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数字化X线摄影在急性骨外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对数字化X线摄影在急性骨外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7月份到2014年7月份收治的80例急性骨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依次实施常规X线片检查以及数字化X线摄影(DR)检查,对两种方法的检查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常规X线胸片检出率为76.9%,数字化X线摄影的检出率为96.8%,数字化X线摄影的检出率相比常规X线胸片更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字化X线摄影检查的图像质量明显比对照组好,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数字化X线摄影对急性骨外伤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诊断可靠,有利于为医师的治疗提供更多信息和依据,值得基础医院普及和应用。

  • 数字化三维立体导丝定位术在NPBLs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赵莉;李德春;杨玉娥;刘秋红

    目的 探讨数字化钼靶X线引导下三维立体导丝定位穿刺术对NPBLs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 对53例NPBLs患者、据乳腺影像报告系统(BI-RADS)分类为BI-RADS 4~5类及部分3类因顾虑过多自己要求活检的患者,采用X线引导下三维导丝立体穿刺定位,术后行病理学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3例患者中诊断为BI-RADS 4类39例,其中4a类9例,4b类12例,4c类18例,BI-RADS 5类9例,BI-RADS 3类因患者顾虑过多强烈要求活检5例,所有患者均一次性定位成功,病变完全切除,术后病理结果示:恶性病变32例(60.3%),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6例(30.0%),导管内原位癌11例(21.0%),小叶原位癌4例(7.0%),黏液腺癌1例(1.0%);良性病变21例(39.7%),其中乳腺纤维腺瘤10例(19.0%),乳腺腺病5例(9.0%),非典型增生3例(6.0%),乳腺囊肿2例(4.0%),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1.0%).结论 乳腺数字化三维立体导丝定位穿刺术操作方法简单、安全性高、定位准确,在病灶切除完全的同时,切除组织少,同时,对NPBLs的诊断与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 超声、数字化X线摄影及MRI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作者:赖伟;冼云开;陈芳;刘丽珍;李登辉;蒋双兰;刘建新;郭庆禄

    目的 探讨超声、数字化X线摄影(DM)、MRI及三者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8年3月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53例患者共56个病灶的乳腺超声、DM、MRI及临床资料,进行BI-RADS分类并与病理对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自及联合检查的诊断效能.结果 53例患者共56个病灶,良性38个病灶,恶性18个病灶.38个良性病灶中,超声诊断Ⅱ类3例,Ⅲ类23例,Ⅳa类9例,Ⅳb类3例;DM诊断0类5例,Ⅰ类2例,Ⅱ类8例,Ⅲ类12例,Ⅳa类7例,Ⅳb类4例;MRI诊断Ⅱ类7例,Ⅲ类17例,Ⅳa类11例,Ⅳb类2例,Ⅳc类1例.18个恶性病灶中,超声诊断0类2例,Ⅲ类1例,Ⅳa类6例,Ⅳb类4例,Ⅳc类4例,Ⅴ类1例;DM诊断0类2例,Ⅲ类2例,Ⅳa类3例,Ⅳb类2例,Ⅳc类2例,Ⅴ类7例;MRI诊断Ⅳa类1例,Ⅳb类4例,Ⅴ类13例.三者联合及MRI、DM和超声AUC分别为0.987、0.976、0.809、0.779,三者联合检查和MRI的诊断效能优于超声和DM(P<0.05),而联合检查与M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一定的超声、DM及MRI征象,多种影像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提高诊断效能.

  • 数字化X线摄影、数字胃肠机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赵桂娟;马静波

    目的:比较数字化X线摄影(DR)、数字胃肠机下X线摄影法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中影像学表现,探讨DR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对输卵管性不孕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美国GE-DR-F对135例输卵管不孕症患者进行检查,选用碘海醇做对比剂,并与数字胃肠机下X线摄影法110例对照分析。比较组用DR检查,摄取7~9幅DR图像于一张胶片上;对照组在数字胃肠机透视下实时摄影7~9幅图像保留于一张胶片上。结果两组在显示子宫腔形态、周围静脉回流、淋巴回流显影及榆卵管近端狭窄、上举、积水的显示方面没有明显区别,而在输卵管溃疡、远端狭窄、远端梗阻、憩室等显影方面, DR要优于数字胃肠机下X线摄影法。结论应用DR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比使用数字胃肠机所获图像清晰、诊断更准确、辐射剂量小,是诊断输卵管性不孕症的重要检查方法。

