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 >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heumatology 중화풍습병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7480
- 国内刊号: 14-121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2-153
- 曾用名: 风湿病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栗占国
- 类 别: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HLA-B27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的构建及其在Hela细胞的转录调控研究
目的 构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luc)与HLA-B27启动子融合蛋白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观察其在Hela细胞的表达调控.方法 克隆出HLA-B27启动子序列(432 bp),构建pGL4.14/B27pro-luc融合蛋白表达载体.转染Hela细胞构建稳定转染细胞系.观察不同的细胞因子对B27转录水平的表达调控.结果 首先成功构建B27启动子-luc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然后使用此载体转染Hela细胞构建B27启动子的稳定转染Hela细胞株.应用该细胞株,发现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α、IFN-β和IFN-γ可以通过调节稳定转染的B27启动子活性显著增加B27的转录水平(P<0.05),其启动子活性比基础表达水平分别增高(1.67±0.20)倍,(1.79±0.71)倍,(2.94±0.68)倍和(1.98±0.45)倍.结论 HLA-B27启动子活性在Hela细胞中只有可调节性.细胞因子TNF-α、IFN-α、IFN-β和IFN-γ可通过调控HLA-B27启动子的活性而调节HLA-B27的表达.
-
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目的 研究艾拉莫德片(T-614)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80例活动期RA患者分别采用T-614 50 mg/d(25 mg/次,每天2次)、25 mg/d(25 mg/次,每天1次)和安慰剂治疗.疗程为24周,并在2、6、12、18、24周时进行疗效及观察指标评估.结果 直到用药后6周治疗组达到ACR20及ACR50的比例才显著高于安慰剂组(P<0.05),而12周、18周和24周的疗效观察显示治疗组的疗效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增高,在24周时,25 mg组、50 mg组和安慰剂组的ACR20分别为39.1%、61.3%和24.2%,ACR50分别为23.9%、31.2%和7.4%,ACR20及ACR50治疗组优于安慰剂组,50 mg组优于25 mg组(P<0.05).治疗组在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改善程度差值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614治疗组耐受性良好.结论 艾拉莫德治疗RA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显著的疗效.
-
双基因联合转染治疗兔膝骨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重组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基因单转染及其与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联合转染兔膝关节后对其骨关节炎(OA)的治疗效果.方法 前交叉韧带切断法(ACLT)将新西兰白兔膝关节制成OA模型,分为4组,分别向膝关节内注射转染了不同重组基因的阳性克隆软骨细胞.4周和8周后,取关节标本进行Mankin评分,阿尔辛蓝-过碘酸雪夫试剂(AB-PAS)染色,TGF-β1、IGF-1、Ⅱ型胶原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手术对照组软骨损伤程度较大,其Mankin评分为9.5±1.0(4周)和12.5±1.7(8周),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和单基因转染组、双基因转染组(P<0.05);各因子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中,空白对照组(P<0.01)及单基因转染组、双基因转染组(P<0.05)的灰度值均高于手术对照组;双基因转染组的灰度值较单基因转染组高(P<0.05);8周时各对应组灰度值较4周有明显下降(P<0.05);透射电镜观察显示,手术对照组的超微结构较空白对照组明显紊乱,基因治疗4周后的超微结构较手术对照组接近正常,但8周后,其紊乱程度又逐渐加重.结论 关节内注射转基因软骨细胞对OA有一定治疗作用;IGF-1和TGF-β1双基因的治疗效果优于IGF-1单基因;基因治疗4周后,基因表达逐渐减弱,基因治疗具有时效性.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早发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 研究绝经期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女性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情况,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进一步探讨传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110例绝经前SLE女性患者及40名健康女性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情况.所有入选对象均要求无临床心血管疾病史.在此基础上对高血压、血脂情况、吸烟、肥胖等传统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颈动脉斑块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 在111例SLE组患者中有16例(14.4%)存在颈动脉斑块,而在40名正常对照组中无一例存在颈动脉斑块(P=0.007).与对照组相比,SLE组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增高(P<0.01),血清总胆固醇(TC)(P=0.022)、甘油三酯(TG)明显增高(P<0.01).SLE病程、患高血压及体重指数是SLE患者发生颈动脉斑块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 在绝经前SLE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SLE病程、高血压及体重指数是SLE患者发生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
-
自身抗体阴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
目的 探讨自身抗体阴性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方法 分析247例RA患者,比较自身抗体阴性RA(30例)与抗体阳性RA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以骨关节炎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自身抗体阴性的RA占12.1%(30/247),自身抗体阴性RA患者的晨僵时间较自身抗体阳性RA患者短(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及γ球蛋白比率水平显著低于自身抗体阳性RA患者(P<0.01).而自身抗体阴性RA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M、γ球蛋白比率均明显高于骨关节炎患者(P<0.05),同时与骨关节炎患者比较,其血红蛋白降低及血小板升高的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 RA患者中自身抗体阴性者占12.1%,提示自身抗体阴性RA并不少见.ESR、CRP、免疫球蛋白IgM及γ球蛋白的增高在自身抗体阴性RA的诊断中有参考意义.
