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Neurosurgery 중국미침습신경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8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122X
  • 国内刊号: 44-145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217
  • 曾用名: 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王伟民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神经皮肤黑变病合并部分性癫疒间

    作者:袁冠前;高丹丹;林军;韩松;丁邵峰;谭俊;蒋为;梁国标

    目的:讨论神经皮肤黑变病(NCM)合并部分性癫疒间的手术治疗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NCM合并癫疒间病人的临床资料。皮质电极监测后,行颞极及颞叶新皮质部分切除术。结果术后脑组织病理提示:颞极见大量黑色素细胞,原发性脑膜黑色素细胞增生症。皮肤病理提示复合性色素痣。术后10个月无癫疒间发作。Engel分级Ⅰ级。结论 NCM是癫疒间的罕见原因,但手术治疗效果满意。致疒间灶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的特点与血管内治疗

    作者:李志清;梁国标;王晓刚;高旭;张海峰;于春泳;赵明利;许晓川;陈忠志;赖杰宇

    目的:总结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aneurysms,PICAA)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并探讨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操作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PICAA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死亡1例,36例存活病人中9例行微弹簧圈栓塞术,12例行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15例行Onyx栓塞术。结果术后恢复良好34例(GOS>5分),1例留有吞咽困难,1例残留小脑性共济失调。2例因脑积水行侧脑室外引流。随访36例,时间3个月~5年,无再出血。27例复查DSA,复发1例。结论 PICAA造成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典型的影像和临床表现。早期行DSA检查和血管内治疗,疗效满意。

  • 破裂动脉瘤术中脑室穿刺留置外引流的技术探讨

    作者:王晓刚;梁国标;梁勇

    目的:总结破裂动脉瘤病人术中脑室穿刺置管外引流技术的具体操作方法,对穿刺点的选择及穿刺置管的技术要点进行技术总结及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开颅夹闭的60例破裂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术中行脑室穿刺外引流术,采用paine点穿刺20例,改良paine点穿刺20例,脑沟回定位法20例。结果除1例脑室狭小病人穿刺失败外,59例病人术中脑组织塌陷良好,其中1例术后复查出现脑室内出血,经引流后恢复良好。结论 paine点穿刺、改良paine点穿刺、脑沟回定位法均能准确穿刺到侧脑室,为动脉瘤夹闭提供操作空间,改良paine点穿刺法为简单实用。

  • 丘脑底核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

    作者:陶英群;王莹;梁国标;许峰;闻亮;李智勇;张右迁;高丹丹;李晓明

    目的:评估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STN-DBS)对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STN-DBS手术治疗的32例帕金森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在术前、术后3个月分别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随访评估、心理状况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脉冲发生器开启后,32例病人的UPDRS日常活动和运动功能在“关”状态,平均改善率为51.7%和60.9%;在“开”状态下,平均改善率21.4%和22.3%。20例病人术前SDS评分>50分,其SCL-90的抑郁、焦虑、躯体化、人际敏感、敌对、恐怖和偏执7个因子显著高于中国常模(P<0.05)。术前与术后SCL-90抑郁、躯体化、恐怖、焦虑、精神病性因子有显著性差异(P<0.05),人际敏感、偏执、敌对和强迫等因子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TN-DBS可以改善帕金森病病人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还可以明显改善帕金森病伴抑郁病人的心理状况,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颅内大型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长期随访

    作者:李志清;梁国标;王晓刚;高旭;于春泳;张海峰;赵明利;许晓川;陈忠志;赖杰宇

    目的:总结颅内大型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治疗策略、操作技巧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血管内治疗的189例颅内大型和巨大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闭塞载瘤动脉15例,单纯应用弹簧圈栓塞治疗27例,应用球囊辅助栓塞治疗48例,应用颅内自膨式辅助栓塞治疗99例。结果189例病人共行手术247次,动脉瘤首次治疗致密栓塞133例,次全栓塞35例,部分栓塞21例。其中47例病人行分期栓塞治疗。术后7例出现血栓栓塞症状,死亡1例,偏瘫4例,其余病人恢复良好。随访16个月~5年,所有病人无再出血。结论血管内治疗颅内大型和巨大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合理运用辅助手段可有助于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

