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材建设与探索
本文从教材建设方面介绍了我院近几年来如何培养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人才的情况,教材建设是搞好教学工作,提高办学质量的基本工程.也是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
-
中医院校短期进修留学生教材建设的思路与方法
中医院校短期选修留学生现在还没有体系化的教材可用,使教材缺乏针对性,跨文化交际困难,成为影响短期进修留学生提升学习效果的障碍.因此,要准确把握短期留学生的特点与教材建设中的难点,探索建设以临床各科带教医生的临床经验与中医养生保健为主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特色鲜明的双语教材.
-
关注医药学成人学历教育规划教材
为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医药学成人学历教育的专业课程体系及教材体系的改革和创新,探索医药学成人学历教育教材建设新模式,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12年启动了全国高等学校医药学成人学历教育教材第三轮的修订工作。
-
培养新时期的卓越医学人才
自2001年8月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和原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启动医学研究生教材的组织编写工作开始,在开展多次大规模调研、论证的前提下,人民卫生出版社先后于2002年和2008年分两批完成了第一轮五十余种医学研究生规划教材的编写与出版工作。
-
关于高职高专ICD-10教材建设的思考
国际疾病分类ICD-10的高等教育已经在高职高专开始起步,ICD-10教材建设成为当务之急.高职高专ICD-I0教材的内容应以实际职业岗位的技术应用为主旨,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加强基本技能的阐述和案例分析,重视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呼吁教育界和病案界携手编写适用于正规教育的ICD-10教材.
-
医学信息检索教材的调查与建设探析
为了做好医学信息检索教材的建设和编写工作,促进其教学的良性发展,笔者采用文献搜集、网站调查和数据统计等方法相结合,对2005-2010年间出版的医学信息检索相关纸本教材和医学院校文献检索电子教材的现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调查分析,以了解目前医检教材的建设和发展状况,力图对今后编写医学信息检索教材提出有益的建议.
-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模式对“中医英语”教学的启示
为了加快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步伐,各大中医药院校在近些年陆续开启了培养中医外向型人才的教学模式,而这个模式的关键就在于“中医英语”教学。“中医英语”的概念是随着专门用途英语(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ESP)研究传入中国而被提出的。中医英语被看作是ESP的一种。作为一种新型课程类别,“中医英语”教学在课程设计、教材建设等方面都还不够完善。而已经在国外拥有半个世纪发展历史的ESP教学模式拥有着先进的理念,因此本文简要探讨了ESP教学模式在两个不同方面对“中医英语”教学的启示,以期为未来的中医外向型人才培养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模式 “中医英语”教学 课程设计 教材建设 -
国际中医药教材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随着境外中医药教育机构的蓬勃兴起,对优质教材的需求与日俱增,编写世界各国中医药学校通用的中医药教材已势在必行。尽管近几年国际中医药教材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教材建设规范化,教材术语翻译标准化,教材本土化等需进一步强化,为此,应从编写人员的国际化,编写理念的本土化,中医概念的主体性,教材建设层次化,教材推广品牌化等方面入手加强国际中医药教材建设。
-
"中医临床试验设计"教材建设的探讨
"中医临床试验设计"是一门跨学科的边缘学科,是中医临床研究和科研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学课程.严谨的试验设计是提高中医临床试验的有效性、真实性和可应用性的基础,是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开展科研活动必须面对的问题,它贯穿于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从开题论证、科研实施、资料采集与统计、论文撰写等全部的学习过程,与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密切相关,因此构建具有较高价值的"中医临床试验设计"教材具有积极的意义.
-
商榷高职高专《中医诊断学》教材存在的不足
笔者在讲授中医诊断学这门课程过程中,发现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三版高职高专《中医诊断学》教材存在一些瑕疵,如教材中存在错别字,教材内容前后不一致,以及教材一些内容不完整,需要补充或调整.通过自己的讲课体会和临床观察,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管中窥豹,略见一斑,以供同道参考.
-
关于瑶医药教材建设的思考
瑶医药教材的建设对培养瑶医药人才、继承和发展瑶医药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回顾了瑶医药教材的建设,从教材建设的背景、必要性、教材体系建设目标等方面展开论述,给出了进一步完善瑶医药教材建设的建议,明确了瑶医药教材建设的趋势—应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结合,不断适应新医改背景下符合人才培养需求的特色教材.
