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紫薯花青素减轻高脂饲料联合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脂肪性肝炎

    作者:宓伟;韩富磊;梁洁;梁亚楠;关百初;徐昊

    目的 探讨紫薯花青素通过核因子κB(NF-κB)通路减轻高脂饲料联合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脂肪性肝炎机制.方法 将7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高脂饲料组(60只),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高脂组喂饲高脂饲料同时每周2次腹腔注射四氯化碳-橄榄油制剂(50:50)2 mL/kg,对照组注射等量橄榄油,共10周,每周称体重并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浓度.从造模成功的58只大鼠中随机选取50只再分为模型组,紫薯花青素低、中、高剂量组(60、120、240 mg/kg)和阳性药物组(水飞蓟素150 mg/kg),每组10只,每天1次等体积(20 mL)灌胃给药,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8周后,检测大鼠血清ALT、AST、TC、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浓度和血清促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1β)和抗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3(IL-13)浓度;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大鼠肝脏内TNF-α、IL-1β、IL-4、IL-13、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MGB-1)的mRNA表达;Westernblotting检测肝组织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磷酸化程度及PPAR-γ和HMGB-1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造模后大鼠体重增加(P<0.05),血清AST、ALT、TG、TC和LDL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HDL浓度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TNF-α、IL-1 β和HMGB-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IL-4、IL-13和PPAR-γ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磷酸化IκB(p-IκB)和NF-κB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紫薯花青素组NF-κB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IκB磷酸化程度下降(P<0.05),肝组织内TNF-α、IL-1β和HMGB-1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IL-4、IL-13和PPAR-γ的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紫薯花青素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药物组上述指标均有所改善,高剂量组作用优于低、中剂量组,与阳性药物组效果接近.结论 紫薯花青素可通过NF-κB通路起到减轻高脂饲料联合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脂肪性肝炎的作用.

  • 百令胶囊辅助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效果及对肾功能、外周血11-DH-TXB2和HMGB-1水平的影响

    作者:王晓霞

    目的 探讨百令胶囊辅助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效果及对肾功能、外周血人11去氢血栓烷B2(11-DH-TXB2)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肾病综合征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尿素氮、血肌酐、外周血11-DH-TXB2及HMGB-1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百令胶囊可有效提高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肾功能恢复,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机体炎症反应.

  • HMGB1、Notch1、PCNA在宫颈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东伯;杨丽;周洋媚;陈春丽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人跨膜蛋白(Notch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宫颈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本院确诊为宫颈鳞癌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宫颈组织(宫颈癌组),另取同期本院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期的患者40例(CIN组)和参加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0例(对照组)宫颈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标本组织中HMGB1、Notch1和PCNA,探究宫颈癌组织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下3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差异及相关性.结果:HMGB1、Notch1和PCNA的阳性表达率宫颈癌组>CIN组>对照组(P均<0.05).宫颈癌组患者分化程度低、临床病理分期(TNM)高的标本HMGB1、Notch1和PCNA的阳性表达程度高,且HMGB1、Notch1和PCNA在表达上两两间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与对照组和CIN组宫颈组织相比,在宫颈癌组的HMGB1、Notch1和PCNA表达显著提高,其表达程度随分化程度下降、TNM分期增加而提高.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血栓形成中的变化

