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25例胃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与病理
胃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是来源于MALT的胃肠道原发性淋巴瘤, 有特殊的组织学征象,是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主要类型.胃MALT淋巴瘤是结外型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常见者,因其在组织学上常有淋巴滤泡和浆细胞出现,与淋巴细胞性胃炎、反应性淋巴细胞增生的组织学相类似,较易引起误诊,现结合我院的25例胃肠淋巴瘤病例的临床与病理,对此做出如下分析.
-
内镜超声检查术在胃淋巴瘤的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胃肠道是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易累及的部位,其中以胃淋巴瘤常见,约占胃肠淋巴瘤的70%左右[1].虽然胃淋巴瘤的发病率较低,在胃恶性肿瘤中仅占3%~5%[2],但有报道称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3].胃镜检查是目前诊断胃淋巴瘤的常规手段,因本病多起源于胃壁黏膜下层淋巴组织,部分病例内镜下黏膜表面可表现正常或仅有轻度糜烂等类似炎症表现,故单纯活检可出现假阴性.由于技术上的优势,内镜超声检查术(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逐渐成为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方法,用以判断胃淋巴瘤浸润深度及周边可疑淋巴结.不仅如此,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 EUS-FNA)与免疫组织(细胞)化学(immunocyto chemistry,IC)、流式细胞学(flow cytometry,FC)等技术的综合运用,又使得胃淋巴瘤的诊治工作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
原发性胃肠淋巴瘤12例误诊分析
回顾分析本院自1991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胃肠淋巴瘤12例,发现所有病例初诊时都误诊,现报告如下.
-
32例胃肠道淋巴瘤CT表现及误诊分析
目的 总结胃肠淋巴瘤的CT表现及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2例胃肠淋巴瘤的CT特征及其中15例的误诊原因.结果 胃淋巴瘤18例,肠道淋巴瘤14例,均为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病变多节段发生的19例,累及范围30~130(53.2±19.1)mm,伴有腹腔或肠系膜淋巴结肿大26例(81.3%),黏膜分层状强化7例(21.9%).14例肠道淋巴瘤中,伴扩张及液平9例(64.3%),网膜、系膜受累6例(42.9%),动脉瘤样扩张4例(28.6%).结论 胃肠淋巴瘤与相应部位的恶性肿瘤容易混淆,掌握CT表现特征,可以减少误诊.
-
原发性胃肠淋巴瘤10例误诊分析
胃肠淋巴瘤较少见,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4%,在胃肠道每一特殊部位的恶性淋巴瘤各有不同的临床表现,而初诊时诊断较困难,作者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十年来收治的原发性胃肠淋巴瘤10例,发现初步诊断均为误诊,分析如下.
-
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49例病理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PGML)漏诊和误诊的原因和对策,旨在提高对该类疾病诊断的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结果:49例中,47例病变患者镜下分类均为B细胞起源的恶性淋巴瘤.结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因起病隐蔽,易和胃肠其他恶性肿瘤混淆,诊断时需要从胃镜取材、X线诊断、病理分析等方面给予重视.
-
胃肠恶性淋巴瘤4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胃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及诊治特点,以提高对其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了48例胃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过程,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胃肠恶性淋巴瘤以腹痛、腹块为主要症状,分别占81.3%,56.3%;消化道钡餐确诊率12.5%,内镜结合活检确诊率69.5%;28例手术加化疗治疗后随访大多数情况良好,10例单纯化疗肿块均有缩小.结论:腹痛、腹块为胃肠恶性淋巴瘤的常见症状,内镜结合活检对其的确诊率高,超声内镜有望提高其确诊率.胃肠淋巴瘤手术后放化疗结合外周干细胞移植为其治疗提供了良好前景.
-
HP感染与缺铁性贫血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发达国家50%人口呈HP亚临床感染,发展中国家儿童HP感染率甚至可高达80%~90%.既往大量研究表明,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为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而且与急慢性胃炎、胃癌、胃肠淋巴瘤、功能性消化不良、儿童再发性腹痛等胃肠道疾病密切相关[1].近年来,国外学者发现,HP感染尚与许多胃肠外疾病的发生有关,包括铁缺乏症-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生长发育落后[2,3]等.本文将重点讨论HP感染与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发生发展间的关系,以及可能的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