  • DR影像设备的应用管理

    作者:牛克伟

    1992年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irect Digital radiography,DR)系统开发研制成功,使影像诊断水平更上了一个新台阶[1],DR系统操作简单、数字影像清晰度高,后处理功能强大,与传统屏胶X线照片相比,其成像质量、宽容度、信息量都具有明显优势,而且所得信息可按诊断要求进行存储处理、传输,为X线影像长期保存和检索提供了可能性[2].

  • DR和CR胸部摄影临床应用对比研究

    作者:黄葵

    目的:探讨DR和CR胸部摄影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DR和CR胸部摄影各120例患者的胸片资料进行比较.结果:DR胸部摄影,曝光结束后15s获得影像,摄影速度约为60人/h,甲级片115例(95.83%),乙级片5例(4.17%),没有丙级片、废片.CR摄影,需要更换IP板,每块IP板扫描时间1.5 min,摄影速度约为35人/h,甲级片113例(94.17%),乙级片4例(3.33%)、丙级片2例(1.67%)、废片1例(0.83%).经统计学分析DR组甲片率与CR组比较无明显著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P>0.05).结论:CR与DR的共同点是将X线影像信息转化为数字影像信息,可进行各种图像后处理,为影像诊断中的细节观察、前后对比和定量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持.

  • 数字化X线摄影中双能量剪影技术和螺旋CT在肋骨骨折中的诊断对比分析

    作者:石养锐;葛建文

    目的:对数字化X线摄影中双能量剪影技术和螺旋CT在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98例,对其展开数字化X线摄影中双能量剪影技术(DES)和螺旋CT检查,并将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DES诊断符合率为92.86%,CT诊断符合率为88.78%,前者高于后者,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肋骨骨折诊断中,DES技术与螺旋CT技术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对其给予关注。

  • 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平板DR片上髋关节软组织密度的关系

    作者:赵国军;段文婷

    目的:是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患者,髋关节间隙及骨密度的改变。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2013年12月就诊经临床确诊的72例ANFH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均为先行DR摄片、CT扫描3例,行MRI扫描2例。结果:显示72例患者,102个股骨头出现缺血性坏死。其中有61例发现软组织无菌性炎症改变及周围软组织的改变。对照分期结合DR平片分析、普通X线的分期趋于常规化。结论:在DR骨位平片的表现及平片上测量骨密度值和无菌性炎症及髋关节间隙的改变,可作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之一。

  • 数字化X线摄影在群伤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聂琴;孙睿;李莹娟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在群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数字化X线影像设备DR、CR系统对批量急诊患者进行各种位置的投照.结果:影像质量明显提高,拍片一次性成功率达100%,大大缩短了检查时间,降低了辐射剂量.结论:数字化X线摄影在群伤中的应用,比传统屏一片系统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为临床及时提供了更丰富的影像信息.

  • 2种平板探测器在床旁摄影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

    作者:杜其聪;杨承欢;罗春材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py,DR)无线平板探测器在床旁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由无线平板探测器和有线平板探测器分别采集的175张床旁胸部正位片,依照X线的照片评分标准利用双盲法对X线照片进行质量分类,并统计其各自所占的比例.结果:2种探测器分别采集的175张床旁胸部正位片中,使用无线平板探测器采集的图像甲级片率为93.1%,乙级片率为6.9%,无丙级片及废片;使用有线平板探测器采集的图像甲级片率为81.1%,乙级片率为15.4%,丙级片率为3.5%,无废片.结论:DR无线平板探测器所采集的图像能提供更加优质的影像资料,而且操作更加方便,更有利于提高床旁检查的图像质量.

  • 尘肺病患者采用高仟伏X线摄影与数字化X线摄影诊断效果比较分析

    作者:李罗

    目的:观察在尘肺病诊断中采用高仟伏X线摄影与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佳临床诊断方案.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接收的矽尘接触人员94例,分别对其行DR与高仟伏X线摄影检查,观察受检者的2种胸片表现以及尘肺病检出率,并进行统计处理分析.结果:DR胸片中优片率为73.4%,其影像质量与高仟伏胸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R胸片对小阴影密集度的判定更具优势,DR胸片的尘肺病诊断结果与高仟伏胸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尘肺病诊断中,DR胸片具有更佳的图像质量表现,可为疾病筛查提供良好的临床支持.