  • 血管内治疗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14例

    作者:张扬;高歌;晁迎九;陈昱;魏建军;顾大群;余舰;牛朝诗;傅先明;汪业汉

    目的: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疗效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血管内栓塞治疗14例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术前均经DSA检查证实为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Hunt-HessⅠ~Ⅱ级8例,Ⅲ~Ⅳ级5例,未破裂动脉瘤1例。单纯栓塞6例,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1例,双微导管栓塞2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4例。支架导管无法到位终止手术1例。结果8例完全栓塞,4例近全栓塞,2例部分栓塞,术中无动脉瘤破裂病例。GOS示恢复良好11例;轻度病残,但生活能自理2例。13例随访6~40个月,无术后再出血病例。结论对于大多数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眶上经额纹锁孔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

    作者:于春泳;梁国标;高旭;陈军;张海峰;李靖远;崔宝川;许晓川;魏学忠

    目的:探讨眶上经额纹锁孔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手术技巧和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共79个前循环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眶上经额纹锁孔开颅,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动脉瘤夹闭。结果73例全部夹闭,恢复良好70例(95.9%),病残3例(4.1%)。术后1周头部CTA复查:动脉瘤消失,载瘤动脉通畅,动脉瘤夹固定良好。41例于术后3~6个月进行随访,未见复发。结论眶上经额纹锁孔手术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微创治疗技术,减少手术创伤及并发症,恰当的选择适应证和手术时机以及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是关键。

  • 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动脉瘤血管内治疗

    作者:赵庆顺;崔连旭;钟伟健;谭宝东;董安石;陆大鸿

    目的:探讨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3例应用微弹簧圈栓塞治疗,1例应用Onyx液态胶栓塞治疗。结果4例病人手术效果满意,随访1年,3例行造影复查动脉瘤均无复发,2例恢复良好,1例遗留共济失调症状。余1例持续植物生存状态。结论应用微弹簧栓塞载瘤动脉的方法治疗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动脉瘤是可行的,Onyx液态胶栓塞载瘤动脉可引起继发小脑梗死。

  • 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治疗鞍区肿瘤

    作者:冯思哲;魏学忠;韩松;董连生;李航;梁国标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方法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鞍区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垂体腺瘤26例(其中无功能垂体腺瘤6例、泌乳素瘤16例、垂体生长激素腺瘤4例),拉克囊肿1例,胆脂瘤1例,脑膜瘤1例,颅咽管瘤1例。采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27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3例发生脑脊液鼻漏,经腰大池持续引流后痊愈。无死亡病例。随访3~6个月,病人恢复良好。结论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治疗鞍区肿瘤,较单纯的显微镜手术治疗创伤更小,肿瘤全切率更高。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60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晓刚;于春勇;李志清;高旭;张海峰;赵明利;李创忠;吴东阳;梁国标

    目的:总结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治疗有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应用CEA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病人的临床资料,探讨手术适应证、疗效及手术并发症的预防。结果手术效果良好57例,术区血肿行再次手术清除1例,对侧脑梗死偏瘫1例。1例死于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随访6个月复查CTA,5例出现再狭窄。结论 CEA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一种简单、安全的方法,个体化围手术期处理可以降低高危病人的病死率。

  • 胶质瘤中miR-410靶向作用于MET的初步研究

    作者:张俊和;张军;杨东波;李洋;明键光;韩煊烨;蒋传路

    目的:探讨miR-410在胶质瘤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50例人胶质瘤标本以及胶质母细胞瘤U251和U87细胞系。采用miRanda靶基因预测软件对miR-410的靶基因预测分析,初步判断其与MET基因的相关性;利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人脑胶质瘤标本中miR-410和MET的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410对MET的靶向作用;Western blot检测miR-410模拟物转染肿瘤细胞后MET蛋白的变化。结果经miRanda靶基因分析:MET mRNA的3'非编码区(3' UTR)与miR-410的种子序列存在理论上的互补匹配序列。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肿瘤标本中miR-410和MET具有负相关性(r=ˉ0.69783,P<0.001)。荧光素酶实验进一步证实胶质母细胞瘤中MET基因是miR-410的直接靶点。肿瘤细胞转染miR-410模拟物后对MET蛋白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在胶质瘤细胞中miR-410靶向作用MET,可能是胶质瘤治疗的新靶点。

