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学杂志
Beijing Medical Journal 북경의학
- 主管单位: 北京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
- 影响因子: 0.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9713
- 国内刊号: 11-2273/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肝硬化患者鼻出血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鼻出血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143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鼻出血组75例,无鼻出血组(对照组)68例.分析指标包括性别、年龄、肝硬化病因学诊断、肝硬化分期、既往高血压史、鼻中隔偏曲、鼻腔干燥、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总胆红素.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常见,鼻出血组占57.3%,对照组占52.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硬化分级(OR=6.272,95%CI 1.453~27.083,P=0.014)及鼻腔干燥(OR=4.286,95%CI 1.964~9.354,P< 0.001)是导致肝硬化患者鼻出血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 失代偿期肝硬化和鼻腔干燥是引发肝硬化患者发生鼻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延缓肝硬化进程,保持鼻腔湿润状态,对减少肝硬化患者发生鼻出血具有重要意义.
-
357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总结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首次诊断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4年8月,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肾内科首次确诊的未接受健康宣教的357例CK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82例,女175例,平均年龄(51.4±12.6)岁.根据美国肾脏病透析质量倡议(K/DOQI)进行CKD诊断与分期,回顾性分析CKD患者的原发病构成比,CKD分期构成比,各疾病分期中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尿蛋白升高、贫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百分率及患者的治疗需求问卷调查.结果 CKD的原发病前3位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糖尿病、高血压;CKD1~5期构成比分别为9.1%、10.8%、17.0%、22.2%、40.9%.患者的治疗需求调查,87.4%的患者仅为了控制症状;医嘱治疗+改变生活方式、门诊随访、控制10年肾衰竭发生的比例分别占15.7%、18.8%、22.7%.结论 基层中医院CKD1、2期患者就诊率低,加强对社区患者的宣传教育,早期就诊对于控制肾衰竭发生非常重要.
-
原发性肝癌患者亲环素B特异性T细胞反应研究
目的 探讨亲环素B (Cyp B)特异性T细胞反应强度变化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意义.方法 以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107例HBV相关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慢性肝炎组(49例)、肝硬化组(22例)及肝癌组(36例).采集患者外周血并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体外合成Cyp B全序列多肽技术,运用ELISPOT方法分析107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Cyp B合成肽的细胞反应情况.结果 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Cyp B特异性T细胞反应强度分别为0[0~0]SFU/106PBMCs、0[0~0]SFU/106PBMCs及20[0~60] SFU/106PBMCs,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0);3组反应频率分别为18.4%(9/49)、18.2%(4/22)及47.2%(1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71).CypB 90~208氨基酸肽段诱导的T细胞反应强度高于1~107氨基酸肽段[(34.3±5.3) SFU/106pBMCs vs.(70.0±11.0)SFU/106PBMC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2,P=0.0064).生存分析显示,Cyp B特异性T细胞反应阴性组肿瘤复发率明显高于Cyp B特异性T细胞反应阳性组(P=0.0492).结论 肝癌患者外周血中存在Cyp B特异性T细胞反应,可能成为肝癌预警标志物和未来肝癌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11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北京佑安医院2009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1例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微生物学特点以及疾病转归.结果 临床表现为发热10例、体重下降8例、皮疹7例、咳嗽6例、淋巴结肿大7例、肝脾肿大7例.11例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50个/μl.马尔尼菲青霉菌血培养阳性6例,皮肤活检或皮损渗液培养阳性3例,骨髓培养阳性3例,肠黏膜活检培养阳性1例,腹水培养阳性1例,痰培养阳性1例,培养阳性时间2~7 d.两性霉素B序贯伊曲康唑治疗8例,伊曲康唑单药治疗2例,1例未抗真菌治疗.终治愈9例,死亡2例.结论 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以发热、消瘦、皮疹、咳嗽、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好发于既往有该菌流行地区旅居史的AIDS晚期患者,皮肤活检及骨髓培养阳性率高达100%.两性霉素B是治疗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具有较好疗效,但如延误治疗预后较差.
