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快速建立PACS系统的经验

    作者:周小兵;王德杭;黄如春;王志刚

    探索小型PACS网络的建立,规划实施步骤,网络关键技术的运用及在建立网络过程中的体会,评价网络运行的实用性和稳定性.

  • 39例胸椎结核累及胸腔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和疗效分析

    作者:兰汀隆;董伟杰;范俊;唐恺;李元;严广璇;秦世炳;许绍发

    目的 探讨胸椎结核累及胸腔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以此减少此类患者的手术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39例胸椎结核累及胸腔的手术治疗患者,根据手术时胸椎结核累及胸腔后继发胸腔积液和脓胸的病程时间分为2个组.A组:27例;胸椎结核累及胸腔前体温稳定在37.5℃以下,并且血红细胞沉降率稳定或处于下降过程,累及胸腔后继发胸腔积液或脓胸的病程短于4周者.B组:12例;胸椎结核累及胸腔继发胸腔积液或脓胸的病程大于4周,则待胸膜纤维板较厚,体温稳定在37.5℃以下,并且血红细胞沉降率稳定或处于下降过程者.39例患者均一期完成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手术方式:后侧入路胸椎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式1);后侧入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前侧入路经胸腔胸膜纤维板不剥脱或部分剥脱、胸椎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术式2);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前侧入路经胸腔胸膜纤维板完全剥脱、胸椎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术式3);前侧入路经胸腔胸膜纤维板不剥脱或部分剥脱、胸椎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前路钉板内固定术(术式4);前侧入路经胸腔胸膜纤维板完全剥脱、胸椎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前路钉板内固定术(术式5);前侧入路胸膜外胸椎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前路内固定术(术式6);后侧入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前侧入路胸膜外胸椎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术式7).结果 A组27例,手术在累及胸腔继发胸腔积液或脓胸后1~4周施行,平均(2±1.7)周;B组12例,手术在累及胸腔继发胸腔积液或脓胸后8~12周施行,平均(9±1.4)周.5例选择术式1,11例选择术式2,9例选择术式3,5例选择术式4,3例选择术式5,2例选择术式6,4例选择术式7.所有患者均无死亡及发生严重心脑血管、肺、肝、肾并发症.术后胸腔管引流时间6~33 d,平均(15±10.9)d.术后切口一期愈合35例,一期愈合率(89.7%);2例经每日伤口换药1个月内愈合,2例经每日伤口换药1个月后行清创后愈合.5例术前并发脊髓损伤,术后3个月均恢复正常.术后6个月X线摄影复查,显示椎体呈骨性融合者28例,骨性融合率达71.8%(28/39);术后1年X线摄影复查,显示椎体骨性融合者35例,骨性融合率达89.7%(35/39).术后随访2~3年,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均未见结核病复发迹象.所有患者受累及的胸腔均已粘连闭合,未见胸腔积液或脓胸.结论 胸椎结核累及胸腔,继发胸腔积液或脓胸患者的治疗需同时兼顾胸椎结核和胸腔积液或脓胸,在有效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 不同治疗时机对妊娠并发肺结核患者结局的影响

    作者:孙秀利;任倍莹;许军利

    目的 探讨在分娩前后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对妊娠并发肺结核患者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于2011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既往身体健康、无其他疾病史和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史的妊娠并发肺结核患者110例.根据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时间,经患者知情同意,将患者分为分娩前抗结核药物治疗组(A组,68例)和分娩后抗结核药物治疗组(B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肺结核病情进展情况和妊娠结局.结果 B组患者并发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20例,47.62%)、结核性脑膜炎(15例,35.71%)及淋巴结结核的发生率(27例,64.29%)均显著高于A组的发生率(5例,7.35%;2例,2.94%;4例,5.88%),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8.33、25.22、51.71,P值均<0.001);B组患者足月分娩发生率(16例,38.10%)显著低于A组(61例,89.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26,P<0.001);B组患者低体质量儿(23例,54.76%)、早产(20例,47.62%)及新生儿死亡(6例,14.29%)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A组(12例,17.65%;6例,8.82%;1例,1.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1.74、35.66、13.17,P值均<0.001).结论 分娩前对妊娠并发肺结核患者行抗结核药物治疗可有效延缓患者病情进展,改善妊娠结局,治疗效果优于分娩后才开始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患者.

