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价值

    作者:王小进;白卓杰;张本善;吴联生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应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骨科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30例,采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组诊断,就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30例患者中,采用X线片进行检查,确诊率为80%,漏诊率为20%;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并联合多平面重组检查确诊率为100%,与X线片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胫骨平台骨折并伴有胫骨骨干骨折和干骺端骨折11例,内侧平台凹陷骨折4例,单纯外髁劈裂骨折2例,单纯中央凹陷骨折3例,倒Y形骨折或单纯双髁骨折5例,劈裂加凹陷骨折5例.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采用16层螺旋CT 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组诊断,可为术前分类、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供参考的客观依据,利于解剖关系的理解,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准确性、合理性,更好的提高诊治水平.

  •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肋骨骨折的应用研究

    作者:宋军荣;龚碧云;黄婷

    目的 研究在诊断肋骨骨折病患时应用螺旋CT( 16层)三维重建的意义.方法 在诊断2009年4月~2012年1月因胸部外伤入院治疗的41例肋骨骨折病患时给予CT螺旋扫描(16层),实施薄层观察操作,运用SSD(表面遮盖)和MPR(多平面重建)方法后处理,进而得到三维重建影像,选择影像诊断经验丰富的两名医师给予分析,参照胸部平片比对患处数量及位置,从而评价其应用意义.结果 所有病患的CT影像共显示出骨折肋骨55根,患处主要集中在腋段(共有18根处于上述位置,百分率为32.7%)以及第5~10肋(共有43根处于上述位置,百分率为78.2%).胸部平片共显示出骨折肋骨46根,百分比为83.6%,应用CT螺旋扫描(16层)将在胸部平片中未显示出的9根(16.4%)骨折肋骨清晰地展示出来.胸部平片中未显示出的骨折肋骨的位置主要集中在肋软骨及移位不明显的骨折处.结论 在诊断肋骨骨折病患时应用螺旋CT(16层)三维重建可降低漏诊率,有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

  • 16层螺旋CT在直肠癌N分期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陈超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在肠癌N分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2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直肠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CT表现,并根据直肠癌病灶内的淋巴结数目、大小、分布情况,进行N分期,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分别以3、5、10mm淋巴结直径为观察指标,将CT的分期结果与病理检查的分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直肠癌N分期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87.5%、71.875%、68.75%.结论 16层螺旋CT可对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做出诊断和分析,以淋巴结直径为5mm时准确率较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16层螺旋CT薄层及三维重建技术对筛板骨折的诊断价值

    作者:曾强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在筛板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7年10月至2008年8月125例前颅窝多发性骨折患者进行了筛板区16层螺旋CT的二维薄层重建,并进行MPR、VPT等多层面显示.结果 显示筛板骨折65例,其中典型骨折55例,不典型骨折10例,漏诊病例6例.结论 16层螺旋CT薄层重建能大大提高骨折的检出丰,以重建层厚为1.5mm的二维重建能明显提高筛板骨折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使骨折更易检出,而三维重建技术包括MPR、VRT等能更清晰的观察到骨折的移位情况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

  •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芦杰;刘森;刘小平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16S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采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心病,并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进行对照研究,入选的患者首先进行16层螺旋CT诊断,然后于1个月内接受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16SCT和CAG的冠状动脉狭窄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患者的狭窄程度增加,16SCT评估冠状动脉轻、中、重等不同程度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亦明显增加(P<0.05).结论:16层螺旋CT在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十分准确,可作为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无创性筛查冠心病的有效方法,对于预测及早期诊断冠心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16层螺旋CT对脑胶质瘤的诊断与各分型间的鉴别诊断

    作者:白春宏

    目的 对1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胶质瘤CT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16层螺旋CT对脑胶质瘤的诊断及各分型鉴别诊断.方法使用16层螺旋CT机,采用多时相薄层连续扫描技术收集原始数据,进行MRP、MIP等技术重建,对2006年8月~2009年5月收治的脑肿瘤患者进行CT检查,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CT表现发病部位,额叶9例,颞叶3例,枕叶1例,第四脑室1例,跨叶者2例;平均低密度者6例,混杂密度10例,伴钙化3例,出血1例.增强扫描,8例轻度环形强化,4例呈中度到明显强化,壁结节强化者1例,4例未见强化.结论 CT检查可以对胶质瘤的定位、定性进行准确诊断.

