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刀在腹腔镜妇科附件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雷彦

    随着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广泛应用,许多传统的开腹手术已逐渐被腹腔镜手术所取代.腹腔镜手术能否顺利进行,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止血和切割.

  • 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56例分析

    作者:李永传;邱建;谷振光;滕勇

    目的 探讨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优越性.方法 小切口径路,借助悬吊建腔,在5 mm腹腔镜和超声刀辅助下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结果 56例手术均获成功,全组病例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颈部切口仅为2.0 cm左右,随访6~20个月,均对瘢痕效果满意.结论 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是安全可靠的方法,既达到微创的目的,又具有一定的美容效果,值得推广.

  • 超声切割止血刀与Ligasure在腹部外科开放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潘光栋;杨建青

    现代外科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科手术器械的发展和应用,特别是超声刀和LigaSure血管结扎系统的在腹腔镜外科中的应用,使手术切除率明显提高,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手术时间缩短.

  • 腹腔镜超声刀下行困难阑尾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清茂;游志远;蔡晓东;林宗棋;卢奕定;顾思平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超声刀阑尾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07年至2011年在腹腔镜超声刀下行48例困难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平均手术时间45 min(25~90 min).30例留置腹腔引流管,术后2~4 d痊愈出院,无切口感染、腹腔感染,无肠瘘,无肠粘连性腹痛、出血或血肿等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超声刀下行困难类型的阑尾切除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 电视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中超声刀与电刀使用的对比分析

    作者:韦斌;王卫星;黄顺荣

    目的 比较使用超声刀与单极高频电刀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63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分为超声刀组(118例)与电刀组(145例),分别单独使用超声刀与单极电刀完成手术,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 263例全部顺利完成,无需中转开腹.超声刀组与电刀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43.03±3.66)min和(46.21±6.53)min(P<0.01),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3.19±1.08)mL和(9.04±2.33)mL(P<0.01),住院期间总费用(5 055.14±402.33)元和(3 901.21±590.67)元(P<0.01),术后第1次肛门排便或者排气平均时间分别为(26.28±3.73)h和(27.04±3.36)h(P>0.05),平均住院天数为(3.86±0.94)d和(3.85±0.94)d(P>0.05),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期间总费用比较有显著性意义,平均住院天数、术后第一次肛门排便或者排气平均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使用超声刀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视野清晰,较为安全,而电刀的使用可降低患者治疗费用.

  • 腔镜辅助下超声刀甲状腺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作者:黄松芳;梁建华;刁秀琳

    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存在着创伤大、颈部留有瘢痕等缺点.1995年Gagner[1]成功进行了首例内镜甲状旁腺切除术,为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 腔镜超声刀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作者:杨莉莉

    介绍腔镜及超声刀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优点、手术方法和护理配合,强调手术成功关键与医护配合及术中护理密不可分.

  • 超声刀联合亚甲蓝对乳腺癌术后并发腋窝淋巴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陆敏;王颖;陈飞;丁强

    目的:探讨超声刀联合亚甲蓝对乳腺癌术后并发腋窝淋巴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2月期间132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手术资料,联合组69例术中联合应用超声刀和亚甲蓝,电刀组63例患者为常规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结果和腋窝淋巴漏的发生情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联合组较电刀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及引流管留置时间均减少或缩短,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均得到改善(P<0.05),且联合组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联合应用超声刀和亚甲蓝,可显著减少乳腺癌术后腋窝淋巴漏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超声刀对胃癌D2根治术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贾伟;韩轮

