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锁定加压钢板术与外固定架术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研究

    作者:张瑾;张光明;杨运发;邓卫兵;王东山;彭源;陈钰杰;张顺喜;郭媛

    目的 应用生活质量(QOL)评价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术及外固定架(EF)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6月实行桡骨远端骨折手术的患者共50例,随机分至LCP术组及EF术组(各25例),剔除因失访并完成量表不完整的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月与1年的生活质量及腕关节活动角度百分比、握力百分比、捏力百分比、腕关节功能评分、影像学指标等客观评定指标.同时对每组患者不同时段之间的以上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3月及1年时,大部分客观功能评定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各领域评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在统计趋势上术后3月.EF术组较有优势,术后1年LCP术组较有优势.在治疗前后的比较中,LCP术组生活质量的改善较EF术组更为明显.结论 术后早期及术后长期,两种术式患者的生活质量未见明显差异.两组术式患者术后长期的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术后早期.两种术式均可有效应用于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且有获得满意的长期疗效.

  • 经皮克氏针内固定与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桡骨远端背侧移位骨折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蔺广生

    目的探讨经皮克氏针内固定与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桡骨远端背侧移位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23例桡骨远端背侧移位骨折患者,根据其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3例采用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花费(32.4±10.2 min,16.2±3.2 d和10.8±2.7万元)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49.8±23.9 min,16.2±3.2 d和1.22±0.3万元)( P ﹤0.05);两组患者术后肩、前臂、手功能( DASH)评分、EuroQol健康指数量评分表( EQ-5D)评分以及放射学评价指标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46.0%)( P ﹤0.05)。结论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成人桡骨远端背侧移位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满意,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手法复位结合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幼儿难复性桡骨中段完全性骨折

    作者:简争光;孙雪峰;唐天驷

    目的 探讨传统手法复位结合经皮克氏针固定技术治疗幼儿桡骨中段难复性完全性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12例经多次闭合复位失败桡骨中段完全性骨折患儿实施传统手法闭合复位,并在此基础上远离骨折部经皮克氏针髓内固定.结果 患儿均得到回访6个月至1 年,平均9个月,除 1 例针孔部并发感染外,余均恢复良好,骨折无畸形成角,无再移位等出现.结论 以手法整复为基础,结合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桡骨中段难复性骨折,不仅在整复过程中体现了筋骨并重,同时也为伤肢早期功能锻炼和骨折愈合提供了良好基础.

  •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结合中医三期辨证用药治疗对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疗效

    作者:杨丽影;付朝霞;张爱军;丁健蕊;贾瑞松;高二廷;刘爱军

    目的::观察并分析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结合中医三期辨证用药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取60例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辅助中医三期辨证用药的治疗方案,治疗结束后半年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60例患者中,肿胀、疼痛缓解时间为(4.12±1.25) d;平均住院时间为(11.7±2.4) d。57例患者治愈,3例患者好转,治愈率95%,有效率100%。患者满意度调查显示,59例患者满意,1例患者不满意,满意度98.3%。结论:对于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而言,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结合中医三期辨证用药方案的治疗效果确切,创伤程度较低,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早期恢复,临床应予以推广使用。

  • 可塑性腕关节支具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巍

    目的 比较可塑性腕关节支具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2例,采用可塑性腕关节支具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小夹板治疗.结果 试验组优良率为95.2%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 可塑性腕关节支具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优于小夹板外固定,值得临床推广.

  • 三维动作捕捉系统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评价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杨久山;彭京亮;于波;王少山;徐展望

    目的:通过初步应用,探讨三维动作捕捉系统在腕关节功能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将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3组:夹板组、钢板组和外架组,均在治疗3个月后行Gartland和Werley评分,并应用VICON三维动作捕捉系统进行双侧腕关节背伸、掌屈、尺偏、桡偏4个活动度检查,经VICON BLADE软件处理得出结果.结果:夹板组和钢板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与外架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效果优于外架组.结论:应用三维动作捕捉系统行腕关节功能评价是可行的,并且数据准确可靠,同时,闭合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明显优势.