  • MDR-TB患者采用不同化疗方案所致药物不良反应及治疗转归研究

    作者:李凤丽;阚晓红;李琦;张云玲;李东方;周云;姜雯;华小果;胡成洋;潘敏;张秀军

    目的 比较应用不同耐多药结核病化疗方案后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及治疗转归的情况.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4年5月在安徽省胸科医院就诊的(包括门诊及住院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并接受治疗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02例.将研究对象按照入组时间排序连续随机分配为化疗方案一组(54例)和方案二组(48例).方案一:3Clr-Z-Am-Mfx+ XY/3Clr-Z-Am3-Mfx+XY/12Clr-Z-Mfx+XY;方案二:3Z-Am-Lfx+ XY/3Z-Am3-Lfx+XY/18Z-Lfx+XY.其中:Clr:克拉霉素,Z:吡嗪酰胺,Am: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Lfx:左氧氟沙星,Mfx:莫西沙星;XY:指根据患者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及其耐受情况选择的2种敏感药物(可依次选择:Pto:丙硫异烟胺,PAS:对氨基水杨酸钠,E:盐酸乙胺丁醇).观察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方案一组和方案二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59.3%(32/54)和64.6% (31/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1,P=0.581).两种方案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36/54)和62.5%(30/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1,P=0.815).方案一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居前3位的是胃肠道反应(41.7%,15/36)、单纯性尿酸升高(41.7%,15/36)、血液系统影响(25.0%,9/36);方案二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居前3位的是胃肠道反应(36.7%,11/30)、单纯性尿酸升高(33.3%,10/30)、肝功能损伤(20.0%,6/30).方案一组有12例(22.2%)患者出现QT间期延长,方案二组有3例(6.3%)患者出现;两种方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97,P=0.046).方案一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及未发生者治疗依从率分别为83.3%(30/36)和88.9%(16/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2,P=0.892);方案二组患者治疗依从率分别为83.3%(25/30)和88.9%(16/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P=0.916).方案一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及未发生者治疗成功率分别为55.6%(20/36)和66.7%(12/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61,P=0.433);方案二组患者则分别为60.0%(18/30)和72.2%(13/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4,P=0.391).结论 两种化疗方案的治疗效果均良好,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成功率均无影响.

  • 后路长节段固定、前路病灶清除短节段融合在多节段胸腰椎结核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赵明伟;杨素珉;周伟东;刘朝阳;徐凯;曹帅

    目的 分析后路长节段固定、前路病灶清除短节段融合在多节段胸腰椎结核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青岛市胸科医院收治的24例多节段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了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棒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短节段融合术治疗,重点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固定节段数、后凸畸形患者Cobb角恢复情况、影像学等.结果 24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3.2±0.9)h;平均出血量(730±211)ml;固定节段4~10个椎体,平均7.5个椎体;9例融合2个间隙,15例融合1个间隙;12例后凸畸形者术后病变节段(后凸Cobb角10°~31°,平均25.8°)较术前(后凸Cobb角27°~50°,平均35.8°)均有所改善与纠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1,P<0.01).术后患者脊髓损伤程度分级(Frankel)均达到E级.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29.0±9.7)个月;术后6~12个月前路植骨均得到融合,无椎旁脓肿或腰大肌脓肿复发.结论 多节段胸腰椎结核采用后路长节段固定短节段融合治疗的创伤小,融合节段少,固定效果确切,内固定取出后可解放正常脊柱单位,恢复脊柱功能.

