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江苏中医药杂志

江苏中医药

江苏中医药杂志

Jiangs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강소중의약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397X
  • 国内刊号: 32-16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8
  • 曾用名: 江苏中医杂志;苏中医杂志
  • 创刊时间: 195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江苏中医药》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黄亚博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固经四草汤”治疗热瘀型更年期功血38例临床研究

    作者:赵芸

    目的:观察固经四草汤治疗热瘀型更年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更年期功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予中药固经四草汤口服;对照组38例,予云南白药胶囊口服。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3%。结论:固经四草汤治疗热瘀型更年期功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中药湿热敷提高慢性肾衰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质量的临床研究

    作者:应灵妹;鲁科达;于伟;曹俊敏;杨晓春

    目的:观察中药湿热敷对动静脉内瘘成熟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肾内科终末期肾病并且行动静脉内瘘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湿热敷。观察造瘘术后第1、11、30天吻合口及以上血管的血流量、头静脉内径,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等指标;观察2组患者术后30d内内瘘闭塞的发生率。结果:治疗30d后,治疗组吻合口及以上血管的血流量、头静脉内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APT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30d内内瘘闭塞的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医基础治疗加用中药湿敷能改善患者高凝状态,促进动静脉内瘘成熟,提高内瘘质量,减少内瘘失败发生率。

  • 养肺清热法治疗干眼症60例临床研究

    作者:蒋雪莹;李志鹏;朱宁云

    目的:观察养肺清热方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60只眼,以贝复舒滴眼液点眼并口服中药养肺清热方;对照组30例60只眼,仅用贝复舒滴眼液点眼。2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并比较主观症状积分、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改善情况,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主观症状积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仅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他指标均未见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上述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以及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中药汤剂养肺清热方联合贝复舒可明显改善干眼症患者的眼表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贝复舒滴眼液。

  • 拖线联合置管术治疗马蹄形伴直肠周围深部间隙肛周脓肿34例临床研究

    作者:董青军;易进;王琛;郭修田;曹永清;陆金根

    目的:观察拖线联合置管术治疗马蹄形伴直肠周围深部间隙肛周脓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65例马蹄形伴直肠周围深部间隙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采用拖线联合置管术,对照组31例采用切开引流术。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各时段疼痛、发热、渗出物情况评分,统计并比较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术后1、3、7天疼痛,术后1、3天发热,术后3、7天渗出物情况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拖线联合置管术治疗马蹄形伴直肠周围深部间隙肛周脓肿具有术后并发症少、局部损伤小、患者痛苦少、外形保护好、创面愈合快、节省医疗资源等特点,且简单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中药熏洗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微创钢板接骨术后10例临床研究

    作者:图克;周临东

    目的:观察胫骨平台骨折SchazkerⅠ-Ⅳ型患者在关节镜辅助下复位联合微创钢板接骨术(MIPO)后使用中药熏洗的疗效。方法:2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0例。对照组10例采用膝关节镜辅助下复位联合MIPO技术结合常规康复锻炼,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以及术后不同时段HS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系统)及Rasmussen评分。结果:治疗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0.1±0.68)周,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12.2±0.54)周,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周至第6周,治疗组患者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第4周至第6周,治疗组患者Rasmussen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在行关节镜辅助下MIPO后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可缩短愈合时间,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 657例高血压病患者病性证素分布及其组合特点研究

    作者:徐丹;高红勤;高甜甜;唐安;郭艳;邵晔;陈晓燕;陈后勤;张志巧;龚静

    目的:通过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高血压病中医病性证素分布及组合特点,指导中医临床辨证。方法:收集2012~2015年本院门诊及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657例,分析统计证素分布情况。结果:657例高血压病患者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以阳亢、痰浊多见,均占该年龄组的35.5%;中老年患者以阴虚、阳亢、痰浊、瘀血、气虚等多见,表现为阴虚>瘀血>痰浊>阳亢>气虚,分别占48.72%,34.2%,30.51%,26.52%,21.73%;在二种证素兼夹组合中,以阴虚兼夹证素多,共计177例,占26.94%,其次为痰浊及瘀血,分别占13.09%及14.31%。结论:高血压病多以阴虚阳亢、气阴两虚及痰瘀互阻为主要病机,青年患者多以实证为主,中老年患者虚证多见,且多表现为虚实夹杂。

