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犬前列腺电切术后前列腺静脉丛血栓发生的实验观察

    作者:李杜渐;徐耀庭;夏术阶;荆翌峰;黄汝强;顾炜;许晓文;顾伟平

    目的 通过建立犬前列腺电切动物模型,观察前列腺电切术后前列腺静脉丛血栓的发生.方法 将雄性犬36只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为前列腺电切实验组15只、B组为假手术组15只及C组为对照组6只.建立前列腺电切动物模型,通过阴茎背深静脉造影观察术后lh、6h、12h、24h、36h,至术后72h不同时间前列腺静脉丛血栓形成的例数.并且检测血浆D二聚体(D-dimer),选择素P(P-selectin),选择素E(E-selectin)指标在术前1h,术后1h、6h、12h、24h、36h,至术后72h不同时间的指标变化并进行对比.结果 A组15例于术后6h发生10例前列腺静脉丛血栓形成.B组和C组未发现血栓形成.A组和B组检测血浆中D-dimer均于术后36h达到峰值,P-selectin于术后6h达到峰值,E-selectin在术后1h达到峰值,A组较B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结论 前列腺电切术后前列腺静脉丛静脉血栓的发生值得临床关注,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P-selectin和E-selectin对早期诊断前列腺术后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经尿道双极电切对犬前列腺组织病理学影响及其止血性能的研究

    作者:黄兴;王行环;蒲小勇;瞿利军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对犬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学影响及其止血性能.方法 12只成年雄性家犬行经膀胱PKRP术,于术后0(术后立即)、1、2、8周分别处死获取前列腺标本,光镜下观察前列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测量创面凝固层厚度.22例前列腺增生手术切除标本光镜下测量前列腺微血管直径.结果 PKRP术后,犬前列腺组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部分腺腔扩张,上皮破坏.术后0周,前列腺组织创面的凝固层厚度(237.73±20.12 μm)明显大于术后1周(113.03±16.65 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周(106.01±16.36 μm)与术后1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凝固层脱落,创面被覆再生的尿路上皮.前列腺微血管直径小6.33μm,大139.04μm,平均21.19±12.80μm.结论 PKRP术后早期,犬前列腺组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且创面有不同厚度的凝固层;术后8周,创面基本恢复.创面凝固层厚度明显大于前列腺微血管直径,理论上提示PKRP能封闭大多数前列腺微血管,从而达到良好的止血性能.

  • 粉末冶金注射成型技术制备的新型血管内支架的动物应用研究

    作者:舒畅;蔡文武;何昊;王暾;娄嘉;李益民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评估一种新型血管内支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30枚粉末冶金注射成型技术制备新型血管内支架分别植入30只实验犬主动脉内,术后CT血管造影了解其在主动脉内情况,并通过大体肉眼观察、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了解内术后不同时间支架表面新生内膜情况.结果:所有支架均成功植入实验犬主动脉内.术后支架通畅率100%,无支架移位、扭曲、断裂,无支架感染及血栓形成,管腔无狭窄或闭塞;支架的轴向回缩率均<2%,径向回缩率均<4%.术后1周,支架腔面迅速被一薄层半透明膜状结构覆盖;术后1个月,支架绝大部分表面可见与周围血管正常内膜相延续的新生内膜;术后2个月,新生内膜基本上完整覆盖整个支架腔面(98.83%),其厚度达到峰值(350.00μm);术后3~6个月,新生内膜厚度逐渐降低,管腔内径逐渐增大至植入前大小,后新生内膜表面被单层完全成熟的内皮细胞覆盖.除术后1周外,其余时间点支架表面新生内膜组织中血管平滑肌细胞α-肌动蛋白染色均呈阳性,而各时间点支架腔面新生内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染色均呈阳性.结论:粉末冶金注射成型技术制备的新型血管内支架植入后实验犬体内后形态结构稳定,并可迅速完成支架腔面内皮化,保持长期的通畅性,表现出良好的结构及理化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犬下肢慢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模型的构建