  • 复治肺结核患者采用不同化疗方案的效果评价

    作者:杜建;刘宇红;李亮;马艳;钟球;傅衍勇;陈玲;李波;林明贵

    目的 评价复治肺结核新方案与复治肺结核标准方案满疗程的疗效及停药后随访3年的复发率,探讨如何提高复治肺结核的治疗成功率,减少失败率和降低复发率.方法 本研究采取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散随机法.国内有22家结核病防治(简称“结防”)机构共同参与,选择确诊的菌阳复治肺结核患者,排除MDR-PTB、XDR-PTB、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对治疗有影响的并发症和复治个体化组.根据随机号分为3个组:第1组为采用高剂量的复治新标准方案组(简称“高剂量组”,86例);第2组为采用长疗程的复治新标准方案组(简称“长疗程组”,83例);第3组采用复治标准方案(简称“标准方案组”,82例).评价上述三组满疗程的治疗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停药后随访3年的复发率.结果 高剂量、长疗程、标准方案组满疗程治疗成功率分别为84.9%(73/86)、73.5%(61/83)和62.2%(51/82),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152,P=0.004);3组治疗失败率分别为4.7%(4/86)、16.9%(14/83)和19.5%(16/82),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084,P=0.011).3组胸部病变X线摄影评价的吸收好转率分别为87.5%(70/80)、86.3%(69/80)和74.0%(54/7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912,P=0.052);空洞闭合率分别为28.9%(11/38)、46.5%(20/43)和27.8%(10/36),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940,P=0.139);恶化率分别为1.2%(1/80)、1.2%(1/80)和6.8%(5/7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确切概率法,P=0.115).3年累计复发率占随访例数的5.6%(10/177),高剂量组与长疗程组和标准方案组复发率分别为5.6%(4/72)、1.7%(1/59)和10.9%(5/46),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确切概率法,P=0.135).10例复发患者中有5例采用复治标准化疗方案.结论 适当提高剂量和延长强化期(高剂量组)较复治标准化疗方案(标准方案组)可有效提高治愈和治疗成功率,并减少治疗的失败率.

  • 不同结算方式下汉中市肺结核患者门诊诊疗费用分析

    作者:张宏伟;许静;邓亚丽;张天华

    目的 通过对汉中市不同结算方式下全疗程未住院肺结核患者门诊诊疗费用的分析,为制定肺结核患者筹资支付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整理汉中市结核病定点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治疗管理并完成疗程的1388例肺结核患者门诊诊疗费用数据,其中初治患者1204例,复治患者184例.对患者的就诊天数、就诊次数、次均诊疗费、诊疗总费用等变量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进行描述,不同治疗分类、医保类型、费用报销类型患者的就诊天数、就诊次数、次均诊疗费、诊疗总费用采用秩和检验,不同报销方式下的患者自付比率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初治、复治患者诊疗总费用分别为1580.45元(1259.70元,2420.23元)、1920.13元(1497.81元,2300.4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67,P=0.001).不同结算模式下,单病种定额结算、单病种据实结算、非单病种结算和患者自费次均诊疗费用分别为241.40元(199.21元,358.30元)、175.00元(144.64元,212.07元)、140.46元(128.05元,163.76元)和107.54元(94.71元,136.37元);上述患者诊疗总费用分别为2054.14元(1460.23元,2655.98元)、1342.51元(1002.25元,1820.33元)、1018.15元(869.65元,1321.55元)和674.20元(495.03元,848.07元),不同结算方式之间次均诊疗费用(x2=408.726,P=0.000)和诊疗总费用(x2=342.875,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初治患者超过门诊定额标准3000元者占5.65%(68/1204),复治患者超过4000元定额标准者占4.35%(8/184);定点医院平均每例单病种定额方式结算患者可获得非服务性补偿770.00元,单病种据实结算、非单病种和患者自费结算方式为医院提供非服务性补偿为0元;单病种结算方式报销的患者平均个人自付额度为409.65元(233.82元,702.15元),个人自付比例为24.84%(619 580.87/2 494 194.76),非单病种结算方式患者平均个人自付额度为483.90元(403.62元,587.25元),个人自付比率为51.32%(8245.05/16 065.98),单病种结算患者自付比率低于非单病种结算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67.453,P=0.000);单病种定额结算患者个人自付率为24.52%(441 100.08/1 798 921.41),低于单病种据实结算患者自付比例25.67%(1784.80.79/695 273.3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5.422,P=0.000).结论 结核病患者门诊诊疗费用实行单病种定额方式结算,并未增加医院经济负担,且能够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故应该将肺结核患者门诊诊疗费用纳入单病种定额结算政策的范围内并加以推广,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进一步完善.

