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β-七叶皂甙钠对ROP模型大鼠玻璃体内IL-6、IL-8及VEGF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β-七叶皂甙钠对视网膜病变(ROP)模型大鼠玻璃体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F)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高氧诱导大鼠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将180只出生7 d[]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处理组.空白对照组空气中饲养,模型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处理组于氧体积分数为0.75±0.02的氧箱内饲养5 d后,将其放入空气中与空白对照组一同饲养5 d.出氧箱时,将处理组分为3个亚组,腹腔内分别注射0.5、1.5、3.0 m/的β-七叶皂甙钠;生理盐水对照组腹腔内注射1.5 m/生理盐水;空白组和模型组不作注射处理.处死所有17 d龄SD大鼠,穿刺抽取玻璃体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别测定各组新生大鼠玻璃体内IL-6、IL-8及VEF的浓度.结果 模型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处理组玻璃体内IL-6、IL-8及VEF浓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F=38.71~15.39, q=3.510~52.053,P<0.05).处理组IL-6、IL-8及VEF浓度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q=5.72~35.635,P<0.05).结论 玻璃体内IL-6、IL-8及VEF浓度的增高可能在高氧诱导新生大鼠视网膜病变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β-七叶皂甙钠能够降低IL-6、IL-8 及VEF的表达,对氧诱导大鼠的视网膜病变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
麻醉对大鼠海水浸泡体温过低症模型的影响
目的 探讨麻醉对重度海水浸泡体温过低症Sprague-Dawley(SD)大鼠模型的作用与影响.方法 取40只雄性SD大鼠(实验10 d前行温度记录器腹腔置入术),随机分为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组(对照组,n = 20)与1.5%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组(麻醉组,n = 20),2组大鼠同时接受相应腹腔注射10 min后浸泡于15 ℃海水中5 h,观察动物生命指标、活动意识状况、肌颤频率、死亡率等,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取出温度记录器读取动态体温数据.结果 海水浸泡后,对照组与麻醉组腹腔温度均逐渐下降,但浸泡早期麻醉组下降速度更快,2组均于2h左右接近水温并维持;对照组活动意识等级、心率、呼吸均先增高后降低,在10~20 min之间达到峰值,于2 h后低水平维持;麻醉组上述指标均先快后慢下降于2 h后低水平维持;对照组与麻醉组肌颤频率均先升高后降低并逐渐消失,峰值均在20 min左右,肌颤完全消失时间对照组晚于麻醉组;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麻醉组,中位死亡时间明显晚于麻醉组.结论 麻醉对重度海水浸泡体温过低症SD大鼠体温、意识、呼吸、心率、肌颤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使低温大鼠模型死亡率明显增加;不麻醉大鼠模型在低温与神经系统相互关系、低温与应激反应、复温时能量代谢等方面的研究更具优势.
-
白细胞介素-7受体α联合细菌鞭毛蛋白对异基因骨髓移植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作用的初步探讨
目的 分析白细胞介素(IL)-7受体α(IL-7Rα)、细菌鞭毛蛋白单用及联合作用于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模型的疗效,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以BALB/C(H-2d)雌性小鼠为受鼠,均接受9 Gy 60Co全身照射,取C57BL/6(H-2b)供鼠骨髓细胞1×107个和脾细胞2×107个经尾静脉输注给受鼠.将受鼠分为单纯照射移植组(A组)、IL-7Rα干预组(B组)、细菌鞭毛蛋白干预组(C组)、IL-7Rα联合细菌鞭毛蛋白干预组(D组),每组6只,观察受鼠的症状、体征、生存时间及造血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A组小鼠生存期为(22.5±2.30)d,30d生存率为50.0%(3/6), 、且出现明显的倦怠、食欲缺乏、脱毛、弓背等aGVHD表现;B组小鼠生存期为(25.83±3.49)d,30 d生存率为33.3%(2/6),aGVHD表现较A组轻;C组小鼠生存期为(26.33±3.52)d,30 d生存率为33.3%(2/6),亦出现aGVHD表现,程度同B组;D组小鼠生存期为(30.17±2.86)d,30 d生存率为66.7%(4/6),aGVHD表现较前3组轻.4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于移植后第7天降至低,后逐渐恢复,A组较3组干预组恢复慢,B、C两组移植后第14、21、28、30天外周血恢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D组小鼠外周血较B、C组恢复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4组小鼠移植后第2周CD3+T细胞比例均明显下降,第3周开始逐渐上升,与A组比较,B、C、D3组小鼠CD3+T细胞比例上升明显,B、C两组移植后第2、3、4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D组小鼠较B、C组小鼠T细胞亚群CD3+T细胞恢复快(均P<0.05).结论 通过全身照射能成功建立aGVHD小鼠模型;外源性IL-7Rα、细菌鞭毛蛋白均可减轻aGVHD的发生,两者单用无明显差异,二者联合干预aGVHD小鼠模型与单一干预比较,aGVHD发生更轻,造血恢复会更快.
