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的临床应用(附41例报告)

    作者:朱兆兴;宋宪仁;吕文涛;陈刚;段凤霞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的应用技术及其价值.方法 经肘静脉高压注射器注射,采用智能CTA扫描程序.探测主动脉层面造影剂浓度触发启动扫描.将数据导入CTA软件包进行MPK、MIP、CPR及VR血管成像重建.结果 主动脉CTA显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5例.主动脉瘤4例.双下腔静脉并盆腔动静脉瘘1例.主动脉血栓与钙化斑块6例.一侧椎动脉狭小/狭窄8例.椎动脉变异3例.脑血管畸形1例.脑血管变异2例.正常主动脉、椎动脉及脑血管属支11例.结论 16层螺旋CT的亚mm层厚,0.42秒/圈的速度、覆盖范围大的扫描.加上软件包强大的图像处理能力,在血管病变的诊断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所获得的血管图像有替代有创性DSA的趋势.将成为血管性疾病中一种无创而且安全的检查方法.

  • 16层螺旋CT骨密度测量的临床价值

    作者:钟开祥;赵云娥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测量中老年患者的骨质密度及临床价值,方法对男女各100例年龄在55~75岁健康体检者进行腰椎椎体扫描,采用飞利浦内置软件进行T12~L5椎体、肌肉、脂肪的CT值测定得出骨密度测量数值,结果骨质密度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该测量方法简单、安全、准确性较高,检测结果对临床的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有重要参考价值.

  • 16层螺旋CT尿路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钟开祥;赵云娥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尿路造影(CTU)成像技术在诊断输尿管疾病的临床应用.方法 通过对100例临床怀疑输尿管疾病的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扫描,对获得的图像进行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及容积重建(V R)后处理.结果 100例患者输尿管结石占54例,输尿管先天性变异及畸形16例,输尿管炎性狭窄4例,肾输尿管结核6例,输尿管囊肿2例,输尿管癌2例,副肾动脉压迫输尿管2例,膀胱疾病累及输尿管8例,邻近器官病变累及输尿管致输尿管梗阻3例,盆腔疾病术后粘连致输尿管梗阻2例,直肠癌术后输尿管瘘1例,以上病例均得到手术及输尿管镜检查证实.结论 16层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范围广、层厚薄和图像质量高的优点,能直观显示输尿管疾病的位置和形态,多平面、多方位三维立体显示整个泌尿系的病变范围,为临床应用提供诊断依据.

  •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下肢动脉病变的应用价值

    作者:林盛才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下肢血管成像技术诊断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怀疑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下肢血管成像检查,重建分析采用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枝术(VR)、曲面重建(CPR).结果:其中腹主动脉狭窄4例,髂动脉狭窄6例,股动脉狭窄狭窄8例,闭塞3例;小腿动脉狭窄7例,闭塞2例.全部患肢均存在股动脉以下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闭塞.结论:利用16层螺旋CT下肢血管成像技术可以直观了解病变的范围和程度,是一种安全、准确、无创的检查方法.

  • 16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在小儿气道异物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曹治婷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在小儿气道异物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经纤维支气管镜证实有气道异物的患儿行不同荆量检查,其中28倒为低剂量(30 mAs)扫描,20例为常规(100 mAs)剂量扫描,将轴位薄层原始数据传至工作站分别行多平面重组(MPR)、小密度投影(MinIP)、容积再现(VR)及CT仿真内镜(CTVE)后处理重建成像、分析其敏感性和准确性.结果:28例低剂量扫描患儿中发现异物27例,诊断准确率为96.4%;20例常规刺量扫描患儿中发现异物20例,诊断准确率为100%.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6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不仅减少小儿接受的辐射剂量,后处理图像重建后可清楚显示异物的部位、形态、大小及阻塞部位,是诊断小儿气道异物无创并实用的检查方法.

  •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Moyamoya病诊断价值(附30例报告)

    作者:王弘岩;曹代荣;李银官;游瑞雄;江飞;郑义浩

    目的 探讨Moyamoya病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0例Moyamoya病病人,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4~62岁,平均年龄42.60岁.发病高峰中30~40年龄段为12例,40~50年龄段10例.做16层螺旋CTA,扫描参数为:250kV,250mA,螺距15,扫描层厚1mm.同时6例又行DSA检查,将其CTA结果与DSA图像进行比较.结果 30例中病变累及颈内动脉者共27例,占总例数的90.0%,受累段均为颈内动脉末段.病变累及双侧者26例(占总例数86.7%).30例CTA均清晰显示发生狭窄、闭塞的颈内动脉远端、大脑前中动脉近端及迂曲扩张的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等代偿动脉,狭窄血管显示率100%;清晰显示脑底异常血管网者28例,异常血管网显示率93.3%.30例中有6例同时行DSA检查,两者检查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CTA可以清楚显示Moyamoya病脑血管改变特点,包括颅内血管狭窄及脑底异常血管网,可以考虑作为Moyamoya病诊断的重要影像学筛查方法之一.