  • 摄影体位改良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评估价值

    作者:齐叶青;杜其聪;杨承欢;罗春材

    目的:比较2种X线摄影体位对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植入术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由常规摄影体位和改良后摄影体位分别采集的200例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植入术后进行X线复查的肩关节正侧位片,利用双盲法分别从肱骨头的形态、锁定钢板螺钉的形态、肱骨头干角及肱骨周边骨皮质4个方面的显示情况进行术后评估.结果:改良后的摄影体位对肱骨头的形态、螺钉的形态、肱骨头干角以及骨折处骨皮质的显示效果均优于常规摄影体位的图像.结论: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植入术后进行X线摄影复查时,建议使用改良后的摄影体位,以锁定钢板为目标,拍摄钢板的正侧位,更加有利于临床进行术后评估.

  • DR在床边摄影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孙涛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在床边摄影中的价值.方法:利用数字化X线影像设备DR对500例患者行床边胸部摄影检查.结果:影像质量明显提高,大大缩短了检查时间,降低了辐射,杜绝废片.结论:数字化X线摄影在床边摄影中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能够为临床及时提供更丰富的影像信息.

  • 优化骶尾骨侧位数字化X线摄影的方法学研究

    作者:田岚;蒋震;尤超尘;李勇;赵春阳;龚建平;沈钧康

    目的:评价曝光辐射剂量及图像后处理2种优化措施对骶尾骨侧位数字化X线摄影影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利用等效体模和矩形波测试卡选取适用于临床优化的曝光条件. 37例患者每例均先后使用该优化的曝光条件和设备默认的曝光条件,摄取骶尾骨侧位的初级图像共74幅,比较2次曝光所测得的毫安秒值和剂量面积乘积的统计学差异.分别使用设备自带的图像后处理软件包中的默认参数与优化参数对所有初级图像进行后处理,得到终图像共148幅.由2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参照欧共体标准对终图像的影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结果:优化曝光条件下测得的辐射剂量较默认曝光条件显著降低(P<0.01).2种不同的曝光条件对终图像的影像质量没有显著性影响(P=0.13),而2种不同的图像后处理参数则显著地影响了终图像的影像质量(P<0.01).结论:数字化骶尾骨侧位摄影检查中,可在一定范围内减低辐射剂量,同时依靠图像后处理软件的优化,同样能得到满足诊断要求的高质量图像.

  • 西门子Ysio DR放大系数对摄片辐射剂量控制的应用优势

    作者:李亮;刘昌华;彭晋;林建坤;陈思敏

    目的:探讨西门子Ysio DR放大系数对摄片辐射剂量控制的应用优势,以获得较优质的图像.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5月需要进行西门子Ysio DR拍摄的患者160例,分A、B、C、D 4组,每组40例,患者身高和体型基本相似.A、B 2组采用相同的管电压(kV)、不同的管电流量(mAs)拍摄右手正斜位片,C、D 2组采用不同的kV、相同的低mAs拍摄胸部正位片.拍摄后使用放大系数对图像质量进行调节,经2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采用双盲法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获得A、B 2组的mAs值,C、D 2组的kV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 2组的mAs值分别为(2.26± 0.16)、(4.05±0.19)mAs,C、D 2组的kV值分别为(104.79±6.39)、(83.48±3.67)k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放大系数调节图像后,均能获得较优质图像.A、B、C、D 4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低mAs摄片辐射剂量小、高kV摄片患者吸收有效剂量小的原理,A组辐射剂量低于B组,C组患者吸收的有效剂量低于D组.结论:使用西门子Ysio DR摄片,可以根据不同摄片部位适当调整相应摄片参数,并用放大系数对图像进行调节,提高了图像质量,在不影响诊断的情况下,减少了X线辐射剂量或患者吸收的有效剂量.

