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李好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泵(CSII)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清瘦素(lep)水平的影响.方法:本院内分泌科住院初诊的T2DM患者52例采用CSII治疗.血糖控制持续2周后停止CSII.采用监测HOMA-IR胰岛素抵抗程度,血清lep 测定采用BA-ELISA法.结果:CSII治疗2周后,患者的FPG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48,P=0.000),达到治疗目标.而伴随着FPG的下降,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水平也有改善,HOMA-IR下降(t=4.000,P=0.000).同时血清lep水平治疗后也比治疗前有所下降(t=3.010,P=0.002).HOMA-IR和血清lep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577(t=4.583,P=0.014).结论:短期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降低血糖,并能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清瘦素水平.

  •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糖尿病高血糖的临床分析

    作者:于磊;金国玺

    目的 探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强化治疗高血糖的效果及其对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笔者采用胰岛素泵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方法强化治疗高血糖.结果 多数患者在置泵第2天血糖即明显下降,缩短了院时间.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法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法相比,前者将血糖控制在良好范围内的时间明显缩短,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且低血糖发生率也明显减少,血糖变异系数明显减小.结论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较皮下注射控制血糖效果好,可避免长时间的高胰岛素血症,减轻胰岛素抵抗,减少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 4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资料分析

    作者:李惠琴;马建华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方法 对4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生的诱因、病程等临床资料;同时对采用静脉泵(静脉泵组)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组)治疗患者的血酮体恢复正常时间、酸中毒纠正时间、达靶血糖时间、达靶血糖时胰岛素日总用量和具体用量进行比较.结果 43例患者中,1型糖尿病14例,2型糖尿病29例;停用降糖药物和合并感染是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主要诱因.静脉泵组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组患者的酸中毒纠正时间、血酮体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静脉泵组患者达靶血糖时间为(13.46±6.96)h,优于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组患者(P<0.05);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组患者达靶血糖时胰岛素日总量及具体用量分别为(55.72±26.32)U/d和(1.10±0.51)U/(d·kg),静脉泵组患者分别为(97.60±45.56)U/d和(2.02±0.99)U/(d·k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须坚持使用降糖药物及监测血糖,同时避免感染和积极祛除感染诱因.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同样有效,但达靶血糖时间长于采用静脉泵治疗的患者.

  •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与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比较

    作者:杨秋伟

    目的: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与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效果.方法:将住院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采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血糖控制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及尿酮体转阴天数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尿酮体转阴天数分别为(2.90±1.41)、(4.35±1.24)d,胰岛素用量分别为(39.84±11.24)、(53.21±10.45)U/d,达靶血糖时间分别为(6.03±2.13)、(9.32±4.15)d,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5.0%、20.0%,治疗3个月时HbA1c水平分别为(7.02±1.84)%、(7.84±1.9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4个时间段血糖值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采用CSII与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相比较,达靶血糖时间明显缩短,尿酮体转阴时间缩短,并且降低了低血糖的发生率,具有安全、有效、稳定的特点.

  • "双C治疗"糖尿病患者18例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作者:海洁;张艳霞;李香菊

    目的:总结"双C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8例糖尿病患者使用"双C治疗"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8例糖尿病患者使用"双C治疗",其中,7例3 d血糖达标,11例经继续行(CSII)治疗后6 d达标.结论:糖尿病患者使用强化"双C治疗"可以使血糖全天候水平达标.

  •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建华

    目的 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Ⅱ)与诺和锐R 加诺和灵N (MSⅡ)治疗初发2 型糖尿病的临床对比分析,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在初发2 型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已确诊为初发2 型糖尿病的患200例,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Ⅱ) 组和诺和锐R 加诺和灵N (MSⅡ) 组.记录治疗前后血糖、并比较血糖达标所需要的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等情况.结果 两种方法均可使血糖达标,而CSⅡ组治疗后稳定期血糖明显低于MS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SⅡ组的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小于MS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在临床上是值得推广应用.

