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Neurosurgery 중국미침습신경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8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122X
  • 国内刊号: 44-145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217
  • 曾用名: 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王伟民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的治疗

    作者:张显强;刘胜初;廖驭国;杨建雄;杨华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的病例资料,中型(5~14) mm 3个,大型(15~24) mm 4个,巨大型≥25 mm2个.5例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行载瘤动脉闭塞,术前均行球囊闭塞试验及低血压试验.4例动脉瘤行动脉瘤内微弹簧圈栓塞,3例致密栓塞.结果 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随访症状消失4例、改善3例,无改善1例.影像学随访8例,复发1例.结论 闭塞颈内动脉是治疗海绵窦段大型动脉瘤的经济有效的方法,尤其适用于边远地区.球囊闭塞试验及低血压试验术前评估可有效减少颈内动脉闭塞并发症发生.单纯微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是治疗海绵窦段中、小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 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

    作者:程竞;傅先明;牛朝诗;姜晓峰;李仲森;何金超;贾力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的安全性和特殊性.方法 对49例老年(年龄≥65岁)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老年组)及64例非老年(年龄<65岁)病人(对照组)的MVD疗效及预后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老年组和对照组术后疼痛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7.8%和90.6%,术后有效率分别为95.9%和95.3%;术后短期内效果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组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并发症发生率16.3%,与对照组(17.2%)无明显差别(P>0.05).但老年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病人和中青年病人的MVD手术效果和并发症情况基本相同.年龄并非影响MVD手术效果和预后的绝对因素,年龄≥65岁并未非常显著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整体状况良好的65~75岁之间的老年病人,主张积极采用MVD.

  •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作者:王继跃;刘卫东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311例行CEA的病例资料.采用外翻式CEA 215例,标准CEA 96例.结果 术后出现脑卒中5例(1.6%),其中1例(0.3%)出现大面积脑梗死而死亡,4例经治疗后好转.高灌注综合征35例(11.2%),脑出血1例(0.3%),周围神经损伤16例(5.1%),手术区血肿5例(1.6%),手术切口感染3例(0.9%),再狭窄2例(0.6%).结论 CEA术前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术中仔细操作,术后早期发现积极治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脑脊液引流在脑出血手术的作用

    作者:孔鲁;刘伟;吴鹏杰;刘显明;张建斌

    目的 比较基底核脑出血经小骨窗外侧裂与经颢叶皮质清除血肿的引流情况及疗效,并分析脑脊液引流的作用.方法 选择基底核脑出血47例,联合引流组经外侧裂手术28例,血肿引流组经颞叶皮质造瘘手术19例.观察术后脑脊液及血肿引流量,术后3d及2周意识情况,以及术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ADL),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联合引流组与血肿引流组的平均引流量分别为270ml与82 ml.术后3d意识障碍者联合引流组24例,血肿引流组17例,两组间差异显著(P=0.041).术后2周意识障碍联合引流组20例,血肿引流组14例,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术后3个月两组间ADL分级,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 脑脊液充分引流可使病人较早恢复意识,对远期预后改善明显.

  • 深圳地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胡诗雨;任力杰;韩漫夫;王洋;李维平

    目的 探讨深圳地区不同年龄、性别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以4968例40岁以上深圳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按照不同年龄段及性别分组,统计不同年龄段、性别中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比例,比较颈动脉粥样硬化组与颈动脉正常组的脑梗死发生情况.结果 男性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总体高于女性(P<0.01),但此差异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60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P<0.05);颈动脉硬化病人脑梗死发生率高于颈动脉正常组(P<0.01).结论 不同年龄、性别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不同,年龄对女性的影响较大.利用颈动脉超声检查及早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并进行合理干预,有利于降低脑梗死发生率.

  • 颈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与脑梗死相关性分析

    作者:任力杰;李维平;韩漫夫;胡诗雨

    目的 探讨颈动脉狭窄程度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 以2013年1月-4月深圳市梅林一村等六个社区中自愿参加脑卒中筛查的4968例40岁以上常住户籍居民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分为颈动脉轻度狭窄合并不稳定性斑块组,颈动脉中度狭窄合并稳定性斑块组,颈动脉中度狭窄合并不稳定性斑块组与颈动脉重度狭窄合并稳定性斑块,比较各组间既往10年脑梗死发生情况.结果 颈动脉中度狭窄合并不稳定斑块组脑梗死发生率高于颈动脉轻度狭窄合并不稳定斑块组及颈动脉中度狭窄合并稳定斑块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余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颈动脉狭窄程度及动脉粥样硬化的不稳定均为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并且两者相辅相成,联系紧密,在脑卒中筛查工作中应联合,这两项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评判,有针对性的进行一级预防.

