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液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Hematology 림상혈액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北京大学医学院血研所
- 影响因子: 1.0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2806
- 国内刊号: 42-1284/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自分泌VEGF/VEGFR环路在NK/TCL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迁移和侵袭的调控
目的:检测VEGF/VEGFR自分泌环路在NK/T细胞淋巴瘤(NK/TCL)细胞株中的表达,探讨VEGF/VEGFR通路对NK/TCL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利用RT-PCR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细胞VEGF及VEGFR的表达,蛋白印迹技术检测KDR的磷酸化.运用transwell技术观察VEGF/VEGFR自分泌环路经下游信号转导通路对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ELISA检测VEGF/VEGFR自分泌环对细胞生成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影响,探讨MMP活性与细胞侵袭力的关系.结果:三株NK/TCL细胞株SNK-1、SNK-6和SNT-8均同时表达VEGFA及其受体FLT1和KDR,形成肿瘤细胞特异的VEGF/VEGFR自分泌环路,并可诱导KDR磷酸化.VEGF/VEGFR自分泌环路显著促进NK/TCL的细胞迁移能力,可能由受体后AKT和p38信号通路调控,并可通过促进MMP-2和MMP-9的分泌促进细胞的侵袭能力.结论:NK/TCL中存在肿瘤细胞特异的VEGF/VEGFR自分泌环路,具有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作用,可能为临床治疗的潜在靶点.
-
急性白血病患者线粒体DNA D-loop区突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AL)患者线粒体DNA (mtDNA) D-loop区突变及其与AL发病的关系.方法:提取38例初治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mtDNA,对mtDNA D-loop区序列进行PCR扩增,通过正反向直接测序对PCR扩增产物基因序列进行检测,将测序结果与剑桥标准序列和有关数据库进行对照.结果:AL患者mtDNA D-loop区突变率为71.1%(27/38),在102个位点共发现了324个碱基改变,常见的碱基置换是T-C(26.9%)和C-T(20.1%),其次是A-G(16.7%),其中57个为突变位点,发现一个新的突变类型nt150 C-C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突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和无mtDNA D-loop区突变患者的无事件生存率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4).结论:AL患者中存在mtDNA D-loop区高频突变,mtDNA D-loop区的突变可能与AL的发生有关.
-
18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初诊与复发白血病相关免疫表型的改变
目的:探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初诊与复发时白血病相关免疫表型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方法,对比分析18例B-ALL患者初诊与复发免疫表型,以复发时获得新的异常表型或丢失原有的异常表型,或异常表型荧光强度的增加或降低定义初诊与复发的免疫表型变化.结果:17例(94%)患者出现至少1个及以上异常表型的变化.10例(56%)患者出现新的异常表型,由初诊的表型阴性转为阳性;9例(50%)患者出现由阳性转为阴性的表型变化.9例(50%)患者部分阳性抗原复发时荧光强度显著增加,11例(61%)患者荧光强度显著降低,但仍表现为阳性.5例(28%)患者异常表型的获得与丢失同时存在.CD45为稳定的标记,18例复发患者与初诊比较未发生显著变化.CD19在1例患者中初诊为阴性,复发时转为CD 19阳性.可检测的抗原标记共计146个,其中发生表型变化的抗原标记占46%(67/146).结论:复发与初诊的表型发生变化比较普遍,采用初诊的异常表型设门策略进行()留病灶检测可能会遗漏一些阳性患者,ALL患者微小残留病灶及复发诊断的监测应基于多个抗体组合()疫模式的认定.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SOCS-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表达异常研究
目的: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SOCS-1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探讨SOCS-1基因异常甲基化在MDS发生、进展中的作用,为去甲基化药物治疗MDS提供新靶点.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逆转录PCR检测30例MDS患者骨髓SOCS-1基因mRNA表达水平及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30例MDS患者骨髓中有16例检测到SOCS-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为53.3%.根据MDS的IPSS危险度分组,在高危MDS中65.2%(15/23)患者SOCS-1基因发生甲基化,而在低危MDS中甲基化比例只有14.3%(1/7),2组SOCS-1基因甲基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OCS-1基因表达减低或缺失的16例患者中,10例(62.5%)发生启动子甲基化;而在SOCS-1基因表达正常的14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生SOCS-1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2组间SOCS-1基因甲基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S患者骨髓SO CS-1基因启动子区存在异常甲基化,此异常甲基化与SOCS-1基因表达失活密切相关.
