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중국심혈관병구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8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301
  • 国内刊号: 11-512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0-123
  • 曾用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胡大一;万峰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Fontan术后应用波生坦对中远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尚小珂;张刚成;卢蓉;肖书娜;李丁扬;王力军;刘洋;柳梅;周红梅

    目的 探讨波生坦对Fontan术后患者中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符合条件的9例受试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波生坦治疗的方案与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治疗的方案一样,根据公斤体重使用药物剂量,每日2次.所有患者均于第2个月开始增加波生坦剂量至前1个月的2倍,服药时间>1年.在手术后的第2年,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行心脏CT检查,并进行心功能NYHA分级,检测6min步行距离(6 MWT)和肝功能(ALT).结果 2年后揭盲,两组均无死亡病例.试验组在心功能和6 MWT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年复查心脏CT,发现两组患者均存在肺部下野细小肺动-静脉瘘生成的现象,但是都未观察到粗大肺动-静脉瘘,试验组发生率(20%)虽然小于对照组(50%),但是未见统计学差异.肝功能ALT两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初步确定了波生坦在本研究中的安全性.结论 波生坦能够改善Fontan术后患者纽约心功能状况,增加6 min步行距离,但没有观察到在其他方面的获益.

  • 老年高血压患者MMP-9、脂联素及踝臂指数与肥胖的关系

    作者:楚轶;冯品;任引刚;卢少平

    目的 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脂联素(ADP)水平及踝臂指数(ABI)的变化与肥胖的关系.方法 将入选的高血压患者分为高血压肥胖组和单纯高血压组,正常血压者分为单纯肥胖组和正常对照组.四组均采用ELISA法测定MMP-9及ADP,并测量ABI.比较四组MMP-9、ADP和ABI水平.结果 ①单纯高血压组、单纯肥胖组、高血压肥胖组的BMI、LDL-C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肥胖组的FPG、SBP、DBP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肥胖组的SBP、DBP、FPG较单纯肥胖组增高(P<0.05);单纯肥胖组、高血压肥胖组的BMI、TG、TC、LDL-C较单纯高血压组增高(P<0.05).②对照组、单纯高血压组、单纯肥胖组和高血压肥胖组MMP-9、ADP及ABI依次增高或降低,且单纯高血压组、单纯肥胖组、高血压肥胖组和对照组比较,单纯肥胖组、高血压肥胖组和单纯高血压组比较,高血压肥胖组和单纯肥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MMP-9与SBP、LDL呈正相关,ADP与SBP、DBP、BMI呈负相关,ABI与SBP、DBP、TG呈负相关.结论 MMP-9、ADP、ABI在高血压、肥胖及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有重要意义,对临床疾病评估有一定指导意义.

  • 116例微创心脏外科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作者:张韫佼;梅举;朱家全;苏枫;许喜乐;黄雅筠;刘浩

    目的 探讨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管理方法和经验.方法 自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间,我院心胸外科共开展116例右胸前外侧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其中男性71例、女性45例,年龄13~72(40.6±14.2)岁,体重35~85(50.5±10.8)kg.手术方式包括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二尖瓣成形/置换术、主动脉瓣置换术、三尖瓣成形术、左房/右房黏液瘤摘除术.所有患者均为右胸前外侧小切口进行手术,采用股动脉插管灌注,食管超声引导下的二极股静脉进行插管引流,如有必要可加用上腔静脉插管.其他病例则采用同侧股动脉、股静脉、上腔静脉或右侧颈内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除心脏不停跳的术式外,升主动脉顺行灌注4∶1冷含血停搏液进行心肌保护.浅低温,中高流量灌注.全组病例都应用负压辅助静脉引流装置(VAVD)和常规超滤.体外循环结束后,股动脉插管处重建,颈内静脉压迫止血.结果 全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体外循环转流时间31~158(82.3±31.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6~96(48.1±19.8)min,超滤量1100~3500 ml.除47例不停跳手术外,其余患者中56例心脏自动复跳,自动复跳率81.2%.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3~16(4.5±1.4)h,胸腔引流量90~550(160±65)ml,术后住院时间6~21(9.1±2.7)d.88例患者(75.9%)住院期间未输血.115例痊愈出院,1例死于术后感染引起的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0.86%.结论 各种外周插管建立的体外循环、VAVD技术的应用、适宜的灌注流量和灌注压力、良好的心肌保护、综合全面的体外循环管理为微创心脏手术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实用性强,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方案优化在脑梗死后遗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冯艳华;王如然;丁文涛;张蕊;高妍彦;常丽英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方案优化在脑梗死后遗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脑梗死后遗症患者14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积极的肢体功能锻炼与针灸干预.持续干预4周.结果 干预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有效治疗率分别达到82.9%和95.7%,治疗组的有效率经过卡方检验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眩晕和不稳程度评分分别为(6.00±1.00)分和(5.99±1.1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治疗组的眩晕和不稳程度评分[(0.89±0.1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55±0.42)分](P<0.05).两组干预后的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评分都明显高于干预前,同时干预后治疗组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在干预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对脑梗死后遗症应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方案优化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的恢复,安全性好,可提高预后疗效.