  • 高龄病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王先伟;陈东;万晓楠;姜晓辉;崔思福;石军伟

    目的 探讨高龄(≥75岁)病人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的围手术期处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75岁以上因颈动脉重度狭窄而行CEA的病例资料.术前均行颈部血管多普勒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等检查,证实存在颅外段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狭窄率70%~99%).评估颅内外血流交通情况和心脏功能,监控血压、血糖,术前持续服用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钙.术中采用TCD、体感诱发电位、脑电图、有创动脉血压等监测手段,保证血压平稳,严格把握转流管使用指征,尽量减少术中阻断时间,应用肝素,手术操作轻柔、保护神经.术后留置皮下引流管、压迫切口,监控血压,清除自由基,复查TCD,继续口服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钙,保持血容量充足.结果 59例病人均成功实施CEA,其中术后出现手术对侧肢体偏瘫1例,脑高灌注1例,声音嘶哑2例,低血压2例,高血压1例.术后随访3~36个月,上述并发症均逐渐好转,均未出现术侧颈动脉再狭窄.结论 对高龄病人施行CEA,应在围手术期进行严密评估与监测,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对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 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的临床路径管理

    作者:王征;丹金秀;凌锋;宋刚;王亚冰;高鹏;马妍;焦力群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治疗颈动脉狭窄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73例因颈动脉狭窄实施CEA的病例资料,依据是否纳入临床路径分为临床路径组(n=126)和非临床路径组(n=147),对比两组在临床质量管理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在治疗效果及病人评价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临床路径组医疗效率显著高于非临床路径组(住院天数分别为8.3 d,10.5 d);临床路径组总费用显著低于非临床路径组.在院内感染和抗菌药物方面,非临床路径组中有接近三分之一常规使用抗菌药物,但在临床路径管理下,仅1例冈特殊情况而使用抗生素.结论 CEA确实非常适合采用临床路径管理,确保了医疗质量,增加临床医疗的规范性和工作效率.

  • 合并颅内外大动脉狭窄对超急性期脑梗死静脉溶栓的影响

    作者:赵振国;白青科;杨娟;隋海晶;谢秀海;文峰;陈恩龙;钱帮伟;陈娟

    目的 探讨是否合并大动脉狭窄对多模式MRI指导的超急性期脑梗死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发病12h内头颅CT阴性且多模式MRI筛选符合超急性期脑梗死溶栓标准的198例脑梗死病人,给予rt-PA (0.9 mg/kg)静脉溶栓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cl指数(BI)及90 d改良Rankin评分(mRS),评定溶栓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结果 颅内外大动脉狭窄67例,溶栓治疗后7d和90 d NIHSS评分预后良好分别为42例(62.7%)和45例(67.2%);大动脉无狭窄131例,7d和90 d NIHSS评分疗效良好分别为79例(60.3%)和105例(80.2%),两组溶栓后7d预后良好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均为90 d优于7d时间点(P <0.05);90 dNIHSS评分、BI指数及mRS评分良好率无狭窄组均优于狭窄组(P<0.01).结论 MRI指导的颅内外大动脉狭窄与无颅内外大动脉狭窄的超急性期脑梗死静脉溶栓均安全有效,但合并大动脉狭窄病例90 d预后较无狭窄病例差.

  • 颅内压监测下持续腰大池引流在进展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中的价值

    作者:库洪彬

    目的 探讨颅内压监测下持续腰大池引流在进展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SH)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进展型TSH 18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95例,在硬膜下积液钻孔引流的同时给予颅内压监测下腰大池持续引流;对照组92例,仅行钻孔引流术.对比两组术后硬膜下积液复发率.结果 实验组硬膜下积液术后复发率4.2% (4/95),对照组硬膜下积液术后复发率30.4% (28/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压监测下持续腰大池引流可明显降低进展型TSH的术后复发率.

  • 沿皮纹横切口与经胸锁乳突肌前缘斜切口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作者:柏骏;曲乐丰;职康康;高志伟;邹思力;吴永发;王亮;金杰

    目的 评价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沿皮纹横切口的临床疗效及美观性.方法 将2010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200例颈动脉狭窄病人随机分为沿皮纹横切口组(横切口组)和经胸锁乳突肌前缘斜切口组(斜切口组),每组100例.比较手术操作及疗效,评估不同切口美观性及病人满意度.结果 两组病例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包括手术时间、颈动脉阻断时间、切口长度、围手术期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P>0.05).随访3、6、12个月,切口严重麻木在横切口组为34.0%、20.2%、16.0%,斜切口组为46.3%、33.7%、27.4%.切口满意度在横切口组为83.0%、87.2%、88.3%,斜切口组为33.7%、28.4%、25.3%.结论 沿皮纹横切口可安全、有效施行各种术式CEA,术后皮肤麻木、切口美观性和满意度优于经胸锁乳突肌前缘斜切口.但其对高颈动脉分叉者的显露和切口延长不如后者.