    作者:李林鹏;吴文皋;邓礼明;熊国祚;戴先鹏;申昕

    目的:建立犬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模型。
      方法:9只成年杂种犬,任选一侧股静脉缩窄管腔面积80%~90%,以另一侧为对照,于缩窄处的远心端分支插入1根导管,注射凝血酶300 U,并阻断血流1 h,留置静脉导管作为静脉造影通路。观察犬术后下肢一般情况,比较造模前后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并行静脉顺行造影检查与病理学检查。
      结果:9只犬中有8只完成造模。犬造模后均出现跛行,实验侧下肢皮温升高;与术前比较,犬术后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凝含量较术前明显升高,凝血酶原时间明显降低,且以上指标以及实验侧与对照侧腿围差均在术后14 d达峰值,此后缓慢恢复(均P<0.05);术后28 d的静脉造影与病理学观察均证实慢性静脉血栓形成。
      结论:所建立的慢性DVT模型较贴合临床血栓形成病因及形成过程,且可持续行静脉造影检查,可用于DVT慢性期临床治疗及影像诊断方面研究。

  • 犬急性重症胆管炎新模型建立

    作者:陈钟;朱李瑢;葛存旺

    目的 探讨建立一种适合于外科研究的犬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模型的方法. 方法将10只犬随机分为两组,造模组和对照组(假手术组).造模组采用胆总管置入T管,远端结扎,T管内注入大肠埃希菌后夹闭T管.观察手术后1周内动物一般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24,48,72 h和7d采血检测白细胞及分类、血清总胆红素(TB)、碱性磷酸酶(AKP)、谷丙转氨酶(ALT),TNF-α,IL-1β以及内毒素水平.处死实验动物观察胆管病理改变. 结果术前两组之间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均为P>0.05).术后造模组犬血清TB,AKP,ALT,TNF-α,IL-1β及内毒素水平逐渐上升,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造模组胆管病理表现为明显的急性炎症.结论 该法建立犬重症胆管炎模型,可用于ACST的相关研究.

  • 犬急性肝衰竭一种新模型的建立

    作者:陈钟;丁义涛;徐庆祥;余德才

    目的为进行生物人工肝治疗等研究制备一种新的犬急性肝衰竭模型.方法采用一期门腔端-侧分流、胆总管切断结扎术制作模型.观察其生存情况、肝功能、血氨、Fischer比(支链氨基酸/芳香氨基酸,BCAA/AAA),并观察模型肝脏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犬于术后血氨、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逐渐升高,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Fischer比下降,于2周时为明显;14d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动物逐渐死亡.肝脏病理检查显示典型的淤胆、汇管区炎症、肝细胞变性、坏死表现.结论一期门腔端-侧分流、胆总管结扎切断术制作犬急性肝衰竭模型成功,该模型可望用于生物人工肝的研究.

  • 犬改良背驮式肝移植供肝获取的技术细节

    作者:喻智勇;曾仲;王曙光;杨占宇;刘永康

    目的 介绍犬改良原位背驮式肝移植供肝获取的技术细节.方法 回顾性总结24只(包括4只预实验)犬改良原位背驮式肝移植供肝获取的技术细节.结果 供肝切除时间平均32(28~36)min,修肝时间平均64(54~70)min.其中,门静脉灌注时间平均11(10~13)min,供肝热缺血时间0 min,冷缺血时间(直至复流前)平均180(152~224)min.获得无肝素的动脉全血300(180~350)ml.病理检查结果:肝细胞轻度水肿,其余无异常.供肝植入10 min后16只即有胆汁分泌,新肝功能良好.结论 程序化、标准化获取供肝是犬肝移植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保证实验结果可靠、一致的前提.

  • 同种异体幼犬睾丸组织块大网膜移植研究

    作者:孙杰;施诚仁;张忠德;李怀远;沈萍

    目的 通过研究同种异体幼犬睾丸组织块大网膜移植,探讨同种异体睾丸组织块移植对男童原发性性腺功能低下症的治疗意义.方法 以幼犬为实验对象,采用异体睾丸组织块移植的方法,将供体动物的部分睾丸组织种植到受体动物,并经皮下隧道延伸到阴囊的大网膜上.术后每周测定受体血清睾酮含量,连续测量4次,将移植组织切片分析,HE染色观察组织结构.结果 睾丸组织块移植后,受体动物血清睾酮水平逐渐上升,至手术后第4周,体内激素含量较移植前明显升高(P<0.05).病理观察移植的睾丸组织块在受体大网膜上成活,可见到间质细胞形态.结论 异体睾丸组织块大网膜移植是可行的,治疗的目的仅限于提高体内雄激素水平,不涉及生育.

