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江苏中医药杂志

江苏中医药

江苏中医药杂志

Jiangs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강소중의약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397X
  • 国内刊号: 32-16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8
  • 曾用名: 江苏中医杂志;苏中医杂志
  • 创刊时间: 195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江苏中医药》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黄亚博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加味温胆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53例

    作者:浦忠平;花海兵

    笔者近年来运用加味温胆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53例,并以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易善复)作对照,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42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磊;刘玉洁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笔者用小陷胸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42例,并设立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报告如下:

  • 香砂六君子汤联合肠营养液滴注治疗上消化道手术后患者24例临床观察

    作者:荆火俊

    上消化道术后患者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被认为是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

  • 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50例

    作者:阚淑芳;李亚川

    自2003年7月~2008年6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贴胸消水散外敷联合西药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42例临床观察

    作者:彭素岚;敖素华;王俊峰

    近年来,我科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贴胸消水散外敷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42例,在促进胸水吸收,缩短病程,减少胸膜粘连、胸膜增厚、胸痛等后遗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8例临床观察

    作者:范一超;祝全

    近年来,我们采用自拟护肾固精方配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28例,早期干预DN的进展,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中药治疗乳腺增生132例

    作者:张洪亮

    自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中药治疗乳腺增生132例,并与甲基睾丸素治疗的76例作比较,结果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中药脐饼外敷配合思密达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2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艳玲;齐洪军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脐饼外敷配合西药思密达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2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42例临床观察

    作者:杭东辉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消化性溃疡42例,结果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所选82例患者均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均有空腹痛、泛酸、暖气、腹胀等典型症状,并经病理检查排除恶性溃疡.

  • 外治法治疗脾湿不运型口腔扁平苔藓21例

    作者:谢福利

    口腔扁平苔藓病损迁延日久,反复发作.自2003年1月~2008年12月,笔者采用外治法治疗口腔扁平苔藓脾湿不运型患者21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早期肾损伤50例临床观察

    作者:黄霞萍

    为积极干预高血压肾损害的进行性发展,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高血压病早期肾损伤患者50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24例临床研究

    作者:赵惠;李七一;张琪;赵坤元

    目的:观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心衰惠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4例,2组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心衰Ⅰ号配方颗粒(简称心衰Ⅰ号),对照组加服心衰Ⅰ号安慰剂.用法均为每日1袋,分2次服.以4周为1个疗程.6个疗程后比较2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生活质量评分、脑钠肽(BNP)、纽约心功能分级、6min步行试验的变化与综合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在症状体征、BNP、6min步行试验及综合疗效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浆BNP水平及6min步行试验,提示该法对心衰病人长期疗效较好.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80例临床研究

    作者:陈少军;孙久林;万秀英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选择160例因CHF急性发作(心功能Ⅳ级)住院患者分为2组,基础治疗均应用强心剂、利尿剂、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断剂,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按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急性期(心功能Ⅳ级)应用温阳益气利水法,缓解期(心功能Ⅱ~Ⅲ级)应用益气活血法.对照组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脑钠肽浓度及左室射血分数改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肯定.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临床研究

    作者:杨正志;孙延康;田明达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三化汤加味治疗,评定治疗前后的疗效及预后.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并能降低NDS、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统计学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以三化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疗效,明显改善预后.

  • 精神心理因素与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型相关研究

    作者:李志;肖国辉;陈拥军;文黎明;段国勋;唐毅;赵世泉

    目的:比较反流性食管炎(RE)及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各证型神经症状评分的差异,探讨精神心理因素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对23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中医辩证分型与神经症状评分,分析中医证型与神经症状评分的关系.结果: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症状,肝胃郁热、肝胃不和与痰气郁阻证的神经症状评分显著高于其他各型.结论:精神心理因素与GERD密切相关,肝主疏泄功能失常在胃食管反流病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 中药凉血解毒化瘀多渠道给药治疗慢性重型肝炎42例临床研究

    作者:刘鹏;张囡囡;杨华秀;魏嵋

    目的:评价中药凉血解毒化瘀多渠道给药对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3例(脱落2例),治疗组43例(脱落1例),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凉血解毒化瘀中药口服并灌肠,疗程(45d)结束后比较2组总有效率及症状、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的改善状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6.19%、显效率35.71%,对照组分别是53.66%、17.07%,2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显著;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明显改善各观察指标,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症状、升高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凉血解毒化瘀多渠道给药治疗慢性重型肝炎较单纯西药治疗可更好的改善患者乏力、腹胀不适症状及凝血酶原活动度,是慢重肝的一个有效治疗方案.