  • 原发耐药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的建立

    作者:李文斌;石蕊;康勋;李守巍;陈静

    目的 通过原代培养胶质母细胞瘤(GBM)和体外替莫唑胺敏感性实验,建立原发耐药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模型.方法 对术后病理确诊为GBM的3例脑组织通过酶消化法行原代培养,分别为GBM1、GBM2和GBM3;并与U87细胞进行对比.绘制4株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分析4株细胞的增殖周期.MTS法检测8个浓度替莫唑胺对4株细胞生长的抑制率,Annexin-V-FITC/PI(磷脂结合蛋白)检测替莫唑胺作用后细胞凋亡率.结果 4株细胞均具备肿瘤细胞的典型特点.不同浓度替莫唑胺对GBM3细胞抑制率明显低于其他3株细胞.GBM3细胞株的凋亡率明显低于其他3株细胞.结论 本研究成功培育3株原代胶质瘤细胞株并成功建立替莫唑胺原发耐药细胞株1株.

  • 姜黄素通过Hedgehog信号通路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

    作者:窦志金;杜文众;刘幸;孙颖;谢彩玲;明键光;陈辉;蒋传路

    目的 探讨姜黄素通过Hedgehog信号通路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毒性检测方法检测姜黄素对不同种胶质瘤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通过实时定量PCR、Western-blotting分析和免疫荧光检测姜黄素对Hedgehog信号通路中重要成分(Shh、Smo、GLI1)表达的影响;采用MTT实验、细胞集落形成实验观察姜黄素对胶质瘤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 随姜黄素浓度增加,姜黄素对胶质瘤细胞系的细胞毒性作用增强.姜黄素作用于胶质瘤细胞后,Hedgehog信号(Shh、Smo、GLI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姜黄素抑制GLI1转移进入细胞核同时减少其受体集聚.姜黄素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及细胞集落形成,并显示出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结论 姜黄素通过下调Hedgehog信号通路中的重要成分(Shh、Smo、GLI1)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

  • 内镜经鼻入路至岩斜区的解剖研究

    作者:阳昊;刘卫平;汪凯;罗强;魏礼洲

    目的 了解经鼻入路到达岩斜区的解剖标志及相对关系.方法 4例(8侧)经甲醛固定的完整成人尸头固定于头架,将内镜插入鼻腔,模拟经鼻入路到达岩斜区手术.结果 测量同侧鼻孔鼻小柱到Meckle腔距离为(73.10±2.67)mm,角度为(12.65±2.16)°;对侧鼻孔鼻小柱到Meckle腔距离为(77.90±3.40)mm,角度为(18.80±0.80)°.同侧鼻孔鼻小柱到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前曲段距离(75.80±3.19)mm,前曲段与中线结构的距离(9.10±1.20)mm.结论 岩斜区有众多解剖标志及重要结构如颈内动脉等,了解及熟悉该区域的显微解剖对手术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 家族性面肌痉挛

    作者:窦宁宁

    面肌痉挛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表现为单侧面部阵发性、不自主抽搐发作,而家族性面肌痉挛报道罕见,其临床表现、发病特点、起病年龄等均与散发病人存在差异,迄今世界范围内报道20个家系,其发病机制及遗传模式尚不明确.本文复习了相关文献,对其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原则、遗传模式等展开综述.

  • 计算机立体定向系统与神经内镜结合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强京灵;师蔚;吴生贵

    神经内镜技术与其他新技术结合,使一些神经外科手术更精确,更安全.尤其是辅助立体定向技术或神经导航技术,能处理常规手术难以达到的部位,对脑深部或中线病灶手术更适合.虽然神经导航更简捷,但设备成本高,经费投入较大,很难普及.在应用计算机无框架立体定向技术进行单纯活检术时,可使用神经内镜预防穿刺道出血,而使用神经内镜进行脑深部病灶操作时,立体定向技术可保证内镜一次性准确到达病灶部位并进行操作.总之,二者技术的相结合,在神经外科临床中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

  • 椎管内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1例

    作者:张入丹;蒋敏;耿保伟;余政;王剑波;田劲;邓超

    1 病历摘要 男,43岁;因胸背部疼痛伴左下肢麻木疼痛1个月余,加重伴双下肢无力1d入院.病人呈强迫端坐位,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增大;T4~T8椎棘突压叩痛(+),剑突平面以下痛觉消失,左下肢肌力Ⅰ级,右下肢肌力Ⅱ级;腹部膨隆,尿储留,4d未解大便,1d未解小便.

  • 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顽固性口吃合并精神障碍1例

    作者:张时真;王伟;李鹏;张欣杰;杨森;龚飞龙

    1 病历摘要 男性,30岁;因“口吃23年,情绪低落、焦虑10年”就医.病人7岁出现轻微口吃,未予重视.10年前,因与同学之间矛盾,出现抑郁、焦虑症状,随后口吃加重,发展为顽固性,且伴身体不自主抽动.6年前于华西医院精神科诊断为抑郁症、焦虑症.经正规药物及心理治疗,病人精神症状明显缓解,但口吃无改善.

  • 50例脊髓肿瘤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

    作者:樊丽萍;吕凤玲

    1 对象与方法 随机选取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5月-2013年5月50例脊髓肿瘤术后病人进行疼痛护理干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26~55岁.本组病人均在全麻下行脊髓肿瘤切除术,其中颈髓肿瘤切除术20例,腰椎肿瘤切除术30例.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