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杂志
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 중화의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4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376-2491
- 国内刊号: 11-2137/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利巴韦林气雾剂对手足口病患儿排毒的影响
目的 探索利巴韦林气雾剂在防治手足口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和安慰剂对照的设计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新华医院和上海儿童医院感染门诊就诊的临床诊断为轻症手足口病患儿300例,年龄6个月~6岁,男女比例1.5∶1.按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各150例:试验组用利巴韦林气雾剂[每次3喷(1.5 mg),开始第1小时内用药4次,以后每隔1h用药1次,2d后每日用药4次];对照组同法给予安慰剂.每例患儿均加抗病毒口服液,疗程7d.观察用药前后两组体温、口腔疱疹、皮疹等主要临床表现的变化,并采集患儿咽拭子标本,用实时荧光反转录-PCR技术检测肠道病毒71(EV71)、柯萨基病毒A16型(CA16).结果 用药前两组患儿基本资料、体温、口腔疱疹、皮疹以及病毒学等各项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用药后5~7d试验组口腔病变治疗有效率和病毒阴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147/147)比83.9%(120/143),80.0%(102/110)比41.8%(41/98),x2=109.21、37.06,均P<0.01],皮肤丘疱疹有效率也高[100.0%(147/147)比95.7%(139/145),x2=6.38,P<0.05].两组各有1例发生病情加重,皆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试验组综合疗效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93.9%(122/130)比52.0% (64/123),x2=111.08,P<0.01].结论 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手足口病用药剂量小、起效快、局部浓度高、临床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小;可明显缩短口咽部、皮疹病变的时间,同时可减少口咽部排毒量和缩短排毒时间.
-
重症监护病房脑死亡后器官捐献认知调查
目的 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医务人员和脑死亡潜在供体(PD)家属对脑死亡后器官捐献的认知态度,探讨脑死亡后器官捐献发展办法.方法 对2011年7月至2013年4月广东省89家ICU的149名医务人员和879名脑死亡PD家属对脑死亡后器官捐献的认知态度进行调查.结果 100%(149/149)的医务人员认同脑死亡后器官捐献意义,其中96.6%(144/149)赞同脑死亡后器官捐献,脑死亡标准知晓率为85.9%(128/149),94.0% (140/149)认可脑死亡=死亡.医务人员PD标准认知:捐献年龄知晓率为13.4% (20/149),肝肾功能捐献条件知晓率为40.9%(61/149),对乙型肝炎捐献条件知晓率为44.3%(66/149).对于脑死亡立法的必要性,79.2% (118/149)的医务人员认为必要,14.8%(22/149)认为无所谓,6.0% (9/149)认为不需要.对于应如何开展脑死亡后器官捐献工作,43.6%(65/149)的医务人员认为不知道,79.2%(118/149)不敢,30.9%(46/149)没想到.无一名PD家属知晓什么叫脑死亡,经解释后98.6% (867/879)认可脑死亡=死亡,99.5%(875/879)认同脑死亡后器官捐献意义,47.0%(413/879)赞同脑死亡后器官捐献,认同脑死亡后器官捐献意义但是不赞同脑死亡后器官捐献的原因:80.5%(372/462)认为死要完尸,19.5%(90/462)原因未知;有捐献意愿但是拒绝器官捐献原因:50.1%(207/413)为家庭成员反对[其中非直系亲属反对占26.1%(54/207)],11.4%(47/413)担心邻居议论买卖器官,9.2%(38/413)希望有偿,8.0%(33/413)为其他原因.结论 ICU医务人员和家属对脑死亡后器官捐献认知不足、医生担心脑死亡尚未立法和传统思想对家属的影响是导致脑死亡转化率低的主要原因,需要一支专业的移植协调员队伍对全民进行器官捐献知识的宣教.
-
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院内的早期筛查
目的 分析1~36月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筛查情况.方法 回顾性总结2011年9月至2013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DDH筛查情况.本院出生的新生儿由产科医师进行DDH的初步筛查,小儿内科门诊或住院及小儿外科门诊的1~36月龄患儿分别由儿内科和小儿外科医师进行初步筛查,可疑或异常者转诊至小儿骨科再次进行临床检查(双髋关节功能检查、外展试验、Ortolani或Barlow试验等),并行双髋关节B超或者X线片进一步检查,可疑者定期复查直至确诊或排除.结果 DDH筛查儿童共10 428名,1 260名婴儿实施髋关节B超检查,B超检查可疑和异常346名(445髋)转诊到小儿骨科.可疑患儿中33名(49髋)Ortolani或Barlow试验阳性,61名(88髋)骨盆正位X线片显示髋臼发育不良,终有48例(69髋)确诊为DDH.其中男14例、女34例;左髋52例、右髋17例;本筛查DDH的发病率是0.46%.结论 6月龄内儿童DDH筛查B超检查简单经济,6月龄以上儿童DDH筛查细致的体格检查与影像学检查相结合是有效的手段.