-
活化自体淋巴细胞治疗对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的影响及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活化自体淋巴细胞(AAL)治疗对肝细胞癌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集66例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体外分离单个核细胞并扩增AAL自体回输后,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淋巴细胞亚型;按肝癌分期评价患者治疗后4周的疗效.结果 AAL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患者外周血白细胞[(5.97±2.24)×109/Lvs.(5.00±1.76)×109/L,P=0.030]及淋巴细胞计数[(1.47±0.61)× 109/L vs.(1.19±0.41)×109/L,P=0.016]显著升高,其中CD3+、CD8+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显著升高(P均=0.024),CD4+/CD8+比值显著下降(P=0.017).Ⅰ期部分缓解病例占63.6%,明显高于Ⅱ期(P=0.023);Ⅱ期病情稳定病例占53.3%,明显高于Ⅲ期(P=0.011);Ⅲ期疾病加剧病例占52.0%,明显高于Ⅰ、Ⅱ期(P=0.009,P=0.028).结论 AAL治疗对微小残余肿瘤的患者有益.以微转移为主要特点、瘤负荷小的Ⅰ、Ⅱ期肝癌患者采用AAL治疗效果显著.
-
北京地区药物性肝衰竭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所致肝衰竭的病因、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 选择2011-2013年北京佑安医院确诊为DILI的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53例DILI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肝衰竭27例(4.9%),平均年龄(49.2±20.7)岁,女性占81.5% (22/27),高于非肝衰竭DILI患者中女性比例(65.8%,P=0.092).17例(63.0%)存在基础疾病.由单一药物引起者17例(63.0%),常见的是中药(51.9%)、抗结核药(18.5%)和解热镇痛药(11.1%).肝衰竭患者中,肝细胞性、胆汁淤积性和混合性肝损伤分别为10例(37.0%)、10例(37.0%)和7例(25.9%);急性肝衰竭9例(33.3%),以肝细胞性和混合性肝损伤为主;亚急性肝衰竭18例(66.7%),以胆汁淤积性肝损伤为主.所有肝衰竭患者均出现并发症,常见的是腹水、细菌感染和肝性脑病.肝衰竭患者中,13例(48.1%)经治疗后顺利恢复,但其中4例发展为慢性DILI;1例(3.7%)经肝移植后存活,6例(22.2%)院内死亡,7例(25.9%)未愈出院.结论 北京地区药物性肝衰竭女性比例高,主要由中草药和抗结核药引起,多表现为亚急性肝衰竭,总体预后不良,仅不足半数的患者可顺利恢复,临床工作中应注意防治.
-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脑炎4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北京佑安医院住院的42例AIDS合并隐球菌性脑膜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转归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头痛(39例,92.9%)及发热(24例,57.1%)是常见的首发症状,颈项强直及意识障碍也较为常见(各18例,42.9%).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为18(4~419)个/mm3.脑脊液压力≥200 mmH2O 39例(92.9%).脑脊液蛋白定量0.4 (0.1~13.7) g/L,13例(31.0%)患者的脑脊液蛋白>2 g/L;糖为3.0 (0.1~4.7) mmoL/L;氯化物为117.0(102.3~125.1) mmoL/L;细胞数为12(0~56)×106/L,单核细胞占68.7 (0.0~100.0)%.总病死率为23.8%.颈项强直、意识障碍、病理征阳性、较低的基线CD4+T淋巴细胞及尚未启动抗病毒治疗与较差的预后(死亡)显著相关(P<0.01).59.5%的患者应用两性霉素B及氟康唑联合抗真菌治疗,有效率为76.0%,与两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的疗效相当(P> 0.05).结论 对疑似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的病例应及时行脑脊液检测及病原学检查以明确诊断,降低隐球菌病病死率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治疗.
-
酒精性肝硬化患者IL-6、TNF-α与能量代谢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酒精性肝硬化患者IL-6、TNF-α与能量代谢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Luminex 200对30例酒精性肝硬化(酒精组)和30例乙肝肝硬化(乙肝组)患者检测IL-6、TNF-α血清浓度;应用Med Graphic CCM/D营养代谢测试系统进行能量和物质代谢测定;将两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酒精组IL-6、TNF-α血清浓度分别为(18.00±10.22)pg/ml和(34.12±17.61)ng/ml,明显高于乙肝组(11.33±5.34)pg/ml和(23.19±13.9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酒精组呼吸商(RQ)为(0.79±0.03),脂肪代谢率(FAT%)高达(43.57±5.70)%,蛋白代谢率(PRO%)为(20.57±7.29)%,与乙肝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相关性分析,IL-6与RQ值呈负相关(r=-0.484,P=0.007),与碳水化合物氧化率呈正相关(r=0.397,P=0.030);TNF-α与静息能量消耗(REE)、PRO%和FAT%均呈正相关(r=0.362,P=0.049;r=0.464,P=0.010;r=0.553,P=0.002).结论 酒精性肝硬化患者IL-6 、TNF-α水平明显升高,与异常的能量和物质代谢指标存在一定相关性.