  • 16层螺旋CT在急腹症临床诊断的价值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临床急腹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17例经手术或者临床证实的急腹症患者的资料,对各种急腹症病变平扫与动态增强影象的特点进行分析,计算出影象诊断的准确率。结果117例患者中,有114例CT发现阳性征象,有3例早期胰腺炎患者,因无阳性表现未检出;114例阳性者中CT正确诊断111例,总的临床符合率95%。梗阻性病变及肠穿孔的正确诊断率更是达100%,结论多层螺旋CT是临床诊断急腹症疾病十分可靠的影像学方法,对疾病的定性诊断、部位及病因诊断及指导外科手术具有较大价值,可作为急腹症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作者:靳翠彬;石奇松;王丛魁;王海涛;王伟

    目的 评价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5例冠心病患者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并与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对140支冠状动脉(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与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显示结果的对照:敏感度为75.64%、特异度为88.89%、阳性预测值为81.94%、阴性预测值为84.55%、准确度为83.59%.结论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并可对冠状动脉形态学进行良好评价,从而进行介入治疗的筛选,但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

  • 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作者:陈悦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检查顺利,对比剂注入均一次成功,无渗漏现象发生,未发生造影剂过敏等不良反应.图像质量1级72例,心率稳定在55-68次/min;图像质量2级3例,扫描期间心率突然加快;图像质量3级3例,不能满足影像学评价,其中2例未能屏气,1例扫描中出现早搏.所有患者经有效护理,2例出现轻度头昏、恶心,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严格有效细心的护理是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成功的重要保障.

  • 16层螺旋CT和腹部平片检查在机械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作者:王贵良

    目的 比较16层螺旋CT(16-MSCT)和腹部平片在机械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42例患者均经腹部平片及16层螺旋CT扫描检查证实为肠梗阻,比较患者腹部平片及16-MSCT在肠梗阻诊断率、肠梗阻病因检出率及肠梗阻程度判断中的优劣.结果本组42例患者中,16-MSCT肠梗阻诊断率为100%,而腹部平片肠梗阻诊断率为73.81%(P=0.000);16-MSCT在肠梗阻病因诊断率为92.86%,腹部平片在肠梗阻病因诊断率为11.90%(P=0.000),且前者能更有效地对梗阻程度进行判定.结论 腹部平片在临床上具有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等优点,但16-MSCT在诊断肠梗阻、明确病因、了解梗阻程度等方面均较腹部平片更有优势.

  • 16层螺旋CT多期动态扫描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绍军;王丽萍;王宇翔;牛一鸣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多期动态扫描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4例肝癌患者,均实施16层螺旋CT多期动态扫描,观察其诊断结果.结果 24例患者经16层螺旋CT多期动态扫描显示,巨块型16例,占66.67%;结节型5例,占20.83%;弥漫性3例,占12.50%.CT平扫检出21例,占87.50%;动脉期检出23例,占95.83%;静脉期检出22例,占91.67%;平衡期检出22例,占91.67%.动脉期强化特征表现,明显强化8例,占33.33%;中度强化10例,占41.67%;轻度强化4例,占16.67%;不强化2例,占8.33%.本组24例肝癌患者静脉期增强效果表现为下降趋势,且比较正常肝组织较低,结构清晰.本组中5例患者存在门脉癌栓,其中包括3例弥漫型.平衡期24例患者中,经检查显示存在低密度病灶坏死,其中19例患者为巨块型,占79.17%;弥漫型3例,占12.50%;结节型2例,占8.33%.结论 临床中对肝癌患者实施16层螺旋CT多期动态扫描,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参考数据,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

  •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诊断价值

    作者:叶更新;周元敏;康水英

    目的:探讨分析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5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均先行16层螺旋CT平扫,再行CT血管成像(CTA),之后应用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大密度投影等技术,对图像进行处理,观察患者的脑血管情况并对SAH病因进行分析。结果经3D-CTA共发现46例患者有56个动脉瘤、动静脉畸形8例、烟雾病3例、阴性1例;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外科手术作为参照,提示3D-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7.83%与100.00%。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作为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首选方法。

  • 多层螺旋CT对小肝癌的诊断分析

    作者:徐峰

    目的 研究小肝癌(SHCC)在l6层螺旋CT(SCT)多期(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增强扫描的表现特征.方法 对本院经病理证实的56例小肝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动脉期的病灶数要明显高于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动脉期的敏感性高于门脉期和延迟期.小肝癌总的病灶栓出率为94.6 %(53/56),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的病灶检出率分别为87.5 %(49/56)、69.6 %(39/56)和60.7% (34/56).结论 多层螺旋CT 多期增强扫描能够充分反映出小肝癌的血供特点和表现,能够实现早期诊断.