  • 非小细胞肺癌微血管密度的显现与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志全;刘畅;侯静朴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微血管密度(MVD)的显现与16层螺旋CT扫描强化增强值之问的关系.方法 对术前接受16层螺旋CT检壶及手术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8例.对肿瘤石蜡标本用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CD105标染血管内皮并计数其微血管密度(MVD),同时测量16层螺旋CT强化扫描前后CT值.将二者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 ①58例非小细胞肺癌中,CD105标记的MVD计数分别为腺癌75.98±15.40、鳞癌67.59±14.3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鳞癌及腺癌平均16层螺旋CT强化增强值分别为(35.94±10.11)Hu和(44.32±11.85)Hu,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⑧16层螺旋CT强化增强值与其相应的MVD值均呈正相关(r=0.774,P<0.05;r=0.856,P<0.05).结论 在非小细胞肺癌中,16层螺旋CT增强值与非小细胞肺癌微血管密度的显现之间有密切关系.

  •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护理体会

    作者:

    16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图像分辨率高,结合心电门控,行冠状动脉造影能清楚显示冠脉的解剖结构及粥样硬化改变,并且无创,安全方便.但能否顺利检查,患者的护理工作很重要.我院2004年3月-2006年3月已完成60例螺旋CT扫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16层螺旋CT冠脉显像联合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作者:袁寿红;张荣华;卢竞前;李易

    目的 通过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比较.评价16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和平板运动试验以及两者联合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44例拟诊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冠脉造影、16屡螺旋CT冠脉显像和平板运动试验.以冠脉狭窄≥50%作为冠脉造影争16层螺旋CT阳性结果 ,对结果 进行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结果 以冠脉造影作为"金标准",16层螺旋CT诊断冠心痛的敏感性为87.0%,特异性为83.3%.联合16层螺旋CT和运动试验均阳性作为冠心病的诊断方法 敏感性为93.4%,特异性为88.0%.结论 16层螺旋CT可以作为冠心病筛选的有效手段,联合平板运动试验可提高冠心痛诊断准确率.

  • 心率变化对16层螺旋CT冠脉成像质量影响及其控制方法探讨

    作者:杨爱春;陈邦文;范正芬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发病年龄逐渐降低.以往诊断冠状动脉病变影像学"金标准"主要依靠导管法X线冠状动脉造影,但其属于创伤性检查方法,操作风险大,且检查费用昂贵,还偶有并发症产生[1].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具有无创、安全、快捷经济、患者及医护人员接受X线辐射少等特点,但进行该项检查时对图像质量影响因素很多,笔者观察了心率变化对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情况,现报道如下.

  •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护理体会

    作者:滑岩峰;朱桂杰;刘素峰;闫少凯

    目的:总结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护理要点.方法:采用GE Brightspeed Elite16 16层螺旋CT进行扫描,在患者的右肘静脉置入18 G的留置针,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350 mg/ml注射.结果:通过对289例CT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护理,其中25例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患者扫描过程中心率有波动,1例患者因延迟时间掌握的不匹配,2例因肥胖患者X线穿透不理想,3例患者因高龄不能良好配合屏气效果不理想,重建后血管有伪影,其余患者均获得理想图像.结论: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和检查中的心理护理,控制好心率,以提高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成功率,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准确的影像依据.

  • 16层螺旋CT用于冠状动脉成像的初步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于卫中;江志勇;曲同峰;王国香;田维泽;林新杰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用于冠脉成像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美国GE公司的16层螺旋CT对20例诊断或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增强扫描成像检查.结果 20例中19例右冠状动脉、后降支和左冠状动脉主干、前降支、对角支、左回旋支等显示较满意.有1例因呼吸屏气欠佳有部分冠状动脉分支血管因伪影干扰而显示欠佳.结论 16层螺旋CT用于冠脉成像检查可对冠状动脉钙化、狭窄初步筛选诊断.