  • 胰岛素过敏2例脱敏期间的护理

    作者:张帆;陈昆婵;李春芳

    自胰岛素用于临床以来,胰岛素制剂的过敏问题就一直存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已成为一种较方便的脱敏治疗方法.胰岛素泵以调整泵速的形式达到准确微量释放胰岛素的效果,达到与传统多次皮下注射脱敏同样的效果并且更为精确[1].我科对两例胰岛素过敏患者采用美敦力712E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进行脱敏试验,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病例1 患者男性,48岁,丽水人,农民,于2011年在当地医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此后患者长期口服降糖药及饮食控制血糖,平素偶测餐前血糖约10mmol/L.2015年1月患者自测餐前血糖波动于13 ~ 18mmol/L,提示血糖控制不佳,开始使用“诺和锐30笔芯”降糖治疗,发现注射1小时后注射部位皮肤出现红斑、硬结,1个月左右能缓慢自行消退,遂至当地医院就诊.当地医院诊断为“胰岛素过敏”,停“诺和锐30”,改为“格列齐特(达美康)缓释片、盐酸吡格列酮片、阿卡波糖片、西格列汀片”降糖治疗.来我院就诊前近6个月自测血糖仍偏高,餐前血糖波动在10~ 20mmol/L,偶有下肢麻木,视物模糊,遂于2015年9月至我院,要求行胰岛素脱敏治疗.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病史,无其他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 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血脂、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的影响

    作者:王南楠;魏东;黄斌

    目的:分析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强化治疗(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尿酸、血脂、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transpetidase,GG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43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2周的CSII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胰岛β细胞功能及血尿酸、血脂、血清GGT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尿酸、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GG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短期CSII治疗能够降低T2DM患者血糖、血尿酸、血清GGT水平,改善血脂谱,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胰岛素强化治疗

    作者:王昕;邢小燕

    高血糖是糖尿病直接的病生化特征,也是导致患者发生急慢性并发症的高危因素,有效控制血糖可以改善病情、减少并发症发生、发展已成共识.伴随着此认识,胰岛素强化治疗模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一、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基本概念胰岛素强化治疗就是采用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或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治疗模式,尽量模拟正常人体生理性胰岛素分泌节律,使血糖控制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

  •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与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在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疗效观察

    作者:江艳;徐玉善;李红;蒋世钊;杨慧英

    目的 比较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应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的血糖控制效果.方法 将外科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随机分为2组,98例为CSII组(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诺和灵R),82例为MSII组(多次皮下注射诺和灵R和诺和灵N,所用剂量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而定),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点的血糖变化、血糖达标时间、平均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术后切口感染率及住院天数的变化.结果 CSII组治疗后各时点血糖控制及其其他相关指标均优于MSII组,即CSII组治疗后空腹血糖[(4.8±1.6)mmol/L]控制效果优于MSII组[(6.4±2.1)mmol/L](t=7.74,P<0.05);早餐后2 h血糖控制效果[(7.6±2.3)mmol/L]优于MSII组[(9.3±2.4)mmol/L](t=7.72,P<0.05);血糖迭标时间[(4.1±2.9)d]明显短于MSII组[(6.9±2.0)d](t=2.81,P<0.05);平均胰岛素用量[(40.7±10.3)U]明显少于MSII组[(63.2±17.0)U](t=3.57,P<0.05);低血糖发生率(9.20%)较MSII组(3.05%)低(χ~2=4.92,P<0.05);CSII组切口感染率(0.0%)较MSII组(10.9%)低(χ~2=4.18,P<0.05);住院天数[(15.3±7.2)d]明显短于MSII组[(22.5±9.7)d](t=3.12,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控制血糖迅速、有效、安全.

  • 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血脂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作者:余晓慧

    目的 探讨应用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以及血清甘油三酯(TG)、C反应蛋白(CRP)、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32例初诊T2DM患者,空腹血糖均>11.1mmol/L,进行2周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分析比较其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PINS)、空腹C肽(FC-P)、餐后2hC肽(PC-P)、糖化血红蛋白(HbAlc)、HOMA-3和HOMA-IR,以及血清甘油三酯(rG)、C反应蛋白(CR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变化.结果 (1)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相关指标比较:经胰岛素强化治疗2周后,FPG、2 hPG、HbAlc、PINS、PC-P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t值分别为12.04、11.57、7.61、20.77、6.16,P均<0.05),HOMA-β由治疗前(23.0±16.2)升至(71.0 ±23.8)(t =9.46,P<0.05),HOMA-IR明显下降,由治疗前(6.8±2.1)降至(3.9±2.6)(=4.81,P<0.05);(2)治疗前、后IGF-1、TG、CRP的变化:治疗后IGF-1明显升高[(341±16) μg/L升至(471±17),μg/L],TG[(1.50±0.32) mmol/L降至(1.29±0.31)mmoVL]、CRP[(3.14±1.14) mg/L降至(1.95±0.52) mg/L](t值分别为8.65、26.73、23.62,P均<0.05).结论 对伴明显高血糖的初诊T2DM患者,短期CSII强化治疗具有快速稳定控制血糖、改善脂代谢、抗炎和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

