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文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早期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倪宇晴;唐建军;台适;唐亮;胡信群;方臻飞;潘宏伟;黄河;刘厂辉;曾高峰;周胜华

摘要: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室间隔穿孔(VSR)患者的临床特点,评估影响室间隔穿孔患者早期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到2017年5月由湘雅二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湘潭市中心医院5家医院确诊的AMI合并VSR患者96例,其中男50例,女46例,年龄43~90(66.2±10.7)岁,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症、心肌梗死史、吸烟史、胸痛发作至就诊时间、AMI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溶栓、Killip分级、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院内死亡分为院内死亡组(n=32)和院内存活组(n=64),探讨影响AMI合并VSR院内死亡的相关因素;再根据患者存活时间分为早期死亡组(存活≤2周,n=50)和非早期死亡组(存活>2周,n=46),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71例收集到VSR穿孔部位的患者中,64.0%(32/50)前壁AMI的VSR部位为心尖部或前间隔近心尖部室间隔穿孔,57.1%(12/21)非前壁AMI的VSR部位为后间隔和基底段.与院内存活组比较,院内死亡组患者多为高龄[(69.6±11.3)岁比(64.6±10.1)岁,P=0.031]、不合并室壁瘤形成[71.9%(23/32)比37.5%(24/64),P=0.001]和前壁心肌梗死[84.4%(27/32)比62.5%(40/64),P=0.028].早期死亡组(存活≤2周)与非早期死亡组(存活>2周)比较,年龄、性别、合并心绞痛/心肌梗死病史、Killip分级≥Ⅲ级、合并室壁瘤形成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5.11, 95%CI 1.19~22.00, P=0.012)、无心绞痛/心肌梗死史(OR=23.34, 95%CI 3.44~158.37, P=0.001)、Killip分级≥Ⅲ级(OR=5.35, 95%CI 1.26~22.66, P=0.019)、不合并室壁瘤(OR=6.30, 95%CI 1.67~23.73,P=0.005)为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女性、无心绞痛/心肌梗死史、Killip分级≥Ⅲ级、不合并室壁瘤为AMI合并VSR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同期刊相关文献推荐

中华心血管病

CSCD核心期刊 审稿时间:1-3个月 早咨询早发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