-
门静脉性肺动脉高压症患者肝移植术的麻醉管理
目的 探讨门静脉性肺动脉高压(portopulmonary hypertension, PPHTN)患者肝移植术麻醉的特殊性.方法 PPHTN组15例(男7例、女8例),入选标准: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平均肺动脉压(MPAP)>25 mmHg,肺动脉阻塞压(PAOP)<15 mmHg;对照组15例(男7例、女8例),入选标准:肝硬化排除肺动脉高压.采集2组无肝前期置入Swan-Ganz导管时(T1)、无肝期门静脉阻断5 min(T2)、无肝期门静脉阻断30 min(T3)、新肝期门静脉开放5 min(T4)、新肝期门静脉开放60 min(T5)和术毕(T6)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MPAP、右心房压(RAP)、PAOP、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心脏指数(CI)、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每搏指数(SVI)、右心室舒展末期容积指数(RVEDVI).结果 T1时PPHTN组MPAP、RAP、PAOP、PVRI明显高于对照组;RVEF和SV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T1比较:T2时2组HR、SVRI明显升高,MAP、MPAP、RAP、PAOP、PVRI、CI、RVEF、SVI和RVEDVI明显降低(P<0.05);T4时2组MPAP、PVRI明显升高,MAP、CI、RVEF和SVI明显降低(P<0.05);T5、T6时2组SVRI明显降低,CI明显升高,PPHTN组MPAP、PVRI、RVEDVI明显升高,RVEF明显降低(P<0.05).结论 PPHTN患者与非PPHTN患者相比较,肝移植术中新肝期肺动脉高压及心功能抑制时间更长.麻醉的关键是维持右心功能,减轻右心负荷,纠正可逆性的肺动脉高压因素,减少新肝期再灌注对机体的影响,选择适宜的患者,采用合适的手术方式也同样重要.
-
艾滋病相关非霍奇金淋巴瘤7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艾滋病相关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艾滋病相关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点、病理结果、治疗及预后,并总结相关文献.结果 7例艾滋病相关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1~57岁,均为男男同性性行为者.4例患者在确诊艾滋病后8~24个月内出现淋巴瘤相关症状,3例患者在淋巴瘤诊治过程中发现HIV感染.原发部位分别为颌下淋巴结、胃部、牙龈、腹股沟淋巴结和腋窝淋巴结.4例有结外受累,以胃肠道为主.7例患者合并症少且未合并其他机会感染,均未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就诊时均未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D4+T细胞数192~492/μl,平均321个/μl.HIV病毒载量1×104~3.5×105拷贝/ml.7例病理类型均为B细胞淋巴瘤,其中5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浆母细胞淋巴瘤,1例BurKitt淋巴瘤.除1例放弃治疗外,6例患者同时接受淋巴瘤化疗和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其中1例同时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经过6个周期的化疗,3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化疗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经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患者的HIV病毒载量均未测出,CD4+T细胞数明显上升.结论 早期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能减少艾滋病相关淋巴瘤的发生,并改善预后.
-
猴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以天然免疫为主的部分基因表达情况
非灵长类动物(nonhuman primates,NHP)在组织结构、免疫及代谢等方面与人类相似性很大[1].NHP能被猴免疫缺陷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SIV)和人/猴嵌合免疫缺陷病毒(simian-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SHIV)所感染,感染后会出现类似人AIDS的症状[2],可以根据相应原理对检测周期、病毒接种的剂量以及病毒感染途径进行人为干预控制[3],因此NHP在研究HIV/AIDS传播、发病机制以及抗病毒药物及疫苗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
肝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的研究进展
目前肝移植术已成为全世界公认的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有效的方法,并已经逐渐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常规治疗手段.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预后不良的标志之一.由于其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治疗困难,病死率高,严重影响了手术成功率及肝移植患者长期生存率.