    作者:范玉平;朱易华;赵枰;曹兴建;陈彤;沈良兰;黄舒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protein-l,HMGB-1)在炎症状态下致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native arteriovenous fistulas,AVF)患者血栓形成中的变化及其价值.方法 选取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6月至2015年7月期间,CRF需行自体动静脉AVF术患者160例,按AVF术后是否出现AVF血栓分为AVF无血栓通畅组(132例)和AVF血栓复通术前组(28例),并比较分析两组间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素氮、血清肌酐、血糖、D-二聚体水平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差异.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AVF患者HMGB-1水平;分析160例CRF患者AVF手术前当天HMGB-1水平差异.同时,比较28例AVF血栓复通术前组HMGB-1水平与从132例患者中选取的同期56例无血栓组(同期通畅组)水平差异,并分别用两组的HMGB-1数据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ptor operated channel,ROC),以分析评价HMGB-1诊断AVF血栓形成的诊断性能.结果 AVF术前无血栓通畅组患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素氮、血清肌酐、血糖、D-二聚体水平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与AVF血栓复通术前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100、0.740、0.060、0.350、0.540、1.050、0.330、0.080,P均>0.05);在160例CRF患者行AVF术前,28例血栓复通术前组的HMGB-1含量(2.41±0.66 ng/ml)与132例AVF无血栓通畅组(2.53±0.64 n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0,P>0.05);而28例AVF血栓复通术前组的HMGB-1水平(5.43±1.58 ng/ml)明显高于56例同期通畅组(2.95±1.15 ng/ml)和CRF患者行AVF术前(2.41±0.66 ng/ml,t值分别为12.74、9.33,P均<0.001).当以HMGB-1≥4.18 l ng/ml为临界值时,HMGB-1诊断AVF患者血栓形成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0,95%可信区间(CI)为0.736-0.944,敏感度及特异度均为85.7%.结论 AVF血栓形成时HMGB-1升高,其可能参与AVF血栓形成机制,可成为AVF血栓形成风险的辅助预测因子.

  • 黄芪甲苷在体外对高迁移率族蛋白B1介导小鼠调节性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金凤;黄立锋;姚咏明;张淑文;李文雄;张震宇;王淑珍

    目的 在前期实验基础上,明确经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刺激的小鼠调节性T细胞(Treg)对CI4+CD25-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观察黄芪甲苷(AST Ⅳ)对HMGB1介导Treg免疫功能的拮抗作用.方法 随机将CD4+ CD25-T细胞分为对照组、Treg组、(HMGB1+ Treg)组、(HMGB1+ AST Ⅳ+Treg)组.4组均于培养后72 h检测脾脏CD4+ CD25-T细胞增殖活性及CD4+ CD25-T细胞孵育上清液中IL-4、IFN-γ表达水平.结果 Treg组CD4+ CD25-T细胞增殖活性受到抑制(P<0.01),其上清中IFN-γ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IL-4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HMGBI+ Treg组CD4+ CD25-T细胞增殖活性受抑制程度明显逆转(P<0.01),与Treg组比较,(HMGB1+Treg)组IFN-γ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IL-4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HMGB1+ Treg)组比较,(HMGB1+ AST Ⅳ+ Treg)组CD4+ CD25-T细胞增殖受抑制程度显著加重(P<0.01),IFN-γ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IL-4水平显著上升(P<0.01).结论 HMGB1在体外可明显降低小鼠Treg免疫抑制能力,而黄芪甲苷可拮抗此抑制作用,表明其对HMGB1介导的促炎效应具有治疗作用.

  • 黄芪甲苷对体外高迁移率族蛋白B1介导小鼠调节性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黄立锋;李金凤;姚咏明;张淑文;李文雄

    目的: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刺激的小鼠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对CD4+CD25-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黄芪甲苷(AST Ⅳ)对HMGB1介导Treg免疫功能的拮抗作用。方法采用清洁级BALB/c小鼠,活杀后分离脾脏的CD4+CD25+Treg、CD4+CD25-T细胞,将CD4+CD25-T细胞在48孔板上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孔)培养,对照组:单纯CD4+CD25- T细胞;Treg实验组:CD25+∶CD25-按照1∶10比例加入100μl CD4+CD25+Treg与CD4+CD25-T细胞共同培养;HMGB1+Treg组:按CD25+∶CD25-比例为1∶10加入100μl经HMGB1(1μg/ml)刺激72 h的Treg与CD4+CD25-T细胞进行共培养;HMGB1+AST IV+Treg组: CD25+∶CD25-按照1∶10比例加入100μl经HMGB1(1μg/ml)、AST IV(100μg/ml)刺激72 h的CD4+CD25+Treg与CD4+CD25-T细胞共同培养。以上4组均于培养后72 h重新分离收集CD4+CD25-T细胞及其上清液,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脾脏CD4+CD25-T细胞增殖活性;ELISA法检测CD4+CD25-T细胞活化核因子(NFAT)活性、孵育上清液IL-2表达。结果将CD4+CD25+Treg加入CD4+CD25-T细胞培养后,CD4+CD25-T细胞增殖活性受到抑制(0.166±0.039),P<0.01,NFAT活性(0.156±0.035)、IL-2水平(2.38±0.58)pg/ml均较对照组下降(P<0.01)。加入经HMGB1刺激的Treg后,CD4+CD25-T细胞增殖活性受抑制程度逆转(0.477±0.097),P<0.01。与CD4+CD25+Treg组比较,HMGB1+Treg组NFAT活性(0.409±0.094)、IL-2(4.55±0.96)pg/ml均升高(P<0.01)。与HMGB1+Treg组比较,HMGB1+AST Ⅳ+Treg组CD4+CD25-T细胞增殖受抑制程度加重(0.287±0.052)、NFAT活性(0.261±0.046)、IL-2水平(2.73±0.62)pg/ml降低(P<0.01)。结论 HMGB1在体外可抑制小鼠Treg免疫功能发挥,而ASTⅣ可拮抗HMGB1对Treg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表明其对HMGB1介导的促炎效应具有治疗作用。