  • 艾灸泻法“疾吹其火”的光辐射生物效应初探

    作者:王波;杨华元;刘希茹;沈卫东

    艾灸的辐射光谱研究表明,艾燃烧时从红光到远红外均有不同强度的辐射,以靠近近红外波段为主,波峰在1.5~3.5μm之间。艾灸具有“引热外行”、治疗急性炎症的作用,这与现代物理治疗中红外线疗法将急性炎症列为禁忌证似乎相矛盾。对矛盾的解释,特殊的操作方法有可能是艾灸治疗急性炎症的实质,通过“疾吹其火”的操作方法使艾灸辐射波峰向红光、近红外部分移动,并减弱红外热效应的影响,产生清热解毒、消炎镇痛的生物效应。为了证实这个推定,需要进一步的临床及动物实验研究。

  • 针刺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颈源性眩晕50例临床研究

    作者:张新娟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颈源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合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眩晕评分和TCD (经颅多普勒)数值。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治疗组眩晕评分(4.69±0.7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4±0.87)分(P<0.01);治疗组 LVA(左椎动脉)、RVA(右椎动脉)及BA(基底动脉)TCD数值增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颈源性眩晕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 对颈源性头痛针刺治疗优选方案的疗效验证

    作者:杨峰;郝传传;朱正萍;孙轩翔;范刚启

    目的:验证颈源性头痛针刺治疗优选方案的疗效。方法:将30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150例,分别予针刺治疗优选方案(脑空透风池、脑户透风府,排针法,针刺深1寸,留针6h)、颈2横突注射治疗,以VAS加权值为指标,分别观察并比较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对改善VAS加权值方面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颈源性头痛针刺治疗优选方案与颈2横突注射法疗效相当。

  • 针灸从肾论治单纯性肥胖病初探

    作者:邓敏;龚美蓉;孙亦农

    针灸疗法在治疗单纯性肥胖病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势。根据中医学理论,肾脏功能失调对单纯性肥胖病有一定影响,探讨针灸从肾论治单纯性肥胖病的新思路,将病例分为肾气不足、脾肾阳虚和肝肾阴虚3型进行辨治,已获部分临床验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二陈汤加减临证治验3则

    作者:徐超伟;郑敏宇

    二陈汤首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半夏、橘红、茯苓、甘草组成,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效,为治疗湿痰证的代表方剂,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后世医家将本方化裁为半夏白术天麻汤、温胆汤、涤痰汤等,均为临床常用方。笔者近期运用二陈汤加减治疗多种疾病,均取得不错的疗效,现择3则报道如下。

  • 孙浩运用“扶阳”法治疗儿科疾病验案4则

    作者:高军;时乐

    扶阳思想源于内经。《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其中的“气”即指的是“正气”,是“阳气”的具体体现。《经籍篡诂》解释,“扶”为护也、助也、治也,有保护、帮助、调理之义。历代医家对“扶阳”有不同的理解,多数医家常常因为阳气易伤而把扶阳理解为温阳,这是对扶阳法的片面看法。仲景认为气虚、阳虚、火衰都属可用扶阳方法治疗的范畴[1],亦可用于预防疾病。所以“扶阳”思想包含病时“温阳”、“补气”,未病时预防养生,及病后的调摄。孙浩名老中医为“臣”字门中医儿科第五代传人,从医六十余年,学验俱丰。孙老认为,“扶阳”在儿科疾病的治疗中主要表现为对脏腑“阳气”、“正气”的补充与调理,还包括疾病后期的饮食调理以及未病时的药物调理。现摘录孙老临床运用“扶阳”法治疗儿科疾病验案4则,以飨读者。