-
遗传性抗凝血酶及遗传性蛋白C联合缺乏症家系研究
目的:通过对遗传性抗凝血酶(AT)及遗传性蛋白C(PC)联合缺乏症先证者及其家属进行PC、蛋白S和AT相关活性及抗原检测,并进行基因测序分析,探讨遗传性AT及遗传性PC缺乏的危害和防治.方法:对先证者及其家属的血样,采用发色底物法进行AT及PC活性检测,采用ELISA法进行AT及PC抗原检测,采用PCR技术扩增后进行相关基因测序分析.结果:先证者及其母亲AT活性和抗原降低,经基因检测存在c.1066_1083del(p.Arg356_Phe36 1del)突变;先证者及其父亲PC活性和抗原降低,经基因检测存在c.842A>T(g.14983A>T;p.Asp281Val)突变.结论:发现AT及PC活性降低,及时进行分子学病因诊断,根据结果给予适当抗凝治疗及监测,达到预防血栓再发的良好效果.对先证者可制定长期抗凝治疗方案;对存在抗凝因子突变的携带者,在预防静脉血栓方面有提示意义.
-
三氧化二砷联合柔红霉素对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凋亡和凝血作用的影响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TO)与柔红霉素(DNR)联合应用对原代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细胞及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NB4凋亡和凝血的影响.方法:采用ATO、DNR、ATO+ DNR处理APL和NB4细胞等3组体外液体培养法,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药.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凋亡,用复钙时间检测各组APL和NB4细胞的促凝活性,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NB4细胞组织因子(TF)、血栓调节蛋白和膜联蛋白Ⅱ(annexinⅡ)的表达.结果:ATO与DNR联合用药处理APL和NB4细胞后,其凋亡率较空白对照组提高4~8倍,促凝血活性明显降低,NB4细胞的TF和annexinⅡ表达均显著减少(均P<0.05).结论:ATO与DNR联合用药能有效促进APL和NB4细胞凋亡,且不加重凝血紊乱,其可能是通过降低TF和annexinⅡ的表达抑制凝血和纤溶亢进等改善APL的凝血功能,此联合用药对于原发高白细胞型APL的治疗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比阿培南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中重度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目的:研究比阿培南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中重度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收集60例恶性血液病住院期间发生中重度感染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比阿培南)与对照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各30例.治疗组比阿培南用法0.3 g/8 h,静脉滴注;对照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用法1 g/6 h,静脉滴注.同时积极行病原菌相关检测.结果:治疗组30例患者均符合本临床实验要求;对照组有2例血培养真菌孢子阳性确诊真菌感染,排除后28例入组.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6.7%、71.4%,治疗后细菌清除率分别为70.0%、72.7%;细菌培养阴性者的有效率分别为65.0%、70.6%;粒细胞缺乏者的有效率分别为52.2%、68.2%;其中粒细胞缺乏>10 d者的有效率分别为53.8%、58.3%;粒细胞缺乏<10 d者的有效率分别为50.0%、80.0%;无粒细胞缺乏者的有效率分别为71.4%、83.3%;以上各指标2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有1例出现胃肠道反应,1例皮肤瘙痒、皮疹;对照组有3例出现胃肠道反应.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7%、10.7%,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比阿培南治疗恶性血液病中重度患者感染的疗效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类似,其中胃肠道不良反应相对少见,经济实用.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B细胞活化因子及其受体与白细胞介素-21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检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中B细胞活化因子(BAFF)、BAFF受体(BAFF-R)及白细胞介素-21(IL-21)的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18例ITP患者和15例对照者血浆BAFF和IL-21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9+细胞上BAFF-R的表达及CD3+ CD8-IL-21+和CD3+ CD8+ IL-21+细胞的比例.结果:活动性ITP患者血浆BAFF和IL-2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者[(589.9±201.9) pg/ml:(424.5±164.2) pg/ml,(156.8±112.0) pg/ml:(82.0±27.0)pg/ml,均P<0.05].CD19+细胞均表达BAFF-R,且ITP患者中BAFF-R表达明显低于对照者[(45.1±10.4):(71.2±18.8),P<0.01].发现IL-21表达于CD3+ CD8-细胞和CD3+ CD8+细胞上,ITP患者中CD3+ CD8-IL-21+细胞亚群比例、CD3+ CD8+IL-21+细胞亚群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者[(4.3±1.0)%:(2.9±1.4)%,(1.0±0.6)%:(0.6±0.3)%,均P<0.05].血浆BAFF与IL-21存在正相关(P<0.01),BAFF-R与IL-21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ITP患者中BAFF、IL-21表达均升高,且两者血浆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BAFF-R与IL-21存在负相关,提示BAFF/BAFF-R信号通路与IL-21在ITP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