  • 69例妊娠并发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

    作者:陈燕琴

    目的 探讨2H-R-E/10H-R及2H-Z-E/10H-R抗结核治疗方案对妊娠并发肺结核患者的有效性、耐受性及对新生儿先天性畸形的影响.方法 纳入1998年9月至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诊治的妊娠3个月内的初治肺结核患者79例,自妊娠3个月后开始抗结核药物治疗,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40例,予2H-R-E/10H-R方案治疗)和B组(39例,予2H-Z-E/10H-R方案治疗),治疗过程中退组10例,终A组35例,B组34例;通过胸部CT扫描表现评价治疗第2、12个月末时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并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新生儿发生先天性畸形的情况.采用SPSS 14.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69例患者完成治疗疗程,A、B两组患者治疗至2个月末和12个月末的有效率分别为97.1%(34/35)和94.1%(32/34),无效率分别为2.9%(1/35)和5.9%(2/3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值均=0.614).治疗至12个月末时A、B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3%(5/35)、32.4%(11/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16,P=0.075].69例患者从妊娠3个月至抗结核药物治疗12个月,未见病情进展;新生儿产后随访5个月,均未发生畸形和结核感染.结论 2H-R-E/10H-R及2H-Z-E/10H-R抗结核方案治疗妊娠并发肺结核疗效确切,且无差异,患者可耐受,无新生儿先天畸形发生,均可临床应用.

  • 广西壮族自治区四种结核病防治模式的实施效果综合评价

    作者:吴腾燕;韦所苏;刘飞鹰;黄曙海

    目的 综合评价广西壮族自治区4种结核病防治(简称"结防")模式实施效果,为完善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 抽样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现行4种结防模式(CDC模式、定点医院模式、结防院模式和结防所模式)地区,通过现场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批量测试等方法 收集资料,确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后,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综合评价广西4种结防模式的实施效果.结果 共确定12个综合评价指标,分别为配套经费到位率(X1)、结防人员配备率(X2)、初诊患者查痰率(X3)、批量测试量化误差发生率(X4)、总体到位率(X5)、新涂阳患者治愈率(X6)、涂阴患者完成疗程率(X7)、县(区)级对乡镇级督导工作完成率(X8)、确诊病案信息录入及时率(X9)、录入信息一致率(X10)、结防人员总体满意度(X11)、肺结核患者总体满意度(X12).CDC模式地区X1至X12指标数据依次为84.6%、84.2%、64.8%、66.7%、97.7%、88.4%、83.1%、88.2%、100.0%、55.0%、36.0%、80.0%;定点医院模式地区X1至X12指标数据依次为100.0%、94.1%、86.3%、22.2%、99.6%、93.3%、83.6%、138.7%、99.6%、30.0%、44.7%、74.6%;结防院模式地区X1至X12指标数据依次为100.0%、74.1%、57.0%、42.9%、99.7%、88.3%、91.3%、68.5%、98.9%、20.0%、41.1%、74.8%;结防所模式地区X1至X12指标数据依次为100.0%、74.3%、48.6%、33.3%、97.5%、96.2%、95.1%、75.0%、99.8%、35.0%、21.7%、78.1%.定点医院模式地区在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治疗和管理工作中具有优势,实施效果综合评价结果 排序位居第一(Ci=0.692).结论 在相关经费补偿和各项保障措施得到有效落实的前提下,定点医院模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但需要因地制宜稳步推行.