  • 不同特质病例DR废片率的分析

    作者:林智胜;王建伟;季丽雅;王娜琴;周丹

    目的:探讨不同特质病例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废片率,为之后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中98 503例病例DR影像的废片率,将病例依据性别、年龄、X线投射方向和受检者体位等不同特质分组,比较不同组别病例之间废片率的差异和废片产生原因的差异.结果:98 503例病例的DR废片率为4.89%,废片产生原因有摆位不正、异物伪影、移动伪影、机器问题和剂量不正确.性别、年龄和X线投摄方向对废片率产生有影响,而受检者体位对废片率产生无影响.结论:分析不同特质病例的废片率可以为之后开展降低DR废片率的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 放大摄影在鼻骨侧位数字化X线摄影中的应用

    作者:徐晶晶;李又洁;蔡华琦

    目的 鼻骨外伤是所有外伤中较为常见的病症,本研究针对鼻骨体型小、不易观察等特点对鼻骨摄影的方法进行改进,并与常规摄影方法进行比较,以得出两者之间的差别.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408例鼻部外伤患者,对每例患者分别行常规鼻骨双侧位摄影法和鼻骨双侧位放大摄影法进行检查.结果 使用鼻骨双侧位放大摄影法得到的鼻骨骨折阳性率(58.6%)明显高于常规鼻骨双侧位摄影法获得的骨折阳性率(45.8%),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鼻骨双侧位摄影法相比,使用鼻骨双侧位放大摄影法获得的图像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 数字X线双能量减影技术及临床应用(综述)

    作者:张遣

    双能量减影技术是数字化X线摄影的一个重要功能,用不同能量(KV)的X线,两次曝光,分别获得一幅高能图像和一幅标准图像,再将两者相减得到减影图像,即可把不同吸收系数的组织区分开,得到仅含软组织或骨组织的图像.这种新兴的技术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在临床各部位检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 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与低剂量螺旋CT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永忠

    目的 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DR)与低剂量螺旋CT影像学特点及其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56例肺癌患者的胸部DR与CT资料,对其DR和低剂量螺旋CT检查结果进行盲法分析,了解2种影像学方法在筛查肺癌中的意义.结果 156例肺癌患者中,通过DR筛查出的阳性结果为58例,阳性检出率为37.18%,通过低剂量螺旋CT筛查出的阳性结果为112例,阳性检出率为71.79%,低剂量螺旋CT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D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668,P<0.05);不同类型的肺癌比较发现,通过低剂量螺旋CT检出周围型肺癌的比例(51.79%)明显高于DR(2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03,P<0.05).结论 低剂量螺旋CT在肺癌的影像学表现优于胸部DR,且辐射剂量低,有利于提高肺癌诊断的准确性,适合大规模人群的肺癌筛查.

  •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用于尘肺病筛查和诊断研究的系统综述

    作者:王焕强;李涛

    目的 系统综述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和传统胶片-增感屏X线摄影(film-screen radiography,FSR)用于尘肺病筛查和诊断的比较研究,评价DR用于尘肺病筛查和诊断的可行性,分析两者的异同及DR应用的主要问题.方法 检索1998年1月1日至2013年11月1日国内外关于DR用于尘肺病筛查和诊断的文献资料,评估文献,确定定性和定量指标,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检索520篇文献中共有9篇入选,研究时间自2002年至2011年,研究对象主要为尘肺病患者、接尘工人和对照者,均采用120~130 kV高压摄片,采取盲法、随机和标准对照的方法,只有2个研究使用了金标准比较DR和FSR诊断尘肺的准确性,图像处理方式和读片方式有差异;但均未使用诊断试验准确性报告研究标准(standards for reporting of diagnostic accuracy,STARD)设计和评估;分析指标包括尘肺小阴影的检出率、粗一致率、一致性检验Kappa值、接受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比较等.7篇文献认为DR胸片质量明显优于FSR胸片,4篇文献认为DR和FSR对尘肺小阴影形态、密集度和尘肺期别的判断均有较好的一致性,5篇文献认为DR对尘肺的检出率高,特别是Ⅰ期尘肺的判断差异大;DR和FSR 2个影像之间的读片误差远小于读片者之间和读片者自身的误差.结论 DR可用于尘肺病筛查和诊断,应制定DR胸片摄影技术规范、研制尘肺诊断DR标准影像(DR硬片和软片)、建立DR胸片质量评价标准.

188 条记录 3/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