  • 异种移植微囊化新生猪胰岛细胞受体感染PERV潜在风险分析

    作者:叶征;邢晓为;童琼娟;容鹏飞;王维

    目的:研究新生猪胰岛细胞(neonatal pig islets,NPIs)经微囊化后异种移植到狗体内,受体感染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orcine endogenous retrovirus,PERV)的风险.方法:将10只狗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移植微囊化猪胰岛细胞和未被微囊化猪胰岛细胞.应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检测狗体内血清特异性猪C-肽以判断胰岛移植物活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8 d后肝移植部位是否有微囊化猪胰岛细胞;PCR和RT-PCR技术分别检测不同时间点狗外周血中PERV及猪mt DNA.结果:移植微囊化猪胰岛细胞2周后,给受体注射葡萄糖,15~30 min狗的外周血中猪C-肽表达明显升高,而对照组检测不到猪C-肽;免疫组化结果表明,狗肝脏移植部位周围可检测到少量微囊化猪胰岛细胞,肝组织无明显异常;PCR和RT-PCR结果表明,移植微囊化猪胰岛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狗外周血内均未检测到猪mt DNA及PERV表达,而对照组于移植后4 d内检测到猪mt DNA及PERV呈微弱表达,10 d后均未见表达.结论:微囊化猪胰岛细胞能够在受体肝脏内存活并发挥作用,受体内不存在PERV的感染,提示海藻酸钠微囊可以有效地防止猪mt DNA及PERV的穿越,可能在异种移植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经肝动脉移植微囊化新生猪胰岛细胞治疗糖尿病的实验研究

    作者:叶斌;王维;刘晟;朱仁勇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移植微囊化新生猪胰岛细胞后,移植物生理功能以及副反应的特点. 方法:化学药物诱导制作犬的糖尿病模型后,将分离、纯化及微囊化的新生猪胰岛细胞经肝动脉移植入糖尿病犬的肝内,测定移植前后糖尿病犬的胰岛素用量、血糖水平以及葡萄糖刺激血清C肽、肝功能及CD4/CD8的变化,并于移植6月后对移植受体肝、胰进行病理学检查. 结果:移植后模型犬血糖逐步下降至正常水平,胰岛素用量减少,移植6月后2犬停用胰岛素,并维持血糖正常达180 d之久;移植后肝检查无明显变化,胰腺检查见凋亡胰岛无再生现象. 结论:微囊化的新生猪胰岛细胞经肝动脉移植入糖尿病犬的肝内,能纠正异种动物犬糖尿病模型的高血糖状态,不发生明显副作用.

  • 心衰犬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不同起搏方式的研究

    作者:黄志辉;魏雅娜;张林基;甘继宏;苏伟;蒋银花;李梦琦

    目的 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不同起搏方式的优劣点.方法 12只心衰犬,采用自身对照方法随机行右心房-心室不同位点起搏,心室位点分别取右室双部位(RV-Bi)、双室(Bi-V)、左室(LV),起搏频率180次/min,每种方式起搏前及起搏稳定15 min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机械延迟(IVMD)、室间隔与左室后壁运动延迟(SPWMD)、左心室12个节段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s-SD).结果 (1)与起搏前相比:右室双部位、双室、单纯左室起搏时,LVEDd、IVMD、SPWMD、Ts-SD减小,LVEF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42±3.94) mm vs(34.00±4.07) mm、(34.17±3.95)mm、(33.75 ±4.18)mm;(28.08 ±4.01)mm vs (13.00±3.64) mm、(11.95±2.54) mm、(12.08±3.51) mm; (75.00±10.22)mmvs (51.75±9.84) mm、(20.66±7.41)mm、(20.75 ±7.56)mm;(25.08±4.16)mm vs (14.91±3.31)mm、(7.50±4.24)mm、(7.41±3.39)mm;(32.91±4.46)mm vs (41.50±4.16)mm、(42.00±4.63)mm、(42.41±4.99)mm,P<0.05].(2)与右室双部位起搏相比:双室、单纯左室起搏时,SP-WMD、Ts-SD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Dd、IVMD、LVEF在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LVEDd、IVMD、SPWMD、Ts-SD、LVEF在单纯左室及双室起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室双部位、单纯左室与双室起搏有近似的血流动力学效果,可作为CRT双室起搏的备选模式,但三者改善心室不同步的机制不完全相同.