    目的 探讨超声刀对胃癌D2根治术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间在榆林市第一医院普外二科行胃癌D2根治手术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刀手术,对照组患者则采用高频电刀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手术前后患者营养状况(依据欧洲营养风险筛查标准进行评估)、生活质量(依据胃癌特异性量表进行评估)情况、血清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199(CA199)及癌坯抗原(CEA)含量和T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术后排气、进食时间分别为(169.27±20.38)分、(8.01±1.25)d、(3.17±1.05)d、(3.31±1.05)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7.04±30.28)分、(11.34±2.06)d、(4.97±0.97)d、(4.99±1.0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功能、生理、情况、家庭、附加及营养评分分别为(11.04±2.91)分、(10.66±2.01)分、(8.17±1.36)分、(7.19±1.52)分、(24.91±8.04)分、(24.30±3.29)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的(18.27±3.08)分、(18.49±3.52)分、(16.74±2.22)分、(17.10±3.38)分、(45.37±15.29)分、(18.15±4.26)分和对照组的(14.33±2.62)分、(13.51±1.83)分、(11.29±1.83)、(11.27±1.24)分、(30.91±5.44)分、(21.09±3.9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A125、CEA及CA199含量分别为(39.84±12.41)U/mL、(15.41±5.08)ng/L、(31.08±10.26)U/mL,较治疗前的(55.10±18.05)U/mL、(62.94±13.06)ng/L、(72.94±19.33)U/mL和对照组的(41.27±13.25)U/mL、(25.94±4.37)ng/L、(40.25±12.49)U/mL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CD8+水平为(25.97±3.89)%,较治疗前的(57.39±5.03)%和对照组的(36.39±4.09)%明显下降,CD4+水平和CD4+/CD8+比值分别为(39.05±5.28)%、(1.54±0.38),较治疗前的(16.12±3.08)%、(0.33±0.19)和对照组的(28.74±4.70)%、(0.95±0.28)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刀对胃癌D2根治术患者创伤小,恢复快,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超声刀在异位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钱明平;徐彬;孟红波;龚健;王龙;宋振顺;周波

    目的 探讨超声刀在异位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将160例行开腹阑尾切除术的异位阑尾炎患者分为超声刀组和非超声刀组各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超声刀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天数少、手术切口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刀组并发症发生少.结论 超声刀应用于异位急性阑尾炎患者阑尾切除手术可以改善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

  • 超声刀FOCUS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献珊;陈锋夏

    目的 观察超声刀FOCUS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接受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的92例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刀组(观察组)和电刀组(对照组)各46例,超声刀组术中采用超声刀,电刀组采用传统电刀手术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总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超声刀组的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总量与电刀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刀FOCUS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减轻术后局部反应,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应用超声刀治疗输卵管妊娠30例分析

    作者:倪胜生;王勇;张逢春;徐春佳

    我院在腹腔镜下应用超声刀治疗输卵管妊娠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 超声刀在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赖其敏

    目的 探讨超声刀在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采用超声刀扁桃体切除术(超声刀组,n=38)和传统扁桃体切除术(对照组,n=35)治疗的73例扁桃体良性肿大或慢性扁桃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超声刀组患者术中单侧平均手术时间、单侧平均出血量、术后出血率和术后平均咽痛时间都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超声刀组患者清醒后伤口疼痛程度和10d内伤口疼痛程度都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术后创面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刀扁桃体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疼痛轻等优势,可以作为在扁桃体切除术中的首选方法.

  • 超声刀在甲状腺开放性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张好云;王红鲜;陶霖玉;齐柯;冯铎;陈天文

    目的 探讨超声刀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08年8月至2010年5月同一手术小组完成的甲状腺手术430例,包括超声刀手术(超声刀组)230例,传统手术(传统组)20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腺体切除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超声刀组手术时间为(51.94±3.84) min,传统手术组为(90.88±4.55) min,平均缩短38.94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刀组术中出血量为(10.20±1.49) ml,传统手术组为(44.90±4.78) ml,平均减少34.70 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刀组手术切口位(4.21±0.86)cm,传统手术组为(9.76±1.10) cm,平均缩短5.55 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超声刀行开放性甲状腺手术安全可靠,可明显缩少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小手术切口.

