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548例胃食管反流病病例的脉象特征及其临床意义初探

    作者:侯秋科;谢胜;陈东风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脉象特征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1548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利用由日本OMRON公司开发HEM9000AI脉搏仪对患者左右手的桡动脉进行检测,同时用上海中医药大学与道生中医诊断器材公司共同研制出的ZM-BOX-Ⅰ型智能脉象仪进行中医脉象的读取,探讨其结果的相关性.结果: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左侧脉搏波提示,PWV≥1400cm/s者占71%,右侧脉搏波提示PWV≥1400cm/s者占62%,中医脉象特点以弦脉(74.6%)居多,左侧脉象多以弦长脉为主.结论:患者脉搏波提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PWV增高,脉象特点为长弦脉,这对我们早期发现并干预(管壁)功能性结构病变,对于胃食管反流病伴随的心脑血管病的防治工作进行初步探讨.

  • 基于脉搏波的警觉度检测研究

    作者:曹勇;焦学军;潘津津;姜劲;傅嘉豪;徐凤刚;杨涵钧

    本文采用脉搏波信号研究了警觉度的变化规律.本研究共招募10名受试者参加了持续95 min的警觉度“时钟测试”(MCT).试验过程中,受试者们通过卡罗林斯卡嗜睡量表(KSS)和斯坦福嗜睡量表(SSS)主观评价了清醒程度,同时记录了所有受试者的目标反应时间、目标识别正确率和脉搏波信号.结果表明,根据主观量表得分和受试者的行为学数据可以将警觉度定标为3个水平:前30 min为高警觉度水平;中间30 min为一般警觉度水平,后30 min为低警觉度水平.此外,脉搏波信号的时域特征,如:次级波峰幅值、波峰幅值、次级波峰潜伏期,随警觉度的降低而减小,而波谷幅值随警觉度的降低而增大;频域特征:8.600~ 9.375 Hz、11.720~12.500Hz、38.280~ 39.060Hz和39.060~39.840Hz这4个子频带的能量概率也随警觉度的降低而减小.后,在上述8个特征建立的模型中,10名受试者三分类正确率的平均值高达88.7%.本文的研究结果证实了脉搏波在警觉度评估上的可行性,为警觉度的实时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 基于血管弹性腔模型的脉搏波发生器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设计与实现

    作者:王昊;伏全海;徐礼胜;刘佳;何殿宁;李青春

    脉搏波中包含着人体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和病理信息,已有的脉搏波检测设备对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有很大帮助.为实现对脉搏波检测设备性能指标的测试,需要获得准确的波形;然而,现有的信号发生器不能提供精确对应多种生理、病理状态的脉搏波输入信号.本文基于弹性腔理论设计了一种脉搏波发生器,对心血管系统进行建模,得到四种不同阻力条件下波形输出,同时添加噪声选择、设置信噪比(SNR)等功能.由于需要系统具有便携、动态响应好、可扩展性强、低功耗等特点,所以本文采用了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作为硬件开发平台,在可编程片上系统(SOPC)开发流程下,完成了脉搏波生成算法设计、外围存储器及用户接口控制.通过液晶屏和触摸屏,用户可通过输入关键参数设定想要的脉搏波,在液晶屏上显示波形,同时输出低电压电压模拟信号.本文设计的脉搏波发生器结构简单,为脉搏波的教学与科研以及采集与诊断设备的检测提供了解决方案.

  • 透析患者的桡动脉脉搏波信息系统设计

    作者:姚仲敏;孟洪颜;张伟丽;王丽

    透析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血压和脉搏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变化,低血压和心率过快都会给患者带来危险.根据透析室工作环境的特点设计了凌阳SPCE061A和51单片机无线脉搏采集以及上下位机通信系统,在上位机实现了患者脉搏波形的实时显示和数据库存储,同时编写了C++ Builder调用Matlab的接口程序,实现了频域滤波和小波降噪,能够从脉搏波中提取脉搏的周期、特征值K、大峰值和大峰值处的频率,可以有效的判断透析过程中心的率过快,诊断透析患者的血管硬化程度,能够提高透析过程中的安全性,进而减轻透析室的医生和护士工作负担.

  • 多生理信号参数检测电路设计

    作者:刘杰;王波;刘文

    本文设计了心音、血压、脉搏波生理信号的检测及单片机采集电路.通过单片机和主计算机通讯,由主计算机实现多路生理信号的综合处理.主计算机由LabVIEW软件对多路生理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和显示.进一步将三种信号进行有机融合,通过多路信号的时间关系计算血管硬化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电路稳定、有效,可用于血管功能的评价.