  • 颅脑损伤大鼠皮质HIF-1α和GLUT-3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武孝刚;刘家传;王金标;杨艳艳;周治民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大鼠皮质脑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葡萄糖转运蛋白-3(GLUT-3)的表达变化,并进行相关性研究。方法10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2)和实验组(n=96)。实验组采用自由落体打击法建立大鼠颅脑损伤模型,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分别采用RT-PCR及免疫组化检测伤后1、4、8、12 h及1、3、7、14 d挫伤灶周围HIF-1α和GLUT-3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RT-PCR结果显示:实验组 HIF-1α和 GLUT-3 mRNA在伤后4 h升高,12 h达高峰,7 d基本正常;伤后4 h~3 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实验组HIF-1α和GLUT-3蛋白在伤后4 h表达升高,1 d达高峰,7 d降至正常水平;伤后4 h~3 d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HIF-1α与GLUT-3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呈正相关(r=0.894,P<0.05;r=0.921,P<0.05)。结论 TBI后脑组织HIF-1αmRNA及蛋白的表达上调,可能介导GLUT-3的表达增加,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特邀审稿人名单

    作者:

    关键词:
  •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稿约

    作者:

    关键词:
  •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第五届学术委员会、编辑委员会委员名单

    作者:

    关键词:
  • 垂体腺瘤的侵袭性与解剖学基础

    作者:位振清;姚勇;邓侃;冯铭;王剑新;肖健齐;焦永辉;孙博文;左赋兴;孙健(综述);王任直(审校)

    侵袭性垂体腺瘤(IPA)因其侵袭性生长,手术全切率低,复发率高,治疗非常困难,其主要依靠影像学、术中所见和术后病理。三者所采用的标准不同,诊断差异性很大。蝶窦的气化程度、鞍膈的坚厚程度和鞍膈孔的大小、海绵窦内侧壁先天缺如或缺损等因素都会影响垂体腺瘤的生长,因此,解剖结构是垂体腺瘤侵袭性生长的解剖学基础。

  • 垂体脓肿的诊治进展

    作者:周雪(综述);黄惠彬(审校)

    垂体脓肿是一种颅内感染性疾病,临床误诊率高,需结合临床症状与其他垂体占位性病变仔细辨别。目前认为经蝶入路手术、联合应用抗生素及激素替代是治疗的关键,而近鼻内镜下清除垂体脓肿也逐渐应用于临床。本文从垂体脓肿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作一综述。

  • 小脑脑桥裂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治疗面肌痉挛合并耳鸣2例

    作者:郑鲁;郑瑛;刘博;王兴克;姚智强;楚燕飞;刘华;李雅斌

    1病历摘要病例1:女,49岁。因右侧面部发作性不自主抽搐伴双侧耳鸣6年余,加重6个月入院。耳鸣为机器样隆隆声,持续性。MRI显示小脑前下动脉分支与面神经、前庭蜗神经伴行。经小脑脑桥裂上、下支入路行显微血管减压[1],术中情况见图1。术后面肌抽搐与右侧耳鸣均立即消失,左侧耳鸣无变化。随访5个月无复发。病例2:女,35岁。因右侧面部发作性不自主抽搐伴右侧耳鸣3年,加重2个月入院。耳鸣呈擂鼓样,与抽搐基本同步。术前MRI 显示:小脑前下动脉分支与面神经、前庭蜗神经伴行。经小脑脑桥裂上、下支入路行显微血管减压,术后面肌痉挛及耳鸣均消失,病人随访6个月无复发。2讨论责任血管压迫前庭蜗神经可导致耳鸣,具有规律的搏动性特征,类似于机器或飞机引擎发出的声音,或是一种包含多种声调变化的嗡嗡的噪音。本组病人符合该特点,磁共振检查也提示有血管压迫,术中打开小脑脑桥裂上、下支,发现前庭蜗神经上内侧和面神经中枢髓鞘段均有责任血管压迫,减压后耳鸣及面肌痉挛均消失,说明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耳鸣是确切的。但由于对血管压迫导致的耳鸣认识不足,担心效果不良或出现新的并发症,国内外均很少单独手术治疗耳鸣[2]。在取得进一步经验的基础上,有必要开展针对耳鸣的显微血管减压手术。

  • 椎管内巨大脂肪瘤2例

    作者:王鹤;郑兆聪;魏梁锋;田君

    目的:总结椎管内巨大脂肪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椎管内巨大脂肪瘤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后正中入路行椎管内肿瘤切除术。结果2例肿瘤次全切,病理检查均为脂肪瘤。术后1个月、3个月进行随访,病人恢复良好。结论椎管内脂肪瘤手术全切难度较大,以脊髓减压为目的行次全切手术可收获良好的短期预后。