  • 透刺温和灸法治疗面肌痉挛32例临床观察

    作者:徐拥建;刘熠

    目的:比较透刺温和灸法、电针透刺法、浮针浅刺法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96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透刺温和灸组32例、电针透刺组32例、浮针浅刺组32例.透刺温和灸组取患侧阳白、鱼腰、丝竹空、太阳、颧髎、颊车、大迎、地仓、水沟,双侧足三里、合谷、太冲;电针透刺组取穴同透刺温和灸组;浮针浅刺组取患侧阳白、丝竹空、四白、颧髎、颊车、迎香、大迎、地仓、水沟.3组治疗均每日1次,7次为1疗程,共治3个疗程.结果:透剌温和灸组总有效率为93.7%,与电针透刺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与浮针浅刺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透刺温和灸法治疗本病疗效优于电针透刺法、浮针浅刺法.

  • 改良旋转复位法结合理筋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临床观察

    作者:冯卫星;刘智斌

    目的:观察改良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改良旋转复位法配合理筋手法治疗,时照组采用定点旋转复位法配合理筋手法治疗,每日1次,10次1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和临床症状积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旋转复位法改善患者腰椎功能有较明显优势.

  • 粗毫针针刺配合前列泰片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2例临床观察

    作者:刘文国

    笔者于2002年3月至2007年8月期间采用自制粗毫针配合口服前列泰片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2例,并设口服前列泰片组41例作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针刺治疗脑卒中并发顽固性呃逆的临床观察

    作者:孙燕;曹铁民

    笔者在临床中运用针刺治疗脑卒中并发的顽固性呃逆,发现其见效快,疗效显著,且无副作用,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院针灸病区脑卒中顽固性呃逆住院患者64例,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针刺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简称对照组)各32例.

  • 周仲瑛教授治疗脑胶质瘤伴癫痫验案1则

    作者:苏克雷;郭立中

    周仲瑛教授是当代著名中医学家,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药领域)传承人,学识丰富,医技精湛,临证屡起沉疴.

  • 补阳还五汤治验3则

    作者:何春红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由黄芪、当归、赤芍、川芎、红花、桃仁组成,功能补气、活血、通络.本方是王清任补气活血化瘀之代表方,相当完整地体现了"气血并重"的学术思想,在临床实践中,

  • 黄煌教授药征相应用药验案举隅

    作者:宋永刚

    江苏省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黄煌教授,擅长经方的研究和运用,认为药证相应是中医取效的前提和依据,是天然药物的临床应用原则,它体现了中医诊断与治疗的一体性原则.

  • 滞气致妇科疾病浅探

    作者:池雷

    继发病因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由脏腑功能失调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并在疾病的后一阶段成为致病因素,如痰饮、瘀血、结石等.

  • 论辨病论治在肾脏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作者:包自阳

    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都是中医学诊治疾病的方法,是中医的精华,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中医诊断治疗学的发展.然而,由于一些医家对辨证论治的片面强调使人们忽视辨病论治的发展,将中医学术带入只辨证不辨病的思想误区.

  • 《伤寒论》中过汗伤正证治规律探讨

    作者:刘贯华

    汗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可谓广矣,凡有表证且里不虚者皆可考虑应用汗法.然不当汗而汗或汗而太过,每又可致正气受挫,变证丛生.虽云"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但这其中必有一定规律可循,具体而言:误汗或过汗伤人正气者,无非阴阳.

    关键词: 伤寒论 汗法 伤阴 伤阳
  • 从"生病起于过用"谈《内经》非平衡稳态思想

    作者:文乐敏;章增加

    根据"生病起于过用"发病观,从外感六淫、饮食失节、七情内伤和劳逸过度4个方面论述了<内经>非平衡稳态思想,认为用稳态有序(生理)-失稳态无序(病理)的模式来阐释中医发病观,更符合<内经>的发病学思想.