  • 血必净注射液对脂多糖诱导HMGB1胞外释放的影响

    作者:徐明;帅朝霞;陈国千

    目的 研究血必净注射液对内毒素作用后细胞释放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影响.方法 采用巨噬细胞株RAW 264.7和正常大鼠肝细胞BRL-3A培养,观察2、10、50 mg/ml血必净注射液对200 ng/ml脂多糖诱导24 h后两种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MGB1含量和巨噬细胞HMGB1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HMGB1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 血必净注射液50 mg/ml明显降低脂多糖诱导后巨噬细胞和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MGB1含量(P<0.01)及巨噬细胞HMGB1 mRNA表达水平(P<0.01).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对内毒素作用后炎症介质HMGB1的胞外释放具有抑制作用.

  • 自拟清宣鼻窍饮经验方治疗风热壅肺型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期患儿38例

    作者:陈波

    目的 观察自拟清宣鼻窍饮经验方治疗风热壅肺型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期患儿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对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5(Interleukin-25,IL-25)、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l)、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ic cationic protein,EC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76例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期患儿随机分为对照和治疗组患者各38例.对照组患儿单纯给予头孢克肟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清宣鼻窍饮经验方口服,连续治疗2周为疗程.通过评价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用Lund-kennedy评分评价治疗前后的鼻黏膜形态,检测外周血清因子IL-25、HMGBl、ECP水平.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高达89.5%,较对照组71.1%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鼻塞、头晕头痛、鼻涕、鼻黏膜红肿等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und-kennedy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外周血清IL-25、HMGBl、EC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自拟清宣鼻窍饮经验方治疗风热壅肺证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期患儿作用肯定,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鼻腔内镜黏膜形态,其机制可能在于通过下调外周血清IL-25、HMGBl、ECP水平而减轻鼻窦黏膜炎症反应,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加味参芪寿胎汤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亚临床甲减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中HMGB1、RAGE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单其其格;关敬之;韩晓江

    目的:探究加味参芪寿胎汤联合优甲乐治疗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亚临床甲减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end Product,RAGE)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收治患早期先兆流产合并亚临床甲减及符合本研究标准的患者78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给予加味参芪寿胎汤联合优甲乐治疗,对照组给予黄体酮注射液及优甲乐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雌二醇、孕酮、促甲状腺激素及外周血HMGB1及RAGE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MGB1、RAGE阳性反应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62%优于对照组69.2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β-HCG)、雌二醇(Estradiol2,E2)、孕酮(Progester-one,P)及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参芪寿胎汤联合优甲乐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亚临床甲减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可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维持患者黄体,恢复正常妊娠水平,降低促甲状腺激素分泌,改善甲状腺功能,降低外周血中HMGB1、RAGE细胞因子指数,帮助机体内该炎性介质因子的分泌,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充分调节机体内体液和细胞免疫,促使机体免疫状态相对平稳.

  • 脓毒症免疫失衡机制及中医治疗

    作者:卢幼然;狄浩然;丁军颖;郭玉红;刘清泉

    脓毒症高致死率使其成为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已知免疫失衡是其主要发病机制之一.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是致免疫失衡的关键因子,有RAGE、TLRs和CD24等多种受体,可通过与受体结合,介导多种信号转导通路,从而发挥免疫调节功能.中药以单体和复方治疗脓毒症均取得一定进展,有待进一步结合现代医学共同应对脓毒症挑战.