IgG4相关性疾病1例临床报道及文献复习
-
硼替佐米治疗原发性肾轻链沉积病1例并文献复习
-
出血合并血栓形成为表现的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1例
-
CAG联合地西他滨、左旋门冬酰胺酶和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1例
-
小剂量HA方案治疗初诊成人高白细胞性急性髓系白血病
目的:观察小剂量HA方案治疗初诊成人高白细胞性急性髓系白血病(HAML)1个疗程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3例初诊成人HAML患者,予以小剂量阿糖胞苷10 mg/(m2·d),皮下注射,1次/12 h,及高三尖杉酯碱2 mg/d,静脉滴注,共14 d.化疗过程中,白细胞计数<10×109/L时予以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00 μg/d,皮下注射,直至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时停用.结果:15例(65.2%)获得完全缓解,2例(8.7%)获得部分缓解,总有效率73.9%.6例无效,其中2例死亡,早期病死率8.7%.白细胞计数降至10×109/L以下所需时间为6(4~10)d.化疗期间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表现为粒细胞缺乏及继发感染、出血.结论:小剂量HA方案治疗初诊成人HAML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可控制.
-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初诊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7例AML初诊患者及1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D4+ CD25+、CD4+ FOXP3+、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结果:AML初诊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CD4+ FOXP3+、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均P<0.01).AML中4种主要亚型(M2、M3、M4、M5)患者外周血中上述指标表达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AML初诊患者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增高可能是患者免疫抑制并导致肿瘤免疫逃逸的重要原因之一.
-
急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髓外复发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髓外复发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白血病Allo-HSCT后出现髓外复发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髓外复发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4(2~57)个月.复发部位以软组织为主,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和锁骨上淋巴结.8例患者中7例存在高危因素,包括发病时白细胞数高者3例,染色体异常者6例,4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CD56+,2例为难治性白血病.除1例放弃治疗外,其余7例均接受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化疗、局部放疗和手术等治疗.8例患者均已死亡,死亡中位时间为髓外复发后3个月.结论:急性白血病Allo-HSCT后髓外复发与移植时疾病状态有关.目前对髓外复发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整体预后较差.
-
儿童初诊白血病凝血指标异常及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儿童初诊急性白血病诱导化疗前凝血指标的改变及影响因素,探讨白血病患儿凝血功能障碍与出血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减少临床出血发生率.方法:检测70例初发急性白血病(除外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儿的诱导化疗前凝血功能、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肝功能、乳酸脱氢酶、免疫分型(T细胞型及B细胞型)、白血病分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临床症状体征及诱导化疗前出血表现.结果:70例患儿中有59例发生凝血指标异常,其余11例凝血指标正常.凝血功能正常与异常者间T细胞型、乳酸脱氢酶含量、组织肿瘤负荷及肝功能情况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髓中原始细胞的比例及肝功能不良是凝血指标异常的重要影响因素(均P<0.05).通过分析凝血5项指标与临床出血的关系发现,纤维蛋白原与临床出血的发生关系更密切(P<0.05).结论:儿童白血病诱导化疗前凝血指标异常发生率高,影响凝血指标的因素可能包括乳酸脱氢酶高、组织肿瘤负荷大、T细胞型白血病及肝功能不良.起病时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高及肝功能不良可引起凝血指标改变.血浆纤维蛋白原减低与临床出血表现关系更密切.