  • 外固定架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白晓东;邢更彦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分型,分析外固定架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1999年7月至2006年11月,共收治前臂桡骨远端复杂骨折98例.骨折类型以基于AOMüller法分类的桡骨远端通用的分型:Ⅱ型,关节外骨折、有移位,57例;Ⅳ型,关节内骨折,有移位,41例.Ⅱ型干骺端粉碎性不稳定的关节外骨折、Ⅳ型骨折整复不理想,小切口整复加外固定架+骨移植治疗.远端尺桡关节脱位或半脱位的患者,整复后用克氏针固定.结果 随访2~8年,平均5.6年.根据患者的主诉、前臂远端及腕关节的外形,下尺桡关节的稳定性、腕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功能及X线征象来分析临床疗效.其中优35例(36%),良46例(47%),可11例(11%),差6例(6%).优良率为83%.5例患者出现尺倾角<10°,腕关节僵硬;3例关节面骨折块分离和移位>2mm,其中1例因关节面塌陷,出现创伤性关节炎;3例远端尺桡关节不稳定,前臂旋转功能障碍;1例腕关节内侧皮肤坏死、缺损.结论 根据分型选择应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不稳定性骨折并发症少、创伤小、疗效满意,能恢复桡骨远端掌倾角、尺倾角及恢复远端尺桡关节的稳定,并预防前臂旋转功能障碍、创伤性关节炎、骨折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

  • 尺桡骨中段双骨折四种内固定方法的临床比较研究

    作者:张晓峰;李晓林;沈国平;罗轶

    目的 通过前瞻性研究,比较尺桡骨中段双骨折四种不同内固定治疗方法的特点和临床疗效,筛选佳方法.方法 2004 年9 月至2008 年3 月采用尺桡骨髓内钉及加压钢板四种不同组合治疗尺桡骨中段双骨折87 例,所有病例分四组:尺桡骨双钢板(A 组),尺桡骨双髓内钉(B 组),尺骨钢板加桡骨髓内钉(C 组)和尺骨髓内钉加桡骨钢板(D 组).其中A 组21 例,B 组22 例,C 组21例,D 组23 例.分析比较手术时间、伤口大小、骨膜剥离程度、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每月摄X 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并根据Anderson 评分标准评估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87 例患者全部获得了随访.随访时间为12 ~26 个月,平均23.4 个月.在手术创伤评定中,B 组、C 组、D 组较A 组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D 组小于其他三组.87 例中84 例均获得骨折愈合,3 例骨不连.Anderson 功能评分:A 组:优11 例,良3 例,可5 例,失败2 例.B 组:优11 例,良5 例,可5 例,失败1 例.C 组:优14 例,良3例,可4 例.D 组:优20 例,良2 例,可1 例.D 组骨折愈合率及功能评分明显高于A 组、B 组、C 组(P <0.05).结论 尺桡骨中段双骨折4 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都能获得较高的骨折愈合率和功能评分,但尺骨髓内钉加桡骨钢板组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在生物力学和生物学固定上达到了良好的组合,是一种比较适合的治疗方法.

  •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家红;何继业;王栋梁

    目的 对老年桡骨远端移位骨折进行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共收集65岁以上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80例,患者初始都接受骨折闭合复位石膏固定,部分患者因复位不理想而接受手术治疗.结合患者术前腕部X线片和关节功能指数的测定,进行治疗后2周、6周、12周、24周、52周的临床和X线片随访,在规定时间点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病例的关节功能测定结果.结果 46例采用非手术治疗,34例采用手术治疗.24周时的手术组患者腕背伸功能好于非手术患者(P=0.04),而一年随访时这种差异性消失.运用美国臂肩手功能评分和疼痛评分对两组进行各时间点的功能随访,结果无明显差异.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无明显差异.结论 非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的老年患者,其远期的疼痛和功能指数与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基本相同.

  • 白脉软膏对家兔桡骨骨折愈合过程及骨痂骨形态发生蛋白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作者:黄有荣;高冠群;杨丽平;陈维武;马渊

    目的 通过观察外用白脉软膏对家兔桡骨骨折愈合过程的影响,研究白脉软膏改善骨伤愈合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机械法建立家兔桡骨骨折动物模型,观察记录实验动物伤腿开始着地及加力着地时间;免疫组化法观察动物骨痂处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结果 外用白脉软膏对骨折模型动物患肢开始着地时间没有影响,但可明显缩短患肢加力着地时间;白脉软膏中及高剂量均可明显升高模型动物骨痂处BMP2及bFGF水平.结论 外用白脉软膏对骨折模型动物骨伤愈合过程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促进骨折愈合作用与调节骨痂处BMP2及bFGF水平有关.