  • 亚急性横贯性脊髓炎验案1则

    作者:周颖璨;王洪海;周德生

    伍某某,男,49岁。住院号00368794。2014年11月20日初诊。

  • 陈宝义治疗疑难病症验案4则

    作者:韩海琳;刘虹

    陈宝义教授为津沽名医,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是“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临证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的全国百名专家之一。在五十年的医疗实践中陈教授不断探索疑难病症的治疗规律和有效方药,认为中医的核心精髓是辨证论治,因此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强调“审证求因、据证立法、以法系药、据方用药”,并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病症中抓住主证和核心病机,以纲带目,分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治疗,在治疗疑难病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举验案4则如下。

  • 王秀莲灵活运用上焦宣痹汤验案3则

    作者:余静雯;部环宇

    上焦宣痹汤原是吴鞠通根据《临证指南医案·呃》中所用方整理的方剂,由郁金、枇杷叶、豆豉、射干、通草五味药组成。《温病条辨·上焦篇》第46条“太阴湿温,气分痹郁而哕者,宣痹汤主之”,并自注:“上焦清阳膹郁,亦能致哕,治法故以轻宣肺痹为主。”[1]此方主要用于湿阻气郁哕证。王秀莲是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教学、医疗、科研工作三十余载,学验俱丰,临床擅用温病学理法辨治外感病和内伤杂病,治疗上强调枢利气机、因势利导、透邪外出、顾护阴精等,无论是常见病还是难治病多有效验。现举王教授临床活用《温病条辨》上焦宣痹汤验案3则,并浅析本方,一鳞半爪,或有微益。

  • 升阳散火汤妇科应用举隅

    作者:郑冬雪;刘新敏;程冉

    升阳散火汤是金元四大家之补土派代表人物李杲的代表方之一,载于《内外伤辨惑论》,由升麻、葛根、独活、羌活、柴胡、防风、人参、白芍、甘草等药物组成,能“发散郁火”,治疗“血虚”或“胃虚火郁”症见“男子妇人四肢发困热,肌热,筋骨间热,表热如火燎于肌肤,扪之烙手。”[1]现代文献报道,该方可用于治疗由于脾胃气虚或湿气下流[2],导致郁而生热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慢性咽炎、顽固性口腔溃疡、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疾病[3-7]。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部分月经失调、排卵功能障碍患者存在“郁热”的状况,临证合用升阳散火汤能起到事半功倍、立竿见影的效果,现举验案3则以飨同道。

  • 梁玉瑜《舌鉴辨正》学术思想研究

    作者:沈劼

    《舌鉴辨正》是清末的一部舌诊专著,论述中医以舌审病的辨证方法共149条。全书图文并茂,有证有方,在强调舌诊重要性的基础上,补充内伤病舌诊法并完善辨舌体系,提出独特的舌面脏腑分属理论和分经辨证,注重刮舌验苔法,首载“十全”类方,提倡灵活辨证,敢于对前人经验辨谬正偏,充分体现了梁玉瑜的舌诊特色和临证思想。

  • 叶天士妇科辨治学术思想及用药规律研究

    作者:堵吉

    清代医学家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妇科治案中,对妇科调经,匠心独具,足以启发后学。其妇科辨治学术思想为:重视肝肾,通补奇经;着重胃气,理中调冲;擅调心脾,多用苓神;病久入络,辛润通络;化裁经方,古方今用。其遣方用药规律特征如下:用药轻灵,擅用虫甲,喜用丸剂,组方精简,择时服药。认真研究总结叶氏辨治妇科病之学术思想特色及用药规律对指导临床大有裨益。