  • 胰肾联合移植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仕平;林震;陈文华;叶传忠;郑松;翁明高

    目的为探讨胰肾联合移植(SPKT)的佳术式和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利用试验动物进行胰肾联合移植.方法在12只试验用狗上分别进行胰、部分十二指肠、肾、输尿管多器官联合切取后行脾动、静脉分别与肾功、静脉行端端吻合,使胰、肾联成整体.将移植物的腹腔动脉与受体右髂总动脉行端端吻合,移植物的门静脉与受体右髂总静脉行端侧吻合,供体十二指肠远端与受体膀胱右顶部行端侧吻合,供体输尿管与受体膀胱左侧壁吻合,供胰、十二指肠固定于受体右髂窝,供肾固定于左髂窝.结果 6只供体顺利完成多器官联合切取术及胰肾联体血管吻合术;6只受体顺利完成胰肾联合移植术,术后1只死于持续性低血压,5只术后平均存活(1.5±0.8)d,存活中期胰肾功能基本正常.结论该术式手术时间短,受体创伤小,胰腺外分泌引流入膀胱,可通过检测淀粉酶发现早期排斥反应,SPKT是治疗糖尿病并发终末期肾病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

  • 犬自体气管移植中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不同载体的成软骨比较

    作者:张涛;李小飞;程庆书;刘锟;王道喜

    目的以三种可溶性物质作为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 )的载体,寻求适合作为rhBMP-2在犬的自体气管移植段内诱发新生软骨的缓释载体.方法 32只犬随机等分4组,颈部切取5环气管段作为移植段.等量的rhBMP -2分别与葡聚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胶原复合,另设无载体作为对照,均注射入各移植段内.然后将移植段埋入自体的腹腔大网膜中.于术后4周处死动物取材,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结果移植段固有软骨环被部分地吸收.PVP和胶原组软骨环间rhB MP-2复合物植入区有大量新生软骨形成,且以胶原组更明显.结论 PVP和胶原均可协助rhBMP-2诱发气管移植段软骨再生,胶原更适合充当rhBMP-2的缓释载体.

  • 穴位电针对狗血浆、胃粘膜组织中CGRP含量的影响及意义

    作者:孙大勇;黄裕新;高巍;褚自宏;王庆莉

    目的观察电针对狗胃黏膜血流量(GMBF)的调控作用及其与血浆、胃黏膜组织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变化的关系,以探讨电针对胃黏膜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20条狗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非经非穴组、上巨虚组、足三里组(每组5条).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连续监测狗GMBF的变化,同步测定血浆及胃黏膜组织中CGRP含量,并观察变化规律.结果电针60min后足三里组GMBF显著升高(4.45±0.69→6.94±1.17,P<0.01),血浆及胃黏膜组织中CGRP含量显著上升,但胃黏膜组织中变化更显著(P<0.01),而上巨虚组仅血浆CGRP含量上升(P<0.05),但不如足三里组明显,且GMBF及胃黏膜组织CGRP含量无显著变化,其他组各监测指标无显著变化.结论电针可使狗GMBF增加,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与影响GMBF某些脑肠肽含量改变有关,具有一定的经络和穴位特异性.

  • 骨内牵张器扩宽狗下颌骨对双侧髁状突的影响

    作者:刘小明;张志光;郑有华;廖贵清

    目的 用骨内牵张器扩宽狗下颌骨中部,观察下颌正中牵张后,双侧髁状突组织病理改变,探讨手术对其影响.方法 取双侧髁状突,矢状切开,分成三块(内、中、外),中间块分成前、中、后三小块,内、外两块每块分成前、后两小块.常规HE染色,观察髁状突结构改变,将其改变分成四等,记录不同组、不同部位髁状突的组织病理改变分值,统计分析.结果 髁状突后、外侧及前中、内侧改建变化明显.固定1天组,变化涉及纤维层及软骨层,固定1个月和3个月组,改建涉及纤维层、软骨层和骨一软骨交界层.3个月组较1个月组变化轻.结论 下颌正中牵张扩宽导致髁状突受压部位吸收改建.髁状突的变化是正常的适应性改建,处于正常的生理范围内.

  • 叶绿素显示液对胃淋巴结显色的应用价值

    作者:肖文剑;王新明;谢华

    目的 探讨叶绿素显示液对胃淋巴结显色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光、电镜技术和生化分析技术研究注射叶绿素显示液后,狗胃淋巴结染色情况及其在血液中浓度变化情况.结果 注射叶绿素显示液后,平均每只狗观察到淋巴结个数明显高于注射叶绿素之前发现淋巴结个数(P<0.01);光镜下叶绿素进入淋巴结的被膜下窦和小梁周窦;随着时间延长,淋巴结髓质内亦可见叶绿素颗粒,但未见到细胞结构出现异常情况;电镜下淋巴结皮、髓质内均有叶绿素颗粒,以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内多见,但未发现淋巴结细胞超微结构发生改变;血液中叶绿素浓度于注射后4 h达高峰,之后逐渐减少,24 h后叶绿素在血液内基本消失.结论 叶绿素显示液是一种理想的淋巴结显色物质,该方法可明显提高胃淋巴结的检出率及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关键词: 叶绿素 淋巴结
  • 增强型体外反搏增加心脏骤停犬颈总动脉血流量