  • 托伐普坦对急性心衰患者的疗效评价

    作者:陈鑫;王上;高玲;吉文庆

    目的 评价托伐普坦对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脑钠肽(BNP)等心衰标记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心衰患者50例,心功能分级Ⅲ级或Ⅳ级(NYHA分级).检测hs-CRP、BNP水平,心脏彩超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5例,两组均予标准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托伐普坦.在接受托伐普坦治疗7d后,两组再检测hs-CRP、BNP和LVEF、LVEDD.结果 两组心功能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96%比76%,P<0.01);两组心脏彩超测定LVEDD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57.8±5.1)mm比(60.5±4.1)mm,P<0.05],LVEF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41.0±5.6)%比(37.4±4.5)%,P<0.05];两组治疗后hs-CRP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显著[(4.81±1.57)mg/L比(5.32±1.43)mg/L,P<0.05];两组治疗后BNP显著下降,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显著[(316±146)pg/ml比(512±116)pg/ml,P<0.05].结论 托伐普坦治疗终末期心衰疗效肯定,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急性心衰患者C反应蛋白和BNP水平,改善左室功能,可作为急性心衰的治疗药物.

  • 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王亚芬;郭薇;白凤芝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分别于入院时及出院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价,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问卷(SAQ)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采用自行设计的冠心病疾病认知水平量表对两组患者疾病认知水平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HAMA、HAMD评分分别为10.91 ±2.82和9.31±4.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31±3.81和13.26±7.84 (P<0.05).观察组干预后心绞痛稳定性、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程度、疾病认知程度、治疗满意度等评分分别为60.12±4.36、68.02±3.98、61.28±5.12、67.89±4.36和65.38±5.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36±5.46、73.98±4.58、68.47±3.45、72.58±5.89和73.92±6.21(P<0.05).观察组干预后合理饮食、合理作息、运动锻炼、情绪控制、遵医用药等知识评分分别为5.36±1.02、5.78±1.15、5.98±1.23、5.53±1.39和5.48±1.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5±0.98、3.28±0.78、3.32±0.89、3.45±1.02和3.56±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护理路径能有效改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TR Band和YM-RAO-1229压迫止血器在经桡动脉介入术后的止血效果比较

    作者:龚东;马英东;李凌;韩春丽;吴关玲;陈剑

    目的 比较TR Band和YM-RAO-1229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在经桡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止血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优缺点.方法 纳入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240例,随机分成2组,其中120例采用TR Band压迫止血器,120例采用YM-RAO-1229桡动脉压迫止血器.观察两组术后止血效果,比较局部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种方法术后均能成功止血.两组在出血及桡动脉闭塞方面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3.3%比4.2%,P>0.05;1.7%比1.7%,P>0.05);YM-RAO-1229压迫止血器组的肢体远端肿胀、皮肤破损发生率低于TR Band压迫止血器组(8.3%比18.3%,P<0.01;2.5%比6.7%,P<0.05).结论 两种压迫器均安全和有效,但YM-RAO-1229压迫止血器因对周围组织压迫和皮肤损伤更小,患者感觉更为舒适.

  • 应用舒适护理在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林小洁;吴玉萍;张敬文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舒适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恶心呕吐、下肢麻木、腰酸背痛等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用药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对照组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用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用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40,P<0.01).结论 对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患者施行舒适护理,比普通常规护理更能提高临床疗效.

  • 再次人工瓣膜置换69例临床分析

    作者:修宗谊;谷天祥;章志伟;张光伟;喻磊;姜大庆

    目的 探讨再次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佳方法及安全性.方法 2006年5月至2014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住院再次心脏瓣膜手术患者69例,置换二尖瓣瓣膜31个,修复17个;置换主动脉瓣15个,修复10个;三尖瓣置换3个.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22例、Ⅲ级31例、Ⅳ级16例.结果 住院期间死亡5例,死亡率7.25%(5/69).术后随访49例(随访率76.56%),随访时间7个月至8年.随访中再手术6例,死亡7例.存活42例,心功能Ⅲ级1例、Ⅱ级12例,余心功能正常.结论 对瓣膜置换术后任何原因导致的重度瓣膜功能障碍,早期诊断、及时采取正确的手术方法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外科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是提高术后生存质量的关键.