-
实验性轻度病毒性心肌炎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为探索轻度病毒性心肌炎的法医病理学诊断方法,以适量CoxsackieB3病毒感染Balb/c小鼠造成小鼠轻度病毒性心肌炎,对病鼠的心、肝、脾、肺、肾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结果发现,心肌炎小鼠的各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实验提示,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类多器官病变的疾病;对多器官进行病理学观察和综合分析是轻度病毒性心肌炎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的有效方法之一。
-
细胞因子FAM3C在携带人突变型α-突触核蛋白A53T纯合子小鼠黑质区表达的研究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FAM3家族成员FAM3C在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黑质(SN)区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3及6月龄携带人突变型α-突触核蛋白A53T纯合子(α-SynA53T+/+)小鼠和同窝野生型(WT)小鼠,提取SN区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FAM3C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3月龄α-SynA53T+/+小鼠SN区FAM3C蛋白表达水平与WT小鼠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t=1.245,P>0.05),6月龄α-SynA53T+/+小鼠SN区FAM3C蛋白表达水平与WT小鼠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65,P<0.05).结论 3月龄小鼠SN区FAM3C蛋白表达水平不变,而6月龄小鼠SN区FAM3C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说明SN区FAM3C蛋白随PD病情进展表达增加,可能参与了PD的发病过程.
-
大鼠额叶C6胶质瘤模型建立及应用
目的: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建立Wistar大鼠额叶C6胶质瘤模型,观察成瘤动物的生物学特性,总结建立此模型的成功经验.方法:利用立体定向技术于纯种Wistar大鼠额叶接种C6胶质瘤细胞,观察大鼠的生物学特性,取脑标本行常规HE染色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肿瘤标本的病理特征和GFAP阳性情况.结果:大鼠脑内接种C6胶质瘤细胞的成功率为100%,成瘤大鼠的平均生存期为4周,肿瘤内部出现大片的坏死灶,坏死灶与肿瘤灶相间分布,采用免疫荧光检查发现,坏死灶不显影,而肿瘤灶呈条索状的免疫荧光条带.结论:立体定向技术可有效地建立Wistar大鼠额叶C6胶质瘤模型,其病理学特征符合胶质瘤的形态学特性,该模型在研究胶质瘤治疗方面有广泛的用途.
-
人肝癌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皮肤转移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为探讨内脏恶性肿瘤引起皮肤损害机制及抗转移治疗提供实验依据和工具.方法:将本院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第20代传代移植后,观察移植瘤的侵袭和皮肤转移及其生物学特征.结果:肝癌皮肤转移瘤表现为血道转移,癌栓经门静脉、腹壁静脉、胸膜壁静脉至腋静脉,突破脉管进入右前胸外上方及腋前组织,在其皮下形成边界清楚的结节性皮肤转移瘤.皮肤转移成功率为73.7%,表现为皮肤特异性损害,其组织病理学和电镜观察,流式细胞仪DNA含量测定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与原位移植瘤性质一致.结论:本研究客观地模拟人体内脏肿瘤的侵袭和皮肤转移及损伤过程,为进一步研究内脏恶性肿瘤和皮肤病变的内在联系提供了重要依据和良好的动物模型.
-
诱导多能干细胞在药物研发方面的应用
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是具有分化成为多种组织的潜能,是目前再生医学和药物研发领域等多个领域的研究热点。利用诱导分化技术获得的iPSC,可为疾病发病机制、药物筛选的研究提供一条新途径,也为药物的开发及评价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因此iPSC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文章就iPSC细胞诱导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在药物研发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