-
4期神经母细胞瘤综合治疗的远期随访观察
目的 探讨4期神经母细胞瘤(NB)综合治疗的远期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至2010年12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诊治的112例4期NB患儿资料,临床实施包括手术、化疗、放疗、自体骨髓移植及维甲酸诱导分化等综合诊断治疗方案.分析比较不同时期诊断治疗方案的远期疗效,并进行相关预后因素分析.结果 112例患儿中男69例,女43例,年龄4个月至15岁.12例病情好转中的高危患儿因家长放弃未完成全部治疗;其余100例患儿中62例(62.0%)经化疗和手术综合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和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20例(20.0%)获得部分缓解(PR),18例(18.0%)治疗结束前出现疾病进展.总的初治有效率(VGPR+PR)为82例(82.0%).生存者中位随访时间为78(56,120)个月.完成治疗后失访13例,失访者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全组2、3、5年的无事件生存(EFS)率分别为56.2% (59/105)、40.8% (40/98)、21.1%(19/9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18个月、近期疗效差(停药时未达VGPR)、血乳酸脱氢酶(LDH) >5倍正常值、骨髓转移、颅内转移为预后不良因素(x2=12.01、13.66、6.29、5.44、16.18,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血LDH>5倍正常值、近期疗效、颅内转移为显著的独立预后因素(OR=3.54、1.89、3.08、3.45,均P<0.05).转移至颅内者6例,预后更差,全部死亡.托泊白替康(TOPO)加入诱导化疗方案与老化疗方案相比,对于疗效[52.6% (10/19)比63.2% (36/57)]及远期预后[2年EFS率:42.1% (8/19)比56.4% (31/5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4期NB总体预后仍较差,年龄>18个月、治疗后未达VGPR、血LDH>5倍正常值、骨髓转移者预后较差,颅内转移者预后更差.TOPO诱导化疗未显示统计学意义的预后影响.
-
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和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PD-L1)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和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筛选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收治的初诊胸腔积液患者,根据积液性质分为结核、恶性及非结核、非恶性3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胸腔积液和外周血中sPD-L1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胸腔积液中免疫细胞亚群的变化,反转录PCR法检测胸腔积液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含量、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因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共纳入初诊胸腔积液患者77例,其中结核组24例,恶性组39例,非结核、非恶性组14例.结核组胸腔积液中sPD-L1含量显著高于恶性组和非结核、非恶性组[4.2(2.6~6.3)比1.4(0.8~2.1)和1.8(1.2 ~2.6)μg/L,P<0.001];而3组患者外周血sPD-L1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811).所有患者胸腔积液的sPD-L1平均含量显著高于外周血[2.0(1.4 ~3.7)比1.5(1.0 ~2.0)μg/L,P=0.004].结核组胸腔积液中CD8+细胞比例、PD-L1在CD14+单核细胞表达(CD14+-PD-L1)比例、PD-L1 mRNA表达均高于恶性组及非结核、非恶性组(P =0.001、P<0.001、P<0.001),且PD-L1 mRNA与MMP-3表达水平相关(r=0.887,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单因素检测胸腔积液sPD-L1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敏感度为82.6%,特异度为83.8%,曲线下面积为0.854;胸腔积液sPD-L1、CD14+-PD-L1及腺苷脱氨酶联合检测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敏感度为91.3%,特异度为89.2%,曲线下面积为0.989.结论 结核性胸腔积液中sPD-L1异常增高,检测sPD-L1有助于对此类患者的诊断.
-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自噬的影响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在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自噬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各8只.所有大鼠开胸后游离左侧肺门,用阻断带控制灌注时间.假手术组组持续灌注120 min;缺血再灌注组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缺血后处理组缺血30 min、灌注30 s、缺血30 s,反复3次,然后全面恢复灌注120 min.应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各组肺组织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及其磷酸化(p-mTOR)、微管相关蛋白(LC3-Ⅱ)水平;光镜下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计算肺损伤评分,电镜下观察各组细胞自噬空泡.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肺组织中mTOR、p-mTOR相对表达水平(0.40±0.03、0.33±0.10)与假手术组(0.37±0.07、0.31 ±0.1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缺血后处理组(0.46±0.09、0.55 ±0.07)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及缺血再灌注组(均P<0.05);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LC3-Ⅱ相对表达水平及肺损伤评分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0.53±0.08、0.38±0.03比0.25±0.06及15.79±1.33、11.67±1.55比5.58±0.39),而缺血后处理组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均P <0.05).光镜下可见缺血再灌注组肺组织中中性粒细胞浸润、间质水肿、肺不张及透明膜形成,电镜下可见自噬空泡形成;缺血后处理组上述改变减轻.结论 缺血后处理可通过减轻细胞内自噬而保护肺缺血再灌注组织,可能与增强mTOR作用有关.