  • NALP3炎性体活化对脓毒症发病过程中HMGB1释放的调节作用

    作者:赵京霞;郭玉红;何莎莎;徐霄龙;崔煦然;刘清泉

    失控性全身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障碍是脓毒症发生的主要病理生理过程.HMGB1是脓毒症致死效应的重要的晚期炎性递质,HMGB1由病原体或早期炎性反应分子活化免疫细胞释放,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它不仅发挥促炎效应,而且还与细胞免疫功能障碍密切相关.脓毒症和内毒素血症中HMGB1的分泌和释放继发于NALP3炎性体的活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性体(尤其是NALP3炎性体)对单核/巨噬细胞释放HMGB1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在炎性反应过程中,免疫细胞主动释放HMGB1的过程主要以一种炎性反应小体参与的、依赖caspase活化的方式进行.通过调节NALP3炎性体活化,抑制HMGB1释放,调节免疫功能紊乱状态,为脓毒症等免疫紊乱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 电针“小海”与“下巨虚”穴对十二指肠溃疡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十二指肠高迁移率族蛋白B1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泓;王珍珍;张雨辰;杨璐佳;邓石峰;艾坤;张志萍

    目的:观察电针十二指肠溃疡(DU)模型大鼠的小肠经经合穴“小海”、下合穴“下巨虚”对其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十二指肠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 1)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合治内府”中“合”穴的相对特异性.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小海组、下巨虚组,每组10只.于大鼠右臀部皮下注射10%盐酸半胱胺建立DU模型,小海组电针“小海”穴,下巨虚组电针“下巨虚”穴,每次30 min,每天1次,治疗10 d.肉眼观察大鼠十二指肠溃疡情况并评分,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十二指肠组织中HMGB 1表达.结果:造模后大鼠十二指肠溃疡评分较空白组增高(P<0.01),小海组、下巨虚组的评分低于模型组(P<0.01),且下巨虚组低于小海组(P<0.01);模型组的血清TNF-α含量较空白组增高(P<0.01),小海组、下巨虚组的血清TNF-α低于模型组(P<0.01),且下巨虚组低于小海组(P<0.01);模型组十二指肠组织中HMGB 1表达高于空白组(P<0.01),下巨虚组十二指肠组织中的HMGB 1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①电针小肠经经合穴、下合穴对十二指肠溃疡均可产生一定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血清TNF-α或十二指肠组织HMGB 1的表达来发挥抗炎作用的;且较之“小海”穴而言,“下巨虚”穴存在相对特异性.②本结果部分证实“合治内府”中的“合”主要应指下合穴.

  • 脑还丹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8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APP、Pin1、HMGB1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陶彦谷;黄启辉

    目的:观察脑还丹对快速老化(SAMP/8)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1)与高迁移率族蛋白Bl(HMGB1)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脑还丹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6月龄雄性SAMP/8小鼠共30只,随机分为脑还丹高、低剂量组和模型组,另选用6月龄SAMP/1小鼠10只为正常对照组.高、低剂量组分别给予脑还丹84,21 g·kg-1ig;模型组、空白组给予双蒸水10 mL·kg-,1次/d,连续8周.用Moms 水迷宫方法测试小鼠的定位航行和空间探索能力,测试后每组取8只小鼠断头处死,无菌条件下剥出全脑,小心分离海马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海马组织中APP,Pin1,HMGB1 mRNA表达.结果:6月龄SAMP/8雄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低于同月龄SAMR/1雄鼠,表现为逃避潜伏期从第2天起显著延长,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缩短.脑还丹治疗8周后,SAMP/8小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SAMR/1小鼠和用药各组小鼠的记忆保持能力比SAMP/8小鼠强,尤其以脑还丹高剂量组更明显(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PP mRNA相对表达量上调;与模型组比较,脑还丹高、低剂量组APP mRNA表达下调(P<0.05),高剂量组APP mRNA表达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in1 mRNA表达下调;与模型组比较,脑还丹高、低剂量组Pin1 mRNA表达上调(P<0.05),高剂量组Pin1 mRNA表达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HMGB1 mRNA表达上调;与模型组比较,脑还丹高、低剂量组HMGB1 mRNA表达下调(P<0.05),高剂量组HMGB1 mRNA表达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脑还丹治疗8周可改善SAMP/8小鼠的学习能力和记忆缺损.脑还丹可能通过下调SAMP/8小鼠APP,HMGB1 mRNA的表达,上调Pinl mRNA表达,从源头上阻断老年斑及神经元纤维缠结的形成,这可能是脑还丹防治AD的主要作用点之一.