  • 信号选择性甲状旁腺素模拟肽对大鼠桡骨骨折的影响

    作者:张兆飞;刘志祥;潘勇泉;杨俊龙;赖震;杨德鸿;江建明

    目的:探讨间断皮下注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hPTH(1~34)]和[Gly1,Arg19]hPTH (1~34)[“G1,R19(1~34)”]对大鼠桡骨骨折的影响。方法对66只雄性SD大鼠行桡骨骨折造模,术后皮下注射hPTH(1~34)、G1,R19(1~34),行X线、融合节段骨密度(BMD)和组织学观察。结果 X线评分在hPTH(1~34)组、G1,R19(1~34)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6012±1.2905)分、(3.7649±0.6398)分和(2.0129±1.1980)分;融合节段BMD证实G1,R19(1~34)组明显高于hPTH(1~34)组和对照组(P<0.01);组织学观察G1,R19(1~34)组及hPTH(1~34)较对照组可见骨小梁分布规则,髓腔完全再通,但G1,R19(1~34)组更为显著。结论间断皮下注射G1,R19(1~34)能够促进大鼠桡骨骨折愈合,且效果比hPTH(1~34)更为显著。

  • 石膏固定与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探讨

    作者:黄鹏;唐佩福;姚琦;梁雨田;陶笙;张群;郭义柱;梁向党;王岩

    目的 回顾性研究石膏固定与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68例新鲜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进行了正、侧位X线片检查,并按照AO分级进行分级.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进行治疗:(1)28例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2)40例采用外固定架.平均随访1.5年.终采用功能评分(Sarmiento)判定功能.结果 石膏固定组优良率为53%;外固定架组优良率为87.5%.结论 尽管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经济、方便、快速,但应用外固定架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能够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外固定架固定对于恢复腕关节功能以及防止该部位再骨折的发生有积极的作用.

  • AO多角度锁定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初步疗效观察

    作者:张巍;张立海;赵燕鹏;郝明;唐佩福

    目的:总结应用AO多角度锁定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3月至2014年2月,采用切开复位、AO多角度锁定钢板固定治疗47例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其中男15例,女32例,患者平均67.5岁,其中Cl型20例,C2型16例,C3型11例。应用上肢功能(DASH)、Gartland和Werley评分进行功能评价及握力和腕关节运动范围评估。结果47例患者,其中43例获得6~12个月随访,平均8.3月,43例骨折均完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7周。47例患者中,42例功能评定为优,无并发症。结论切开复位应用AO多角度锁定钢板是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手段。

  • 改良石膏外固定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作者:曾荣东;张钰;孙炜俊;林金丁;黄杰聪;陈巧凤;汤海峰;施建辉

    目的:探讨改良石膏固定技术在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本院治疗的547例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手术组、传统石膏组及改良石膏组,平均随访50周。石膏固定期间的舒适度从腕关节疼痛程度(VAS评分)、肢体肿胀消失时间、并发症(包括掌侧皮肤压疮及急性腕管综合征)发生率及平均治疗费用四个方面评价。疗效和影像学改变采用PRWE评分、Stewart改良的Sanniento评分等进行评价。结果石膏固定期间,改良石膏外固定组在腕关节疼痛程度、肢体肿胀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治疗费用四个方面均低于传统石膏固定组(t=13.834、12.709、29.443、12.900,均P<0.05)。治疗后10周的腕关节功能在PRWE评分结果显示,手术组(12.87±3.23)分与改良石膏外固定组(13.01±3.67)分均比传统石膏固定组(18.76±5.49)分功能优越(t=12.985,P<0.05),而手术组与改良石膏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30,P>0.05)。在影像学评价方面,10周时的改良Sarmiento评分显示改良石膏固定组(2.62±2.83)分与传统石膏固定组(2.92±2.95)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44,P>0.05),而手术治疗组(1.29±2.13)分的复位情况优于石膏治疗组(t=5.518,P<0.05)。随访50周时,3组之间腕关节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26,P>0.05)。结论改良石膏固定治疗老年C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比传统石膏固定治疗在石膏固定期间的舒适度、短期内腕关节功能恢复等方面有优势,并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患者负担,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树清;孙保国;周厚明;陈泽雄

    目的 探讨阿仑膦酸钠(福善美)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骨密度及骨折愈合的影响. 方法 对62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手法整复固定后,测定健侧桡骨骨密度值,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及对照组(30例).治疗组应用福善美口服70 mg,每周1次;钙尔奇-D每天600 mg;对照组仅给予钙尔奇D每天600 mg治疗.给药12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并于用药12周后检测患者健侧骨密度值. 结果骨折愈合时间治疗组为(9.3±2.5)周,对照组为(13.0±2.8)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4,P<0.01);治疗组患者骨密度治疗前低于治疗后[分别为(0.615±0.075)g/cm2和(0.665±0.085)g/cm2,t=2.50,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0.620±0.085)g/cm2和(0.617±0.075)g/cm2]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骨密度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t=2.46,P<0.05). 结论 福善美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能促进骨痂早期形成、增加骨密度、缩短外固定时间.