  • 四种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对肺结核患者的适用性评价

    作者:周梦雯;谭守勇;李春燕;陈睿;何婷

    目的 评价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微型营养评定法(MNA)、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MUST)、主观全面评定法(SGA)4种常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对肺结核患者的适用性. 方法 按住院号连续选取2016年3月广州市胸科医院新入院肺结核患者124例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NRS2002评分表、MNA评分表、MUST评分表、SGA评分表,共发出调查问卷124份,回收有效问卷110份,有效率为88.71%;同时测量白蛋白(Alb) 及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以BMI<18.5(和)或Alb≤30g/L为营养不良评价标准,计算4种筛查工具与营养不良评价标准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一致率.结果 肺结核患者总营养不良发生率为47.27%(52/110),其中蛋白-能量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8.18%(42/110)、蛋白营养不良及混合性营养不良发生率均为4.55%(5/110).4种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对结核病患者营养风险评价存在较大差异,NRS2002筛查出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为57例(51.82%)、MNA筛查出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为89例(80.91%)、MUST筛查出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为52例(47.27%)、SGA筛查出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为9例(8.18%),4种营养风险筛查工具营养风险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33,P<0.01).NRS2002筛查时间为(4.03±0.25)min、MNA筛查时间为(8.99±1.25)min、MUST筛查时间为(4.06±0.31)min、SGA筛查时间为(4.18±0.5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92.88,P<0.01). 结论 NRS2002较其他3种筛查工具更适用于肺结核患者临床营养风险筛查.

  • 经第11肋腹膜外改良小切口治疗腰椎1~2结核的疗效分析

    作者:费骏;胡金平;胡胜平;石仕元;王自立;赖震;胡德新

    目的 探讨经第11肋腹膜外改良小切口治疗腰椎1~2(“L1~2”)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0年2月至2014年12月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55例L1~2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应用一期后-前路联合入路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被分为经第11肋腹膜外改良小切口组(改良组,28例)和传统肾切口组(传统组,27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治愈率,以及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植骨融合、脊髓功能恢复情况(Frankel分级)、脊柱病椎节段后凸Cobb角、血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j±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24个月以上.改良组在手术时间[(242.21±20.87) min]、手术切口长度[(9.41±1.12) cm]、住院时间[(15.42±2.50)d]、术后1d的VAS评分[(5.63±0.58)分]及术后15 d的VAS评分[(4.03±0.20)分]均优于传统组[(291.67±25.63) min、(23.32±3.21) cm、(18.78±4.51)d、(6.24±0.38)分,(4.42±0.5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9,P=0.001;t=19.78,P=0.001;t=3.08,P=0.004;t=3.68,P=0.001;t=4.24,P=0.001).改良组和传统组手术前、后1年组内比较,在E级(良好)脊髓功能[42.9% (12/28)、96.4% (27/28)和48.1% (13/27)、100.0% (27/27);x2值分别为22.29、20.77,P值均<0.01]、病椎节段后凸Cobb角[(17.67±3.31)°、(6.29±2.03)°和(16.61±3.03)°、(7.22±2.24)°]、ESR(术前与术后2周)[(54.93±13.91) mm/1 h、(33.12±7.52) mm/1 h和(54.11±15.20) mm/1 h、(33.21±7.64) mm/1 h]、CRP(术前与术后2周)[(42.23±13.78) mg/L、(21.46±6.05) mg/L和(41.33±13.69) mg/L、(21.69±6.04) mg/L]等指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93、10.93、6.47、6.38、7.30、6.82,P值均<0.01).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一些指标的恢复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经第11肋腹膜外改良小切口病灶清除融合治疗L1~2椎体结核较传统肾切口,具有缩短手术时间及手术切口长度、改善术后疼痛、加速术后康复的优点,可以在临床推荐应用.