  • 16层及64层螺旋 CT 血管造影用于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诊断的效果比较

    作者:徐志富;王锡丽;张圆;郭志勇;董梅;于文东;刘向辉;李怡璇

    目的:探讨16层和64层螺旋 CT 在诊断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时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医院2012年5月-2014年6月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疑似患者1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16层螺旋 CT 及64层螺旋 CT血管造影检查(CTA),并后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将下肢血管狭窄程度分为正常、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和闭塞5个级别,分别记录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对其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 DSA 诊断有108例患者共计232处狭窄,确诊为下肢动脉狭窄闭塞症,16层及64层 CTA 与 DSA 均有较好的相关性(K ﹥0.75),64层CTA 一致性较较16层 CTA 略好。结论64层螺旋 CT 与16层螺旋 CT 均可为诊断下肢狭窄闭塞提供较为准确的影像信息,均具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 胃癌的产气法 CT仿真内窥镜诊断及新辅助化疗效果观察

    作者:李昌盛;赵燕;崔建英;李玉秋

    目的:探讨产气法CT(16层螺旋)仿真内窥镜诊断胃癌的价值及其与新辅助化疗治疗胃癌的综合疗效。方法选取产气法CT检查诊断的200例胃癌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进行新辅助化疗和手术疗法,对照组患者只进行手术。判断产气法CT仿真内窥镜诊断胃癌的准确性,并比较2组疗效。结果产气法CT仿真内窥镜诊断阳性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基本一致,准确率为97.0%。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产气法CT仿真内窥镜诊断胃癌的准确率较高,结合新辅助化疗能提高疗效,临床意义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16层螺旋CT影像重组技术在颌面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张俊英

    颌面部骨折临床常见.常规CT单纯的横轴位观察有一定的局限性,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MSCT)以其先进的扫描技术和强大的重组功能弥补了这一不足.本文收集28例16层螺旋CT诊断颌面部骨折的资料,旨在探讨不同的影像重组方式在诊断颌面部骨折中的价值.

  • CT与MRI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的效果比较

    作者:董祥宝

    小肝癌又称为亚临床肝癌或早期肝癌,—般指单个癌结节大直径不超过3cm或两个癌结节直径之和不超过3cm的肝癌.小肝癌患者临床上常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一旦有症状出现时,多数已经发展到中期或晚期,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螺旋CT扫描和MRI增强扫描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本研究探讨了两种方法对于小肝癌的诊断价值.

  • 16层螺旋CT多层面重建术在创伤性腹膜后血肿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张焱焱;霍霖;佟秀梅;田秀芹

    ①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外伤性腹膜后血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②方法分析我院30例患者术前行16层螺旋CT检查后经剖腹探查证实有腹膜后血肿的外伤病例,对比分析16层螺旋CT诊断与手术探查结果.③结果 30例腹膜后血肿患者术前均由16层螺旋CT明确诊断,25例行手术治疗,诊断符合率100%;5例行手术探查,诊断为盆腔血肿,术中未做任何处置.④结论 16层螺旋CT多层面重建术(MPR)有助于外伤性腹膜后血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并为外科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且具有矫正作用.

  • 16层螺旋CT胸腹部增强扫描对纵隔淋巴结核诊断的临床价值

    作者:冯会蓉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胸腹部增强扫描用于纵隔淋巴结影像学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纵隔淋巴结核病例60例,采用16层螺旋CT分别选择10mm层厚及1.25mm层厚对其胸腹部进行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对两组影像学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结果:16层螺旋CT胸腹部增强扫描能较强的显示细节,用于纵隔淋巴结结核诊断可大幅度提升检出率.结论:16层螺旋CT具有高速扫描和高空间分辨率扫描的特点,用于纵隔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16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在肝肿瘤诊断中应用探讨

    作者:周荣报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肝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表现。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间经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肝肿瘤患者52例,均采用16层螺旋CT检查,平扫后进行多期增强扫描。观察肿瘤供血、位置、不同时期强化特征、与肝脏关系及周围组织关系。结果:平扫高密度检出4例,低密度检出40例,检出率为84.62%,增强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及延迟期检出率分别为92.31%、92.31%、78.85%、84.62%。综合多时相增强扫描仅1例未检出,总检出率98.08%。不同扫描方法检出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可有效提高肝肿瘤定性、定位及确定血管走向,为手术奠定基础,但仍应以活组织检查为确诊手段。

  • 16层螺旋CT在儿童血管环并气道异常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范连平

    目的:探究在儿童血管环并气道异常诊断的过程中使用16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儿童血管环并气道异常患者采用16层螺旋CT进行扫描,观察其结果并对患者进行判断,按照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诊断的准确率以及价值;6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 3年9月到2016年1月间收治.结果:60例儿童血管环并气道异常患者经过16层螺旋CT扫描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其诊断准确率为96.67%,误诊率为3.33%,漏诊率为0.结论:16层螺旋CT在儿童血管环并气道异常诊断价值分析发现,其通过扫描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病情资料,因此可以准确引导对于患者进行治疗,帮助患者改善其预后.

292 条记录 6/15 页 « 12345678...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