  • 超声刀在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应用体会(附58例报告)

    作者:金绍明;余书勇;吴维敏;尹俊峰;涂瑞纱;周振环

    目的 探讨超声刀在低位小切口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优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超声刀辅助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的5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效果.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手术切口长度3~4cm,手术时间40~100min,平均60min.术中出血10~35ml,残留腺体量4~8g,无1例发生手术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Bd(3-4d).术后随访2-6个月,未见病变复发、甲减.结论 低位小切口超声刀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手术时间短,术中、术后出血少,并发症少,甲状腺残腔无线结遗留,术后恢复快,小切口在超声刀的辅助下手术难度并不增加,有美容效果.

  • 单极高频电刀、超声刀及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用于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的治疗效果

    作者:栾小丹

    目的 探讨单极高频电刀、超声刀及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用于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丹东市中心医院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14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单极高频电刀组(48例)、超声刀组(50例)、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组(49例).比较3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临床指标、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发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多重比较发现,超声刀组及LigaSure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单极高频电刀组,且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也少于单极高频电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刀组与LigaSure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术后12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术后60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多重比较发现,超声刀组及LigaSure组患者术后60 h VAS评分明显低于单极高频电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发热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比较发现,超声刀组及LigaSure组患者术后发热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单极高频电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刀组及LigaSure组患者术后发热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单极高频电刀比较,超声刀及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应用于开放性甲状腺手术,均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并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腹腔镜辅助下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附3例报道

    作者:冯晓川;何荣佳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辅助下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的手术方式,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行腹腔镜辅助下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3例(改良Soave's法),并结合近几年来中外作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腹腔镜辅助下顺利完成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等同于开放手术效果,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行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可行,具有直观、创伤小,在分离盆底直肠方面优于开放手术,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

  • 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治疗效果

    作者:江德全;冯华国;代国华;冯毅;朱耀虹;龚建平;游宇来

    目的 研究探索在腹腔镜下行肝切除术中应用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2月至2015年6月收诊、行肝切除术患者170例,按数字法随机平均分所有患者为观察组(给予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治疗)与对照组(给予单极电凝治疗)各组85例,比较2组治疗后肝切除所耗时长、行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和患者相同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结果 观察组的肝切除术各参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 d的VAS、ODI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在腹腔镜下行肝切除术具有较好的疗效,可减少了患者的并发症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超声刀在复杂性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中的应用

    作者:谢嵘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复杂性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行腹腔镜探查或胆囊切除术的复杂性胆囊结石患者82例,分为超声刀组43例,电刀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的区别。结果超声刀组的手术时间、中转开腹、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腹腔引流量患者均少于电刀组(P<0.05),术后胆漏发生率及住院时间也低于电刀组(P<0.05)。结论超声刀是复杂性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重要的手术设备,和电刀相比,可提高手术安全性。

  • 超声刀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周洪伟;曾晓华;余永康;王志刚

    目的通过超声刀和电刀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的对比,探讨超声刀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观察我院2001年6月~2004年2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105例,47例采用电刀,为电刀组;58例采用超声刀,为超声刀组.主要观察指标有: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例数、术后24 h引流量、放置引流管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皮瓣坏死、皮下积液的观察对比.结果超声刀组手术时间较电刀组有明显缩短(P<0.05);超声刀组平均节省手术时间41.8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超声刀组较电刀组显著减少(P<0.001),超声刀组平均减少出血量94.2 ml.超声刀组术后24 h引流量较电刀组显著减少(P<0.001.超声刀组引流管放置时间较电刀组明显缩短(P<0.001).超声刀组与电刀组术中输血例数、术后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均无统计学差异.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整个手术过程,包括剥离皮瓣、乳腺切除和腋窝清扫均可使用超声刀来完成,无1例发生腋血管、肩胛下血管、胸背神经、胸长神经的损伤;而电刀组不适合作腋窝清扫.结论超声刀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术中视野清晰,术后引流量也明显减少,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未见增多,有减少趋势,可行腋窝清扫,而不损伤腋血管和神经.超声刀凝血与切割功能俱佳,不失为一种性能明显优于高频电刀的手术新能源.超声刀凝血剪集组织分离、止血和切割三种功能于一体,既安全,又易控制,准确性极高,在乳腺癌根治术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1079 条记录 44/54 页 « 12...41424344454647...535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