关键词: -
肝移植术后患者生存质量与骨质疏松关系的研究进展
肝移植术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理想的方法,不仅能延长患者生命,还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2014年中国肝移植注册系统(CLTR)的数据显示:中国大陆肝移植规模已居全球第2位,亚洲首位,国内多家移植中心每年完成90例以上的移植手术,肝移植术后患者的1、5、10年生存率已分别达到82.3%、73.8%和70.2%,接近国际水平[1].越来越多的肝移植患者能够长期存活,临床上对于肝移植疗效的评价也从单纯的延长生存时间转变为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 -
卡泊芬净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艾滋病合并中重度肺孢子菌肺炎9例报告
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PCP)是由耶氏肺孢子菌(pneumocystis Jiroveci,PC)感染引起的肺部机会性感染,既是AIDS的指征性疾病,也是其严重、常见的肺部并发症,是导致AIDS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在未加干预的情况下,病死率极高[1-3].目前,复方磺胺甲噁唑(coSMZ)仍是治疗PCP的一线药物.卡泊芬净用于治疗重症PCP国外已有报道[4],国内也已逐步开始使用[5-7].现对我院感染科2015年1~5月收治的9例AIDS合并中、重度PCP且接受卡泊芬净联合coSMZ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 -
老年急性乙型肝炎41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前尚无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老年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状况,传统观念认为相对于年轻人,老年人不容易患急性乙型肝炎,老年人急性乙型肝炎易被漏诊、误诊,并且由于高龄和基础疾病状态,很可能给急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带来难度,甚至增加患者的病死率.我们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60岁及以上、资料完整的41例急性乙型肝炎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关键词: -
AFP截断体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原发性肝癌在全球的发病率逐年增长,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1,2].AFP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参与调控肝癌的发生发展[3-6],在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和肿瘤患者术后的随访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7,8].AFP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 000,全长为590个氨基酸,含有1个寡糖组成的糖基.晶体X-射线发现AFP蛋白包含3个结构域[9].为了深入探究AFP不同结构域的作用机制,我们构建了一系列带有FLAG标签的AFP真核表达截断体载体,并通过在肝癌细胞系HLE细胞中进行瞬时转染进行验证,为后续分段研究AFP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报告如下.
关键词: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趋化因子的随访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的病理变化特点之一是炎性细胞浸润,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已有的文献报道这些细胞到达炎症组织需要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作用[1].已有研究证实,趋化因子的异常表达与病毒性肝炎的进程密切相关.高表达的趋化因子可招募大量效应淋巴细胞清除病毒感染的细胞,但同时趋化因子的过度释放导致炎症反应会加剧肝细胞损伤[2].我们于2011-2013年对10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评价,探讨趋化因子是否可以作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疾病进展的指标或抗病毒疗效及预后评价指标,报告如下.
关键词: -
追踪方法学在护理实践的应用
我院于2014年3~12月采用追踪方法学评估患者在接受医疗护理过程中的安全性,追踪各项标准作业流程与制度的执行力,对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安全的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报告如下.1.追踪方法学内涵:追踪方法学是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JCI)2006年导入的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追踪概念,通过患者的就医过程,重点评价医院内部各部门、各专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是否满足患者的医疗需要,所提供的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是否达到高标准的要求,终使患者获得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是一种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强的过程管理方法[1].
关键词: -
护理干预对内镜下套扎术联合药物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效果分析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的危急重症,是肝硬化门脉高压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生命[1].临床上通常采用药物、外科分流术及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方案[2].近年来,内镜下套扎术联合药物方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3].本研究旨在观察在加强护理干预的情况下,对上述治疗效果的影响,报告如下.
关键词: -
CT引导下肺癌射频消融治疗术中并发症的护理
肺癌是目前发病率、病死率高的肿瘤[1],治疗以外科手术、放化疗为主.CT引导射频消融术(RFA)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微创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可重复性高、疗效肯定等特点,目前已成为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我院肿瘤微创介入中心自2013年1~12月行CT引导下RFA治疗肺癌33例,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RFA治疗肺癌术中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关键词: -
乙肝疫苗在乙肝相关性肝移植术后乙肝主动免疫重建中的作用
我国肝移植受体中80%以上是乙肝相关性肝病,移植后在无有效预防措施的情况下,患者乙肝复发率可高达70%~80%[1].采用拉米夫定联合小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进行预防后,移植后乙肝复发率可降至10%以内[2].但此种被动免疫预防方案不能彻底清除体内的HBV,而且既昂贵又存在基因变异等缺点.因此,寻找一种更经济、有效、安全可靠的预防复发策略成为肝移植术后预防乙肝复发的重要工作.北京佑安医院外科中心对2008年9月至2012年9月274例乙肝相关性肝病肝移植术的患者进行乙肝疫苗主动预防接种,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
专科医护人员在慢性肝病防治中的主力军作用
慢性肝病包括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呈渐进发展过程,多数具有传染性,病因包括病毒感染、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发病人数众多.目前,慢性肝病为可治疗但无法治愈的疾病,患者需要专业医生的医疗决策和健康指导,固定、可信赖的肝病专科医生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管理,是延缓疾病进展,获得有效生存时间的前提保证.