  • 当归补血汤预处理对缺氧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周春刚;李卿;汤加;徐辰;张志斌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抗心肌细胞缺氧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H9C2心肌细胞缺氧损伤模型,以正常培养条件下的心肌细胞为正常对照组,将预先加入当归补血汤的细胞(当归补血汤预处理组)在正常条件下培养24h,随后与未处理细胞(缺氧组)同时进行缺氧培养,Annexin V/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 DCFH-DA荧光探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OS)水平,RT-PCR荧光相对定量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p53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yt 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缺氧组细胞凋亡率、细胞内ROS水平、Cyt C蛋白表达水平,p53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当归补血汤预处理的缺氧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率、细胞内ROS水平、Cyt C蛋白表达水平、p53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缺氧组(P<0.05),HIF-1α mRNA水平明显高于缺氧组(P<0.05)。结论:H9C2心肌细胞缺氧损伤后细胞凋亡显著增加。当归补血汤能够抑制缺氧损伤心肌细胞凋亡,其可能通过降低p53 mRNA表达,促进HIF-1α mRNA表达等机制来减轻缺氧对心肌细胞的损伤作用。

  • 定抽颗粒对抽动障碍模型小鼠行为学及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作者:朱先康;解莹晶;赵艳

    目的:探索定抽颗粒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72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氟哌啶醇组和定抽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予亚氨基二丙腈(IDPN)腹腔注射诱导抽动障碍模型。造模当日起,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其余组每日分别给予氟哌啶醇(1.38mg/kg)、定抽颗粒(5.76g/kg、2.88g/kg、1.44g/kg),连续灌胃3周。末次给药后1h进行刻板行为、运动行为、自主活动测定,翌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及脑组织中γ-氨基丁酸(GABA)、天门冬酸(ASP)、谷氨酸(GLU)含量。结果:定抽颗粒各剂量组小鼠刻板行为、运动行为评分和自主活动次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P<0.05)。模型组小鼠脑组织及血清中GABA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脑组织中GLU、AS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定抽颗粒各剂量组脑组织、血清中GABA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脑组织中GLU、ASP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定抽颗粒可明显改善抽动障碍模型小鼠行为学改变,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与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类神经介质、兴奋抑制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有关。

  • 补肾利湿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清hs-CRP和Dickkopf-1的影响

    作者:姜德友;袁颍超;刘春红;谢颖;韩洁茹;张淼;冯涛;陈飞

    目的:观察补肾利湿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ickkopf-1(DKK-1)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补肾利湿法防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机理。方法:将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及补肾利湿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空白组与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中药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分别灌胃痛风舒片溶液和秋水仙碱溶液,补肾利湿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18.7、37.4、74.8mL/kg补肾利湿中药复方,每日1次,连续7d。随后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尿酸钠和氧嗪酸钾诱导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造模4h后眼眶取血,分离血清,应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hs-CRP和DKK-1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hs-CRP和DKK-1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各给药组大鼠血清hs-CRP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其中以西药对照组和补肾利湿中剂量组效果为明显。各给药组大鼠血清DKK-1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补肾利湿中药复方可降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血清hs-CRP水平,对防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一定作用;对降低DKK-1效果不明显,可能与急性期血清中DKK-1表达特点有关,需要作进一步研究。

  • 邵荣世运用和络护膜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

    作者:孙蓓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弥漫性非特异性炎症疾病,病变主要在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邵荣世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为脾虚失运,邪滞于肠,致气机不畅,血行瘀滞,气血凝结,肉腐血败,肠腑脂膜血络受损,而成内疡。对本病的治疗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合理配合运用和络护膜法,口服中药同时根据证型配合中药灌肠,获得很好的疗效。

  • 王霞芳运用“和法”治疗儿科疾病经验--附验案4则

    作者:陈伟斌;封玉琳

    “和法”起源于《内经》,是中医八法之一。王霞芳教授认为“和法”是通过药物和解缓和与调和疏解而达到气机调畅,使表里、上下、寒热、虚实的复杂证候,及脏腑、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归至于平的一种疗法,应扶正祛邪并行,从而达到祛除病邪、恢复健康的目的。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临证时可灵活运用调和营卫、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寒热的法则,并加以护卫中气之品,以此“和法”治疗小儿疾病,屡获佳效。