  • 蛇床子素对人血小板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及三磷酸肌醇受体-3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蓉;谢梅林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对凝血酶引起的人血小板内Ca2+浓度的影响,以及对三磷酸肌醇受体-3(IP3R-3)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健康志愿者静脉血,抗凝,取血小板,经不同药物处理后,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Ca2+的浓度,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三磷酸肌醇受体-3的表达.结果:当细胞外液存在和不存在Ca2+时,不同浓度的蛇床子素均可降低0、25、5min时凝血酶引起的血小板内Ca2+浓度的升高,且在较高浓度时具有显著性差异.经不同浓度的蛇床子素处理后.血小板IP3R-3表达的荧光强度和面积均降低,尤其高浓度的蛇床子素作用更为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低、高浓度的蛇床子素对IP3R-3表达的抑制率分别为36.5%和65.6%.结论:蛇床子素能抑制凝血酶引起的血小板内Ca2+浓度的升高,其中抑制IP3R-3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 瓜蒌薤白汤抗心肌缺血有效部位的筛选

    作者:丁永芳;石磊;彭蕴茹;沈明勤;王志刚

    目的:筛选瓜蒌薤白汤抗心肌缺氧缺血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小鼠常压耐缺氧模型、异丙肾上腺素(ISO)所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瓜萎薤白汤醇提物各萃取部位对小鼠常压缺氧存活时间、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电图T波高度(mv)、ST段偏移(mv)和模型动物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的影响.结果:瓜蒌薤白汤醇提物的4个萃取部位中正丁醇部位可明显延长小鼠常压缺氧存活时间,降低T渡高度,减少ST段偏移,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LDH、CK-MB.结论:瓜萎薤白汤的正丁醇部位为其抗心肌缺血的有效部位.

  • 电针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

    作者:欧阳钢;景涛;徐小梅;王玲玲

    目的:探讨电针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3月龄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分别处理.3个月后检测骨密度及骨生化指标.结果:电针组骨密度明显提高,骨代谢生化指标改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电针干预在一定程度上能对抗因糖皮质激素药物引起的骨质疏松改变.

  • 邹燕勤治疗肾病常用补肾药对拾贝

    作者:周恩超

    南京中医药大学邹燕勤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医肾病学家邹云翔教授之衣钵传人,擅长肾系病证的辩治.笔者有幸成为其学术继承人,随侍左右,获益良多.

  • 邵铭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经验

    作者:张卫新

    邵铭主任医师为江苏省中医院感染科主任,知名肝病专家,师从全国名老中医徐景藩教授多年,学验俱丰,在中国西医结合治疗感染性疾病,特别是病毒性肝炎方面的造诣颇深.

  • 刘胜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思路与经验

    作者:杨新伟

    刘胜教授十余年来致力于中医药防治乳房病的临床与科研工作,颇有成就.笔者跟师学习,略有体会,现将刘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经验总结如下.

  • 周翠英从津液病论治干燥综合征的经验

    作者:刘英;樊冰

    干燥综保征是主要累及外分泌腺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泪腺和唾液腺的淋巴细胞浸润和破坏为明显,同时可累及外分泌腺以外的各个系统.

  • 司徒仪治疗崩漏的经验

    作者:刘敏;饶玲铭

    司徒仪教授是广东省名老中医,从医50余载,在妇科疑难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崩漏的诊治.

  • HPLC-ELSD法测定活血通络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作者:孔铭;钱大玮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测定活血通络胶囊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汉邦ODS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柱温35℃,流动相为乙腈-水(36:64),流速为1mL/min,检测器为Alltech ELSD-200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105℃,气体流量为2.2L/min).结果:黄芪甲苷在2.360~14.16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77%,RSD为2.5%.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以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 张锡纯巧用鸡内金经验

    作者:张文风

    张锡纯(1860-1933),集毕生医疗实践之经验,著<医学衷中参西录>,内容丰富,在学术上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对临床用药具有极高的指导价值.书中多处用到鸡内金一味,使用方法别具一格,发挥甚多,疗效显著.兹对张氏应用鸡内金的特色总结如下.

  • 安全生产,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之我见

    作者:周风云

    中药注射剂是我国中医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现代中医药创新取得的成果,已经成为临床疾病治疗的独特手段,正在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 夜咳治法举隅——附验案3则

    作者:张德新

    夜咳表现为慢性咳嗽夜间发作,无明显肺部症状,伴有咽痒如虫行,气急而咳,是感冒后常见病症,治疗较为棘手,常延绵数周或数月不愈.