  • 一种无创脉搏波检测分析系统的研制

    作者:李婷;虞钢

    研制了一套无创脉搏信号检测分析系统,系统采用生理压力传感器同时采集两路脉搏波信号,实现了脉搏波信号的实时采集、存储、动态显示、波形波速度分析和诊断报告的打印,能够较全面的评价心血管系统的功能.该系统采用单片机与计算机结合的设计方式,同时具有单片机小型化、便携的特点和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存储、分析、处理的能力.初步临床实验表明,该系统操作方便,稳定性好,检测的可重复性较好.

  • 用自适应AR模型提高血氧饱和度测量中脉搏波信号的检出率

    作者:张昕;曾海坚;杨玉星;彭涤芳;谢宝生

    血氧饱和度是人体一项重要的生理参数,它的准确测量对于生理研究及医学应用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对血氧饱和度的无创伤检验通常采用双波长法,在该方法中,血氧饱和度的计算是以识别脉搏波并提取其特征值为基础进行的.由于采用双波长法得到的脉搏波信噪比较低,且脉搏波又不具有明显的特征(例如心电信号中有QRS波群),因此常用的脉搏波波形识别方法正确检出率不高,经常出现漏检或误检.本文提出利用时间序列建模的方法,建立心搏间期的自适应AR模型,用微分阈值法的输出值同模型的估计值作比较,甄别出漏检或误检的脉搏波,从而大大提高了脉搏波的正确检出率.

  • 动脉中的脉搏波理论

    作者:乔爱科;伍时桂

    介绍研究脉搏波传播的意义,回顾了动脉中的脉搏波传播理论的发展过程,重点描述了非线性脉搏波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并指出脉搏波研究的发展方向.

  • 脉搏波信号特征点识别与预处理方法研究

    作者:孙薇;唐宁;江贵平

    脉搏波信号特征包含人体心血管的生理病理信息,准确识别其特征点对分析人体心血管的健康状况有重要意义.脉搏波特征点因人而异,且易受干扰,因而获取高信噪比的完整信号是准确识别特征点的前提.本文基于数学形态学,设计了一种组合滤波器对信号作预处理,可有效抑制基线漂移并去除高频噪声.利用特征点与小波变换过零点的位置对应关系,识别预处理后信号的特征点,并提出用微分法来校正特征点的位置偏移.采用三个参数可调的高斯函数重构出四种典型的脉搏波进行对照实验,证明了本文方法识别脉搏波特征点的准确性.

  • 衰老与血压、血管功能调控

    作者:王宏宇

    随着人类自身的衰老过程,血压和血管均发生变化.直接测量外周血压与测量中心动脉压及压力波形的分析,包括脉搏波传导速度等,开辟了我们认识血管生物学和血流动力学的新领域,使高血压作为心血管综合征需重新定义.

  • 血管病变研究新视角——动脉硬度、脉搏波和脉压

    作者:倪永斌;李翠兰

    动脉硬度用于反映弹性动脉壁的力学特征,动脉张力和结构的改变可增加动脉硬度.目前有多种方法可以检测动脉硬度,其中脉搏波速度简单方便易于推广.脉搏波由左心室间断射血产生,沿动脉壁从中央向外周传导,遇到阻抗不匹配处可以发生反射.动脉硬度和脉压可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实动脉硬度在心血管疾病中的预测价值.

  • AMI患者PWV与颈动脉IMT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齐峰;杨丽霞;郭瑞威;苗贵华;樊君;刘宏;张海萍;王利民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与颈动脉内膜厚度的关系.方法 以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本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5例为急性心肌梗死组,以同期非冠心病患者170例为对照组.在所有患者病情稳定后,接受脉搏波传导速度及颈动脉超声检测,研究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脉搏波传导速度为(1558±348)cm/s,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为(1.18±0.26)mm;对照组分别为(1247±284)cm/s和(0.78±0.23)mm,均明显低于急性心肌梗死组.急性心肌梗死组脉搏波传导速度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正相关,而对照组两者无相关性.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较正常组高,两者有显著相关性.

  • 1834例PWV/ABI检测结果分析及其在动脉硬化早期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黄嵊;王盛霞;王益民;杨皓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增加迅速的疾病,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无创性动脉硬化普查成为早期发现和干预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作为评估动脉硬化的指标,脉搏波传播速度(pulse wave conduction velocity,PWV)能够很好地反应动脉的顺应性[1].