  • 右心室不同起搏位点对QRS波群间期的影响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研究

    作者:刘海;任勇

    目的 观察右心室不同起搏位点对QRS波群间期的影响,并分析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行间隔部起搏双腔起搏器植入的50例患者作为A组,从我院既往行心尖部起搏双腔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中选择性别、年龄、病情等与之匹配的100例患者作为B组,采用1∶2配对研究,分析两种起搏位点对QRS波群的影响,并比较两组随访1年时的心排血量(C0)、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BNP的变化.结果 A、B两组在年龄、性别、疾病构成、起搏器类型、基础QRS波宽度等方面无明显差别.术后A组的QRS波宽度明显比B组短[(150.93±20.71)ms比(182.22±18.00)ms,P<0.05];术前A、B两组的CO、SV、EF、LVEDD及BNP无明显差别,而随访1年时A组的CO、SV、EF明显高于B组[CO(3.63±0.09) L/min比(3.13±0.07)L/min,SV (68.83±3.99)ml比(60.65±3.53)ml,EF(60.57±3.28)%比(53.50±3.79)%],而A组的BNP水平及LVEDD明显低于B组[BNP(56.13± 18.36)pg/ml比(77.02±16.15)pg/ml,LVEDD(43.68±5.17)mm比(46.13±3.07)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QRS波时限明显低于心尖部起搏组,并且间隔部起搏可获得更好的血流动力学预后.

  •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Meta分析

    作者:平海芹;杨波;邱爽;周三凤;王慧

    目的 评价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2000年至2015年1月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收集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名评价者独立选择试验、提取资料,交叉核对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项研究,582例患者.结果显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显著优于常规治疗对照组(RR=4.83,95%CI 2.72~8.58,P<0.01);联用美托洛尔可增加射血分数(LVEF)(WMD=7.11,95%CI 6.44~7.77,P<0.01);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WMD=-4.89.95%CI-5.58~-4.19,P<0.01);降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WMD =-3.68,95%CI-4.59~-2.78,P<0.01);降低BNP(WMD=-211.58,95% CI-222.71~-200.45,P<0.01).结论 现有证据显示,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指标.因纳入研究较少,样本量小,且质量不高,故仍需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 Stanford B型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腔内治疗32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淑珍;单鸿伟;刘志平;朱宪明;王坚;李育敏;李伟

    目的 总结Stanford B型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腔内治疗的手术时机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共32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性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4例,合并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2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术.结果 除1例(3%)患者术后3个月死亡,1例(3%)患者支架远端出现假性动脉瘤二次行支架植入术外,其余患者术后1、3、6、12个月及之后每年均行CTA复查,效果好.结论 对于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案.单发型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早期采取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效果佳;伴发主动脉内壁间血肿的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患者应控制血压、心率,治疗2周,复查CTA血肿吸收后,再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效果更佳.

  • 经胸超声心动图术中监测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消融术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作者:吴洋;马小静;何亚峰;余正春;袁媛;吴春霞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术中监测对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消融术(PTSMA)治疗有症状的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在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下对39例HOCM患者行心肌造影(MCE),超声定位及矫正与肥厚梗阻靶区域相匹配的拟消融靶血管,测量心脏PTSMA术前及术后各参数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2例(5%)HOCM患者未找到匹配的间隔支血管,37例(95%)找到与梗阻区域相匹配的靶血管支并成功行PTSMA.舒张期室间隔厚度术前(2.12±0.32)mm,术后(2.05±0.31)mm;收缩期左室流出道内径术前(1.19±0.39)mm,术后(1.41±0.38)mm;超声测量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术前(70.01±40.30)mm Hg,术后(29.00± 16.99)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VOTPG超声及导管测量术前及术后均有较好相关性,术前r=0.505,术后r=0.501,P<0.01.37例患者术前均伴不同程度的SAM运动,术后SAM运动均消失.二尖瓣反流程度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未发现室间隔穿孔、心包填塞、室间隔及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等并发症.结论 经胸超声心动图的术中监测对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消融术靶血管的选择具有重大作用,并可实时动态观察消融术中心脏各参数变化,使患者既能获得治疗上的大收益又能降低医疗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米力农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对患者心功能及BNP水平的影响分析

    作者:郑炜华

    目的 探讨正性肌力药米力农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对患者心功能及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2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16例)和对照组(10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米力农、硝酸异山梨酯片.观察两组临床总有效率、BNP、超声心动图指标及安全性.结果 ①对照组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5.9%(82/108)和93.1%(108/1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28,P<0.05).②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BNP水平、CI、CO、LVEF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9%(8/116)和5.6%(6/108),两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x2=0.086,P>0.05).结论 米力农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可以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BNP及心电解质水平,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慢性肾脏病伴代谢综合征患者大动脉僵硬度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曾靖;张烈元;李然;黄永莲;陈伯钧

