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文

非诺贝特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李婷;胡夕春

摘要: 非诺贝特属于第三代苯氧芳酸类调脂药物,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alpha,PPAR-α)产生降脂作用[1],能够显著降低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总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高TC血症、高TG血症以及混合型高脂血症等.非诺贝特能够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s,HDL),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s,LDL),具有一定的心血管保护功能.除调脂作用外,非诺贝特还具有抗炎、降低纤维蛋白原和抗血管生成等作用,增加了其临床应用范围.一项研究非诺贝特对心血管事件影响的大型Ⅲ期临床试验显示服用非诺贝特5年以上的患者与安慰剂组相比,两组在新发恶性肿瘤事件和恶性肿瘤相关死亡事件的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但抗肿瘤作用并非该试验的研究终点.非诺贝特具有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大量基础研究正在寻找其与抗肿瘤相关的通路和靶点,非诺贝特将有望成为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应用于临床.

同期刊相关文献推荐
  • 家族性乳腺癌家系成员乳腺癌易感基因突变的研究

    作者:李军改;回天立;李峥;白杨;马国明;孙玉巧;李春晓;耿翠芝

    目的 研究河北省地区家族性乳腺癌家系中的患者及健康一级亲属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和乳腺癌易感基因2(BRCA2)突变位点及携带情况.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2年6月至2008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诊的乳腺癌患者及其亲属,分别来自12个独立的汉族家族性乳腺癌家系,该家系中有2个及2个以上一级或二级亲属乳腺癌患病史,研究病例包括13例患者及46例健康一级亲属,共59例样本.由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和基因测序技术对国内外报告中常见的4个BRCA1/BRCA2突变热点区域(BRCA1:外显子2、11、20;BRCA2外显子11)进行检测.结果 发现1个BRCA1突变位点(4193insA)和1个BRCA2突变位点(5329insT),全部为移码突变;发现4个变异位点(BRCA1:4165T>A 、287G>C,BRCA2:6251G>T、5416C>A),4193insA、5329insT、287G>C携带者的家系中均有3例乳腺癌患者.结论 BRCA1(4193insA)、BRCA2(5329insT)以及BRCA1:4165T>A 、287G>C和BRCA2:6251G>T、5416C>A可能是河北省家族性乳腺癌相关性突变位点,其携带者家系中乳腺癌发病率明显升高,建议对其一级亲属密切随访或尽早进行手术或药物干预.

  • 乳腺癌患者血清中波形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马骥;张锋军;王静;赵庆丽;吴伟强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波形蛋白的表达水平及与各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2016年1~9月就诊于解放军兰州总医院的52例乳腺癌患者和52例健康女性血清进行研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波形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t检验分析血清波形蛋白在2组人群中的表达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血清波形蛋白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的表达差异,采用Pearson χ2检验分析血清波形蛋白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学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ELISA 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血清中波形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女性(0.608±0.019 比 0.186±0.008,t=19.870, P<0.001);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中血清波形蛋白的表达不同(F=58.390, P<0.001),其中luminal A型乳腺癌为0.487±0.017,luminal B型为0.557±0.018,HER-2型为0.767±0.011,三阴性乳腺癌为0.823±0.022;各组两两比较分析可见,luminal B型、HER-2型、三阴性乳腺癌中血清波形蛋白的表达均高于luminal A型(P均<0.050),HER-2型、三阴性乳腺癌中血清波形蛋白的表达均高于luminal B型(P均<0.050),而HER-2型和三阴性乳腺癌中血清波形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Pearson χ2检验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血清中波形蛋白的表达与TNM分期(χ2=7.989,P=0.005)、淋巴结转移(χ2=5.142,P=0.023)有关,与年龄(χ2=0.349,P=0.554)、肿瘤大小(χ2=0.819,P=0.366)、组织学分级(χ2=0.537,P=0.765)均无关.结论 波形蛋白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与乳腺癌患者高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有望成为一种新的乳腺癌相关生物学指标.

  • 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筛选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敏感蛋白谱

    作者:袁凯;张坤;马英路;付荣湛

    目的 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 MS)技术检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癌组织内蛋白质谱的变化,筛选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相关蛋白质.方法 60份样本来自2009年3月至2010年8月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30例乳腺癌患者CEF新辅助化疗前后的乳腺癌组织.化疗前,行粗针穿刺获得乳腺癌组织;化疗后,在乳腺癌根治术中取样.应用SELDI-TOF MS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的蛋白质谱,所得数据采用Biomarker wizard 3.0.2软件分析,得到差异蛋白谱,再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和配对设计t检验.根据差异蛋白质的质荷比,在SWISS-PROT数据库中检索与差异蛋白质相匹配的存在于乳腺组织或乳腺癌组织中的蛋白质.结果 通过比较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的蛋白峰值,筛选出8个蛋白峰有差异的蛋白质,其质荷比(m/z)分别为5825.9、8949.5、11 053.5、11 652.0、17 898.9、22 250.6、26 055.5、38 546.6,化疗后这8个蛋白峰均高于化疗前(11.0±5.0比8.2±4.9、10.7±4.5比6.3±3.4、22.3±9.9比15.3±9.9、28.0±10.2比21.4±9.3、9.5±4.6比5.4±3.4、1.1±1.0比0.6±0.5、2.0±0.7比1.5±0.7及2.7±2.2比1.5±1.2,P值均<0.05).结论 应用SELDI-TOF MS技术可以筛选出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相关的蛋白质谱.