  • 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短程化疗新方案的临床研究

    作者:沙巍;张青;崔文玉;王琳;施军卫;高绪胜;阎建栋;严晓峰;岳冀

    目的 观察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采用短程化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于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全国17家结核病防治机构的首次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共542例进行治疗研究.患者被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为标准复治方案组(A组,123例;2S-H-R-E-Z/6H-R-E)、氧氟沙星组(B组,142例;2Ofx-Pa-R-E-Z/6Ofx-Pa-R)、左氧氟沙星组(C组:137例;2Lfx-Pa-R-E-Z/6Lfx-Pa-R)和超短程组(D组:140例;5Pa-Rfb-E-Z-Mfx).各组患者结束治疗后随访2年,比较新方案的疗效、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4个组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68.3%(84/123)、72.5%(103/142)、71.5%(98/137)和81.4%(114/140),其中D组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7,P=0.014).各组患者的脱落率分别为20.3%(25/123)、14.8%(21/142)、20.4%(28/137)和11.4%(16/140),其中D组的脱落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94,P=0.047).共有289例患者报道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0%(289/556);其中,患者发生3~4级药物不良反应者A组有14例(11.4%)、B组有7例(4.9%)、C组有12例(8.8%)、D组有7例(5.0%);4个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67,P=0.129).4个组患者的复发率如下:A组21.4%(12/56)、B组23.3% (17/73)、C组2.9% (2/70)和D组9.7% (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87,P=0.001).结论 5个月Pa-Rfb-E-Z-Mfx短程化疗方案治疗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可缩短疗程.

  • 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分析

    作者:马良;唐伟;地里下提·阿不力孜;古甫丁;盛杰

    目的 比较分析脊柱结核患者在规范化抗结核药物治疗前提下,采取前路、后路和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统计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胸科医院所收治的1136例脊柱结核患者中585例胸腰椎结核手术患者,按术式不同分为3个组: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前路内固定术(A组)155例;后路病灶清除植骨、经椎弓根固定术(B组)158例;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C组)272例.术后随访3~36个月,通过观察各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细胞沉降率变化、住院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改善情况、植骨融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从而评估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3组患者之间比较术后Cobb角[胸椎患者A组(19.3±3.3)°、B组(17.8±5.3)°、C组(15.6±4.4)°,F=0.894、P=0.422;腰椎患者A组(18.4±2.3)°、B组(19.5±2.6)°、C组(16.4±2.8)°,F=2.916、P=0.080]、VAS评分[胸椎A组(3.9±1.3)分、B组(3.8±1.2)分、C组(3.7±1.2)分,F=0.471、P=0.625;腰椎A组(3.7±1.2)分、B组(3.7±1.2)分、C组(3.6±1.2)分,F=0.312、P=0.732]、植骨融合时间[胸椎A组(9.7±2.9)月、B组(9.9±2.6)月、C组(9.5±3.1)月,F=0.417、P=0.659;腰椎A组(9.3±2.9)月、B组(9.7±3.2)月、C组(9.3±3.1)月,F=0.438、P=0.6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术前Frankel分级B级4例、C级19例、D级110例,至术后末次随访时为C级2例、D级17例,其余114例恢复至E级.结论 在规范化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前提下,3种手术方式在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 106例腰骶段结核患者经后路手术治疗的效果评价

