;李显伟

    目的 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采用枕大池2次注血法建立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模型.将60只模型动物随机等分为SAH组和SAH+HBO组,用显微测量法测量基底动脉管径,比色法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脑组织中的Ca2+含量.结果 模型制作成功后96 h测量基底动脉直径,结果显示:经HBO治疗后,脑血管痉挛的程度明显缓解.SAH组NO、NOS含量在术后24 h及96h均降低.而经HBO治疗后则增高.SAH组Ca2+含量在术后24 h及96 h增高,经HBO治疗后则降低.结论 高压氧能够缓解SAH后脑血管痉挛程度,改善受损的脑功能.

  • 骨髓基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前后BMP4基因差异表达的初步研究

    作者:张荣俊;贡志刚;闫西刚;兰青;黄强

    目的 初步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前后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BMSC,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其进行诱导,分别于诱导前和诱导后第7天行基因芯片检测BMP4基因表达水平,并采用实时定量PCR进行验证.结果 在BMSC向神经元样细胞诱导分化后的芯片表达谱中,BMP4基因的表达明显上调,且实时定量PCR亦证实此结果.结论 在BMSC向神经元样细胞的分化过程中,BMP4基因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RNA干涉Ku70基因增敏伽玛刀治疗大鼠C6脑胶质瘤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彦和;李镇江;康春生;徐德生;浦佩玉;贾强

    目的 研究RNA干涉Ku70(Ad-Ku70shRNA)联合伽玛刀治疗对大鼠C6胶质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将SD大鼠分为5组(每组12只):对照组、Ad-Ku70shRNA组、空载病毒组、伽玛刀治疗组、Ad-Ku70shRNA联合伽玛刀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分别建立大鼠胶质瘤模型模型.建立第10天,对伽玛刀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大鼠进行伽玛刀治疗,边缘剂量15Gy,治疗后48h,每组处死2只大鼠,行生物学特性检测(增殖、侵袭、凋亡等);其余10只在伽玛刀治疗后1、2、4及8周进行MRI检查.并观察生存期及生存状态.结果 伽玛刀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与其他三组比较,大鼠肿瘤细胞出现明显的增殖抑制、侵袭性减弱、凋亡率增高,生存期显著延长;联合治疗较单纯伽玛刀的治疗作用明显增强.结论 伽玛刀联合Ad-Ku70shRNA治疗C6荷瘤大鼠,较单纯伽玛刀治疗具有更好的肿瘤细胞抑制作用,可使荷瘤动物生存期明显延长.

  • DNA甲基化和miRNA在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庆斌;张伟;江涛;蒋传路

    DNA甲基化、微RNA(miRNA)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起蘑要作用.多条癌症通路相关基因启动子区域的CpG岛甲基化发生频率与胶质瘤的发生与发展、组织类型和病理分级密切相关.miRNA的异常表达通过调控靶向基因、作用于癌症相关通路及脑肿瘤干细胞等机制扮演着抑癌或致癌角色.而miRNA的表达也受到甲基化的调控,这对综合评价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即对这两者在胶质瘤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 Poppen与Krause手术入路比较

    作者:林海峰;赵刚

    Poppen和Krause入路均为治疗松果体区域肿瘤的手术人路.Poplpen入路时,可观察到大脑大静脉、同侧的大脑内静脉、双侧的基底静脉及小脑前中央静脉,不易观察到对侧大脑内静脉和对侧丘脑、四叠体.在经Krause入路时,切断小脑桥静脉和切除部分小脑上蚓部后对松果体区显露良好,可见小脑前中央静脉、双侧基底静脉及大脑大静脉,但不易观察到四叠体.本文就P0ppen入路和Krause入路的优缺点、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等进行综述.

  • 椎管内室管膜下瘤1例

    作者:李鑫;范涛;董宣

    1病历摘要男,43岁.9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锁骨区间断性麻木感,无明显规律.1个月前右上肢出现麻木感,活动后略好转,半个月前麻木感加重.体格检查:右侧枕、项、肩胛区、锁骨区、右上肢痛觉减退,四肢肌力正常.MRI检查:C5水平左侧髓内异常信号,T1呈等信号,T2呈稍高信号,肿瘤无强化(图1A~1C).

  •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2例

    作者:宗志涛;关树森;张伟;何小光

    1病历摘要例1,女性,22岁,因头痛伴呕吐3个月人院.体格检查:双颞上象限视野缺损.入院前CT、MR显示鞍内占位病变,大小1.6 cm×1.6cm×1.4cm,均匀强化.内分泌检查:TSH、FT3、FT4、ACTH、皮质醇均低,PRL稍高.行经蝶手术,术中见鞍底扁平,骨质较厚,病变灰白质韧,血供不丰富,钳取少量病变组织即结束手术.病理:淋巴细胞性垂体炎.术后病人症状缓解.继续激素治疗.随访12个月.情况良好.

  •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附72例分析)

    作者:曾春;蒋永明;王多彬;康东

    1 对象与方法 2002年6月~2008年8月,我们对7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行显微血管减压术,其中男22例,女50例;年龄24~72岁,病程1~13年.疼痛分布于第1支6例,第Ⅱ支24例,第Ⅲ支9例,第1、Ⅱ支6例,第Ⅱ、Ⅲ支24例,第1、Ⅱ、Ⅲ支3例.既往曾行药物(卡马西平)、三叉神经周围支封闭、射频及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手术等治疗.磁共振体层血管成像(MRTA)扫描显示三叉神经根存在责任血管压迫62例.均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继发性疼痛.

  • 额外侧锁孔手术治疗外伤性额叶血肿(附23例分析)

    作者:王立忠;刘洪泉;殷尚炯;孙印臣;杜秀玉

    1 对象与方法2005年3月~2007年7月,我科应用额外侧锁孔手术治疗外伤性额叶血肿23例,其中男16例,女7例;年龄12~65岁,平均36.5岁.车祸伤17例,坠落伤3例,斗殴伤3例;均为闭合性损伤.术前行CT检查,均显示为额叶脑内血肿,血肿量20~30 ml,均伴轻度脑挫裂伤,颅骨线形骨折7例,无颅骨粉碎性骨折.入院时GCS 9~15分,无瞳孔散大.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