  • 拜新同对高血压患者大动脉扩张性的影响

    作者:黄健;李莉

    高血压对动脉结构和功能的损害是造成靶器官损害的主要原因.随着对血管病变的深入了解,认识到血管结构及功能病变与各种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关.因此,早期发现和干预血管病变是延缓和控制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根本措施.动脉弹性功能研究近年来受到重视.动脉弹性功能不仅是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而且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动脉内皮功能状况.动脉弹性功能减退已经成为心血管危险的重要标记之一.目前临床研究表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测量是一种方便、准确的测定高血压患者大动脉扩张性变化的方法[1].我们应用自动脉搏波传导速度测定系统观察长效钙离子拮抗剂拜新同(硝苯地平控释片)对19例高血压患者的大动脉影响,现报道如下.

  • 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临床应用

    作者:马啸

    业已证实,血管结构和功能改变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能够较为客观、敏感地反映这一变化.其中,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检测因灵敏度高、无创、操作简单、费用低、易被患者接受而成为评价动脉结构及功能改变的重要手段.

  • 利用逐步回归法分析家兔血压和脉搏波特征参数的相关性

    作者:汤池;杨国胜;王跃民;焦腾;陈实培

    目的: 研究血压与脉搏波特征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健康成年家兔10只,分别同步连续记录每只家兔的血压和脉搏信号,利用RM6280多道智能生理信号分析处理系统逐个提取血压波和脉搏波的特征参数.分别以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为应变量,选择8个脉搏波特征参数为自变量,使用SPSS11.0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收缩压与主波上升斜率和K值有较好相关性.舒张压与K值和主波高度有较好相关性.平均压与主波上升斜率、K值和H(1+ts/td)有较好相关性.结论: 血压与脉搏波特征参数之间存在特定的相关关系,提供了利用脉搏波特征参数检测血压的理论依据.

  • 基于心电图机的脉搏波测试

    作者:王桂莲;盖立平;刘铁利;王礼;柴英

    介绍了脉搏波测试仪的设计,内容包括脉搏渡放大滤波电路的设计和用心电图机描绘脉搏波,给出了实验结果.

  • 采用脉搏波法对不同高海拔地区妊娠妇女的血液动力学监测

    作者:李华安;李少萍;黄素霞;周景芳;杨青川

    目的:预测高原地区妊娠妇女血管舒缩的亚临床变化,及早发现妊高征患者,降低发病率.方法:利用北京易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MP妊高征监测系统对西宁、海西、玉树三个不同海拔地区300例正常妊娠妇女进行血液动力监测.结果:由于海拔差异,其波型系数(K)、外周阻力(TPR)、心脏指数(CI)、血液粘度(V)、平均滞留时间(TM)、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7项血液动力学参数出现不同程度偏差.结论:MP妊高征监测系统的7项功能参数的正常范围不适合高原地区妊高征的诊断.

  • 硫酸镁和黄芪注射液预防妊娠晚期体重异常增加发生子痫前期的MP监测

    作者:刘宁;商辉;蔡志疆;郑永珍

    目的:研究硫酸镁和黄芪注射液预防妊娠晚期体重异常增加发生子痫前期的血流动力学效应.方法:应用MP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监测系统监测仪对孕28~36周妊娠期体重增加≥18kg或≥0.9kg/周,或≥2.7kg/月,或水肿≥++的693例孕妇进行桡动脉血流监测,随机分为对照组353例和观察组340例,对比治疗前后两组体重下降、水肿减轻、MP各指标变化、MP阳性率变化及MP预测子痫前期符合率.结果:(1)两组MP各指标对比:治疗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治疗前后异常增加的体重均有所下降,水肿均有所减轻,尤以观察组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MP阳性对子痫前期的预测符合率两组相近(观察组52.17%,对照组50.50%)(P>0.05).结论:(1)妊娠晚期体重异常增加或水肿明显者与子痫前期临床症状出现前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相近,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关系密切,是子痫前期的信号,应引起足够的重视.MP预测子痫前期符合率达50%以上.(2)硫酸镁和黄芪联合应用预防妊娠晚期体重异常增加发生子痫前期的血流动力学作用明显,微循环效应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基于虚拟仪器的心率检测

    作者:吴素花;张永寿

    目的:设计基于虚拟仪器实验室虚拟仪器工程工作台(LabVIEW)的心率检测程序。方法:采集指端血氧信号,使之与脉搏波数据同步,通过Labview自带的子VI处理数据,滤除干扰较强的数据而得到需要的数据。结果:通过LabVIEW技术处理指端血氧信号得到实验对象的脉搏波周期T,计算单位时间内脉搏次数即可得到心率(脉搏=1 min内心脏的跳动次数,正常情况下,脉搏=心率)。结论:对该信号进行处理是一项重要且有意义的工作,不仅可以得出心率,还可以深入分析并依此对心血管系统疾病进行预报和诊断,为临床医生提供具有一定意义的诊断依据。

177 条记录 8/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