  • 新生儿糖尿病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和动态血糖监测的护理研究

    作者:汤小英

    目的:探讨新生儿糖尿病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和动态血糖监测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新生儿7例,均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和动态血糖监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2组,3例患儿给予常规护理为对照组,4例患儿给予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儿的血糖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的随机血糖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患儿血糖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热、酮症酸中毒、血脂异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糖尿病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和动态血糖监测时,给予患儿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血糖状况,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泵的应用管理与护理

    作者:李晓静

    胰岛素泵又称人工胰岛,即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系统,它可将外源性胰岛素模拟人体生理性分泌模式释放胰岛素,其优点是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有效控制血糖在理想范围,降低低血糖发生率,预防并发症发生[1].还可根据病人的血糖情况灵活地调整基础输注量及餐前负荷量,24h不间断地向病人体内输注基础胰岛素量[2],更好地抑制肝糖原输出的增加,促进外周组织糖的利用,有效地稳定全天血糖、控制餐后高血糖,明显减少低血糖发生的风险.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们为62例2型糖尿病病人安置胰岛素泵,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将应用管理与护理措施总结报道如下.

  •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在脓毒症并发高血糖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王远方;李建萍;马兴龙;陈微微;温建立

    目的 探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在脓毒症并发高血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脓毒症并发高血糖患者56例,随机分为2组: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组(CSⅡ组)和胰岛素生理盐水微量注射泵静脉持续注射组(对照组),每组各28例.分别观察血糖水平、机械通气时间、监护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CSⅡ组和对照组应用胰岛素后血糖均明显下降,但CSⅡ组血糖控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CSⅡ组未发生低血糖,机械通气时间和监护时间缩短(P<0.05),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SⅡ控制脓毒症高血糖患者与传统静脉胰岛素注射方法相比,血糖控制平稳,低血糖发生率低,机械通气时间和监护时间明显缩短,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降低.

  • 胰岛素泵治疗Ⅰ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观察

    作者:戎惠欣;李占良;梁丽青;魏元良

    目的 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法与传统小剂量胰岛素静点法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短期疗效.方法 DKA病人56例,随机分为CSⅡ组和对照组,CSⅡ组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诺和灵R,对照组予小剂量诺和灵R持续静点.结果 CSⅡ组酮体转阴快(P<0.05),两组达到相同的血糖水平,CSⅡ组所需的治疗时间、胰岛素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 胰岛素泵治疗DKA酮体转阴快,更快、更有效的控制高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

  •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交接班单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陆连娣;李卉青;蔡丽琼;殷晓青

    目的:设计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交接班单并评价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12月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5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和护理,其中常规对照组28例,实验组使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交班单进行照护的29例,比较这两组带泵治疗时间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用泵治疗时间121.1小时,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63.6小时,且实验组相关泵因素发病率3.4%,较对照组25%明显减少。结论使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交接班单可以更好地执行胰岛素泵的使用,平稳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内分泌的专科护理质量。

  • 肝胆疾病合并糖尿病病人使用CSII治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蔡益民;杨晓丽;丁久洪;胡仁

    综述肝胆疾病合并糖尿病病人使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强调应完善制度,加强专科知识的再教育、人才的培养等.

  •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法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作者:张梅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有效、副反应小的药物之一.一个国家2型糖尿病病人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比例,体现了其糖尿病治疗的水平[1].目前,强化胰岛素治疗的注射方法主要有多次皮下注射法(MSⅡ)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法(胰岛素泵注射法,CSⅡ)[2].将167例糖尿病病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两种注射方法,并观察其效果.现报告如下.

  • 胰岛素泵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王莉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研究表明,通过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使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维持在良好的水平范围,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1],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胰岛素泵又称为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是近20年来临床上模拟人体生理胰岛分泌的一种胰岛素运载系统,它的主要特点是机体对胰岛素的吸收稳定,改善其血药动力学,还可通过病人病情和血糖的变化调节,改善血糖,为使用者提供了更灵活的生活方式.

  •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的护理

    作者:张赟;王琴

    目的: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ontinue subcutaneous insulin CSII)及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ultiple subcutaneous insulin MSII)两种方法在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方法,探讨CSII和MSII两种治疗方法在控制血糖、低血糖的发生率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CSII的临床疗效、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MSII.结论:CSII治疗有效的降低餐后两小时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19 条记录 2/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