    作者:李元;董伟杰;兰汀隆;范俊;秦世炳

    目的 探讨后路手术治疗腰骶段结核的临床效果及相关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北京胸科医院骨科接受后路手术治疗的106例腰骶段结核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61例,女45例;年龄18~85岁,平均(52.7±16.5)岁.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率、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改善情况、术后植骨融合率、术后腰骶角变化、术后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定简表SF-36(short form-36)》进行生活质量评分,以下简称“SF-36评分”]改善等情况,综合上述因素评价后路手术在治疗腰骶段结核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相关风险.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105~400 min,平均(211.8±63.1) min.术中出血量200~800ml,平均(420.0±56.1) ml.11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4%(11/106).术后3例患者复发,术后复发率为2.8%(3/106).术前VAS评分为3~8分,平均(6.2±1.6)分;术后VAS评分为0~5分,平均(1.8±1.5)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3,P=0.000).依据Moon植骨融合标准,99例植骨融合,7例未融合,植骨融合率为93.4%(99/106);植骨融合时间3~10个月,平均(5.2±1.6)个月.术前腰骶角为17°~30°,平均(21.1±4.2)°;末次随访时腰骶角为24°~35°,平均(28.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P=0.002).美国脊柱损伤协会神经功能分级(ASIA) 12例术前为D级的患者,末次随访时均改善至E级.末次随访时患者的SF-36评分结果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术前生理健康综合测量评分为(32.4±9.2)分,术后为(83.8±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3,P=0.000).术前心理健康综合测量评分为(48.4±14.6)分,术后为(89.5±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8,P=0.000).结论 经后路手术治疗腰骶段结核是一种有效的术式,术后复发率低、患者生活质量能够获得改善,但应关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耐多药肺结核采用含阿米卡星或卷曲霉素化疗方案治疗的结果分析

    作者:王建云;贾忠;魏宝楚;牛晨霞;周莹荃;白少丽;梁云;同重湘

    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兰州市胸科医院接诊的符合入选标准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98例,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含常用剂量卷曲霉素的化疗方案(6Cm-Lfx-Pto-PAS-Z/18Lfx-Pto-PAS-Z)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国产常用剂量阿米卡星的化疗方案(6Am-Lfx-Pto-PAS-Z/18Lfx-Pto-PAS-Z)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化疗3、6、12、18及24个月的痰抗酸杆菌阴转率、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的阴转率、胸部X线摄影显示的病灶吸收情况、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评价含卷曲霉素或阿米卡星两种化疗方案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疗效.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化疗过程中,研究组有3例患者退组,对照组有2例患者退组.研究组患者化疗3、6、12、18及24个月的痰培养阴转率分别为48.89% (22/45)、57.78% (26/45)、64.44%(29/45)、71.11%(32/45)和80.00%(36/45),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7.08%(13/48)、35.42%(17/48)、41.67%(20/48)、50.00%(24/48)和56.25%(27/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71、4.67、4.83、4.32、6.00;P值分别为0.030、0.031、0.028、0.038、0.014).化疗3个月及总疗程结束后,胸部X线摄影显示病灶吸收的总有效率为60.00%(27/45)和84.44%(38/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42%(17/48)和56.25%(27/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63、8.77;P值分别为0.018、0.003).两组患者化疗后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22%(10/45)和29.17%(14/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9,P=0.444).故认为含卷曲霉素的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效果明显优于含常用剂量的阿米卡星的化疗方案.

  • 个案管理模式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治疗管理中的评价分析

    作者:崔魁丽;焦军华;刘卫国;张盼花;周爱杰

    选择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初次治疗的6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0例患者分别入住4个病区,其中第一、二病区的患者列入观察组,第三、四病区的患者列入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模式,于入院时介绍住院规则、常用检查和化验的注意事项,发放健康教育读物;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个人健康教育档案,实施个案管理的模式,由个案管理护士进行个体评估,制订个案管理计划并实施.出院时,观察组对护士工作满意25例(83.3%),基本满意5例(16.7%),不满意0例(0.0%),满意度(100.0%,30/30)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15例(50.0%),基本满意11例(36.7%),不满意4例(13.3%);满意度为86.7%(2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5,P=0.013);观察组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知识、饮食知识、休息和运动注意事项、药物知识、防止出现耐药措施等知识的得分[分别为(18.54±0.23)、(19.14±0.32)、(18.54±0.31)、(19.01±0.11)、(19.16±0.25)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3.41±0.43)、(15.21±0.33)、(15.21±0.56)、(14.54±0.14)、(15.76±0.3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48,P=0.005;t=11.63,P=0.012;t=8.91,P=0.021;t=11.98,P=0.010;t=10.30,P=0.016);出院后1、3、6个月观察组服药依从性高的比率分别为100.0%(30/30)、93.3%(28/30)、86.7%(26/3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5.7%(24/28)、60.7%(17/28)、53.6%(15/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60,P=0.032;x2=8.86,P=0.003;x2=7.66,P=0.006).个案管理模式应用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管理,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遵医行为.

