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申克孢子丝菌和暗色真菌的分离
目的:研究申克孢子丝菌和暗色真菌的分布情况及其生态学.方法:从吉林地区自然环境中采集腐木、土壤、陈玉米秸、陈麦秸等标本70份,用含放线菌酮的改良沙氏培养基分离菌株,沙氏培养基传代培养,通过观察菌落的外观形态、显微镜下菌丝和孢子的生长形态等方法,鉴定申克孢子丝菌和暗色真菌.结果:70份标本中鉴定出申克孢子丝菌和暗色真菌共37株,分离阳性率为52.86%,其中申克孢子丝菌6株(8.57%),外瓶霉属14株(20%),链格孢3株(4.29%),着色真菌5株(7.14%),疣状瓶霉4株(5.71%),待定5株(7.14%).同时还分离出镰刀菌、念珠菌、曲霉、青霉菌等条件致病菌.结论:研究申克孢子丝菌和暗色真菌、孢子丝菌病、皮肤着色真菌病及暗色丝孢霉病的发病原因及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
光动力疗法单用或联合抗真菌药物对游离态及形成生物膜的皮炎外瓶霉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光动力疗法单用或联合抗真菌药物对游离态及形成生物膜的皮炎外瓶霉凋亡的作用.方法 制备皮炎外瓶霉游离态孢子悬液,用改良的96孔板法构建皮炎外瓶霉生物膜.将皮炎外瓶霉游离态孢子和生物膜分别分为单药组(只用抗真菌药物处理)、光动力组(只用光动力处理)和光动力联合药物组(先用光动力处理,再用抗真菌药物处理),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既不用抗真菌药物处理也不用光动力处理),抗真菌药物包括两性霉素B、泊沙康唑、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药物浓度均为1 mg/L,处理时间均为2h.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进行凋亡检测.结果 抗真菌药及光动力疗法对游离态(均P<0.001)及形成生物膜(均P< 0.05)的皮炎外瓶霉凋亡率均有影响.空白对照组和两性霉素B、泊沙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单药组游离态皮炎外瓶霉凋亡率分别为11.67%±0.21%、13.30%±1.78%、14.30%±3.61%、14.51%±1.91%、36.17%±4.00%,其中伊曲康唑单药组凋亡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他3个单药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光动力组游离态孢子凋亡率(41.37%±7.80%)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光动力联合两性霉素B、泊沙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组的游离态孢子凋亡率分别为29.23%±6.71%、37.23%±10.86%、43.57%±6.42%、69.87%±3.53%),其中联合伏立康唑、伊曲康唑组凋亡率显著高于相应单药组(均P< 0.05).光动力组生物膜凋亡率(32.00%±0.43%)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25.30%±1.31%,P<0.05),光动力联合两性霉素B组显著高于两性霉素B组(P<0.05).结论 光动力联合抗真菌药物能够明显促进游离态及形成生物膜的皮炎外瓶霉的凋亡.
-
疣状瓶霉致nu/nu BALB/c小鼠皮下慢性感染模型的建立
目的 建立疣状瓶霉(Phialophoraverrucosa,P.verrucosa)致无胸腺(nu/nu) BALB/c小鼠皮下慢性感染模型,探讨T淋巴细胞在抵御形成侵袭性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经皮下接种100μlP.verrucosa菌丝或孢子悬液(CFU=5.0×108/ml)至足垫,每3天测量其肿胀程度.分析BALB/c和nu/nuBALB/c小鼠感染灶的病理特征.通过组织真菌培养分析P.verrucosa在上述两类小鼠感染灶内的存活状态.结果 BALB/c小鼠接种菌丝或孢子12d内足垫呈一过性肿胀,50 d后基本恢复正常;nu/nuBALB/c小鼠接种菌丝或孢子后足垫肿胀明显、伴反复破溃和结痂,迁延不愈.病理提示,BALB/c小鼠菌丝或孢子接种灶均表现为局限性感染特征,灶内P.verrucosa亦维持接种时形态;nu/nu BALB/c小鼠菌丝或孢子接种灶中,P.verrucosa以单一菌丝或伴硬壳细胞混合形态形成侵袭性感染.真菌培养提示,P.verrucosa在BALB/c小鼠足垫21d后接种灶中不能生长;在nu/nu BALB/c小鼠接种灶中则可持续存活.结论 以nu/nu BALB/c小鼠成功建立P.verrucosa致皮下暗色丝孢霉病实验室模型;与BALB/c小鼠相比,nu/nu BALB/c小鼠更易感染.
-
疣状瓶霉引起皮肤暗色丝孢霉病一例
患者男,19岁,耳后、面部红斑、结节6年.取皮屑10%KOH镜检,见有棕黄色分隔菌丝;沙堡弱培养基(SDA)培养出局限性、绒状、黑色菌落;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小培养,瓶梗生于菌丝顶端或侧生于菌丝上,领口结构清晰,顶端喇叭状,瓶孢子半内生呈圆形或椭圆形,由黏液包裹聚集于瓶梗顶端如花朵状.体外药敏实验对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和两性霉素B敏感,对氟康唑耐药.皮损组织病理检查,PAS染色及银染色均见真皮内棕色菌丝和芽生酵母孢子.分子生物学检查与疣状瓶霉的ITS1-ITS4片段序列比对,结果98%符合.诊断:疣状瓶霉所致的皮肤暗色丝孢霉病.治疗:口服伊曲康唑胶囊400 mg/d有效.
-
疣状瓶霉致皮肤着色真菌病一例及致病菌的辅酶Q和DNA序列测定
目的报告1例疣状瓶霉致皮肤着色真菌病,并探讨其致病菌的实验室特征.方法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真菌学检查,分离株辅酶Q检测、DNA序列鉴定.结果该病表现为慢性疣状增殖性斑块,病程长,外伤后易发病.真皮层可见棕色厚壁孢子.菌落生长缓慢,需观察4周.小培养沙氏琼脂培养基无特殊结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见瓶梗多生长于短侧枝或气生菌丝顶端,玉米粉琼脂Ⅰ见瓶梗多侧生于菌丝,后两者其他结构相同.辅酶Q系统检测及LSU rDNA D1/D2区域碱基序列测定,与标准菌株比较完全相同.结论我国该病较少见,确诊需作真菌培养及组织病理,应同时采用沙氏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玉米粉琼脂Ⅰ 3种培养基培养.辅酶Q检测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可排除表型不同的干扰,有利于进一步鉴定菌种.
-
PCR结合基因扫描分析技术对几种深部真菌病致病菌的快速检测及鉴定
目的用PCR法快速鉴定22种(23株)深部真菌病致病菌种.方法应用荧光标记的真菌通用引物ITS4与ITS86对22种(23株)深部真菌病致病菌种的菌悬液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ABIPRISMTM 377测序仪及基因扫描分析软件精确测定片段大小,与对照组--相应菌种采用传统方法抽提DNA后扩增片段的扫描分析结果相对照.结果①17种致病菌种菌悬液经ITS4、ITS86扩增出单一的片段(除了构巢曲霉和黑曲霉、白念珠菌和类星形念珠菌、裴氏着色真菌和皮炎外瓶霉片段长度相同).②菌悬液扩增片段的扫描分析结果与其DNA扩增结果相近,差异无显著性.③整个检定过程仅需6 h.结论采用ITS通用引物及菌悬液PCR检测法,结合基因扫描分析技术可准确、特异、快速、敏感地检测并鉴定出22种深部真菌病致病菌种,这将有望成为快速诊断深部真菌病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