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文

广州地区丙型肝炎患者肌苷三磷酸酶基因多态性与利巴韦林所致贫血的相关性

邓浩辉;许敏;李晓强;雷春亮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肌苷三磷酸(ITPA)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NP)与治疗过程中利巴韦林相关溶血性贫血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本院2012年3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使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全血标本,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ITPA rs1127354、rs7270101和20号染色体连锁的rs6051702位点的SNP,并收集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第4、12、24、36、48周血红蛋白(Hb)数据和药物调整情况,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重复测量和多变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位点SNP和利巴韦林相关贫血、药物调整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85例丙型肝炎患者,其中78例患者完成48周抗病毒治疗并有完整的随访资料.85例患者中ITPA rs1127354位点CC型61例(71.8%),AC型21例(24.7%),AA型3例(3.5%);rs7270101位点85例均为AA型(100%);20号染色体rs6051702位点CC型2例(2.3%),AC型22例(25.9%),AA型61例(71.8%),其中7例未完成治疗的患者rs1127354位点均为CC型,rs6051702位点均为AA型.完成48周抗病毒治疗的78例患者中,rs1127354位点AC和AA型有4例(16.7%)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调整利巴韦林剂量,24例(44.4%)CC型患者需调整利巴韦林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71、P=0.018);rs6051702位点的SNP与药物剂量调整无显著相关性(χ2=1.789、P=0.182).rs1127354位点AC型和AA型患者治疗第4周、12周、24周血红蛋白下降水平显著低于CC型患者(P均<0.05).结论 广州地区ITPA rs7270101位点不存在SNP,rs1127354位点AA型和AC型对利巴韦林相关贫血有保护作用,对该位点SNP检测有利于指导临床医生个体化用药.

同期刊相关文献推荐
  • 纤维支器官镜治疗脑梗死并肺部感染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王乐强;武晓薇;王振杰

    死并肺部感染疗效较高,不良反应小,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 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冯铁柱;岑枝梅;张琼;范海清;邓雪梅;刘琰;李建明

    目的:探讨治疗重型肝炎(SH)的有效药物,研究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SH的临床价值,评估其安全性。方法62例SH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卧床休息、能量补充、调节水电解质平衡、保肝、血浆蛋白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IVIG静脉注射,5 g/次,1次/d,共5 d。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肾功能、心肌酶、血生化;应用普利生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4项指标(PT、APTT、TT和FIB)。观察时间长6周,对生存病例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血生化学方面(TBil、PT、PA和CHE),经比较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30例患者中有效24例,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32例患者中有效12例,有效率为37.5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不良反应:治疗组出现1例胸闷、轻度气短不适,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结论应用IVIG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SH,可以有效改善SH患者的血生化指标,显著提高SH患者的存活率,降低其病死率,且不良反应轻微,是SH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双香草制剂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曾义岚;刘勇;陈竹;李继科;易冬玲;叶庆;陈定潜

    目的:观察中药双香草喷雾剂及双香草汤剂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293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喷剂组(121例)、中医汤剂组(113例)和对照组(59例)。中医喷剂组采用双香草喷雾剂喷口,3喷/次,12次/d;中医汤剂组采用双香草汤剂口服100 ml/次,3次/d;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10 mg·kg-1·d-1静脉滴注,1次/d。三组的疗程均为7 d。结果中药喷剂组及中药汤剂组的西医疗效指标及中医疗效指数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体温复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F =5.723,P =0.004)。治疗结束时,所有患者肝肾功能均正常,大部份患者的血常规及心肌酶谱恢复正常,中药喷剂组及中药汤剂组的乳酸脱氢酶异常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8.222, P =0.016)。经治疗,本组患者中治愈250例(85.32%),好转38例(12.97%),转为重症5例(1.71%),无一例死亡。中药喷剂组及中药汤剂组的治愈率及好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F =4.85、6.795,P =0.045、0.033),但组间转为重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双香草喷剂及双香草汤剂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疗效与利巴韦林相当,在缓解发热及保护心肌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且安全、方便。

  • 神经型布鲁菌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

    作者:钱芳;高学松;郭嘉祯;张亦瑾;段雪飞

    目的:探讨神经型布鲁菌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标准及抗菌药物联合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08年9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0例神经型布鲁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神经型布鲁菌病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均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临床多表现为脑膜炎和脑膜脑炎等。所有患者血清布鲁杆菌凝集试验阳性,6例患者行脑脊液布鲁杆菌凝集试验,其中4例阳性。所有患者均行腰椎穿刺检查,7例患者脑脊液压力升高,9例白细胞数升高(以单核细胞升高为主),9例患者蛋白升高,5例糖减低。全部病例给予多西环素和利福平基础上联合三代头孢、氨基糖苷类、复方新诺明、喹诺酮类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三联或四联初始抗病原治疗,序贯长疗程口服抗菌药物,平均疗程>6个月。结论神经型布鲁氏菌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可留有后遗症。治疗上不同药理学机制的抗菌药物联合、足量、长疗程治疗有效。