  • 清热化瘀中药复方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组织HMGB1表达的干预研究

    作者:扈晓宇;张扬

    目的:观察清热化瘀中药复方——清肝方对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大鼠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的影响,从mRNA水平探讨其抗ALF的机制.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D-GalN)单次腹腔注射构建ALF大鼠模型,125只SD大鼠以是否接受造模和药物干预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复方甘草酸苷组和清肝方组,每组再以36,96 h2个时间点继续随机分为1,2两个亚组,共8组,其中亚组1用于造模后36h取血及肝组织标本,亚组2用于96h后观察大鼠的生存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法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全自动血凝分析法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常规HE染色作肝组织病理学观察.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HMGB1 mRNA的表达变化,以管家基因β-actin为对照,2-△△C(t)法计算目的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复方甘草酸苷组及清肝方组估计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64.6,71.9,83.3 h;log-rank检验提示清肝方组累积生存率高于模型组(P<0.05).空白组、清肝方组和复方甘草酸苷组肝组织HMGB1 RNA/β-actin值均显著降低(0.006±0.003,0.067±0.033,0.112±0.027vs 0.245±0.153,均P<0.01),清肝方组低于复方甘草酸苷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空白组、清肝方组和复方甘草酸苷组在血清ALT,AST,TBiL和血浆PT水平方面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清肝方组低于复方甘草酸苷组(P<0.01).清肝方组和复方甘草酸苷组肝组织损害程度积分与模型组相比明显下降(1.84±0.13,2.85±0.20vs 3.56±0.24,均P<0.01),清热化瘀复方组低于复方甘草酸苷组(P<0.01).结论:清肝方可有效改善D-GalN诱导的大鼠的肝功能、凝血功能及肝脏病理,降低死亡率,其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与抑制HMBG1的表达有关.

  • 丹参酮ⅡA抑制脂多糖诱导后巨噬细胞HMGB1的释放

    作者:李一龙;李蕾;王发龙;杨岚;帅朝霞;陈国千

    目的:探讨丹参酮队对脂多糖(LPS)诱导后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释放的影响.方法:以100μg/L的LPS激活培养巨噬细胞株RAW 264.7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观察1、5、25μmol/L丹参酮ⅡA对巨噬细胞HMGB1释放和HMGB1 mRNA表达的影响.通过腹腔内注射LPS建立内毒素血症小鼠模型,观察使用10mg/kg剂量的丹参酮ⅡA后对内毒素血症小鼠血清HMGB1水平的影响.HMGB1含量和mRNA表达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分析和RT-PCR检测.结果:5、251μmol/L丹参酮ⅡA明显抑制LPS诱导后巨噬细胞HMGB1的释放(P<0.05,P<0.01),丹参酮ⅡA明显降低内毒素血症小鼠(注射LPS后24、48h)血清HMGB1水平(P<0.01),但丹参酮ⅡA对巨噬细胞的HMGB1 mRNA表达水平没有显著性影响.结论:丹参酮ⅡA对LPS诱导后HMGB1释放具有抑制作用.

  • 新血府逐瘀汤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主动脉形态及免疫调节因子HMGB-1、Foxp3表达的影响

    作者:姜婷;纪文岩;隋永妮;刘妮娜;吉中强

    目的:观察新血府逐瘀汤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主动脉HMGB-1、Foxp3表达及病理形态学影响,探讨其调节免疫因子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PF级Wistar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立普妥组、新血府逐瘀汤(NXFZY)低剂量组、NXFZY高剂量组及NXFZY+立普妥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复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NXFZY低剂量组新血府逐瘀汤9 g/(ks·d)、NXFZY高剂量组新血府逐瘀汤18g/(kg·d)灌胃,立普妥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 mg/(kg·d)水溶液灌胃,对照组及模型组灌服等容积生理盐水,8周后HE染色后镜下观察胸主动脉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胸主动脉HMGB-1、Foxp3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新血府逐瘀汤可显著降低HMGB-1表达,升高Foxp3表达,两者存在显著负相关性.结论:新血府逐瘀汤可通过下调促炎因子HMGB-1、上调抗炎因子Foxp3表达,调节AS过程中促炎与抗炎因子之间的平衡,发挥抗AS的作用.