关键词: -
传染病医院文化建设的探索
医院文化是医院发展的软实力和内动力.传染病医院收治的患者群体更加容易受到歧视,产生自卑感,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性更高,传染病医院的文化建设具有特殊性.因此,了解传染病医院文化建设的现状和特点,对于推动传染病医院文化建设,缓解医患矛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与和谐的社会关系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
2006-2013年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人力发展研究
目的 了解北京市2006-2013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发展状况及趋势.方法 收集2006-2013年《北京市卫生工作统计资料<汇编>》等统计资料,比较分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资源的数量、结构和分布情况.结果 8年来,社区卫生人员数量显著增长,从2006年的7 730人增加到2013年的30 323人,增长了292.3%;2013年全市社区卫生技术人员占社区总人力的82.8%,卫生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比例是21:1;执业(助理)医师占卫生技术人员的比例从2006年的51.8%降低至2013年的44.0%,社区卫生护士的数量逐年增长,从2006年的18.3%增长至2013年的29.2%.2013年北京市每千人口拥有的全科医生、护士、防保人员分别达到0.28、0.35和0.14.结论 社区卫生人力数量发展迅速,为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社区卫生人力结构不合理,有待调整和补充.
-
核苷类似物对小鼠皮层神经元线粒体DNAD-loop区突变的影响
目的 探讨长期使用核苷类似物是否产生皮层神经元线粒体DNA D-loop区损伤.方法 7周龄Balb/C小鼠50只,分为5组(对照组和4个实验组),每组10只.对照组腹腔内注射双蒸水,实验组腹腔内分别注射司他夫定(D4T)50 mg/kg、齐多夫定(AZT) 100 mg/kg、拉米夫定(3TC) 50 mg/kg和去羟肌苷(DDI) 50 mg/kg,每周5次,连续6周.应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捕捉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对其线粒体D-loop区PCR扩增子克隆和测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神经元线粒体D-loop区序列突变增加,与参考序列的平均距离,AZT组为0.0021,D4T组为0.0047,3TC组为0.0024和DDI组为0.0053,对照组为0.0012.D4T组和DDI组的核苷酸距离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D-loop序列单碱基的转换率AZT组为0.0018,D4T组为0.0033,3TC组为0.0021,DDI组为0.0037,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01).4种核苷类似物诱导的D-loop区序列点突变主要类型是转换,特别是"A→G"和"T→C"的转换.结论 长期暴露于核苷类似物可导致小鼠皮层神经元线粒体DNA D-loop区实变.
-
角蛋白18磷酸化与奥沙利铂作用下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的关系
目的 探讨在化疗药物作用下角蛋白18(K18)磷酸化与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奥沙利铂作用于HCT116细胞,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和钙黄绿素-AM/碘化丙啶(Calcein-AM/PI)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K18磷酸化表达水平;HCT116细胞分别转染绿色荧光蛋白(GFP)、野生型K18和33、52丝氨酸(Ser33A、Ser52A)磷酸化位点突变的K18质粒后,用奥沙利铂处理,Annexin V-FITC/PI和Calcein-AM/PI法分析K18及其突变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奥沙利铂可以使HCT116细胞发生明显的凋亡,而且凋亡比例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经20、60、100 μmol/L奥沙利铂处理后,细胞较对照组均出现凋亡增加,依次为(15.6±3.1)%、(30.1±4.9)%和(62.6±6.8)%,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K18的Ser33、Ser52磷酸化水平也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单纯质粒转染的各细胞组之间的凋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过奥沙利铂处理后,Ser33A和Ser52A质粒转染的HCT116细胞的凋亡率[(27.3±6.7)%和(31.2±8.1)%]明显低于GFP和K18质粒转染的细胞凋亡率[(40.5±4.8)%和(50.9±6.3)%,P<0.05],转染K18质粒组的HCT116细胞的凋亡率高于GFP转染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r33A和Ser52A质粒转染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18 Ser33和Ser52磷酸化水平随着细胞凋亡水平的增加而增加;K18过表达提高了HCT116细胞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而抑制K18 Ser33和Ser52的磷酸化可以减少化疗药物作用下结肠癌细胞的凋亡.