  • 刘永年辨治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

    作者:朱翔

    刘永年主任医师运用中医药辨治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以精气内夺为病机核心,脾肾为主要辨治方向,瘀血及热毒为主要动因;治疗采取辨证论治,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的检查辨病审证用药,针对相应的检查异常在用药上有所侧重。

  • 杨桂云从肝论治妇科病之经验

    作者:李桢理

    杨桂云主任医师治疗妇科疾病,认为补肾并不等于单纯运用补肾药,而需结合五脏相互关系调治,在补肾活血调周的基础上,重视调肝理气,疏导情志,应用五行规律调肝以补肾。同时巧用对药,使两药取其长而避其短,共奏良效。

  • 秦伯未治疗血液病之经验

    作者:张海芳;于志峰

    近代名医秦伯未采用“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原则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系统疾病。治疗贫血轻者从肝、心着手,重者则补益中气或者温补肾阳;治疗发热区分外感与内伤,不妄加发汗;治疗出血则必明病因与脏腑,慎用苦寒之品。强调治疗血液病既要掌握共性,又要兼顾其个性。

  • 王坤根治疗老年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用药经验的数据挖掘

    作者:童宏选

    为探讨王坤根老师治疗老年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用药模式和思路,我们收集第一手脉案资料,选取王老师6年内治疗本病病例124例,将病例信息录入Excel表格,建立相关数据库。采用统计、关联等数据挖掘分析方法,得出王师诊治老年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时常用药物使用情况、相关药组药对情况。常用药物:半夏、枳壳、黄连、砂仁、陈皮、蒲公英、川朴、茯苓、吴萸、津柴胡等;常用药对:旋覆花与煅代赭石、制半夏与煅代赭石、吴萸与海螵蛸、蒲公英与蛇舌草、制半夏与旋覆花、延胡索与川楝子、枳壳与花槟榔、制半夏与广藿香、黄连与吴萸、制半夏与淡竹茹、枳壳与川朴、制半夏与北秫米等;常用药组有黄连、吴萸和煅瓦楞子组,左金丸与二陈汤组,左金行气组,二陈行气组等。

  • 《金匮要略》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研究进展

    作者:徐婷婷

    胃食管反流病在西医治疗上常用抑酸剂、促动力剂和黏膜保护剂等,但时有疗效不理想或停药后复发等情况,中医通过辨证分型运用经方进行治疗,常收显效。通过对《金匮要略》中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方剂进行整理归纳,并联系相应的临床研究现状进行阐述,从而更好地指导胃食管反流病在临床上的诊疗。

  • 尤菊松

    作者:

    解: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常以喘息、咳嗽、吐痰等为临床主症,中医多属“哮喘、咳嗽、肺胀”等范畴。病情反复发作,病程迁延难愈,肺失宣肃,痰湿内蕴,肺气上逆为基本病理变化,以止咳化痰、降气平喘为基本治法。方中旋覆花、苏子、葶苈子肃肺化痰、止咳平喘,配地龙、僵蚕活血通络以解痉平喘;半夏、茯苓、橘红健脾燥湿、化痰止咳;百部、紫菀、款冬花、杏仁宣润肺气、止咳化痰;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宣降结合,肺脾同治,化痰通络,共奏宣肃肺气、健脾化痰、活血行瘀、平喘止咳之效。

  • 邹锡听

    作者:

    解:五味消毒饮系《医宗金鉴》疗疔之方,加减以治本病。冬葵子代替紫背天葵子,“治面上疱疮”(陶弘景语),凉血清热解毒,兼通便泄热;丹皮、赤芍凉血活血;白花蛇甘咸温,祛风通络解痉;白僵蚕辛平微温,祛风解痉,两者可消皮疹久发之硬结;蛇蜕味咸甘性平,善于走表,引诸药直达病所;生甘草调和诸药兼清热。瘙痒加地肤子、白鲜皮、凌霄花以化瘀利湿止痒;痘疮经久不消加生苡仁、土茯苓调节免疫;月经不调据证参入调经之味。可配合外洗,将药渣加水煮沸后滤出,待煎液稍温时加入冰片6g 混匀洗脸;还可用普通纸面膜浸透药汁敷面,每日1次,每次30min,清水洗净,涂一般面霜即可。

