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液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Hematology 림상혈액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北京大学医学院血研所
- 影响因子: 1.0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4-2806
- 国内刊号: 42-1284/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硼替佐米的累计剂量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生存的影响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的累计剂量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172例MM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法.以硼替佐米的中位累计剂量21 mg/m2为临界值,将172例MM患者根据中位累计剂量分为A组(<21 mg/m2,86例)和B组(≥21 mg/m2,86例),对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采用t检验(连续变量)和x2检验(分类变量)进行校检,并对2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作单因素分析.172例MM患者中,使用含硼替佐米化疗方案的患者有83例,以硼替佐米的累计剂量21 mg/m2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C组(<21 mg/m2)和D组(≥21 mg/m2);使用含硼替佐米化疗方案联合其他化疗方案的患者有89例,以硼替佐米的累计剂量21 mg/m2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E组(<21 mg/m2)和F组(≥21mg/m2),对C、D两组以及E、F两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作单因素分析.结果:172例MM患者中,B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明显高于A组(73.53个月:18.90个月,P<0.01);83例使用包含硼替佐米化疗方案的患者中,D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明显高于C组(60+个月:17.67个月,P<0.01);89例使用包含硼替佐米化疗方案联合其他治疗的患者中,F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明显高于E组(57.13个月:26.67个月,P<0.01).与硼替佐米累计剂量低的患者相比,硼替佐米累计剂量较高的患者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未增加.结论:提高硼替佐米的累计剂量能延长MM患者的生存期,而且未增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Treg细胞、NK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变化对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诊治意义评价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AL)外周血内免疫细胞水平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20例AL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初诊组(107例)、移植组(13例)、对照组(50例),比较各组外周血内免疫细胞水平的差异.结果:初诊组107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 63例(58.88%),部分缓解10例(9.35%),未缓解22例(20.56%),其余12例(11.21%)死亡或放弃治疗.初诊组患者入组时、CR患者治疗后1个月、未缓解者治疗后Treg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NK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R患者治疗后3个月、移植组患者移植成功后Treg细胞、NK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组患者入组时、未缓解者治疗后、移植组患者移植成功后CD4+、CD4+/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R患者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3个月T淋巴细胞亚群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监测AL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NK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有助于明确治疗效果、预测预后质量.
-
高水平的血清乳酸脱氢酶预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不良预后
目的:探索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135例核型正常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CN-AML)患者治疗前的血清LDH数值和相关临床信息,采用Survival ROC软件包确立LDH水平预测总生存期的佳界定值,高于界定值定义为高水平组,低于界定值为低水平组.结合年龄、白细胞计数、FLT3-ITD和NPM1突变等预后信息,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水平LDH对总生存期及无事件生存期的预测价值.结果:血清LDH预测CN-AML患者总生存期的佳界定值为294 U/L,灵敏度92%,特异度84%.不同水平LDH可独立预测CN-AML的临床预后,高水平LDH的CN-AML患者预后差.结论:高水平的LDH与CN-AML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Livin基因水平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观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Livin基因水平的表达,探讨Livin基因在MDS中的可能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确诊为MDS(诊断和分型参照WHO标准)患者共30例,对照组共1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LivinmRNA水平(△Ct值越小,表明目的基因的表达量越大);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Livin蛋白水平.结果:①MDS组Livin mRNA水平△Ct均值为(15.44±4.50),对照组Livin mRNA水平△Ct值为(20.91±0.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DS组Livin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556 6±0.229 3),对照组Livin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201 2±0.010 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MDS组内低危、中危、高危患者的LivinmRNA水平△Ct值分别为(19.16±3.88)、(16.38±4.36)、(13.35±3.71),3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危患者Livin mRNA表达水平高,中危患者其次,低危患者低;MDS组内低危、中危、高危患者的Livin蛋白表达分别为(0.234 2±0.039 4)、(0.472 5±0.079 1)、(0.751 8±0.091 0),3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危患者Livin蛋白表达水平高,中危患者其次,低危患者低.结论:MDS患者的Livin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表达增高,MDS患者低危、中危和高危组中Liv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依次升高.Livin基因表达可能与MDS疾病相关,同时表达水平的高低可能与疾病的危险分层相关.