  • 分析伴脑梗塞患者行桡骨骨折手术麻醉的效果

    作者:刘献春

    目的 对伴脑梗塞患者行桡骨骨折手术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为临床麻醉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伴脑梗塞行桡骨骨折择期手术患者9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区域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麻醉效果,安全性及患肢功能等.结果 麻醉优良率分别为93.9%和95.8%,对照组略高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2%和22.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区域阻滞麻醉是伴脑梗塞患者行桡骨骨折手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 T型锁定加压接骨板与远端万向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白晓冬;赵亮;李亚东;刘振宇;高化;刘长贵;王宝军

    目的 比较使用T型锁定加压接骨板和远端万向锁定加压接骨板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时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5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分别采用T型锁定加压接骨板与远端万向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118例患者病例资料.T型锁定加压接骨板组60例;按AO/OTA分型,其中A3型3例,B2型5例,B3型7例,C1型10例,C2型20例,C3型15例.远端万向锁定加压双柱接骨板组58例;按AO/OTA分型,其中A3型1例,B2型2例,B3型4例,C1型15例,C2型18例,C3型18例.分析对比两组术后影像学参数、功能恢复情况.随访以门诊随访进行.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腕关节背伸、掌屈、尺偏、桡偏、旋前、旋后角度以及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行£检验.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得到随访,T型锁定加压接骨板组平均随访时间26.5个月,远端万向锁定加压双柱接骨板组平均随访时间25.6个月.结果显示,在尺偏角、桡骨高度、桡偏角度以及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掌倾角、腕关节背伸、掌屈、尺偏、旋前、旋后角度方面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远端万向锁定加压接骨板具有优势.结论 采用两种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均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远端万向锁定加压接骨板更具有优势,临床手术应用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内固定方式.

  • 一期内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在尺桡骨三度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胡定祥;郑瑞清;林达强;何芳

    目的 探讨一期内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在尺桡骨三度开放性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2014年3月,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收治的28例尺桡骨三度开放性骨折患者,7例采用外固定架固定术后常规换药,设为A组;7例采用一期内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设为B组;7例采用外固定架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设为C组;7例采用一期内固定术后常规换药,设为D组.结果 28例患者获电话随访6 ~ 27个月,平均9.8个月.皮肤软组织愈合时间:A组为(20.5±2.37)d,B组为(14.7±2.16)d,C组为(15.6±2.17)d,D组为(19.7±2.18)d;平均住院天数:A组为(9.7±2.54)周,B组为(4.7±1.46)周,C组为(5.2±2.34)周,D组为(8.6±2.16)周;骨折愈合时间:A组为(19.6±2.74)周,B组为(13.1±1.84)周,C组为(18.1±2.54)周,D组为(14.7±1.74)周.数据对比分析,B组优于A、C、D组(P<0.05).结论 一期内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尺桡骨三度开放性骨折治疗周期短,并发症少,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及治疗费用,是一较好的手术治疗方法.

  • 复杂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

    作者:任国文;吴学元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复杂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65例复杂桡骨远端骨折根据骨折类型及特点,采用切开复位关节面,植骨支撑桡骨远端关节面,恢复掌倾角、尺偏角,应用钢板、克氏针、外固定架等方法 联合固定.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活动范围,术后掌倾角、尺偏角的平均角度.结果 本组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2.5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以Garlandand Werley评分方法 评定腕关节功能:优33例,良24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为87.7%.结论 采取手术复位关节面,矫正掌倾角、尺偏角,并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是治疗复杂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手段.

  • 背侧入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

    作者:马同敏;杨辉;葛海岩;高雅滨;曹成明;李新明

    目的 探讨背侧入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背侧入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20例.结果 术后随访8~24个月,采用腕关节功能及X线片测量指标进行评定:优15例,良5例,优良率为100%.结论 采用背侧入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

1075 条记录 7/54 页 « 12...45678910...53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