  • 282例肺结核药物性肝损害临床观察及控制效果

    作者:王金花;杨年忠;郑丽君

    短程化疗是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核心技术[1],在实施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中被广泛使用.但面临一个棘手问题是药物性肝病,影响治愈率.了解抗结核药肝损害率,对化疗方案评价和肝损害的预防控制具有参考价值.现对2002-2004年药物性肝损害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 首次复治耐多药肺结核采用短程与标准化疗方案的疗效分析

    作者:吴碧彤;陶岚;黎燕琼;刘国标;钟静;江坤洪;何立乾;谭守勇

    为探讨首次复治耐多药肺结核(MDR-PTB)患者行短程与标准化治疗的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作者收集了2009年3月至2014年3月广州市胸科医院门诊部诊治的既往有结核病病史、无基础疾病及严重并发症、曾仅给予常规一线抗结核药物治疗超过1个月、经实验室检测确诊的首次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236例.将患者依就诊时间先后分为A、B组,各118例,两组患者分别进行耐多药筛查,共36例患者确诊为MDR-PTB,其中A组患者(21例)给予复治短程化疗方案[(2~3) H-R-Z-E-S/6 H-R-E,简称“短程组”],B组患者(15例)给予耐多药结核病标准复治方案[6Am-Z-Lfx-PAS(Cs)-Pto/18Z-Lfx-PAS(Cs)-Pto,简称“标准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近远期临床疗效(包括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药物不良反应及治疗转归).两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显示,短程组治疗9个月末时的痰菌阴转率(85.7%,18/21)较标准组(46.2%,6/13)明显提高(P=0.017),但在疗程结束时短程组和标准组的痰菌阴转率[85.7%(18/21)和84.6%(11/13)]、病灶显著吸收率[47.6%(10/21)和23.1% (3/13)]、空洞闭合率[25.0%(3/12)和18.2%(2/11)]、治疗成功率[76.2%(16/21)和53.8%(7/13)]、失败率[23.8%(5/21)和46.2%(6/1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373、0.109、0.360、0.122、0.122).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而暂停治疗,标准组中有1例出现药物性肝损伤经保肝治疗后缓解,5例出现尿酸升高因无关节疼痛症状未予处理;短程组中有4例出现尿酸升高,仅1例因关节疼痛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2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经调整服药次数后缓解.提示复治短程化疗方案治疗首次复治MDR-PTB的临床近期疗效优于耐多药结核病标准化疗方案,但远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于前者具有疗程短、药品便宜且易获得、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无增加等特点,建议对于首次复治MDR-PTB患者首选复治短程化疗方案.

  • 胸腰椎结核手术内固定方法及节段的选择

    作者:王骞;施建党;王自立

    在目前临床上胸腰椎脊柱结核重建手术中,对于固定方法及固定节段的选择较为混乱,存在内固定及融合范围过长的局面.长节段固定、融合虽可获得坚强的固定,但牺牲了更多的脊柱运动功能.作者对胸腰椎结核手术融合、内固定的适应证、操作方法及优缺点进行了论述,提出来一些看法,试图抛砖引玉,以期引起读者对此问题的关注.

  • 加强结核病防治体系建设提高新疆地区结核病早期发现与诊治

    作者:易星;阿尔泰;席闪闪

    新疆是我国结核病高发地区之一,尤其是南疆地区比较明显,结核病防治刻不容缓.作者论述了必须通过加强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使用有效的筛查方法和快速、敏感、特异的诊断方法可提高传染性肺结核的早期发现,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同时认为,应用移动互联网及其相关电子技术提高结核病的筛查、诊断、治疗效率,严格遵照相应的诊断及治疗指南,加强基层专业队伍建设,统一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均对结核病早期发现及诊治具有积极的意义.

128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