  • 不同脏器中医寒热证的现代研究进展

    作者:汪槿

    近年来一些脏器中医寒热证的现代研究取得显著进展,通过生化免疫、电生理、细胞分光、病理形态等理化检测手段,发现肝脏的超微病变和肝脏酶学组化,肾脏的超微病变、激素分泌、神经递质和微量元素,胃黏膜超微病变、胃黏膜酶组化和神经递质含量,甲状腺激素,脾脏的超微病变和免疫功能,肾上腺的超微病变和激素方面均具有寒热证的特征表现.目前对寒热证本质的认识尚未突破,可借鉴系统生物学的思路和方法,综合运用中医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计算机科学等多种手段进一步进行研究.

    关键词: 寒热 脏器 综述
  • 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介入时机和波形选择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毛林焕;李妍;李桂平

    对于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时机尚存在争议,争论的焦点在于急性期是否可以使用电针治疗.对于波形的选择,疏密渡、断续波、连续波3种波形在临床上皆有使用,临床报道疗效显著,但样本量较小,且意见不一,缺少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目前电针治疗本病尚有以下问题亟待解决:(1)电针治疗的介入时机;(2)各参数的量化.今后研究当以上述两个关键问题为切入点,以针刺方法为分组条件,以介入时机为分层条件,分组对比研究,以求筛选出周围性面瘫不同时期的佳针刺方法.

  • 电针天鼎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呃逆30例

    作者:王亮

    近年来,笔者运用电针天鼎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呃逆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30例均为门诊及住院会诊患者,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小18岁,大76岁;病程短10h,长17d;原发者11例,继发者19例;寒邪犯胃11例,胃火上逆9例,气滞痰阻6例,正气亏虚4例.

  • 沿皮浅刺结合走罐治疗周围性面瘫34例

    作者:况彦德;范黄沙

    近年来,笔者运用沿皮浅刺结合走罐治疗周围性面瘫34例,并设常规针刺组30例作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分组方法 64例门诊患者分为沿皮浅刺配合走罐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针刺法治疗组(对照组).

  • 会厌逐瘀汤治疗慢性咽炎185例

    作者:李艳锋

    近年来,笔者用会厌逐瘀汤(清·王清任方)治疗慢性咽炎185例,收效良好,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85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33例,女152例;年龄小5岁,大81岁;病程短者2月余,长者达10余年.大部分患者均接受过中药、抗生素、激素等治疗.

  • 乌梅丸法治疗慢性难治性肠病临证心悟

    作者:刘沈林

    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一类慢性难治性肠病,非一般常法所能奏效.其病机多为虚实并见、寒热夹杂,无论疾病发作期还是缓解期,肠腑湿热积滞始终是主要病理因素.运用乌梅丸独特的方药配伍法一苦寒与辛温并用,开启了新的思路.以温运脾阳、清化湿热治疗该类肠病,并据湿热偏胜酌定温热寒凉药物的用量,估虚实之情确定补泻药物的多少,临证详折病机,精细辨证,斟酌配伍,可获佳效,并附3则验案以明证.

  • 封闭抗体不足性反复自然流产诊治初探

    作者:周阁;谈勇

    封闭抗体不足是导致反复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药治疗有着明显的优势.临床上根据患者的临证特点,把封闭抗体不足性反复自然流产分为肾阳虚、阳虚气弱、肾虚血瘀3型论治,其中肾虚是封闭抗体不足性反复自然流产的主要证候,补肾固胎是治疗的根本所在,临床辨证结合辨病,同时根据药理研究成果选方用药,防治结合,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临床疗效.

  • 糖尿病前期中医证治的探讨

    作者:姜华;万茜;阮建国

    通过文献温习,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围绕糖尿病的基本病理特点及临床演变规律,提出脾阴虚是2型糖尿病的始动环节,脾阴虚及阳而致阴阳失衡进而影响脾气的运化散精功能是血糖代谢紊乱的基本病理基础,是糖尿病前期的主要病理改变,健睥益阴法是其主要的治疗大法.从而为糖尿病中医药的早期认识、早期干预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治疗手段.

  • 浅析《名医类案·痰》

    作者:鲍健欣

    <名医类案>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医案类书,由明代医家江瓘、江应宿父子经20年撰辑而成,辑录了明代以前及明代诸医家的医案,还有江氏个人临证验案共2400余则.