-
CXCL9和CXCL10在再次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CXCL9和CXCL10在记忆性T淋巴细胞介导的小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Balb/c小鼠为供鼠,C57BL/6小鼠为受鼠,进行背部皮肤移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2只:实验组,C57BL/6小鼠进行皮肤移植饲养6周后,以Balb/c小鼠为供鼠,采用套管法进行颈部异位心脏移植;对照组,C57BL/6小鼠未进行皮肤移植,以Balb/c小鼠为供鼠,直接进行颈部异位心脏移植;同基因移植组,行C57BL/6→C57BL/6颈部异位心脏移植.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和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移植物中趋化因子CXCL9和CXCL1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及CXCL9和CXCL10在受鼠血清中的水平.结果 (1)对照组移植心存活时间为7.75 d,实验组为3.25 d(P <0.01).(2)实验组小鼠手术后外周血趋化因子CXCL9和CXCL10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3)实验组心脏移植物中CXCL9和CXCL1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4)对照组移植心脏急性排斥反应的评级为(2.27 ±0.25)级,实验组为(4.12 ±0.03)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中趋化因子CXCL9和CXCL10的高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密切相关.
-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对慢性间歇低氧大鼠糖代谢的影响机制
目的 探讨内源性大麻素系统(ECS)对慢性间歇低氧(CIH)大鼠糖代谢的影响机制.方法 将48只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排列表法及实验结束时间分为4、6周正常对照组(充入压缩空气氧浓度为21%),4、6周CIH组(每日CIH暴露8h)及4、6周CIH+利莫那班组[CIH暴露前给予肝脏CB1受体拮抗剂利莫那班腹腔注射(1 mg·kg-1·d-1)]各8只.第4周及第6周结束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血清C肽水平及肝脏CB1受体表达的变化,评价CIH对糖代谢指标的影响.结果 4、6周CIH组下列指标均显著高于4、6周正常对照组:空腹血糖(8.91±0.40)、(10.61 ±0.36)比(6.48±0.23)、(6.51 ±0.25) mmol/L,血清胰岛素(16.72 ±3.76)、(20.25 ±3.64)比(9.02±2.05)、(9.19 ±2.35) U/L,血清C肽水平(3.53±0.26)、(5.23±0.29)比(1.37±0.26)、(1.41 ±0.41) μg/L,肝脏CB1受体表达(0.290±0.026)、(0.342±0.030)比(0.214±0.023)、(0.221 ±0.026)(均P<0.05);且6周CIH组均显著高于4周CIH组(均P<0.05);而4、6周CIH+利莫那班组上述指标明显降低(均P<0.05).CB1水平与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血清C肽水平呈正相关(r=0.856、0.758、0.827,均P<0.05).结论 ECS在CIH引发的糖代谢异常中发挥一定的促进作用.
-
丙泊酚对烧冲复合伤犬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细胞间黏附分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丙泊酚对烧冲复合伤犬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影响.方法 将32只雄性比格犬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复合伤对照组、丙泊酚1组、丙泊酚2组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致重度烧冲复合伤,4组犬均按Parkland公式补充乳酸钠林格注射液,丙泊酚1组、丙泊酚2组在补液同时分别连续输注2、5 mg·kg-1·h-1丙泊酚注射液,持续72 h.4组犬在伤前及伤后6、24、48、72 h分别采取外周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ICAM-1和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CD14+单核细胞犬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抗原表达率;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和PBMC凋亡率.结果 复合伤对照组伤后24、48、72 h的ICAM-1水平分别为(10.5±1.1)、(10.8±1.3)、(12.3±1.4) ng/m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7.4±1.4)、(7.4±1.1)、(7.4±1.6)ng/ml(均P<0.05);丙泊酚1组、丙泊酚2组伤后72 h的ICAM-1水平分别为(10.7±1.3)、(8.8±1.4) ng/ml,均显著低于复合伤对照组(均P<0.05),且丙泊酚2组显著低于与丙泊酚1组(P<0.05).复合伤对照组伤后24、48、72 h的LFA-1水平分别为(7.3±1.3)、(8.4±1.3)、(9.6±1.7) ng/m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5.1±1.2)、(5.4±1.3)、(5.8±1.2) ng/ml(均P<0.05).丙泊酚2组伤后72 h的MHC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复合伤对照组和丙泊酚1组[(46±13)%比(26±15)%和(32±12)%](均P<0.05).丙泊酚1组和丙泊酚2组伤后48、72 h的CD4 +/CD8+T淋巴细胞比值分别为(1.71±0.26)、(1.82±0.31)和(1.81±0.24)、(1.96±0.24),均显著高于复合伤对照组的(1.41±0.34)、(1.34±0.26) (P <0.05).伤后72 h复合伤对照组、丙泊酚1组凋亡率分别为(2.57±0.21)%、(1.64±0.10)%,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81±0.11)%(均P<0.01);丙泊酚2组的凋亡率(1.09±0.15)%显著低于复合伤对照组和丙泊酚1组(均P<0.01).结论 丙泊酚可能通过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抑制ICAM-1过度释放和PBMC凋亡,从而改善烧冲复合伤后免疫功能.