    目的 观察慢性肾脏病伴代谢综合征患者大动脉僵硬度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选择伴有代谢综合征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共247例,观察及记录其年龄、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测定患者颈-股脉搏波速度(CF-PWV),加以分级并进行分析.结果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SBP、PP和HDL-C是影响患者CF-PWV的独立因素,所建立回归方程为CF-PWV(m/s)=2.981 +0.025年龄(岁)+0.032SBP(mm Hg)+0.044PP(mm Hg)+0.230HDL-C(mmol/L),各偏回归系数P<0.05.结论 伴代谢综合征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存在血管硬化的比例明显,CF-PWV与患者年龄、SBP、PP、HDL-C等具有相关性,提示相关客观指标可作为血管硬化程度评价依据.通过一定程度干预血压、血脂等相关因素可能对预防或延缓慢性肾脏病伴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管硬化起作用.

  • 窦房结病与房颤之间发病的关系

    作者:赵楠楠;杨水祥

    窦房结病变(SND)和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实践中的两大难点.过去一项包含100例SND患者的研究表明,有高达53%的AF发生率.近年来的研究提示,这两种常见心律失常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本文回顾了这方面的进展.

  •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作者:刘相应;唐良秋;徐新;张社兵

    近年来,对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的研究在不断深入,临床测定方法已较为成熟[1-3].H-FABP具有理想的生化标志物特性,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已有许多研究证明H-FABP的临床价值,尤其是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本文就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通过降低钙敏感性介导正常和心衰大鼠心脏的负性肌力作用

    作者:杨岚;李海清;李晓鹏;赵倩倩;吴博威;崔香丽

    目的 探讨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在正常和心衰大鼠心脏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100只(SD)大鼠(体重180~220 g)随机分成假手术组(30只)和心脏衰竭组(70只),结扎冠状动脉制成心衰模型,4周后假手术组和心衰组再随机分为β3受体激动剂BRL37344组和β3受体拮抗剂SR59230A组进行实验.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①4周、8周、12周后心衰组大鼠心质量指数HW/BW(心重/体重)和LVW/BW(左心重/体重)均明显升高(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明显增大(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短轴缩短率(LVFS)均明显减小(P<0.05).②阻断β1、β2受体给予β3受体激动剂BRL37344后,心衰组的心率(HR)、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室等容收缩期室内压大上升速率(+dp/dtmax)及左室等容舒张期室内压大下降速率(-dp/dtmax)均下降(P<0.05),左心室舒张压(LVEDP)升高(P<0.05);阻断β3受体后以上心功能检测指标明显改善.③心衰大鼠的左心室壁β3受体表达增加.④急性分离的单个心衰大鼠心肌细胞,给予BRL37344后肌小节收缩幅度(bl%peak h)、钙瞬变(F340/380)幅度均明显下降(从0.33±0.09到0.25±0.07,P=0.074),钙敏感性降低(P<0.05).结论 心衰大鼠心脏β3受体表达显著增加.阻断β1和β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情况下给予BRL37344,大鼠离体心脏功能受到抑制;心衰大鼠给予BRL37344后负性肌力作用更明显.激动β3受体使心肌细胞收缩幅度和钙瞬变幅度下降,钙敏感性降低.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张立新;师树田;聂绍平

    目的 探讨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9月就诊于我院急诊危重症中心170例急性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按照急诊护理流程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优化后的护理流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比较两组的诊疗效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分诊评估时间[(0.6±0.3)min比(2.0±0.7)min,P<0.05)]、急诊心电图时间[(3.3±2.4)min比(7.2±1.5)min,P<0.05]、急诊停留时间[9.1±2.1)min比(20.3 ±7.4)min,P<0.05)、急救时间[(41.1±7.3)min比(61.1 ±11.2)min,P<0.05]、首次医疗接触-器械时间[(77.5±3.6)min比(126.7±18.9)min,P<0.05]及患者家属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显著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诊疗效果,改善患者满意度.

  • 医学论文摘要的写作技巧

    作者:曹景颖

    医学论文是研究者发布研究成果的主要方法之一.摘要作为医学论文的组成部分,是对全文的高度概括和精确简短的陈述,也是读者快速了解论文内容的方法之一.国内外生物医学数据库收录的摘要均可免费阅读,近年来兴起的医学期刊手机客户端、电子出版等新兴媒体也均以快的速度上传论文摘要,从而凸显其时效性.可见,摘要在医学论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2014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院关于非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指南(一)

    作者:梁峰;沈珠军;方全;胡大一

    2014年美国非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临床实践指南,是2007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和非ST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治疗指南及2012更新版的完全再版.新的标题强调UA和NSTEMI的连续性.由于就诊时二者不能鉴别,故该指南统一诊治.在选择初治疗方案时,以“缺血指导策略”术语代替了旧版“早期保守治疗”的描述,更明确地传递该方法策略的病理生理学合理性.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