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依达拉奉在以氯吡格雷为基础治疗急性脑梗中的作用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在以氯吡格雷为基础治疗急性脑梗的方案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3例急性脑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2).对照组单用氯吡格雷,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凝血功能.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浆比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血细胞容积均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凝血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为急性脑梗患者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43例.参照组患者接受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行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SS评分、Fib、D-二聚体、APTT、TT、PT、FDP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相对于氯吡格雷单一治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治疗效果且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
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应用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将接受西医常规治疗的3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将接受常规治疗加盐酸纳洛酮治疗的30例患者归入观察组,并行临床疗效的组间对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远超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的治疗,盐酸纳洛酮兼具疗效与安全性,临床意义显著.
-
醒脑开窍法对脑梗患者神经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醒脑开窍法对急性脑梗血瘀证患者神经功能和相关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血瘀证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每日给予阿司匹林0.1~0.3 g,阿托伐他汀40 mg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30 ml静脉滴注,并辅以相关穴位针刺治疗,治疗14 d后,观察2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和治疗前后相关血清炎性因子变化.结果 治疗前,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NS)评分和简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A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N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A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血清炎性因子IFN-γ、IL-12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炎性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开窍法能够明显改善急性脑梗血瘀证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降低相关炎性因子水平,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
瓜蒌皮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瓜蒌皮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选取6项研究,共计1 734例.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Cochrane、PubMed,收集瓜蒌皮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通过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并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S.3软件包进行Meta分析.结果:观察组瓜蒌皮注射液在临床症状有效率、心电图有效率、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舒血宁、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的临床症状有效率比较OR=3.57,95% CI(2.81,4.54),P<0.00001,心电图有效率比较RD=0.28,95% CI(0.23,0.33),P<0.00001.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情况比较MD=-1.86,95% CI(-2.24,-1.48),P<0.00001,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低切情况比较MD=-2.46,95% CI(-3.20,-1.73),P<0.00001,且瓜蒌皮注射液不良反应较少,使用较安全.结论,瓜蒌皮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
-
补阳还五汤在急性脑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对急性脑梗患者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91例自2016年10月-2017年11月间在我院接受急性脑梗死治疗的患者,依据患者应用治疗方式的差异将所选对象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组患者应用补阳还五汤口服治疗.结果:常规治疗组共35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较佳,临床总有效率为77.78%,中药治疗组共44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较佳,临床总有效率为9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31,P=0.0271).治疗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不显著且无统计学意义(t=0.9851,P=0.0736),两组患者NIHSS评分差异不显著且无统计学意义(t=0.8781,P=0.0613),治疗后中药治疗组Barthel指数明显较常规治疗组患者高,两组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t=11.9786,P=0.0245),NIHSS评分明显较常规治疗组患者低,两组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t=9.0851,P=0.0292).常规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患者为10例,总发生率为22.22%,中药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患者为4例,总发生率为8.70%,中药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972,P=0.0376).结论:对急性脑梗患者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临床疗效理想,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
-
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脑梗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脑梗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静脉溶栓治疗联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静脉溶栓治疗联合优质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为了提高老年急性脑梗患者的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静脉溶栓治疗的同时,建议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
-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恢复期患者血清hs-CRP、趋化因子Fractalkine及血液指标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恢复期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趋化因子Fractalkine及血液指标的影响,为相关疾病的治疗策略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恢复期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尼莫地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两周.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Fractalkine、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评价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s-CRP和Fractalkine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hs-CRP和Fractalkine水平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尼莫地平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恢复期患者的血清hs-CRP、Fractalkine及血液流变学水平,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深入推广.
-
葛根总黄酮与丹参酮对首发急性脑梗死后情感障碍患者疗效的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固定剂量葛根素与丹参酮对首发急性脑梗死后情感障碍患者疗效。方法88例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葛根素组(41例)和丹参酮组(47例),治疗剂量分别为0.3 g/d和60 mg/d,连续治疗2周。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生活能力评分(B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以及血清氨基酸、5-HT浓度差异。结果葛根素组2周后各量表评分均优于丹参酮组,血清5-HT浓度较丹参酮组明显升高,但血清兴奋性氨基酸和抑制性氨基酸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葛根总黄酮治疗急性脑梗死后情感障碍有效,且对急性脑梗死后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恢复均有帮助,其疗效优于丹参酮制剂。
-
早期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急性脑梗的短期疗效及对外周血内MMP-9水平的影响
目的 考察早期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短期疗效及对外周血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30例,随机分为强化他汀组(165例)和常规剂量他汀组(165例),常规剂量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d,强化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40 mg/d,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14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两组患者的MMP-9的水平,并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7d和14 d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结果 强化他汀组在治疗后7d和14 d的Barthel评分和FMA评分与常规剂量他汀组相比显著提高,NIHS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剂量他汀组相比,强化他汀组在治疗后7d和14 d MMP-9的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表明应用阿伐他汀强化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结论 早期阿托伐他汀钙强化治疗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MMP-9水平,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同时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短期疗效显著.
-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SCI、EMbase、CBM、CNKI、VIP和WanFang等数据库,收集有关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9个随机对照试验研究,2926例患者,其中治疗组1591例,对照组133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尤瑞克林组疗效较对照组显著提高,有效率[OR=3.06,95%CI(2.45,3.81),P<0.01];显效率[OR=1.52,95%CI(1.42,1.6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尤瑞克林不良反应主要为面部潮红,球结膜充血及血压轻度下降,多可自行恢复.结论 现有的证据表明尤瑞克林能有效地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且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受纳入研究质量所限,上述结论仍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加以验证.
-
氯吡格雷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72例急性脑梗患者,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凝血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两组治疗后尿纤维蛋白降解物(FDP)、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并且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用药也十分安全,临床价值较高。
-
银杏达莫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临床疗效的观察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联合阿司匹林共同治疗急性脑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急性脑梗死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联合银杏达莫共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银杏达莫联合阿司匹林共同治疗急性脑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受到患者及临床医生的认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急性脑梗患者的疗效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应用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疗法的效果及其对血脂水平影响。方法:择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7月接收的急性脑梗患者,共108例。按照随机分组原理,将108例患者等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都行“基础+阿托伐他汀”治疗。其中,观察组阿托伐他汀的用药剂量为40mg/d;对照组为20mg/d。观察两组疗效,并比较其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血脂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者采取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血脂水平,疗效甚好。
-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醒脑静脉注射联合西药对于急性脑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文选取本院的150例急性脑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对其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其中对照组对于纳洛酮静脉滴注进行应用,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了醒脑静注射液的应用. 结果:通过将两组的总有效率进行对比,我们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满足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样满足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西药共同应用对于脑梗患者有着显著的疗效,由此可见,我们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可以对其进行广泛的应用.
-
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方法:选取1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激酶。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
探讨依达拉奉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急性脑梗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依达拉奉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急性脑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患者86例,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将86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单纯应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再加入银杏达莫进行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急性脑梗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急性脑梗经依达拉奉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急性脑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患者共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54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仅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加上常规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54例患者在接受依达拉奉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之后,总有效率为92.6%,明显高于对照组且 P <0.05,具有统计学依据。结论:将依达拉奉和银杏达莫联合治疗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具有明显的疗效,且基本不存在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安全性比较高,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广泛推广。
-
奥扎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102例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救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注射用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采用注射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及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治疗7天和14天后,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BI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扎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能提高临床疗效,能改善患者日常行动能力,无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丁苯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丁苯肽注射液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河南电力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急性脑梗死处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丁苯肽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NIHS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发作时常规处理联合丁苯肽注射液治疗可一定程度上增强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