  • 恩替卡韦治疗3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近期临床研究

    作者:李保明;姚世雄;韩丽英

    目的 研究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治疗组,给予恩替卡韦0.5 mg,1次/d,口服,疗程>48周.选择同期接受阿德福韦酯(ADV)治疗的3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1次/d,口服,疗程>48周.观察治疗4周、12周、24周时肝功能、HBV DNA水平、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应答效果及肾功能、血液分析的变化.结果 治疗4周、12周、24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57%、0%(P<0.01),90%、57%(P<0.05),93%、63%(P<0.05). 治疗组1例患者在疗程24周时HBV DNA定量<1 log10,改用干扰素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ALT复常率分别为43%、20%(P>0.05),77%、50%(P>0.05),87%、73%(P>0.05).HBeAg阴转率分别为3%、0%(P>0.05),3%、0%(P>0.05),10%、0%(P>0.05).两组患者肾功能均未出现异常,对照组 1例患者在治疗6周时出现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症(WBC 2.2×109/L),给予苦参素治疗后,WBC未进一步减少,现仍在治疗中.其余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时,可在病毒学应答方面取得显著疗效,早期具有显著的抗病毒活性.其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明显优于阿德福韦酯,HBV DNA转阴率明显优于阿德福韦酯.在生物化学应答方面,在4周、12周、24周时ALT复常率较对照组为高,但经统计学处理,其差异无显著性.在免疫学应答方面,治疗组在24周时3例患者HBeAg阴转,无血清学转换病例.恩替卡韦临床应用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 支气管肺癌患者术后气道护理对降低窒息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的价值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癌患者术后气道护理对降低窒息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80例支气管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气道护理,观察组患者手术后期实行优质气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窒息、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窒息发生率为12.50%(5/40),对照组患者窒息发生率32.50%(13/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4.59,P< 0.05);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0.00%(4/40),对照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7.50%(1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4.25,P< 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达到75.00%(30/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20/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7.56,P< 0.05).结论 支气管肺癌患者术后优质气道护理能够大大降低窒息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预后,临床价值巨大,应受到广泛重视.

  • 2007至2011年某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变迁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李倩妮;王文军;周麒;范贤明

    目的:了解本院2007至2011年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变迁,探讨其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量的关系,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WHONET 5.4软件对本院2007至2011年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进行回顾性分析,对10种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的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007至2011年本院共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947株。5年间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对铜绿假单胞菌保持较好敏感性的抗菌药物有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亚胺培南(泰能)、氨曲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作为本院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经验用药。2007至2011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使用强度居前3位的是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和氨曲南。相关性分析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泰能)、氨曲南的耐药率与其用药强度呈正相关(r=0.9,P<0.05),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与其用药强度呈负相关(r=-1.0,P<0.05)。结论本院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之间存在相关性,及时了解本地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的变化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对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 慢性乙型肝炎阿德福韦酯疗效欠佳的影响因素分析及优化治疗疗效的探讨

    作者:李向永;林国莉;吴元凯;杨柳青;张秀娟;卢翠蓉;谢冬英;高志良;崇雨田

    目的 分析阿德福韦酯(ADV)疗效欠佳的影响因素,并初步探讨对具有ADV疗效欠佳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优化治疗的疗效.方法 ADV治疗48周时HBV DNA≥103 拷贝/ml定义为ADV疗效欠佳.对147例门诊服用ADV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随访统计.对可能影响ADV疗效的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模型分析,对具有ADV疗效欠佳高危因素的患者根据是否进行优化治疗进行分层分析,以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为观测指标,使用乘积限法(Kaplan-Meier)进行分析,然后采用时序检验Log-rank法进行比较.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发现,YMDD变异与否(OR:7.888,95%CI:2.302~27.031,P=0.001)、基线HBeAg状态(OR:6.001,95%CI:2.080~17.306,P=0.001)、基线HBV DNA水平(OR:1.635,95%CI:1.007~2.655,P=0.047)、对ADV是否发生原发无应答(OR:15.214,95%CI:1.800~128.609,P=0.012)、初始病毒学应答(OR:0.172,95%CI:0.057~0.517,P=0.002)为ADV疗效欠佳的5个独立影响因素,且YMDD变异阳性、基线HBeAg阳性、基线HBV DNA水平越高、对ADV发生原发无应答及未发生初始病毒学应答的患者越易发生ADV疗效欠佳.本研究中优化治疗组的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显著高于未优化治疗组.结论 YMDD变异阳性、基线HBeAg阳性、基线HBV DNA水平高、对ADV发生原发无应答及未发生初始病毒学应答是发生ADV疗效欠佳的高危因素,具有上述5个发生ADV疗效欠佳高危因素的患者可能从优化治疗中获益.

  • 不同糖代谢状态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的差异分析

    作者:兰丽娟;张碧英;刘大凤;张霞;李静;刘亚玲;王永;包蕾;欣怡;胡芯华

    目的:探讨不同糖代谢状态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的差异。方法分析110例CHB患者糖耐量正常、糖耐量异常及糖尿病三种糖代谢状态组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的差异。结果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及存在脂肪肝的比例均随着糖代谢状态恶化而显著增加,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肝脏弹性值亦随着糖代谢状态恶化而显著增加,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4.663,P=0.033)。总胆红素亦随着糖代谢状态恶化而有所增加,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384,P=0.069)。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在不同糖代谢状态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64、0.465,P=0.497、0.497)。糖耐量异常组与糖尿病组肝脏炎症及纤维化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糖代谢异常对肝脏炎症和纤维化均有影响。

  • 2010年泰安市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分析

    作者:侯佩强;张荣强;倪楠

    目的 对2010年泰安市手足口病病例进行病原体检测和分析.方法 对临床收集的手足口病病例的粪便标本437份、咽拭子标本25份,采用实时荧光PCR筛选出肠道病毒通用引物阳性标本,分别用CA16和EV71型的特异引物进行分类检测.结果 肠道病毒总阳性率为82.47%(381/462),其中CA16阳性率为38.31%(177//462),EV71阳性率为19.48%(90/462),CA16的阳性率显著高于EV71.粪便标本的阳性率为84.67%(370/437),显著高于咽拭子的44%(11/25)(χ2 = 27.05,P< 0.01).本研究病例发病年龄多为1~5岁,男性略多于女性.结论 2010年度泰安市手足口病疫情以CA16感染为主,粪便标本的阳性率较高,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手足口病病原体对手足口病的监测及防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