  • 16层螺旋CT薄层及后处理影像显示肺叶间裂的临床研究

    作者:祁明伸

    目的:研究分析16层螺旋CT薄层及后处理影像显示肺叶间裂的临床情况。方法51例肺叶间裂患者,均行CT检查,未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再进行16层螺旋CT薄层影像重新建立处理。结果2.50 mm层厚的显出率明显优于3.75 mm层厚的显出率;同时,1.25 mm层厚的显出率明显优于2.50 mm层厚的显出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层螺旋CT薄层及后处理影像对于患者肺叶间裂患病情况能够有效显示,提高检查质量,有利于制定科学有效治疗方法,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 16层螺旋CT与DR胸片在诊断肋骨骨折的价值分析

    作者:林家健;黎洁飞;尚来换

    目的:探析16层螺旋CT与DR胸片在诊断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68例肋骨骨折患者分别进行16层螺旋CT与DR胸片检查,分析患者肋骨骨折部位,对比两组检查方法用于诊断肋骨骨折的准确率和漏诊情况。结果:本组68例患者经过16层螺旋CT与DR胸片检查及临床症状证实一共有138处肋骨骨折,16层螺旋CT诊断肋骨骨折确诊率为97.10%,明显高于DR胸片诊断肋骨骨折确诊率78.99%,两种诊断方式确诊率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16层螺旋CT诊断肋骨骨折漏诊率为2.90%,明显低于DR胸片诊断肋骨骨折漏诊率的20.01%,两组诊断方式从漏诊率方面分析差异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6层螺旋CT诊断肋骨骨折确诊率及漏诊率均优于DR胸片,其临床推广价值极高,值得在临床中大力应用。

  •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在骨盆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蓝峰

    目的 探讨评价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在骨盆骨折诊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69例因外伤导致的骨盆骨折患者,行X线和16层CT三维图像重建辅助检查,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9例骨盆骨折患者均能经16层CT三维图像确诊,能较为准确的反应骨盆骨折的部位,且对不同部位骨折的诊断均优于X线.结论 16层CT三维成像技术能较准确地反应骨盆骨折的部位及范围,能够明显的提高骨盆骨折的阳性率,减少漏诊及误诊,在骨盆骨折的诊治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 16层螺旋CT对浸润型胃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张义;颜小杭

    目的 分析16层螺旋CT对浸润型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接诊的80例浸润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16层螺旋CT与手术病理TNM分期的符合情况以及16层螺旋CT与胃镜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16层螺旋CT诊断浸润型胃癌T分期总符合率为91.25%(73/80),N分期总符合率为93.75%(75/80),M分期总符合率为96.25%(77/80).胃镜诊断符合率为57.50%(46/80),16层螺旋CT诊断符合率为92.50%(78/80).2种诊断方法与病理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16层螺旋CT诊断浸润型胃癌的准确性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胃镜诊断的不足,有助于术前TNM分期.

  • 16层螺旋CT在胸部外伤中的应用

    作者:刘小平;芦杰;周建萍;钟晶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胸部创伤中的应用.方法 笔者所在医院对50例胸廓创伤患者进行MPR、VR、3D-MIP等后处理技术重建.结果 50例胸部创伤患者,其中肩胛骨骨折14例,锁骨骨折11例,肋骨骨折47例,胸椎骨折12例及胸骨骨折3例,均获得理想的临床显示效果及诊断的准确性.结论 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胸廓创伤诊断中,快捷、方便、准确,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在三维重建方面可以立体影像定位、定量,具有明显优势.

  • 主动脉夹层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分析

    作者:王红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近年来我院收治2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16层螺旋CT平扫及血管造影扫描(CTA)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5例主动脉夹层A型11例,B型14例;经螺旋CT平扫观察到7例出现主动脉直径增大,钙化内膜片内移7例,胸腔以及心包积液7例、新鲜血栓4例;CTA图像观察到内膜破口24例,CTA下内膜突破口显示率为96.00%(24/25),显示内膜片为24例,显示率为96.00%(24/25),显示真假腔25例,显示率达100%(25/25)。结论16层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应在临床诊断中加以推广并应用。

  •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周围血管病诊治中的价值

    作者:杨德根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周围血管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治的49例周围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患者进行诊断,并与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49例患者中,均有DSA及CTA成像共有659支血管.经统计学分析,诊断下肢动脉有意义狭窄的灵敏度97.85%,特异度99.18%,准确率98.78%,阴性预测值99.02%,阳性预测值96.89%.结论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诊断周围血管狭窄程度具有安全、快速、无创及诊断准确的优点,在临床检测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92 条记录 5/15 页 « 12345678...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