-
系统性红斑狼疮细胞与其病情活动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狼疮细胞(LEC)形态的变化,探讨其与SLE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经典改良血块法观察了50例SLE疾病活动期和30例SLE非活动期患者外周血LEC形态,同时与血清自身抗体、补体及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对比研究.结果 特殊形态的LEC与自身抗体的抗dsDNA抗体和抗核小体抗体(AnuA)(r=0.588,P=0.056;r=0.759,P=0.135),补体C3和C4(r=-0.648,P=0.058;r=-0.589,P=0.057)及SLEDAI(r=0.686,P<0.05)具有明显相关性.SLE活动期组特殊型LEC、自身抗体和补体与SLE非活动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自身抗体和补体与SLEDAI无相关性时,特殊型LEC仍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786,P<0.05).结论 特殊型LEC与自身抗体、补体及SLEDAI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作为判断SLE疾病活动性的独特指标.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病变21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病变(CNS-SS)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北京协和医院21例CNS-S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NS-SS临床表现多样,脑损害12例,占57.1%,脊髓损害9例,占42.9%;7例合并周围神经系统病变,占33.3%;CNS症状出现时pSS的平均病程(4±6)年,10例CNS-SS以CNS病变为首发表现,占47.6%,在pSS诊断后第1、2、3年内出现CNS症状的分别为1、2和0例,第4年至17年的共8例.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异常13例,占61.9%,其中脑白质脱髓鞘病变4例,占19.0%,脑缺血病变2例,占9.5%,灰质病变1例,占4.8%,脊髓脱髓鞘病变4例,占19.0%,脊髓空洞症2例,占9.5%.脑脊液检查异常11例,占52.3%,其中蛋白、压力和白细胞数增高者分别为10、6和5例,分别占47.6%、28.6%和23.8%.结论 pSS可以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其中脱髓鞘病变常见,诊断CNS-SS好同时行MRI和脑脊液检查.
-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系统性硬化症患者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系统性硬化症(SSc)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27例SSc患者血浆MCP-1水平,并与21名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血浆中浓度对照,同时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MCP-1mRNA和蛋白质在5例SSc患者和3名健康志愿者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血浆MCP-1水平SSc组为(787±393)pg/ml,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组的(426±266)pg/ml(P<0.05).对SSc组的进一步分析显示,11例弥漫型SSc患者血浆MCP-1水平为(896±347)pg/ml,高于16例局限型SSc患者的(714±332)pg/ml(P<0.05);18例并发有肺间质纤维化的SSc患者血浆MCP-1水平(844±327)pg/ml,也高于9例无肺间质纤维化的SSc患者的(676±314)pg/ml(P<0.05).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结果显示,5例分离于SSc病变皮肤、在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有MCP-1的mRNA和蛋白质分子表达,而3名取自健康志愿者皮肤的成纤维细胞则无表达.结论 SSc患者血浆MCP-1水平显著升高,而且与皮肤受累程度和肺间质纤维化有一定的关系.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SSc患者病变皮肤组织表达MCP-1增高,提示MCP-1在SSc的病程中起重要作用.
-
细小病毒性关节炎四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目的 通过对我科确诊的4例细小病毒B19(parvovirus B19)关节炎的临床特点的总结,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报道4例确诊为细小病毒B19关节炎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4例患者(男性2例,女性2例),年龄15~55岁,发病年龄中位数为34岁.关节炎同时出现流感样症状、皮疹等表现,外周血细小病毒B19 IgM均阳性,3例患者外周血细小病毒B19DNA检测阳性,除外其他原因所致关节炎,治疗效果肯定,随访1~3年无一例复发.结论 对于某些症状不典型的关节炎,应警惕细小病毒B19关节炎的可能,及时行细小病毒B19抗体及DNA检测,以助诊断.