-
长链非编码RNA调控干细胞多能性的研究进展
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s),是一类转录本长度超过200核苷酸的RNA,它们本身并不编码蛋白质或很少编码蛋白质,这些lncRNA参与调控干细胞,维持其多能性及细胞的分化[1].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进年来,干细胞在临床治疗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促使人们对于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深入研究[2].多能干细胞(PS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干细胞,具有潜在分化为三胚层的特性,在哺乳动物中,这些多能干细胞来源于早期胚胎的外胚层,称其为胚胎干细胞(ESCs).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是通过基因转染技术(gene transfection)将某些转录因子导入动物或人体细胞,使体细胞直接重构成为胚胎干细胞(ESC)细胞样的多潜能细胞,iPS细胞不仅在细胞形态、生长特征、干细胞标志物表达等方面与胚胎干细胞(ESCs)相似,而且在DNA甲基化、基因表达谱、染色质状态,形成嵌合体动物等方面也与ES细胞几乎完全相同.干细胞在临床上的应用,需要具有多能特性标志物(Oct4,Sox2,Klf4,c-Myc)的相应表达.这些多能相关转录因子需要和其他调节因子如长链非编码RNA共同调节干细胞的基因表达来实现其生物学特性[3].
关键词: -
选择性自噬的研究进展
自噬是一种主动性的细胞消亡,通过消除旧物质为真核细胞的生存提供新的物质和能量.自噬的选择性体现在底物特异性.一、自噬的定义自噬是一个吞噬自身细胞质蛋白或细胞器并使其包被进入囊泡,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降解其所包裹的内容物的过程.借此实现细胞本身的代谢需要和某些细胞器的更新.二、自噬的机制自噬的发生是由一系列的信号通路所指引的.目前已知的经典的信号通路是以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为中心的信号系统.
关键词: -
肝癌分子病理诊断新思路与临床治疗新策略
全球每年新增和死亡肝癌病例的50%以上都发生在中国,我国已是世界上肝脏恶性肿瘤发生率和手术切除率高的国家.仅我院病理科迄今已完成了4万余例肝胆肿瘤的病理诊断,其中肝脏恶性肿瘤超过80%,居前2位的分别是肝细胞癌(HCC,86%)和肝内胆管癌(ICC,8%)[1].在肝脏外科基本解决了手术切除技术之后,肝癌的生物学特性就成为临床提高远期疗效受重视的因素之一[2].
关键词: -
第316例 发热—腹泻—血肌酐升高—移植肾动脉血栓
病历摘要患者男,47岁,于2013年10月12日因多囊肾、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中及术后给予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50 mg/d,共3d免疫诱导治疗.术后肾功能恢复良好,血肌酐波动于120~140 μmol/L,每日尿量约2 500 ml,采用他克莫司(FK506)+麦考酚钠肠溶片+泼尼松三联免疫抑制治疗,FK506血药浓度8 ~9 μg/L.于12月3日无明显诱因晚间出现寒战、发热,高可达38.0℃,伴腹泻,每日3~4次,水样便,无黏液及血便.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无咳嗽、咳痰及胸痛.给予头孢呋辛口服抗感染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行尿培养可见粪肠球菌及大肠埃希菌,粪常规未见明显异常.12月10日以“泌尿道感染”收住院.入院后行肺部、腹部CT及移植肾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尿培养(12月9日)可见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粪常规提示霉菌阳性,考虑污染,未予重视.根据药敏结果应用替考拉宁、美罗培南治疗,症状无改善.12月16日复查尿培养、粪培养阴性,巨细胞病毒(CMV)IgM可疑阳性,难辨梭菌毒素阴性,降钙素原(PCT)0.71 μg/L,先后给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更昔洛韦等抗感染治疗后,症状加重,高热体温达39℃,伴水样便每日10余次,发热时腹泻尤为严重.虽给予充分补液防止肾前性肾损伤,但肾功能迅速恶化,尿量减少,血肌酐由170 μμmol/L上升至700μmol/L.
