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外周血AFP-mRNA对肝癌临床诊断价值
1 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监测AFP加超声(US)是目前肝癌术后复发转移为常用和有效监测手段.但我国仍有30%-40%患肝癌者AFP阴性,US也存在不能发现隐蔽的微小复发转移灶的可能,血液中出现癌细胞是肿瘤血源性转移的关键环节,有理由相信外周血AFP-mRNA的检测能弥补AFP加US的不足,加强术后对血液中AFP-mRNA阳性患者的随访,能提高肝癌复发转移灶的早期检出率.
-
甲状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灶的超声特征及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的应用价值
近年来,我国的甲状腺癌发病率逐渐上升,2012年我国癌症中心的数据显示,甲状腺癌位居男性常见恶性肿瘤的第12位,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则更是位居第7位(患病率达到13.58/10万人),占所有恶性肿瘤的5.68%[1].在我国,通过高频超声检查获得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20%~76%,而其中甲状腺癌的患病率为5%~15%[2].甲状腺癌一般首选手术治疗,多数患者在术后可获得良好的预后和生存质量,占甲状腺癌90%以上的分化型甲状腺癌(乳头状癌和滤泡癌)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98%和90%[3].
-
乳腺癌原发灶与复发转移灶中ER、PR、HER-2的表达变化
目的:探讨乳腺癌原发灶与复发转移灶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68例乳腺癌原发灶与对应的复发转移灶中ER、PR、HER-2的表达.结果:ER、PR、HER-2在复发转移灶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6.47%、39.71%、33.82%,较原发灶中(58.82%、55.88%、36.76%)明显降低.其中ER的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PR、HER-2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复发转移灶中ER、PR、HER-2的表达均降低.对于复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应重新检测ER、PR、HER-2.
-
乳腺癌ER、PR、HER-2在原发灶及复发转移灶中表达变化
目的:探讨ER、PR及Her-2在乳腺癌原发和复发转移灶中的表达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乳腺癌原发及复发转移灶中的ER、PR及HER-2表达.结果:ER在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之间的变化率为66.67%(30/45),PR总的变化率为17.78%,cerbB2癌基因蛋白总的变化率13.33%.结论:ER在乳腺癌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之间的表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R及cerbB2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在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关键词: 乳腺癌 复发转移灶 激素受体 cerbB2癌基因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
乳腺癌原发灶与同期腋淋巴结转移灶雌、孕激素受体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表达差异研究进展
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激素依赖性,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的表达状况是评估内分泌治疗疗效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在20%~30%的乳腺癌中过表达,此类患者倾向于复发、转移早且生存期短[1]。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 NCCN)指南推荐分子靶向治疗作为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的首选疗法[2]。目前乳腺癌术后治疗主要依据原发灶的相关生物学指标。近年来复发转移病灶中ER、PR、HER2等生物学指标与原发灶之间的表达差异越来越受重视,有必要对复发转移灶受体进行检测[6-15];同时发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灶与原发灶中ER、PR、HER2等生物学指标也存在一定差异[16-23],因此结合同期腋淋巴结转移灶及原发灶的受体检测有可能更好的评估术后复发风险、判断预后和为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本文对乳腺癌原发灶与同期腋淋巴结转移灶中ER、PR和HER2的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