-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并发大脑上矢状窦血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对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并发血栓形成的认识.方法:报告1例以癫痫发作为首发表现的并发大脑上矢状窦血栓形成的PNH患者.结果:该患者诊断PNH后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期间出现癫痫;通过磁共振大脑静脉造影确定该患者为大脑上矢状窦静脉血栓形成.结论:PNH是一种高凝状态性疾病,静脉血栓形成是其主要并发症和首要致死原因.PNH患者并发血栓形成的概率与患者的PNH克隆负荷密切相关.在PNH的诊治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避免血栓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血栓形成 -
ADAMTS13在TTP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PET/CT显像对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价值
-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与血小板作用促进血栓形成
-
低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并文献复习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系统疾病,其病程进展迅速,对常规治疗反应差,患者病死率极高.血浆置换是针对TTP的首选治疗措施,及时给予足量血浆置换治疗后TTP的病死率可降至10%以下,但20%~30%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复发,同时约25%o的患者对血浆置换治疗存在依赖性[1].TTP发病与ADAMTS13(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ase with thrombospondin l repeats 13)或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yon Willebrand factor cleaving protease,vWF-cp)缺陷有关.
-
帕洛诺司琼预防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恶心呕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白血病是儿童癌症中常见的恶性疾病,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常见,约占85%.20世纪80年代以后,有效的化疗方案大大提高了ALL患儿的治愈率.恶心、呕吐是患儿在化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称为化疗性恶心、呕吐(CINV).
-
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治疗现状与思考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是成人常见的一种白血病,据我国2010年的初步统计,年新增白血病近16 000例,其中50%以上为AML(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ML在老年中更常见,在美国60岁以上每年新增AML约14 500例,其中1/3超过75岁,在欧洲年新增约18 000例.世界人口已逐步出现老龄化,2012年底江苏省人口调查60周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8.89%.老年AML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老年AML的基本疾病特点和治疗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
微移植——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新策略
目前老年白血病的界定尚不十分明确,文献报道50~70岁不等,多数学者将年龄≥60岁定义为老年白血病[1].我国老年白血病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多见,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60~69岁为发病高峰.老年AML具有脏器功能差、化疗后造血恢复慢、耐药率高等生物学特点和临床特征,其诱导缓解率仅40%左右、持续完全缓解(CR)时间<12个月、中位生存期<2年[2-3].非清髓或减低预处理强度(RIC)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有望治愈部分老年白血病,但缺乏HLA相合供者及严重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限制其在临床应用;半相合RIC移植解决了供者问题,但GVHD、感染导致高移植相关病死率.尤其年龄超过70岁的患者,国内外无明确优化方案推荐,多采取姑息支持治疗,预后极差,成为临床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急需探寻新的有效治疗方法.
-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
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是第2个常见成年人白血病的类型.年龄校正后的每年发病率3.6/10万,诊断时中位年龄为69岁.研究显示老年患者3年生存率只有9%~10%,年龄60岁以上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3%~8%.老年AML患者佳治疗尚不清楚.高龄尤其是70岁以上的患者,总生存率(OS)低和治疗相关病死率高.新美国数据分析显示,2000-2007年5 480例年龄65岁或以上初诊患者中,只有38%接受化疗.影响化疗的因素包括年龄较大、高的共病指数、骨髓增生异常的病史和低收入群体,而且在各年龄段,接受化疗的患者其寿命要高于未接受化疗者.因此,对于“健康”的老年患者做正规或非正规评估,在做决定是否给予化疗时尤为重要.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