-
中医院校中医英语教学现状的思考
目前,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中医,中医国际化日益受到世界瞩目.随着传统中医药对外交流和传播的深入开展,如何培养出中医英语复合型人才成为推广中医的重中之重.中医英语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且涉及面广,不仅涉及中医药学体系,还涵盖语言学、医史学、文化史等等内容,又大大增加了该课程的学习难度.目前,几乎每个中医院校都有医学英语或者中医英语的教研室,并拥有专门的中医英语教学团队.但是中医英语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教材,教学方法和师资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将从教材建设、师资建设、教学模式等方面阐述几点策略以期提高中医英语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更好地推动中医英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
中医药高职高专生理学教材建设的思考
我国中医药高等专科教育起步较晚,到本世纪初,中医药教育有本科院校,有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但专科教育一直断层,这一点与国内高等教育整体情况是极不相称的,与我国卫生工作的路线、方针是不相符的,与我国广大农村基层需要高级中医药人才的市场需求也是极不相称的.为了振兴中医药事业,满足广大基层、农村对中医药人才和医药市场的需求,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在基础条件较好的重点中医药学校中升格一批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针灸学》编写新思路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自2002年8月出版后,在全国绝大多数中医药院校中医药类本科教学中使用.迄今已有3年时间.该教材广泛收集了上世纪的针灸临床、科研和教学成果,并在教材内容、编写形式、排版和印刷质量等方面作了充分的调整和改进,深受主讲教师和学生的好评,不愧为一本新世纪同专业中的好教材.与同类教材相比,本教材有不少创新点.当然,在编写新教材的探索过程中难免有不足之处.
-
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改革实践
中医药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自20世纪60年代开展以来,40余年共培养了10余万名中医药高级专门人才.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有24所高等中医药院校举办了以函授为主要形式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校生达数万人.卫生部于1984年组织成都、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等11所高等中医药院校联合编写了首部<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函授教材>(以下简称<函授教材>).该套统编<函授教材>共计24门课程,以"体现中医特色,确保大专水平,突出函授特点"为编写目标.该教材自1985年出版以来,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使用.但由于多种原因,中医药成人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仍大多使用高等中医药教育普通本专科教材.
-
对“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脾胃肝胆系病证编写的思考
原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第2版)较之前各版本从内容、版式等方面都作了较大的改进。正如其“出版说明”[1]所指出的,该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突出中医药特色,正确处理好中西医之间的关系;体现中医药学科发展与教改成果;突出实用性,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等。书中的知识链接、临证要点、名医经验、病案分析等内容,更加切合临床实践,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
-
中医药院校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是高质量、高水平的人才.因此,提高人才质量是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中永恒的主题,是高等学校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教材是高等学校的基础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保障.教材建设的总体水平直接地反映着一所学校的师资潜质和教学管理质量,是衡量学校综合实力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为培养面向21世纪的中医药人才,根据学校教学改革的总体规划与目标,抓好立体化教材建设,推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对于提高本科教学的教学质量和实践能力尤为重要.
-
皮肤科性病教学的教材建设和课程设置
性病,又称为性传播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是一组主要由于不洁性交引起的,以皮肤粘膜为主要侵犯对象的急、慢性传染病.
-
方剂学课程设计与教材建设小议
中医药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和创新,一些新兴的中医学类、中药学类以及医学边缘类相关专业或方向陆续开办,由于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差异,必然给方剂学这门传统而经典的课程提出新的教学要求,就如何针对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需求设计方剂学课程,并对<方剂学>教材建设提出建议.
-
《方剂学》教材内容建设与存在的问题
根据<方剂学>教材教学内容总论中存在的对方剂学发展简史的认识和对方剂与治法的认识;各论中"正方"设置的认识、关于对临床报道设置的认识、"实验研究"设置的认识、方剂主治证等一些问题,认为要想使教材质量有所提高,就必须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才能不断解决问题,才能推动与促进教材内容建设不断完善与进步,才能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