  • 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思虑过度状态失眠症初探

    作者:杨洁;彭伟;齐向华;王琪珺;韩坤锜

    思虑过度状态可致失眠症。半夏厚朴汤行气解郁、化痰降逆,用以解思除虑,宁心安神,通过改善患者思虑过度状态,起到治疗失眠症的效果。本方治疗思虑过度状态可致失眠症的机制业已得到现代实验研究的证实,笔者在临床上也屡试不爽。

  • 夏桂成国医大师调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探赜

    作者:胡荣魁;谈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现代妇科疾病的痼疾顽症,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洞察病机实质,认为本病以肾阳虚瘀结为多见,临床治疗不拘泥一方一药,从整体出发,标本兼治。以经间期和经前期为治疗关键点,注重月经周期节律的调节,让这类激素依赖性疾病从根本上平衡阴阳,注重经间期气血转化,经前期阳长健旺,气阳俱盛,顽瘀固浊得消,冲任气血流畅,痛经缓解,癥积消除,孕育乃成。

  • 金陵医宗张简斋五脏治法举隅

    作者:张工彧;朱博冉;翟意;刘婕;付怡;蒋龙魁;马新飞;陶承志;侯俊

    张简斋崇尚经典,博采众长,临床擅长运用五脏理论,所制五脏治法特色鲜明,疗效卓著,凸现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底蕴、精湛独特的医术医技和轻清灵巧的立法处方,以臻炉火纯青之境界。

  • 南京国医传习所的创建及其主要业绩研究

    作者:徐建云

    1929年,国民政府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会议通过“废止中医案”,中医药界人士群情激奋,据理抗争。在这样的背景下,金陵医派的医家们认识到要使中医后继有人,必须要建立规范的中医教育机构。1934年南京国医传习所正式宣告成立,后历经抗日战争,校舍被毁,于1947年恢复办学并更名为南京市中医专科学校,1950年因师资、经费等问题停办。南京国医传习所贯彻中西并举的教学方针,广纳名医为教师,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了一大批中医临床优秀人才。

  • 从2014年广州登革热诊疗实践谈中医药治疗登革热的体会

    作者:李际强;谷孝芝;刘云涛;张忠德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经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可归于中医“瘟疫”或“温疫”、“疫疹”等范畴。本病之邪气多属湿热或暑热性质的疫疠之气,具有湿毒、疫毒的特点。结合2014年的五运六气进行推演,甲午年五之气为阳明燥金,客气少阳相火,时段在秋分至小雪,在秋季应凉之时而现酷热,燥热相合,非其时有其气,则生温病。2014年广州地区登革热集中于9月底及10月份暴发。2014年岁运为土运太过,土位应长夏,主湿,患者亦表现出湿热相兼、湿重于热之象,故治疗在清热祛湿的同时更应侧重祛湿。同时注意对发热、斑疹、出血、休克的辨治。

  • 江苏省中医药系统多专业一体化诊疗模式实施情况调查报告--兼谈对中医药系统多专业一体化诊疗模式的思考

    作者:黄亚博;冯广清;陈宁;商璐

    江苏省中医药系统首创并推广了多专业一体化综合诊疗服务,形成了“医生围着病人转,诊疗围着疾病转,科室围着疗效转,行政围着临床转”的医疗服务新模式。调查表明,多专业一体化诊疗模式初步取得了患者方便、疗效提高、费用降低、流程优化、病程缩短、特色加强、患者满意、医院发展等成效,为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繁”问题积累了有益经验。该模式实现了医疗服务观念和模式的转变,实现了诊治主客体参与方式的转变,同时符合MDT诊疗模式和整合医学的发展方向,契合了医学诊疗模式变革趋势。

江苏中医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