  • 针灸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验案

    作者:王志锋

    近年来,笔者对1例采用药物与牵引等综合治疗效果不佳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改用针灸治疗后,获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 特定穴相对特异性的现代研究现状与思考

    作者:马婷婷;李瑛;田小平;梁繁荣

    经穴特异性被传统中医认为是决定针灸疗效差异的关键因素.特定穴与非特定穴对比研究业已表明特定穴穴位具有生物物理特异性和效应特异性.然而综观既往的研究,基础研究少,缺乏高质量、大样本的临床效应研究,针对特定穴效应特异性的系统机理研究也很少.今后有必要通过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引入新的科学技术以及在针灸临床研究中广泛应用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方法,对特定穴的相对特异性进行证实.

  • 论"内风"与"外风"不应相提并论

    作者:杨防;包小丽

    在现行的各类中医教材中,往往把"内风"与"外风"作为两个相互平行的概念进行介绍.例如:雷载权主编<中药学>"风病有外风、内风之别,外风宜疏散,内风宜平息"[1];邓中甲主编<方剂学>"风病的范围很广……概言之,可分为外风与内风两大类"[2];

  • "肝为刚脏"刍议

    作者:刘鹏;张成博

    "肝为刚脏"盖先见于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肝为刚脏,非柔润不能调和也",在现行的中医理论体系中被作为肝生理特性的概括,笔者不敢苟同.

  • 中药专利保护的难点分析及对策

    作者:米岚;田侃

    中药的核心技术特征是专利所保护的对象,但目前在中药专利保护方面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如现行专利制度不能激励中药自身的技术创新、不能有效阻止不当占有和利用行为以及中药古典复方制剂保护的均是中药专利保护的难点.对此提出了修订现行<专利法>和制定适合中药专利保护的专门法规、建立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专门机构、淡化行政保护等对策.

  • 论经间排卵期的生理病理治疗特点(七)——经间排卵期的病理特点·排卵失常之二

    作者:夏桂成

    排卵失常之二者,主要概括排卵不协调,是指排卵的或早或晚,没有一定的规律,从而也反映出月经周期的混乱;其次是违反"7、5、3"数律的要求,形成时数律上的紊乱,反映出葵水之重阴下,卵泡、血海内膜、津液水湿下的不一致;另一方面就是卵泡发育成熟程度上的失常,即未成熟的精卵被迫排出,或者卵泡发育过大而不易排出等,均属本病证的范围.

  • 中西医结合源流浅探——兼谈江浙沪地区中西医结合学术一体化发展构想

    作者:黄亚博

    中西医结合的源起与明末清初西医的传入有着直接的关联,随着西医影响的逐步显现,中医界越来越多地开始研究西医,由此产生了以方以智为初代表的中西医汇通思想倡导者,开始了中西医结合思想的早期探索.19世纪中后叶,随着西医影响的迅速扩大,"中西医汇通派"出现,从中已能看出"中西医结合"的雏形.1958年10月11日,毛泽东同志发表"西学中"批示,正式提出"中西医结合"概念,并由此流行开来.随后,中西医结合得到高度重视,由于当时的特殊背景,对于中西医结合采取了简单化、运动式的发展方式.1978年后,中西医结合发展趋于理性,开始步入科学化发展轨道,并取得显著成果.长三角地区中西医结合事业较为发达,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江浙沪应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推进学术一体化发展,充分彰显三地中西医结合领域联合优势和整体实力,从而更好地繁荣中西医结合事业.

  • 清末以前舌色分类与现代舌色分类的比较

    作者:陈松鹤;梁嵘;王召平

    目的:探讨清末以前舌色分类与现代舌色分类的差异及演变.方法:采用文献调研的方法,收集清末以前古医籍中和现代医籍中舌色分类的内容.结果:清末以前出现的舌色分类共8类,共计39种舌色描述类型,而现代舌色分类为4类,舌色描述类型仅十余种.现代中医舌色的分类与清代以前比较,黑舌、蓝舌已经消失,一些舌色的描述用语已基本不使用,新出现了淡黯舌和暗红舌的描述.结论:从舌色种类的演变历史来看,舌色的分类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由繁返约的过程.当前中医临床舌色分类的描述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因此对中医舌色的分类需要进一步开展理论研究和色度学的定量研究,以促进其规范化和客观化.

江苏中医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