  • 桃红芩连汤对脓毒症大鼠心肌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影响

    作者:顾忠民;林绍彬;刘才俊;齐心欣

    目的 观察脓毒症大鼠心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肌钙蛋白Ⅰ(TnⅠ)的水平,探讨桃红芩连汤治疗脓毒症心肌损伤机制.方法 48只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模型组(CLP组)、脓毒症中药治疗组(ZY组),每组16只.于手术后24、48 h分别检测TNF-α、IL-6、Tn Ⅰ、HMGB1浓度,光镜观察心肌病理变化.结果 与Sham组比较,CLP组在24、48 h TNF-α、IL-6、Tn Ⅰ及HMGB1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CLP组同期比较,ZY组24、48 h时TNF-α、IL-6、Tn Ⅰ及HMGB1浓度均明显下降,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CLP组和ZY组可见心肌损伤,CLP组较ZY组损伤明显.结论 桃红芩连汤可降低脓毒症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对心肌有保护作用.

  • CK20、HMGB1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作者:林胜;王卫

    目的 探讨细胞角蛋白20(CK20)、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测定67例宫颈鳞癌组织(观察组)、50例正常宫颈组织(对照组)CK20、HMGB1蛋白表达,并分析CK20、HMGB1表达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CK20、HMGB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69%、59.7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I期患者CK20、HMGB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92%、71.79%,显著高于I期的42.86%、42.86%(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CK20、HMGB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0%、90.00%,显著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的56.14%、5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分化程度患者CK20、HMGB1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K20、HMGB1在宫颈鳞癌组织中高表达,且CK20、HMGB1与宫颈鳞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 LPS通过P38MAPK-CBP诱导巨噬细胞RAW264.7表达和释放HMGB1

    作者:何林祥;孙航;吴传新;龚建平;刘杞;郭晖

    目的 检测LPS刺激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HMGB1和相关信号分子P38 MAPK、NF-κB、CBP的表达,探讨脓毒症时巨噬细胞表达和释放HMGB1的信号传导机制.方法 采用LPS刺激RAW264.7细胞,在不同的时间点用免疫细胞化学、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相关信号分子P38 MAPK、NF-κB、CBP的变化,ELISA检测培养上清HMGB1的含量,Real-time PCR检测培养细胞HMGB1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胞质和胞核内HMGB1的含量.结果 随着LPs的刺激,胞质内P38 MAPK的绿色荧光逐渐增强,NF-κB的绿色荧逐渐减弱,而胞核内NF-κB绿色荧光逐渐增强,CBP的绿色荧光逐渐增强,3者均于刺激后6h达高峰.LPS刺激后12 ~48 h培养细胞胞质和上清中HMGB1蛋白含量逐渐增加,而12~24 h胞核内HMGB1含量逐渐减少,36h后又逐渐增多,各不同时间点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细胞内HMGB1 mRNA表达在LPS刺激后0~12 h无明显变化,24、36和48h明显增高,与0h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LPS通过依次激活巨噬细胞内信号分子P38 MAPK、NF-κB及CBP来诱导HMGB1的合成、转位和释放表达的.

  • HMGB1 RNAi抑制TGF-β1诱导的A549细胞系EMT

    作者:蔡琳;阮志燕;徐军

    目的:探讨HMGB1在肺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中的作用。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HMGB1的小干扰RNA (siRNA),体外培养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系细胞-A549细胞,将细胞分为4组:1)对照组,2)TGF-β1刺激组,3)RNAi组(TGF-β1+HMGB1 siRNA),4)RNAi阴性对照组(TGF-β1+siRNA阴性对照);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RT-PCR法检测HMGB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α-SMA和HMGB1蛋白表达。结果 TGF-β1刺激组细胞HMGB1和α-SMA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 P<0.01);RNAi组HMGB1、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 P<0.01)。结论 HMGB1可能参与了TGFβ1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转分化。

644 条记录 1/33 页 « 12345678...323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