-
血清铁蛋白升高在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探究血清铁蛋白升高是否对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HLH)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方法:对411例成人患者的临床信息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血清铁蛋白高于5 000 μg/L的患者中确诊HLH的比例为36.25%;血清铁蛋白高于10000 μg/L的患者中确诊HLH的比例为55.04%;血清铁蛋白高于15000 μg/L的患者中确诊HLH的比例为63.92%.在血清铁蛋白高于5000 μg/L同时出现发热、全血细胞减少、脾大和(或)肝功损害的成人患者中,确诊为HLH的比例为62.23%;在血清铁蛋白高于10 000 μg/L同时出现发热、全血细胞减少、脾大和(或)肝功损害的成人患者中,诊断为HLH的比例为81.33%;在血清铁蛋白高于15 000 μg/L同时出现发热、全血细胞减少、脾大和(或)肝功损害的成人患者中,诊断为HLH的比例为86.89%.按照血清铁蛋白水平分组,≥15 000 μg/L组与5 000~10 000 μg/L组、10 000~15 000 μg/L组比较,HLH患者比例存在显著差异,≥15000 μg/L组中HLH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血清铁蛋白升高对成人HLH的诊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
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疾病转归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对初次发病的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临床资料收集及疾病转归随访,分析儿童ITP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前瞻性、阶段性收集2005-02-2011-08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住院的初发ITP儿童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以门诊及电话的方式进行随访,了解儿童ITP的临床特点及疾病转归情况.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及组间比较,了解可能影响疾病预后的临床指标.结果:共收集到469例初发ITP患儿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截止到2012年4月.442例随访时间超过6个月,6个月内缓解346例,6~12个月内缓解35例,12个月后缓解24例,2年及5年预期缓解率分别为87.90%和94.70%;复发18例,其中13例在缓解后1年内复发,10例在复发1年内再次缓解,2年及5年预期复发率分别为4.20%和6.10%.影响缓解的相关因素为诊断前病程及年龄;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为年龄、诊断前病程和前驱感染史.结论:儿童ITP缓解率高,将近75%的患儿6个月内缓解,5年预期缓解率可超过90%,诊断前病程较短及发病年龄小的患儿缓解率高;儿童ITP复发率低,2~5年预期复发率在5%左右,发病年龄大、诊断前病程长及有前驱感染史的患儿复发风险大.
-
髓过氧化物酶基因多态性与急性白血病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易感性Meta分析
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探讨髓过氧化物酶(MPO)基因与急性白血病[包括急性髓性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及ALL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检索截止2016年3月31日前发表的有关MPO基因位点多态性与急性白血病及ALL易感性关联的病例对照研究的文献,采用Meta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5篇文献被纳入Meta分析中.对于ALL组,MPO-463基因AA与GG比较:OR=1.36,95%CI=0.74~2.49,P=0.33;AA+GA与GG比较,OR=1.03,95%CI=0.80~1.34,P=0.82;AA与GG+ GA比较:OR=1.39,95%CI=0.76~2.53,P=0.29;A与G比较,OR=1.06,95%CI=0.86~1.31,P=0.58;GA与GG比较:OR=1.00,95%CI=0.76~1.30,P=0.97.对于急性白血病组,AA与GG比较,OR=0.83,95%CI=0.36~1.92,P=0.67;AA+GA与GG比较,OR=0.52,95%CI=0.40~0.69,P<0.000 01;AA与GG+ GA比较,OR=1.01,95 %CI=0.49~2.50,P=0.81;A与G比较,OR=0.64,95%CI=0.51~0.80,P=0.000 1;GA与GG比较,OR=0.51,95%CI=0.39~0.67,P<0.000 01.结论:Meta分析结果表明,MPO-463位点A突变基因可以有意义地降低急性白血病易感性,而目前我们尚无足够的依据证明MPO-463基因能够影响ALL易感性.