  • 中期妊娠垂体泌乳素腺瘤伴垂体卒中1例

    作者:安懿婷;幸兵

    1病历摘要女,35岁;妊娠28周,以视力下降及视野缺损20 d入院。查体视力:左/右0.08/0.08,双眼视野近全盲。鞍区MRI平扫见类圆形等T1、长T2信号影,大小约2.0 cm ×1.8 cm,视交叉受压上抬(图1)。血清泌乳素173.49 ng/mL,其余垂体前叶激素水平正常。术前经麻醉科、产科会诊,在全麻下行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术中见鞍内为红褐色陈旧血性液体,瘤壁四周为混杂有含铁血黄素样组织的质地较软的灰白色肿瘤。术后病理诊断为垂体腺瘤,生长活跃,泌乳素(+),Ki-67指数4%,P53(+)。术后3d病人视力、视野即出现明显好转。术后3个月随访病人恢复良好,顺产一健康男婴。

  • 积极稳妥地开展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管内治疗

    作者:梁国标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脑血管病发病率仍在增加,其病死率和病残率极高,造成极大的社会负担。我国每年有150~200万新发病例,其中约85%是缺血性卒中。我国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规范化救治方面起步较晚,与欧美国家差距很大,许多病人错失治疗良机。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同道对这个问题给予重视,各地区各大医院相继成立脑血管病救治“绿色通道”和“卒中单元”,使更多的病人从中受益。

  • 内镜与微创脊柱技术国际研讨会会议通知

    作者:

    关键词:
  • 《神经外科手术彩色图解》出版

    作者: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王汉东教授主编的《神经外科手术彩色图解》(ISBN 978-7-5537-0807-2)一书已由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作为中华手术彩色全解丛书之一,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由我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周定标教授作序,实为一部兼具系统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神经外科专业参考书。

    关键词:
  • 第七届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癫间疒外科术前评估学习班通知

    作者:

    关键词:
  •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对著作权的要求

    作者:本刊编辑部

    作者应对来稿的真实性及科学性负责。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在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意见者,系论文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多投。按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期3个月不寄回编辑部者,按自动撤稿处理。来稿需附单位盖章的投稿证明,使用其他医院资料者需提供该医院的投稿证明。稿件一经接受刊登,有关论文的版权规定、署名问题、保密问题、内容真实性问题、文责自负等事项,第一作者需征得全部作者同意并在《著作权专有许可使用和独家代理授权书》上签名,其专有使用权即归本刊所有。本刊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等其他方式出版刊登论文,凡作者不同意者,请声明后另投他刊。未经本刊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稿件刊出后本刊付一次性稿酬(含电子与网络版稿酬),并赠当期杂志2册。述评、综述、讲座、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等文稿作者本刊赠抽印本10册。样刊、稿酬均寄发给第一位作者。

    关键词:
  • 本刊开设“时讯”、“争鸣与讨论”栏目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本刊对重大科研成果,新技术、新方法的创立及罕见病例的报道将使用“时讯”栏目,在短的时间内予以发表,确保创新成果不失时效。凡要求以“时讯”栏目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创新性的书面说明和省级查新报告。经审核同意后我刊将在收到稿件后2个月内刊出。为活跃办刊学术气氛,希望持不同学术观点的文稿能在本刊进行争鸣与讨论,使某些问题在讨论中达到共识,同时也欢迎对本刊已发表过的文稿进行追踪、讨论,提出读者的不同研究结果或看法。

    关键词:
  • 敬告作者及读者

    作者:本刊编辑部

    关键词:
  • 皮质电刺激在功能区致疒间灶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高丹丹;袁冠前;林军;韩松;丁邵峰;谭俊;蒋为;梁国标

    目的:分析皮质电刺激在功能区致疒间灶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功能区难治性癫疒间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视频脑电图及电刺激结果,确定致疒间灶与功能区之间位置关系,术中保护功能区,大程度切除致疒间灶。结果手术顺利,术后2例左额叶软化灶病人术前肌力4级,术后无肌力下降;1例右枕叶皮质发育不良病人,术后视野部分缺损。随访6个月~3年,6例病人无癫疒间发作,2例病人发作减少90%。Engel分级Ⅰ~Ⅱ级。结论皮质电刺激是定位大脑功能区的金标准,应用皮质电刺激治疗功能区癫疒间可以在保留功能区的基础上大程度切除致疒间区,提高癫疒间病人生活质量,更好地控制癫疒间。

  • 重要启事

    作者:本刊编辑部

    关键词: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