  • 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炎性病灶95例临床分析

    作者:黄清丰;胡金月;翟雪雁;吕晶;付倩;张兰;霍彦平

    目的:探讨应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加置管引流治疗乳腺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乳甲外科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5例超声及临床检查诊断为急、慢性乳腺炎伴脓肿形成的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炎症局限后在超声引导下行乳腺炎性病灶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加置管引流治疗。结果95例患者均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加置管引流,超声均能清晰显示微创旋切病灶及脓液抽吸过程,术后置管引流约5~7 d,治愈率为97.9%(93/95)。其中4例患者术后出现少量皮下淤血,平均7~14 d后缓慢自行吸收。术后3、6个月分别复查超声,均提示切除完全,愈合良好;2例合并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患者分别于术后13、15个月复发,复发率为2.1%(2/95),再次行开放性手术后治愈。其中3例涉及2个以上象限的巨大脓肿经本方法治疗,术后置管引流7 d,均愈合良好,随访未见复发。95例患者的脓液标本均经细菌培养,阳性率为70.5%(67/95);切除标本病理结果均为乳腺炎性病变。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加置管引流治疗急、慢性哺乳期及非哺乳期乳腺炎伴脓肿形成的患者,其疗效均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CYP2D6*10基因多态性与服用他莫昔芬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作者:田超;杨义;李卉

    目的 探讨CYP2D6 * 10基因多态性与服用他莫昔芬(TAM)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四川省肿瘤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期间200例服用TAM的乳腺癌患者的口腔黏膜,采用实时RT-PCR法检测CYP2D6 * 10基因多态性,并分为CYP2D6突变组(CYP2D6 * 10/ * 10)和CYP2D6正常组(CYP2D6 wt/ * 10和CYP2D6 wt/wt).采用卡方检验及秩和检验分析CYP2D6 * 10基因多态性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在200例乳腺癌中,CYP2D6 * 10/ * 10纯合子94例(47%),CYP2D6 wt/wt野生型48例(24%),CYP2D6 wt/ * 10杂合型58例(29%).CYP2D6 * 10基因多态性与患者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HER-2表达、肿瘤类型无关(Z=-0.444,P=0.674;Z=-0.716,P=0.500;χ2=0.066,P=0.797;χ2=0.694,P=0.405).Log-rank检验分析显示CYP2D6 * 10突变组患者平均无瘤生存时间明显短于CYP2D6 * 10正常组患者(47.2个月比51.2个月,χ2=5.554,P=0.018).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CYP2D6 * 10基因型与患者无瘤生存时间明显相关(HR=2.755,95%CI:1.230~6.173,P=0.014).结论 CYP2D6 * 10/ * 10基因型乳腺癌患者服用他莫昔芬预后较差.

  • Rac1蛋白调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研究

    作者:马骥;赵庆丽;赵易;刘颖

    目的:探讨Rac1蛋白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成因子( VEGF)的调控作用。方法在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分别转染Rac1正显性真核表达质粒( V12Rac1组)及空白对照质粒(空白对照组)和Rac1小干扰RNA ( siRac1组)及对照小干扰RNA (沉默对照组)后,通过ELISA分别检测转染后24、48、72 h由MDA-MB-231细胞分泌的VEGF蛋白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血管生成相关因子p53和VEGF表达的变化。两组Western blot 定量分析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 VEGF分泌数据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 ELISA分析结果显示:当MDA-MB-231细胞中高表达Rac1时,细胞分泌的VEGF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F=837.122, P<0.001;不同时间点比较:F=57806.374, P<0.001;交互作用:F=7663.095,P<0.001);当MDA-MB-231细胞中低表达Rac1时,细胞分泌的VEGF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但低于沉默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F=511.891,P<0.001;不同时间点比较, F=268.078,P<0.001;交互作用:F=120.708,P=0.001)。 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当MDA-MB-231细胞高表达Rac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53蛋白表达降低(t=-6.392, P=0.003),VEGF蛋白表达升高(t=7.497, P=0.002);当MDA-MB-231细胞中低表达Rac1,与沉默对照组相比,p53蛋白表达增加(t=5.307, P=0.006),VEGF蛋白表达降低(t=-7.395, P=0.002)。结论在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Rac1表达高低可以引起细胞分泌VEGF的水平变化,Rac1可能通过抑制p53表达而增加VEGF表达。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中青年女性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慢性疼痛的疗效观察:一项前瞻、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作者:王宇;崔志超;马杰;张景华;谷峥;张顺礼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非甾体抗炎药对中青年女性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慢性疼痛的疗效。方法纳入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在本院行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的中青年女性患者120例,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疼痛,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测定表( HAD)评分为8~15分。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60)及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缓释胶囊(芬必得,0.3 g,每日2次),治疗组采用芬必得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1片,每日2次),疗程8周,分别于入组时、治疗4周和8周后进行疼痛模拟评分( VAS)。采用HAD进行情绪障碍评分以及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进行睡眠质量评分。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4周和8周后治疗组疼痛VAS评分显著降低(F=8.337, P=0.002),有效率高于对照组(38.33%比20.00%,χ2=4.881,P=0.027;70.00%比36.67%,χ2=13.393,P=0.000);治疗组焦虑及抑郁指数明显降低(F=16.825, P=0.000;F=10.026, P=0.000),且均低于对照组(F=6.074, P=0.033;F=4.221, P=0.172);治疗组PSQI下降(F=8.681, P=0.00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587, P=0.284)。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中青年女性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慢性疼痛疗效优于单纯非甾体抗炎药,且伴有情绪及睡眠质量改善。