-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转化为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
探究动态监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灶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究微小残留病灶(MRD)动态监测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取48例T-ALL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追踪监测其不同治疗时间节点的MRD水平,同时进行5年或以上的跟踪随访,分析其临床特征和预后特点,评估患儿3年和5年后的累积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在诱导治疗后第35天,MRD水平≥1×10-4的患儿,其完全缓解率远低于MRD水平<1×10-4的患儿,成功缓解后的复发率也显著高于后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远期疗效来看,首次诱导化疗获得完全缓解且MRD<1×10-4的患儿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2.5%和71.2%,而首次化疗获得完全或部分缓解且MRD≥1×10-4的患儿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34.5%和9.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MRD水平对T-ALL患儿的复发预测,治疗方案调整及预后判断等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达沙替尼治疗e8a2 BCR-ABL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国产达沙替尼治疗e8a2 BCR-ABL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患者,男,25岁,因“恶心、厌食”1周来诊.血常规检查、骨髓细胞学检查及骨髓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支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诊断.经典G显带技术、FISH检查和巢式PCR产物测序分析发现该患者无明显Ph染色体,同时BCR-ABL1融合基因转录本为非经典型e8a2,由22号染色体上BCR基因片段插入9号染色体ABL1基因产生.结果:该患者经羟基脲治疗10d后获得完全血液学缓解,随后国产达沙替尼治疗3个月后获得完全细胞生物学缓解和早期分子生物学缓解,6个月时获主要分子生物学缓解.达沙替尼治疗期间无胸腔积液、发热、肺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该患者诊治经验提示,国产达沙替尼用于e8a2 BCR-ABL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患者有效且安全.
-
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治疗现状及并发症单中心调查
目的:了解本中心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β地贫)患者的治疗和并发症现状,探讨如何提高中间型β地贫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总结解放军第303医院2011-2014年收治的92例中间型β地贫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现状、并发症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92例患者中,男51例(55.4%),女41例(44.6%),平均年龄(24.9±9.2)岁,起病年龄(4.0±5.8)岁(1~30岁).91例患者接受过输血治疗(其中15例为规律输血),接受输血者平均血红蛋白为(58.1±20.1)g/L.72例患者有铁超载,但仅22例有接受去铁治疗史.平均血清铁蛋白为(2172.0±3728.1)(344~12482) ng/ml,40例(43.5%)为重度铁超载者(血清铁蛋白>2 500 ng/ml).骨质疏松、肺动脉高压、肝功能异常、胆囊结石、髓外造血的发生比例分别为54.1%、55.7%、43.3%、44.1%和9.7%.结论:广西地区本中心中间型β地贫患者的治疗很不充分,并发症发生率高.需加强对中间型β地贫患者的输血和去铁治疗,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调节性T细胞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
重组凝血因子Ⅷ预防治疗血友病A模式的现状及展望
-
贵州地区血友病A基因诊断
血友病A(Hemophilia A,HA)是一种常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是由于凝血因子Ⅷ(FⅧ)基因缺陷而引起FⅧ含量不足或功能缺乏,从而导致凝血功能障碍[1-2].重型患者中有30%~40%是由内含子22倒位所致,5%为内含子1倒位所致.因此,对于重型患者首先采取内含子22倒位和内含子1倒位检测来进行直接基因诊断.由于FⅧ基因庞大,对HA进行直接基因诊断较为困难.临床上常采用FⅧ基因内和基因外的遗传多态位点进行家系分析,从而对家系成员做出间接基因诊断.本研究以贵州地区的HA患者及其家系成员为研究对象,探讨直接基因诊断和间接基因诊断方法对贵州地区HA的诊断价值.
-
国产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36例Ph阳性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是一种发生在造血干细胞水平的髓系恶性克隆性白血病,以因9号、22号染色体易位t(9;22)(q34;q11)而形成的费城(Ph)染色体及由此产生的BCR-ABL融合基因为特征[1-2].BCR-ABL融合基因及其表达产物P210被认为在CML的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其主要机制在于引起异常的下游信号通路,从而影响细胞的黏附、分化与凋亡功能,结果直接促成髓系细胞的异常克隆性增殖[3].