-
神经精神狼疮预后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神经精神狼疮(NPSLE)患者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对76例NPSLE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逐例随访至2005年12月底.先对患者的57项临床相关因素进行COX回归模型单因素分析,再将有意义的变量进行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分析NPSLE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76例NPSLE患者中共有14种神经精神症状,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程、感染、横贯性脊髓炎、浆膜炎、糖尿病、中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白球比例、蛋白尿、血小板减少、红细胞沉降率、环磷酰胺(CTX)的应用12项因素与NPSLE的预后相关(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横贯性脊髓炎、中重度贫血、血小板减少与NPSLE不良预后相关(P<0.05),是独立的危险因素,而CTX的应用与NPSLE预后改善相关(P<0.05),是独立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感染、横贯性脊髓炎、血小板减少、中重度贫血是NPSLE预后的高危因素,提示预后不良;而CTX的应用是疾病预后的保护性因素,可提高NPSLE患者的生存率,应早期应用.
-
白芍总苷对骨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影响
目的 观察骨关节炎(O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体外培养时生长增殖特性,以及白芍总苷(TGP)对其增殖能力的影响,探讨白芍总苷的抗炎机制.方法 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观察OA和正常对照(NS)膝关节滑膜组织体外培养时FLS增殖能力和c-fos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用流式细胞仪测定FLS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OA和NS的FLS在体外培养时的细胞倍增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加入高剂量TGP对OA-FLS细胞存活分数(SF)的抑制作用较NS-FLS组更显著(P<0.05),2000 mg/L和400 mg/L TGP降低培养液上清中TNF-α和bFGF的水平,升高IFN-γ含量(P<0.05),并抑制FLS的c-fos mRNA表达(P<0.05).OA-FLS细胞周期测定表明加入2000 mg/L的TGP可延长G1期而缩短S期,但与不加药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浓度TGP对OA-FLS的增殖能力、细胞因子分泌及原癌基因表达的抑制程度大于对正常滑膜FLS的作用,表明TGP调节FLS增殖特性,有抑制OA滑膜炎的作用.
-
抗蛋白聚糖单克隆抗体在关节软骨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软骨是关节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软骨细胞是一种高分化细胞,它的主要功能是分泌细胞外基质,维持软骨的正常代谢从而维持关节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反应关联性研究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病,我国的患病率为0.32%~0.36%,是造成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
-
Toll样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复杂的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存在多种针对核抗原成分的自身抗体,抗原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并沉积于器官和组织,引起临床上多系统受累的表现.
-
强直性脊柱炎并多发性骨髓瘤一例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本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和HLA-B27强相关.
-
儿童Cogan综合征并大动脉炎一例
Cogan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累及眼、听觉-前庭系统的疾病,亦为较严重的致残性疾病.儿童Cogan综合征病例较少,国外1966年至今仅报道20例左右;国内仅有3例,小12岁[1].
-
以红斑肢痛症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一例
红斑性肢痛症(erythermalgia)又称肢端红痛症,是一种少见的血管扩张性疾病,以肢端小血管的过度扩张,引起该部位阵发性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的非感染性疾病.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肢端坏疽一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较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常同时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但SLE同时合并AIHA和肢端坏疽极为罕见.
-
银屑病合并肾损害四例临床与病理
银屑病合并肾脏病变陆续有报道,现对我科收治4例银屑病伴肾损害且同时行肾活检的患者的临床病理表现进行分析,以了解银屑病合并肾损害的临床病理特点,进一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
-
柔肝中药对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增殖能力及关节软骨低聚基质蛋白分泌的影响
目的 探讨柔肝中药对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增殖能力及关节软骨低聚基质蛋白(COMP)分泌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阶段酶消化法体外培养兔软骨细胞,以2×104/ml密度接种3代内细胞,以Ⅱ型胶原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鉴定细胞.给予家兔临床等效剂量灌胃后,抽取含药血清培养细胞,分别用5%、10%的柔肝方含药血清(分给药后1、3、5 h 3个时间点)以及正常兔血清、小牛血清干预7 d,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中药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体外培养人软骨细胞,采用柔肝复方组及单味柔肝药提取物直接添加体外培养体系3 d,添加终浓度为10 mg/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药物对体外培养的人软骨细胞COMP分泌的影响.结果 培养细胞经Ⅱ型胶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有阳性表现,在对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面,柔肝方含药血清各组均优于兔血清组和小牛血清组,其中含药血清组的3 h时间点总体优于1 h及5 h时间点(P<0.05);在对软骨细胞上清COMP分泌方面,柔肝复方及单方提取物组均有促进细胞分泌COMP的作用(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柔肝方中药含药血清可以促进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增殖;在药物直接干预的条件下,柔肝复方及单方提取物可以促进软骨细胞分泌COMP.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1 02 03 04 |
1998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