-
癌基因Ras及其常见突变与P53协同作用对结肠癌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P53与Ras及常见Ras突变协同作用对结肠癌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P53-/-的结肠癌细胞(HCT116 P53-/-)中分别单转染Ras野生型、Ras V12、Ras N17质粒,另外3组细胞分别转染以上质粒后感染P53腺病毒.用奥沙利铂处理12 h后分别用钙黄绿素-AM(Calcein-AM)和碘化丙啶(PI)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免疫印迹(WB)检测各组凋亡水平.结果 Calcein-AM/PI染色显示,Ras V12转染组凋亡率[(16.8±1.7)%]显著高于Ras[(8.3±1.5)%,P< 0.01]和Ras N17转染组[(4.4±1.6)%,P<0.01],Ras N17转染组凋亡率低(P=0.016);P53腺病毒处理3组凋亡率均显著增高,仍以Ras V12转染组凋亡率[(25.9±2.2)%]为高,Ras N17转染组低[(7.6±1.2)%].Real-time PCR和WB显示,P53存在与不存在条件下,Ras V12转染组Bax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Ras和Ras N17转染组;Bcl-2水平则与Bax水平相反(P均<0.05).结论 Ras突变体Ras V12过表达能够引起奥沙利铂作用下细胞凋亡的增加,而突变体RAS N17能够降低细胞凋亡;P53与Ras有协同作用,能够提高Ras的促细胞凋亡作用,提高细胞对奥沙利铂化疗药的敏感性.
-
ASPP2在人肝星状细胞活化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p53凋亡刺激蛋白2(apoptosis-stimulating protein of p53-2,ASPP2)对人肝星状细胞活化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 人永生的肝星状细胞系LX-2在孵箱中培养,转染ASPP2腺病毒和单荧光自噬指示体系(GFP-LC3)质粒,免疫印迹法检测ASPP2、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自噬基因表达相关蛋白(Beclin-1)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LX-2细胞共转染ASPP2腺病毒和GFP-LC3质粒后,ASPP2过表达对LX-2细胞自噬的影响,M30染色检测ASPP2过表达对LX-2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转染ASPP2腺病毒后LX-2细胞内ASPP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与转染对照空载腺病毒的LX-2细胞相比,转染ASPP2腺病毒的LX-2细胞自噬和α-SMA的表达明显减少,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受到抑制;转染ASPP2腺病毒后LX-2细胞的凋亡水平增加明显.结论 ASPP2过表达在体外具有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的作用.
-
CBL联合PBL模式在传染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经典传染病的发病率大大下降,而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传染病教学面临着教学病例种类不足、教材滞后等一系列问题[1].为了提升传染病临床教学质量,我院将案例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相结合,总结出一种适合传染病临床教学的综合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
成人肝移植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和治疗
2014年3月Liver Transplantation发表了英国伯明翰大学伊丽莎白女王医院肝病中心Bramhall SR 教授团队完成的《成人肝移植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和治疗》论文(Mourad MM,Liossis C,Gunson BK, et al.Et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hepatic artery thrombosis after adult liver transplantation.Liver Transpl, 2014,20: 713-723.).该研究首次阐明了肝移植后肝动脉血栓形成(HAT)相关的临床危险因素.
关键词: -
国际腹水俱乐部修订的肝硬化急性肾损伤诊断与处理专家共识解读
2015年Gut发表了《国际腹水俱乐部修订的肝硬化急性肾损伤诊断与处理专家共识解读》(Angeli P, Gines P,Wong F,et al.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kidney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revised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Club of Ascites[J].Gut, 2015, 64:531-537.).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研究进展
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导致肝脏严重损害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其中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 on 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为常见,病死率高,预后极差,因而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在ACLF的定义、发病机制、治疗、预后判断方面取得一些进展,现简述如下.
关键词: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