关键词: -
卓越卫生法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探析
卫生法学作为一个新兴的跨学科专业,具有极强的交叉性、专业性与实践性,是我国法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已得到医学与法学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对卫生法律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以提高学生解决医疗纠纷案件的实践能力为方向,以获得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为终目标.但是,目前的卫生法律人才培养体系仍存在诸多无法回避的问题,如:培养目标与定位不明确,学生实践能力匮乏以及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不尽合理等.有学者提出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实现卫生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1],也有学者针对当前医学院校卫生法学专业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提出了完善卫生法学课程设置的对策[2].但是,就改革的难度来看,培养模式的创新与课程设置的改革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就改革的效果来看,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的调整在短期内都还难以取得突出成效,且容易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制约.
关键词: -
符合米兰标准肝癌患者肝切除与肝动脉化疗栓塞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肝切除与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符合米兰标准肝细胞肝癌(HCC)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行肝切除或TACE治疗201例符合米兰标准且肝功能Child-PughA级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肝切除组159例,TACE组42例.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均衡组间混杂因素的影响并获得匹配患者,Kaplan-Meier法计算累计生存率,Log-rank比较组间差异,Cox比例风险模型确定危险因素.结果 肝切除组与TACE组按2∶1匹配后分别获得84和42例患者,肝切除组及TACE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2.9个月和34.8个月,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7.8%、64.0%、41.9%和85.7%、47.6%、26.0%(P =0.028).亚组分析结果提示:单个肿瘤且大径≤5 cm患者肝切除组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6.3%、61.3%、42.9%,与TACE组90.3%、61.3%、3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2);而2~3个肿瘤且大径≤3 cm患者肝切除组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3.8%、75.0%、39.3%,明显高于TACE组72.7% 、45.5%、9.1% (P =0.002).Cox比例风险模型提示:体质指数≥23 kg/m2、AFP≥400 μg/L及TACE治疗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对于符合米兰标准肝癌患者,肝切除较TACE可明显提高患者远期生存.其中单个肿瘤且大径≤5 cm患者肝切除与TACE疗效相当,而2~3个肿瘤且大径≤3 cm患者肝切除疗效明显优于TACE.
-
NVM-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NVM-1(Novel metastasis-promoting gene 1)蛋白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2例HCC癌组织及非癌组织中NVM-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HCC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NVM-1蛋白主要定位在癌组织的细胞核,NVM-1蛋白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52.2%)高于非癌组织(28.3%)及肝脏良性病变的肝脏组织(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VM-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P=0.016)、BCLC分期(P=0.015)、病理分化程度(P =0.000)、肝内转移(P =0.002)、门脉癌栓(P=0.023)、复发(P=0.001)显著相关,但与HBV、肿瘤大小、个数、肝硬化等无相关性;Kaplan-Meier分析显示癌组织NVM-1表达阳性组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为5个月,NVM-1表达阴性组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为13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HCC癌组织中NVM-1的阳性表达可能与肿瘤的转移复发有密切关系.
-
小RNA靶向激活p21WAF1/CIP1基因表达对BEL-7402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RNA激活技术上调p21WAF1/CIP1基因的表达而影响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的增殖和凋亡能力.方法 将与p21WAF1/CIP1基因启动子区域DNA序列互补的RNA分子(dsP21-322)转染入BEL-7402细胞中,采用qPCR法及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p21 WAF1/CIP1的表达;采用WST-1细胞增殖试剂检测细胞增殖情况;使用流式细胞仪评估肿瘤细胞凋亡情况并使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相关分子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dsP21-322转染72 h后,BEL-7402细胞中p21 WAF1/CIP1表达显著上调;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凋亡率36.86%(细胞的体积变小、变形,细胞核固缩,染色质凝聚呈深染,细胞出现皱缩、变圆、脱落)较对照组(11.51%、14.06%)相比明显升高.结论 RNA激活技术靶向上调p21WAF1/CIP11基因表达并抑制细胞增殖、增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可作为肝细胞癌或其他恶性肿瘤基因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