    作者:刘荣;廖晓星;李欣;胡春林;魏红艳;冯铭哲;伍贵富;戴刚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干预对心脏骤停(SCA)犬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和右颈总动脉平均流量(MQ)的影响.方法:12只犬制成SCA模型,经心肺复苏至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随机分成对照组(4只)和EECP组(6只),2只建模未成功.EECP组分别行2次1 h EECP干预,观察致颤前后、ROSC后(每1 h)ICP、CPP和MQ的变化,ROSC 6 h后停止监测.结果:平均动脉压(MBP)、收缩期血压峰值(MSP)、ICP、平均脑灌注压(MCPP)和收缩期脑灌注压峰值(SCPP)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ECP时舒张期血压峰值(MDP)和舒张期脑灌注压峰值(DCP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ECP组颈总动脉血流阻力在EECP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ECP时MQ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ECP并不影响SCA-ROSC模型MBP、MSP、ICP、MCPP和SCPP而是通过增加MDP、DCPP和降低血流阻力等机制来增加颈总动脉的平均血流量.

  • 狗脑积水时某些脑代谢变化

    作者:王恩任;孙爱民;唐健;何泽友

    目的:观察实验性狗脑积水某些脑代谢变化,评价脑受损状况.方法:20条成年健康杂种狗随机分为诱导后3 d、8 d、4月和对照组4组.经穿刺枕大池,注入白陶土(kaolin)悬浊液诱导、建立经CT证实的狗脑积水模型.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右侧顶叶1 cm×1 cm×1 cm离体脑组织腺苷酸、磷酸肌酸(PCR)及肌酸(CR)含量.结果:脑积水脑组织AMP、ADP、ATP、PCR及CR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但各时点有不同特点.脑积水诱导后3 d脑PCR的变化有明显差异(P<0.05),变化先于ATP.诱导8 d PCR几乎耗竭,ATP、ADP和CR低下也严重(均P<0.01).4月组均高于诱导后3、8 d组,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脑积水脑ATP、ADP、AMP、PCR及CR的含量低下,反应脑积水时脑的能量状况受损;ATP、ADP、AMP的变化影响脑细胞的能量代谢及化学信号传递,从而导致脑的生理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

    关键词: 脑积水 脑代谢
  • 大蒜素包被支架术后冠状动脉管壁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变化

    作者:徐尚华;李庚山;吴可贵;江洪;蒋学俊;李晓艳;陈元秀;吴兵

    目的:探讨大蒜素(DT)包被支架置入后对血管内膜增生及管壁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直接支架置入术建立犬冠状动脉内膜损伤模型,观察血管形态学变化,并用RT-PCR方法检测不同时点冠状动脉壁内c-fos基因的表达丰度.结果:单纯蛋白包被支架置入后4周管壁内膜明显增生,DT包被支架明显抑制内膜增生.对照组c-fos基因在术后1 d有大量的表达,7 d达高峰,以后随时间的推移表达逐渐下降,28d仍可检出.与对照组相比,各时点DT包被支架均显著抑制c-fos mRNA的表达.结论:DT包被支架具有抑制c-fos基因的表达与内膜增生的作用.

  • 美心力对左室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为民;李悦;王伟宇;杨树森;韩薇

      [摘 要] 目的: 探讨美心力(cAMP)对左室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建立心内植入压力、容积测定装置的犬模型,利用压力-容积关系分析美心力对左室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 美心力明显减慢心率(HR),降低总外周阻力(TSR),使左室收缩末期压力(PES)、容积(VES)和舒张末期压力(PED)、容积(VED)明显下降;并加速左室舒张速率(Tc),使每搏容积(SV)及射血分数(EF)增加。对于左室PES-VES、左室压上升大速率(dp/dt max)-VED和心搏功(SW)-VED 3种关系斜率及位置无影响,表明无正性肌力作用。结论:美心力无正性肌力作用,但能够降低心脏负荷,改善心肌舒张功能,增加心排血量。

372 条记录 14/19 页 « 12...11121314151617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