-
硼替佐米为基础的方案治疗华民巨球蛋白血症5例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s macro-globulinemia,WM)是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其特点是骨髓中出现浆细胞样淋巴细胞浸润,血清中检测到单克隆IgM.无症状的WM患者可不予以治疗,但应定期随访观察,当患者出现以下症状时应给予治疗:血红蛋白< 100 g/L、血小板<100×109/L、明显的腺体肿大或器官肿大、有临床症状的高粘滞血症、严重的神经病变、淀粉样变、冷球蛋白血症、冷凝集素病以及疾病转化的证据[1].一线治疗包括烷化剂、核苷类似物和利妥昔单抗为基础的治疗,但是仍有原发和继发耐药的发生.目前临床研究显示,硼替佐米单用或者联合利妥昔单抗被认为是临床治疗WM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案,在二期临床试验中主要用于复发或难治的患者[2].我们应用硼替佐米为主的方案治疗5例WM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Exome sequencing identifies somatic mutations of DDX3X in 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解读——创新转化,擅用科研的临床语言
1 研究背景NK/T细胞淋巴瘤(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NKTCL)是一类CD56阳性/胞浆CD3阳性的淋巴细胞恶性疾病,多发生于亚洲及拉丁美洲地区,欧美国家则较为罕见[1].NKTCL原发于中线面部,以形态多样为特征,常呈血管中心性浸润,破坏血管壁并伴坏死.主要累及淋巴结外器官,其中鼻腔、鼻旁窦、鼻咽部、上腭、扁桃体、下咽部和喉部是常见的受累部位.病程后期,瘤组织会播散至皮肤、胃肠道、肝脏、肺、骨髓等处,并会出现嗜血细胞综合征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全身症状.
-
精准医疗时代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分子生物学标志认识及其治疗进展
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s,PTCLs)是一组起源于胸腺后成熟T淋巴细胞或NK/T细胞的高度异质性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占新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10%~15%,患者中位年龄50~60岁.2016年WHO分类系统将PTCLs划分为超过20个亚型,其中常见的亚型有: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TCL-not otherwise specified,PTCL-NOS)、NK/T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AITL)、ALK阳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K+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K+ ALCL)和ALK阴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K-ALCL)等[1].
-
T及NK细胞淋巴瘤诊治进展
T及NK细胞淋巴瘤(T and natural killer cell lymphoma,T/NKCL)是一组生物学、组织学及临床特征异质性较大的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5%~20%,常与EB病毒(EBV)感染有关,在亚洲等地区相对高发,多数类型的临床表现呈侵袭性,治疗效果不佳[1].近年T/NKCL在分类、诊断和治疗方面有进展,本文简要综述如下.
-
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诊治的进展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 cell lymphoma,AITL)是外周T细胞起源的恶性侵袭肿瘤,发病率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2%,占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15%~20%.AITL的发病率较低,目前对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的认识较局限.但近年发现,AITL的发病率在亚洲地区呈现上升趋势,因此AITL应该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
-
间变大细胞淋巴瘤的诊疗进展
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是一种临床少见且异质性明显的恶性肿瘤,约占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及儿童淋巴瘤的10%~15%[1-2].1985年Stein等[3]首先将一组高表达CD30 (Ki-1)、以大细胞增殖为主的淋巴瘤命名为ALCL.Morris等[4]发现了ALCL中常见的染色体异常t(2;5)(p23;q35),即2号染色体上的间变淋巴瘤激酶(ALK)基因和5号染色体上的核磷蛋白基因融合产生了融合基因NPM-ALK.根据ALK蛋白的表达状态,可将ALCL分为ALK+ ALCL和ALK-ALCL,二者具有截然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对ALCL的认识不断深入.2016年WHO淋巴肿瘤分类确立了ALK-ALCL为独立类型,并首次提出了乳房植入物相关的间变大细胞淋巴瘤(breast implant-associated ALCL,BIA ALCL)这一暂定分类[5].
-
二代测序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应用
1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分类诊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虽是一类独立疾病,但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形态特点、免疫表型、分子亚群和临床预后.根据基因表达谱可将DLBCL分为至少3种亚型,分别为生发中心B细胞样(GCB)亚型、活化B细胞样(ABC)亚型及原发性纵隔B细胞淋巴瘤(PMBL),后两者统称为非GCB亚型.GCB-DLBCL预后较好,常伴t(14;18) (q32;q21)、PTEN缺失、miR-17-92扩增或TP53突变;ABc-DLBCL预后较差,常伴t(3;14) (q27;q32)、INK4A-ARF缺失或BCL2扩增;PMBL的分子异常类似于霍奇金淋巴瘤,包括JAK2扩增、SOCS1缺失[1].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