  • 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探讨

    作者:刘宴伟;李晓蕊;陈月清;颜斐斐;王颀;黄晓霞;阮景;汤惠霞

    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QOL)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探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乳腺癌生命质量测评表(FACT-B,包括身体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绪状况、功能状况和特异因素方面),对155例乳腺癌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和5年的情况进行调查.对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态、费用支付方式、疾病分期和术后时间6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再以生活质量的得分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结果中P<0.050者为自变量(包括年龄、疾病分期、术后时间),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不同疾病分期、不同术后时间的患者间生活质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疾病分期为中期者得分低于早期者(P=0.014),术后时间为12个月、60个月者得分高于术后时间3个月者(P值均<0.050).结论 疾病分期、术后时间是QOL的影响因素;应从影响因素出发,积极开展乳腺癌普查、躯体功能锻炼及心理疏导等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转染beclin 1基因诱导自噬对三阴性乳腺癌BT-549细胞生长的影响

    作者:王梦川;吴爱国;王日玮;原红军;李学孝;胡斌;邵国利;纪术峰;吴凯

    目的 探讨转染beclin 1基因诱导三阴性乳腺癌BT-549细胞发生自噬及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将BT-549细胞分为4组,包括空白组、空载体组、脂质体组和目的基因组,并以MDA-MB-231细胞作为阳性对照组.采用LipofectamineTM 2000携带含有beclin 1基因的质粒转染BT-549细胞,分别于转染后24、36、48、60 h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于转染后48 h利用RT-PCR检测各组细胞beclin 1 mRNA表达情况;转染后各组细胞分别在含10%胎牛血清1640培养基和无胎牛血清1640培养基内培养,并分别于24、48、72、96 h和12、24、36、48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率和存活率;各组细胞在无胎牛血清1640培养基内培养24 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情况;各组细胞在无胎牛血清1640培养基内生长36 h后,经吖啶橙染色观察并比较发生自噬的细胞数.MTT数据按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其余计量资料按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计数资料按照R×C表资料的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8 h时携带目的基因的质粒经脂质体转染BT-549细胞的效率高;目的基因组细胞beclin 1 mRNR水平显著高于空白组、脂质体组、空载体组和阳性对照组(P<0.01);在含10%胎牛血清1640培养基内,目的基因组细胞的增殖率显著低于空白组(F=112.1,P=0.00),而在无胎牛血清1640培养基内,目的基因组细胞36 h和48 h的存活率显著高于空白组(F=37.5,P=0.00);目的基因组细胞的凋亡比例增加(F=3914.4,P=0.00),且细胞处于Go/Gi期的比例升高(F=258.8,P=0.00);目的基因组细胞发生自噬的数量显著增加(x2=7.7,P=0.00).结论 向三阴性乳腺癌BT-549细胞转染beclin 1基因,可提高细胞的自噬水平.该作用可抑制细胞在正常培养环境下的增殖,但对低营养环境下的细胞存活具有保护作用.

  • 双侧乳腺切除加假体植入一期乳房重建治疗青年早期乳腺癌患者

    作者:唐欣;张艳君;李捷;郑一琼;刘蕾;高影;李席如

    目的 探讨保留皮肤和乳头乳晕复合体的双侧乳腺切除及假体植入一期乳房重建在青年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3月接受保留皮肤及乳头乳晕复合体双侧乳腺切除加假体植入一期乳房重建术的21例青年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患者手术成功,术后美容效果优良.随访12~72个月(中位随访期为34个月),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 对青年早期乳腺癌患者,在切除患乳同时预防性切除对侧乳房,即行保留皮肤和乳头乳晕复合体的双侧乳腺切除加一期假体植入重建乳房,美容效果好,临床疗效满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